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找像你说的那样的圈子,也很困难。你能否再讲一下,其它的学习方法?”
楚琛回道:“那就只能靠你自己了,主要是多学、多看、少买、多总结,你记住这几个词,再加上你的天赋好的话,那成为一位经验丰富的老藏家也不是件困难的事情。”
沃伦闻言连连点头,接着他就笑着问道:“楚,不知道你能不能给我介绍几本专业的书籍?”
楚琛想了想。有些为难的说道:“我一直看的是中文书籍,至于英文版有没有,就不太清楚了,要不等我回去查阅了之后。再用电子邮件发给您,如何?”
“那真是太感谢了!”
沃伦连忙对楚琛表示了感谢,紧接着。他就好像突然想到了什么事情,连忙说道:“楚。说起中文书籍,我还有几本贵国的古籍。不知道能不能麻烦你帮我看一下书籍的真假?”
“好嘛!原来在这等着我呢!”
楚琛暗自嘀咕了一句,以前他一直觉得老外说话做事应该会直爽一些,不过从沃伦身上,他觉得老外行事和国人其实也没什么差别,说正事之前,也都绕绕弯弯一大圈,直到最后才提及正事。当然,这也可能是沃伦性格就是如此。
言归正传,既然楚琛来这作客,就是冲着沃伦那些古董来的,现在他也没理由拒绝,于是就很爽快的答应了沃伦的请求。
让女儿负责招待好吴可等人,随后沃伦就带着楚琛去了他的书房。
沃伦的书房,看起来除了欧式风格之外,另外也带着不少的华夏的古典韵味,由此也可以看得出来,沃伦应该确实比较喜欢华夏文化。
“楚,你先等一下,我去把东西拿出来。”
和楚琛说了一声之后,沃伦就向书房的里面走去,楚琛远远的看到,那边好像放着一个保险箱。
见此情形,楚琛心里觉得有些好笑,都这么郑重其事的放在保险箱里了,沃伦怎么可能不知道东西的价值。
或许有朋友说,就凭沃伦那水平怎么可能知道东西的真假?但诸位可别忘了,这几天沃伦应该是把大前天楚琛帮忙鉴定的东西,找别人又鉴定了一下,楚琛可不相信,剩下的东西他会不没有一起鉴定。
既然沃伦鉴定了,却没有当时就卖掉,一来可能已经提前约好了楚琛,卖掉的话,不太好和楚琛解释,另外一个楚琛觉得最重要的原因,可能是沃伦觉得他给的价钱高,当然肯定会把东西卖给他了。
不过沃伦如果以为他所有的东西,楚琛都会按市场价买,就大错特错了。
如果是像那只官窑瓷葫芦瓶那类的东西,楚琛到是愿意以他给出的市场价收购,毕竟这样的古玩比较珍贵,有很高的收藏和研究价值,就算市场价买下来,他也不会吃亏。
但如果是一些比较平常普通的东西,楚琛肯定会压下价格,毕竟他又不是慈善家,人情虽然也要讲,但总不见得让他一直做些损己利人的事情吧?
趁沃伦拿东西的期间,楚琛则环顾了了下四周,只见书房内的摆设比较简明,一面是书架,上面放着一些管理和古玩方面的书籍,不过楚琛在这些书籍之中,还看到有一本书的书名居然叫做xx天教你学会古玩鉴定。
看到这个书名,楚琛觉得有些好笑,如果说xx天教你学会打字,那么还有可能,但古玩鉴定这一行,除了他这种拥有异能的,其余人哪个不是用一辈子的时间用来研究?
所以说,从书名上来看,楚琛就觉得书里的内容有些不靠谱,靠这样的书学习古玩鉴定,估计不误入歧途都很难。
书柜的对面则放着一个博古柜,上面摆放着一些瓷器或者玉摆件之类的古玩,因为楚琛平时习惯不用异能,所以也不知道这些东西是真是假。
正当楚琛准备走过去鉴赏时,却看到沃伦拿着十来本线装书籍走了过来。
把书籍都放到了房间内的办公桌上,沃伦就面带笑容的说道:“楚,麻烦你先我帮我看一下,我那边还有两样东西。”
见楚琛微笑着表示没关系,他又走回了保险箱那边。
沃伦拿来的书籍一共十二本,第一本名叫《耕织图》,此书是南宋绍兴年间画家楼俦所作,作品得到了历代帝王的推崇和嘉许。天子三推,皇后亲蚕,男耕女织,这是华夏古代很美丽的小农经济图景。
南宋时的楼俦在任于潜令时,绘制《耕织图诗》45幅,包括耕图21幅、织图24幅。清朝康熙南巡,见到《耕织图诗》后,感慨于织女之寒、农夫之苦,传命内廷供奉焦秉贞在楼绘基础上,重新绘制,计有耕图和织图各23幅,并每幅制诗一章。
楚琛手上这本《耕织图》,就是康熙时期的版本,古籍保存的相当完好,一点都没有破损,就凭这本书的品相和珍贵程度,他估计在市场上的价格应该在二十万rmb左右。
除了这本《耕织图》之外,另外的十一本书籍则都是《钦定古今图书集成》这套类书中的一部分。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系清康熙帝敕令编纂。最初由陈梦雷纂集,初名《古今图书汇编》,于康熙四十年十月至康熙四十五年四月完成初稿。到雍正帝即位,又命蒋延锡等重新编校。
此套丛书分为历象,方与,明伦,博物,理学,经济等六个汇编,三十二典,典下分部,共六千一百零九部,每部据不同情况分列汇考、总论、图、表、列传、艺文、选句、纪事、杂录、外编等项。为华夏历史上现存最大的一部类书。
此书于雍正四年用铜活字排印,雍正六年完成,连同一部试印样本,共印成六十五部,每部正文一万卷,目录四十卷,分装五千零二十册。印本用两种纸张,一为开化纸印本,一为太史连纸印本。两种纸质量均属上乘,印刷精细,装帧富丽,美观大方。
沃伦的这十一本典籍,属于《钦定古今图书集成》中理学和经济两类,其中理学占八本,经济类占三本,全部都为开化纸印本,书籍的品相虽然不及刚才那本《耕织图》,但完整程度还是挺不错的。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在市场上和拍卖会上都有零星出现,但大部分都是太史连纸印本,开化纸印本则罕睹。而一次出现如此大量的开化纸印本且保存的又较完整的情况,无论是在市场上,还是拍卖会上,楚琛还是头一次看到。
以这一点,也可以看出沃伦的这一套书籍的珍贵程度。
不过,《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在市场上比上一本《耕织图》常见多了,而且这套丛书基数实在太大,沃伦这几本虽然也比较珍贵,但市场上的价格,就比《耕织图》要低一些了。以品相而言,楚琛估计这十一本书籍加起来的价值应该在十八万左右。(未完待续。。)
。。。
第七百七十三章 又有发现()
正在楚琛翻看这些线装书籍的时候,沃伦就拿着两只锦盒走了回来,并放到了那些书籍的旁边上。
等楚琛把十二本书籍都翻看过之后,沃伦就客气的问道:“楚,我这几本书是真的吗?”
“确实都是真品。”楚琛点了点头。
沃伦听了楚琛的答复,脸上顿时就露出了笑容,他又问道:“那这几本书现在能值多少钱啊?”
楚琛并没有直接回答,说道:“沃伦先生,有件事情我想先说明一下。”
沃伦闻言连忙说道:“请讲。”
楚琛说道:“如果我没猜错的话,这次您之所以邀请我过来,是因为您想出售这些东西吧?”
这种事情是明摆着的,沃伦也是很坦诚的承认了:“是的,这次我的企业出了大问题,如果再不补充到流动资金的话,两个月之内肯定倒闭,不然,我也舍不得出售这些古董。”
楚琛点头道:“沃伦先生,您的困难我也知道,但在商言商,您应该也明白,古董这类东西的报价,只不过是一个参考价值,具体的成交价,肯定不可能件件都安这个报价来的。”
沃伦听楚琛这么说,不禁皱了皱眉头,随后就问道:“楚,那你是什么意思?”
楚琛回复道:“我的意思是,具体交易的价格,咱们协商而定,比如说那只明代仿官窑葫芦瓶,我可以用之前的报价购买,但像您的那块鎏金挂表之类的东西价格就需要协商了。”
“毕竟这样的东西价值不高。市面上比较常见,虽然我能够给出市场参考价。但等我出售的时候,客人可能并不认同。我总不见得亏本卖,或者一直积压在手里吧?”
沃伦也明白楚琛说的是实情,如果说像那只葫芦瓶那样的古董是有市无价,那么那只挂表就是有价无市,价格虽然高,但无人愿意用那样的价格购买,楚琛不会以市场参考价购买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毕竟他和楚琛又没有特别亲密的关系。
于是,沃伦就同意道:“楚。你说的对,价格方面咱们就协商解决吧!”
“那好,既然这样的话,东西的价钱,等最后一起算,您觉得如何?”楚琛问道。
沃伦觉得楚琛的提议并不会损害他的利益,就一口答应了下来。
沃伦拿过来的两样东西,都是青花瓷,其中一件为清代康熙年间的青花瓷笔筒。其形制端巧秀气,制作规整。圆筒形,玉璧底。外壁青花描绘通景西湖十景之一,平湖秋月景色。
画面中有楼阁、湖面、古松、草亭。溪亭上有高士携琴访友而来。湖上画舫中,高士举杯赏月。笔触细腻,人物形象和山水布置均高逸怡人。留白处题七言绝句一首。并有署款和钤印。算是一件关于西湖山水风景的青花笔筒佳作。
可惜笔筒虽然不错,但却是民窑作品。不管是制作工艺和市场价值方面,都是不能和官窑相比的。市场价值更是不高,估计2。5万rmb都到不了。
另外一件,则是一只青花小罐。此罐直口,圆肩,丰底,圈足,底部书青花款识“大明成化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以圆润中锋运笔,藏锋写出,大字楷体,笔画遒劲挺拔,看起来很像是成化青花款识真迹。
成化青花器以玲珑、轻盈的小品居多,立件极少,以斗彩天字罐和青花九秋罐为成化官窑瓷器之经典名品。
此件拍品同宝岛故宫博物院藏明成化青花九秋罐相同,罐身丰肩敛腹,线条张弛有度,外壁青花饰九秋纹,近足处为起伏不平的坡地为衬托,两只蝴蝶在空中飞舞,为画面平添许多生机,呈现出“九秋花蝶”一派秋意盎然的景观。
其中枝叶柔美,造型俊逸,别有一番恬淡恣趣隐逸其间。青花发色纯美淡雅,蓝中闪灰,呈色非常稳定、平静,颇有水黑画风格,与洁白温润的胎釉和纤细的纹饰相衬,分外脱俗。看起来,应该正是著名的平等青。
要说,这保罐子无论从胎、釉、青花发色、画工和款识等方面来看,都应该是件真品,但楚琛却怎么看,都觉得这件青花罐有什么地方不对。而对他来说,这种感觉显然不是什么好现象。
本来,楚琛都准备使用异能了,不过他想到老是依靠异能对自己的水平不会有什么提高,于是又把这只青花罐仔细观察了一番,但还是没有发现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难道真是我感觉错了?”
楚琛暗自嘀咕了一句,正当他准备使用异能的时候,突然想到了一个判断是不是真品的办法,于是连忙把罐子对着灯光看了看,这一看,他果然发现了其中的猫腻。
一般来说,成化青花瓷施釉洁白肥腴,釉质独特,润如凝脂,呈半透明状,若迎光透视,隐约可见胎体泛出淡淡的肉红色,这种釉色是成化青花瓷器的一个重要特征。但眼前这只罐子却并没有这种现象,由此也可以看出,这件成化青花罐应该是件赝品。
证实了心中的判断,楚琛却更显惊异,因为这件青花罐的制作者,实在是太厉害了,除了那才那个地方之外,居然能够仿制的这么逼真。仿制古瓷手艺如此高超的人,说实在的,除了张火泥之外,他还真没遇到过。
“等等!这不会就是张火泥仿制的吧?”
楚琛暗自讶异的时候,猛然间就想到了一件事情,这件事情还和罐子上的“九秋”有关。
古人因秋季共九十天,因此称为“九秋”,遂采集九种秋草于一图,其九种花卉分别为:含苞待放的海棠、优雅的紫茉莉、幽静的百里香、艳丽的长春花、怒放的菊花、雅致的紫雪花、幽香的桂花、黄色的蜀葵和龙胆。
这九种花卉在同一器物上竞相开放,五彩缤纷,争奇斗艳,令人美不胜收。寓意九秋同庆,共贺丰收。故名“九秋图”或“九秋同庆”。
古代诗词之中,就有许多提及九秋,而现在楚琛就想到了宋代史铸所作的《种菊》:春初种菊助盘蔬,益气轻身载旧图。终藉九秋扶正色,芳时偷得醉工夫。
楚琛之所以会想到这首诗,说来也是巧,他前段时间从箱子里得到了张火泥留下纸张,因为担心其中隐藏着什么细节,他就把那几张纸放在身边,只要有空就拿出来像猜谜一样找一找其中的线索。
不过,从那密密麻麻的蝇头小字中,要找出什么有用的线索实在太困难了,这么多天下来,一个有用的信息他都没有找到。直到昨天吴可答辩的时候,他又换了一种方法,于是就组合出了《种菊》中的一句“终藉九秋扶正色”。
楚琛以前并没有看过这首古诗,一开始他也只是觉得这句话有些韵味,根本没向诗词的方向上想,直到和文森特商谈之后,他坐在咖啡馆里穷极无聊,胡思乱想之际,才意识到,那句话会不会蝇一首古诗中的某句。
于是,回到兰迪家之后,楚琛就用电脑上网查找了一番,果真发现是《种菊》中的一句。这让他有些兴奋的同时,却又有些想不明白张火泥想要借这句话或者这首诗表达什么意思,因为引申出来的含义实在太多了。
直到现在见到这件仿的如此逼真的成化青花罐,楚琛才觉得,也许那句诗句指的就是这件青共罐。
想到这里,楚琛连忙就把这件青花罐的里里外外仔细查找了一番,因为如果是张火泥的作品的话,他应该会留下他的独门标记的,不过找了一圈,他却愣是没找到,这让他就觉得有些诧异了。
楚琛皱着眉头暗想道:“难道是我想错了吗?”
旁边的沃伦看到楚琛不停的打量着自己的这只青花瓷,而且时不时的冥思苦想,不由让他紧张起来。
要知道,他购买的众多古董之中,除了大前天让楚琛鉴定过的那几件之外,就只剩下眼前这几样是专家鉴定过的真品。他现在已经把把振兴自己企业的希望,放到了这几件古董上面,实在不想眼前这只成化青花罐又发生什么意外。
于是,神色紧张的沃伦连忙问道:“楚,难道这只青花罐有什么问题吗?”
“还不确定,等我再看看再说!”
楚琛摇了摇头,他之所以这么说,也是想到,如果东西不是张火泥制作的,那他肯定不可能花大价钱买一件赝品回去。而如果东西是张火泥制作的,也就意味着,里面很可能隐藏着什么线索,那他无论如何肯定要把东西买回去的。
接下来,楚琛又里里外外的找了一遍,但还是结果还是和刚才一样,这让他真得很纳闷,不过为了避免出错,他还是马上用上了异能。
异能的结果,让楚琛非常的无语,因为在罐子的底部确实还有一个特别制作出来的夹层,夹层之中还放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