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为一个充满野心的枭雄,袁世凯手下这帮谋士当然也不是吃素的。
在袁世凯提醒下,仅仅经过非常短时间的推断,他们就得出结论,袁世凯的担心是对的。
这时,一个心腹忽然开口提议道:”大人,为了北洋新军的未来,我们绝不能眼睁睁看着辽东军控制辽东,不断展壮大“
“否则。未来某一天,辽东军一定会变成我北洋新军的最大敌人”
话刚说完,另一个谋士接跟着提议道:“我们可以上奏朝廷,把辽东军的野心给讲出来。让朝廷帮我们去制衡辽东军,控制辽东军展”
“这个办法不行,没有用的”袁世凯想没想就否决了依靠朝廷制衡辽东军的想法。
“朝廷现在需要辽东军来平息百姓对朝廷不作为的怒火,就算辽东军真有所为,朝廷也会无所谓。毕竟,辽东军在关外。影响不到他们。”
“还有就是,就算朝廷感觉到了辽东军的威胁,对辽东军的展壮大也没有任何办法。因为,朝廷的手还伸不到关外。而且辽东军从一开始,就是杨兴国自己组建的,朝廷根本插不了手。”
刚刚说话的谋士,马上就带着满脸不甘心说道:“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难道我们就眼睁睁看着辽东军不断展壮大,最后威胁我北洋新军,成为我们北洋新军的敌人”
“辽东军距离我们太远了,再加上辽东还是老毛子的势力范围,我们的确没有办法阻碍辽东军展”袁世凯阴沉着一张脸肯定道。
说到这里,袁世凯似乎想到了什么,继续说道:“你们应该都听说了,在朝廷默许下,为了支援辽东军,全国上下的商人和士绅,都在给辽东军募捐”
“再加上短时间内,无论是日本人还是老毛子,都不可能抽调重兵去围剿辽东军。让我们鞭长莫及的辽东军,在大量募捐到的财力支持下,一定会迎来一段迅猛的展时期”
“现在我只希望已经打入辽东军,并且成为辽东军炮兵团团长的张绍曾,到时候能给我们带来一些好消息“
看到袁世凯脸上的无奈表情,其中一个部下的眼睛却亮了起来。
对着袁世凯提醒道:”大人,您的话让我想到一个办法既然张绍曾大人能打入辽东军并且成为炮兵团团长。我们完全可以从军中再抽调一些忠心于大人的将领,接着全国上下都在支持辽东军的机会,加入辽东军,协助张绍曾张大人,扩大我们在辽东军的实力“
毫无疑问,在没有其他办法情况下,为了制衡辽东军展,将辽东军这个潜伏的敌人消灭在萌芽之中,袁世凯只能同意这种见不得光的办法。
可是,让袁世凯没有想到的是,他给予厚望的张绍曾,此时此刻正面临着他人生中一个非常大的决定。
随着医生和药品问题被解决,阵亡将士和伤残将士也交给自己二叔和参谋长去处理。
杨兴国直接就把精力集中到已经被打残的辽东军上。
这时候,辽东军大大小小十几个团中,建制最全的就要数野炮团了。
而经过这一仗,特别是缴获日军第二师团榴弹炮大队十二门榴弹炮后,野炮团扩军成重炮团已经势在必得。
在杨兴国心里,扩军后的重炮团一共包括一个榴弹炮营十二门1o5毫米榴弹炮,两个野炮营三十六门75毫米野炮,成为辽东军唯一的重炮部队。(。)
第二百九十五章 抉择()
要知道,这样的火炮配置并不是杨兴国心中想象中的重炮团。ran?。
在杨兴国看来,真正的重炮团应该全部装备口径过一百毫米的火炮。
只是因为辽东军没有那么多重炮,不得不拿野炮来凑数。
可是,就算如此,这种火炮配置的重炮团在整个中国的军队中都是绝无仅有的。
这样一支拥有战略意义的炮兵部队,在辽东军中所能起到的作用,很多时候都远一个步兵师。
所以,对于这个重炮团,杨兴国非常重视。
现在的野炮团团长张绍曾,无论从能力还是学识,都是未来辽东军重炮团团长的最佳人选。
可是,到现在为止,这个张绍曾仍然开口闭口北洋新军,一个心全在北洋新军身上。
如此情况下,杨兴国就是有再打胆子,也不敢把这么多重炮交到一个对自己有二心的人身上。
不过,放着这么一个有才能的人不用,杨兴国又觉得太浪费。
想来想去,杨兴国还是决定,再给张绍曾最后一个原则机会。
看着面前正襟危坐,一脸严肃的张绍曾。
杨兴国虽然越看越喜欢,但还是不得不开口道:“张团长,你能跟我说说,你是怎么加入北洋新军的吗?”
张绍曾虽然不清楚杨兴国为什么会有此一问,但作为下属,他还是爽快回答:“末将从日本留学回来时,争执朝廷大败八国联军的时候。”
“那时候,朝廷很多军队都排斥末将这种留学回来的军官。”
“于是,末将回国半年时间,都没有一支朝廷军队接受我。”
“正是这个时候,袁大人奉命组建北洋新军,我就过去了。而且恰好在北洋新军招兵处碰到了袁大人,大人在得知末将的情况和遭遇后,马上邀请我加入北洋新军担任炮营队正一职,而且还让我提前预支了两个月军饷。让我渡过了回国后最困难时期”
“加入北洋新军后,仅仅几年十年,我就被袁大人提拔为炮兵营管带。如果不是北洋新军没有更大的炮兵编制,我的职位也许还会更好”
听到这里。杨兴国点头回答:“原来袁世凯对你有知遇之恩,怪不得你对袁世凯,对北洋新军如此忠心,如此念念不忘”
听到这里,张绍曾猛然一惊。迅反应过来。
对着杨兴国赶紧解释道:“司令你误会了,袁大人虽然对末将有知遇之恩。但是袁大人派我加入辽东军时一惊对末将再三交待,从末将加入辽东军开始,末将就是辽东军的一员,代表着北洋新军,不能给北洋新军丢脸”
杨兴国摇摇头回答:“解释就不用了”
“张团长,你是一个非常合格的军人,但是,你不是一个合格的情报人员在这里你敢当着我的面说,你从未向袁世凯透露过我辽东军的真实实力。透露过我辽东军的作战计划”
这时,张绍曾脸色已经变得一片惨白。
足足过了五分钟,他才从震惊中反应过来,对着杨兴国一脸惨白的回答:“司令你都知道了”
“袁大人对我有知遇之恩,没有袁大人,末将就走不到今天,所以,袁大人的命令,末将无法拒绝,请司令见谅”
“不过。末将可以肯定,末将给袁大人送去的情报,绝不会影响到辽东军的安全”
杨兴国点头回答:“如果不是因为这个,你早就不是辽东军野炮团团长了”
说到这里。杨兴国也不再犹豫,直接说道:“今天让你来,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做一个抉择”
“你知道,这次消灭日军第二师团,我辽东军又缴获了不少火炮。其中还有十二门重炮。我决定,以这些重炮为底子,改辽东军野炮团为重炮团。下辖一个榴弹炮营,两个野炮营,总共48门火炮”
“这样一支炮兵部队,至少在国内是绝无仅有的”
“为了保证重炮团战斗力和稳定,重炮团团长既要有能力,又要对辽东军忠心”
“本来,你是重炮团团长的最佳人选。但是,因为各种原因,我犹豫了。具体什么原因,你比任何人都要清楚现在,我给你三个选择,我给你一天时间考虑,一天以后,给我一个答复。”
“第一,彻底断了同北洋新军和袁世凯的联系,一心一意加入辽东军,忠心于辽东军那么,辽东军重炮团团长的位置还是你的”
“只要不出意外,将来辽东军成立重炮旅以后,旅长的位置仍然是你的”
“第二条路,如果你还不能忘了袁世凯对你的知遇之恩。那么,为了重炮团的稳定,我只能把你调离重炮团到司令部,到司令部担任炮兵参谋兼教导团炮兵营营长一职”
“当然,如果你觉得第二条路对于你来说太屈才了,不想在辽东军继续呆下去。那么,你还有第三条路可走:我会给你一千两白银,让你离开辽东军,重新回到你的北洋新军。”
让杨兴国感到意外的是,自己话刚刚说完五分钟不到,一脸沉默的张绍曾就已经做出决定。
对着杨兴国一脸坚定的回答:“司令末将选择第二条”
“袁大人对末将有知遇之恩,让末将忘恩负义,断了同袁大人得联系,末将做不到。”
“但是,让末将离开辽东军,末将也做不到”
“末将之所以留学日本学习军事,目的就是想成为军人,杀敌报国,消灭所有想要侵略自己国家的敌人”
“放眼整个大清朝只有在辽东军,末将才能实现自己报复”
“回到北洋新军,末将的职位也许会越来越高。但是,那样的军事生涯对于末将来说,没有任何意义”
“只要司令同意把末将就在辽东军,哪怕让末将当一个普通炮兵也行”
张绍曾的回答对于杨兴国来说,还是有点失望的。
但是,杨兴国却非常佩服他的直爽和有情有义。
既然对方已经做出决定,那杨兴国也就没有什么好说的。
拍了拍对方肩膀后鼓励道:“让你当炮兵也太屈才可先到司令部来,平时帮我训练炮兵,战时改参加战斗的还是要参加战斗。”
“不要忘了,教导团野炮营营长的位置也是你的,我可不会让野炮营的十八门野炮闲着。”(。)
第二百九十六章 整军()
张绍曾离开重炮团,跟着张绍曾学了半年时间的钟虎,也就顺势而为,成为辽东军重炮团团长。?火然文????。?
解决完最让自己不放心的重炮团后,杨兴国随即就把精力转移到步兵身上。
张绍曾一离开自己办公室,等在外面的孙列臣就走了进来。
对着孙列臣,杨兴国直接就问道:”参谋长,你把三个师现在的情况跟我说一下。这次战斗,我们虽然赢了,但三个师都表现出了不同问题。所以,我决定趁着这次机会,对三个师进行一次大得调整和整编”
早就知道杨兴国这个想法的孙列臣,没有丝毫异样的回答:“是,司令”
“在对付日军第二师团的战斗中,我们损失最大的就要数各团山炮连和三个师的山炮营,一百多门山炮,最后还剩36门,损失了三分之二还要多”
“其次就是重机枪,战场上,很多重机枪都因为转移不及时而被鬼子用炮炸毁了”
在孙列臣一点一点介绍下,杨兴国终于知道,三个主力师现在的严峻情况,远远过自己预估。
如果不是辽东军底子厚,并且在战场缴获不少重武器。
辽东军有限的重武器已经在战场损失殆尽。
亲眼目睹整个战斗经过的杨兴国知道,在火力上,辽东军已经可以压制住同等兵力的日军和老毛子。
但是,重机枪却有一个不足之处,那就是太重了,转移起来非常麻烦。
而这也就造成了辽东军每次在躲避日军炮火打击时,都会有那么几挺重机枪因为躲避不及时而被日军的炮火打击给摧毁。
既然这一次要对部队进行整编,那杨兴国最先要解决得就是这个问题。
保证部队火力不变,甚至有所加强的同时,尽可能减轻这些武器的重量,方便部队转移。
说得更加直接一点就是,未来的辽东军。要多装备一些重量轻,但火力却非常猛的自动武器。
还有一个就是,在未来几年时间,随着大量新式武器的出现并且大量装备部队。各个国家的部队编制和作战模式,也开始生变化。
作为一个重生者,杨兴国非常清楚里面变化。
既然这一次的整编对辽东军来说不可避免,那么,要整编就一次性整编到位。保证辽东军在未来几年时间仍然可以适应不断生变化的战争。
想到这些,一个未来几年,甚至是几十年时间,各国通用的部队编制方就出现在杨兴国脑海。
“就这么定了”杨兴国在自己心中暗暗决定道。
参谋长孙列臣也看除出了杨兴国忽然变化的脸色。
对着杨兴国下意识问道:“司令,你是不是已经有决定了?”
“嗯”杨兴国点头回答。
“我的初步想法是,部队完成整编后,重机枪装备到连。每个连下属一个重机枪班,两挺重机枪。”
“这样的话,每个主力团的重机枪火力就没有变化,战场上。仍然可以用重机枪火力压制住同等兵力的日军和老毛子。”
“除重机枪外,每个步兵排增加一个轻机枪组西挺一挺轻机枪,归排长直接进行调动。”
“这样一来,每个步兵连就装备了两挺重机枪,炮挺轻机枪。无论是远程火力压制,还是近程火力扫射,都可以做到。”
孙列臣一脸目瞪口呆的反问道:“司令,你可想好了,装备这么多轻重机枪,先不说我们的轻重机枪够不够。就弹药消耗,都是一个庞大的压力,我们能承受得起吗?”
“据我所知,这样的轻重机枪配置。不仅过了日本和老毛子两大列强,就连欧美那些列强都比不上我们。我们一个小小的地方势力,需要这么多轻重机枪吗?”
杨兴国知道,即使自己不给孙列臣一个解释,只要自己做出决定,孙列臣就会同意。
但是。这样一来,自己和孙列臣之间就会出现隔阂。
所以,面对孙列臣看向自己的不解和担忧目光,杨兴国还是决定给他一个解释。
“为什么要装备这么多轻重机枪,原因有两个:第一,弥补我们的训练不足第二,弥补我们的兵力不足”
看到孙列臣点头表示认可,杨兴国继续解释道。
“至于装备和弹药这两个问题,刚开始也许是问题。但是,等我们有了自己的军工产业后,就不再是问题”
“先说装备,不足的轻重机枪,特别是轻机枪,我打算用银子去买”
“在大清朝廷,别人买不到武器,并不代表我杨兴国买不到”
“弹药方面,目前只能依靠购买和战场缴获这两个途径多储备一些!”
“我的想法是,一年以后,我辽东军要想办法拥有自己的军工厂。不说生产武器弹药,复装弹药至少能做到。”
“只要我们能复装弹药,甚至是生产弹药。再大的后勤压力我们辽东军也能成受得了”
看到孙列臣脸上慢慢被不可思议表情给覆盖,杨兴国继续说道:“我知道,你很难相信我刚才说的”
“但是,我可以向你保证,我杨兴国一定说到做到”
“好了,这个问题就此打住,我们再继续讨论其他问题”
这时,孙列臣心中还有很多疑问,但是,对于杨兴国给步兵连装备这么多轻重机枪的决定,孙列臣已经心底同意了。
杨兴国话一说完,孙列臣就接口道。
“司令,按照你刚刚的轻重机枪配置。部队整编完成后,一个排就达到36人,一个连除去三个作战排和重机枪班,还有一个连指挥部,一个警卫通讯班,一个炊事班,一个辎重班,全部加起来,那就是15o人”
“不知道营一级的编制是?”
“营下辖三个步兵连,一个炮兵排,一个警卫排,一个辎重排一个营指挥部,一个侦查班,一个通讯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