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次大院里的老人们都受了不同程度的伤,尤其是安爷爷他们三个,因为被打得最严重,在炕上养了一个星期才好。安诺也因为头上的伤流了好多血,安奶奶也让她跟着安爷爷在炕上躺着不许起来。
宁爷爷准备了镇静补血的汤药,每天丁顿的喝。安诺简直苦不堪言啊,汤药啊真不是一般的难喝,可是每当她想要耍赖不喝的时候,安奶奶就会泪眼朦胧的看着她,得,安诺二话不说咕咚咕咚全部喝完,安奶奶这才露出了笑脸。
安诺这一次可把大家伙吓坏了,一想到那么小小的一个小人儿,勇敢的站在那么多人面前,义正言辞的一句句质问,问的那些人哑口无言,安爷爷他们觉得既骄傲又心疼,同时也后怕,怕那些人不听她说,直接对她动手,没看孩子的脑袋上留下了那么大一个伤口吗!
王同志的拿出的文件和他的警告起到了作用,自此那些人再也没有来过这里。无论外面刮过怎样的狂风暴雨,他们这里都没有被波及,也算是在这乱世里的一片净土了。
这件事情过后,他们这边算是彻底的安静了下来。这次之所以会有这么一个文件,主要是因为安诺之前给她爸爸写信的时候写过一笔‘我听王叔叔说,现在外面好乱,好可怕,要是他们也来我们这里怎么办呢?如果有人能让他们不来就好了,或者让他们害怕的不敢来’安承林一看到这儿,立马明白自家宝贝的意思了,于是立即去了老首长那里,把情况一说,就这样才有了这样的文件,毕竟山高皇帝远,有些事情还是可以做些文章的。
生活平静下来之后安诺把全部身心都投入到了学习当中,这天王叔叔又要去县城办事儿,安诺于是就央求爷爷让她也跟着王叔叔一起去,她想去废品收购站淘换点书回来。可是外面那么乱,安爷爷实在是不放心,于是跟王同志商量了一下,决定由安爷爷带着安诺一起去县城。
安诺主要是因为前几天听王叔叔在那里叹息,说是县里好多人家都被抄了家,那些古董书籍都被砸的砸,烧的烧,还有的被当作废品给卖了,实在是可惜了。安诺觉得她应该去看看,看看能不能淘换点书籍什么的,如果真的都被烧掉了或者当废品卖掉那就太糟蹋东西了,那可都是古籍古董啊。
安诺跟着爷爷还有王叔叔一起搭坐山下村子的拖拉机去了县城。这是安诺来到这里第一次出门,看到什么都不免觉得新奇。县城不大,南北纵横两条马路贯穿整个县城。偶尔能看到一两处三四层的红砖楼,其它的都是平房。街道上到处是戴着红袖标的青年男女,喊着口号,一个个斗志昂扬的。
安爷爷把安诺紧紧地搂在怀里,尽量躲着那些人走。很快三个人便来到废品收购站。王叔叔拿出工作证,同废品站的同志说了几句话,又偷偷塞给那人一块钱,这才招手让安爷爷带着安诺过去。
王同志告诉他们一个小时候后他过来接他们,就去办事儿了。安爷爷领着安诺谢过废品站的同志,就从大门走了进去。院子里有两个大车库,走进一个车库,只见里面堆积着各式各样的废品,瓶子罐子,废铁,报纸,书籍林林总总的一大堆杂乱的堆积在一起。
安诺一看到那些书,眼睛立马就亮了小跑着过去就开始一本本的翻找,还别说真让她找到几本古书,都是那种线装竖体字的书籍。又找到几个看起来像是古董的瓶瓶罐罐,竟然还发现了一副古画,安诺不会鉴定古董,而安爷爷你要是问他打仗什么的他估计能跟你说明白,古董?他可不懂别难为他。这边安爷爷竟然发现了一把古剑,不知道是什么年代的,但是一看就十分得原来主人的欢心,时常被拿出来赏玩,整个剑被保养的十分好。
安诺把这些都收到空间里,又找到了几本初高中的书,看时间差不多了,就交了书钱出了废品站,这时王叔叔已经到了,正站在外面等他们。三个人又买了一些盐调料什么的就回去了。从这以后,安诺时常跟着爷爷来这个废品站淘宝,最早的时候还真让她淘到一些好东西。
第50章()
安诺上一世就特别喜欢读书,只要一有空就抱着一本书看。这一世没有那么好的条件,没有那么多的书给安诺看,于是安诺就时常同安爷爷一起去县城废品站那里,淘弄一些被当成废纸卖了的书回来看。就这样时间在安诺学习中医,看书,学习初高中知识中慢慢滑过。
这天,大院里工作了一天的几位老人吃了晚饭,洗洗就休息了,毕竟年纪都不轻了,每天干体力活,对于他们来说还是有些吃不消。
睡到半夜,忽然听到有哐哐哐砸院门的声音,以为出了什么事儿,大家都起来了。安爷爷让安诺和安奶奶穿好衣服,在家里躲好别出来,就拿着一个木头棒子出去了。
安奶奶紧搂着安诺,两个人蹲在窗户底下静静地听着外面的声音,院子里的声音很嘈杂,隐隐约约传来了哭泣的声音,安诺和安奶奶都疑惑的互相看了看。这时,安爷爷跑了回来,因为跑得急还有些微喘。安爷爷一进门就就同安奶奶说“快,收拾收拾,村里有个产妇难产快不行了,你跟老宁快去看看,能救就尽量救,那是一大一小两条生命啊”
安奶奶听完,快速的起身,把需要用的东西收拾出来,提着医药箱就往外跑。安诺也跟着奶奶的后面跑了出去。还好安诺让安承林给安奶奶准备了一套简单的手术用具带了过来,原本是想着万一哪天这里的老人们被斗得受伤,有了东西安奶奶也好给动个手术啥的。这下子终于用到了。
原来山下村子里有一个产妇今天生产,可是生了一天一宿也没生下来,眼看着大人和孩子就保不住了,急的这家人抱头痛哭,也没则。这年头生孩子都找接生婆,要是遇到难产接生婆就处理不了了,小村子又没个大夫,遇到这种事十有八~九就是救不回来了。
正在大家伙儿无计可施,愁眉不展的时候,听到信儿赶过来的村长两口子来了,听接生婆说产妇快不行了,村长媳妇悄悄的跟村长说了几句话“我听说山脚下,下放点那有两个大夫,你快找人去吧他们请来,看看能不能给救回来,现在不是计较什么身份不身份的问题了,救人要紧”
村长听了自家老婆子的话原本还有些犹豫,可是一想到这是人命关天的大事儿,于是咬咬牙领着这家男人就往下放点跑去。
安奶奶看到根个小尾巴似的跟在自己身后的安诺,着急的说“诺诺快回去,晚上冷别生病了”
“奶奶,诺诺想要跟你一起去,诺诺能帮你打个下手。”安诺脚步不停的说到。
安爷爷一把抱起自家小乖乖“行,爷爷抱着诺诺去”说完又对着安奶奶说“一起去吧,有个啥事儿,也好有个照应”
听了安爷爷的话,安奶奶一想,就点点头答应了。会合了宁爷爷,李爷爷还有赵爷爷一行六个人跟着村长,快速的向村子跑去。
产妇的情况不容乐观,已经气若游丝了,宁爷爷先给产妇扎了几针,产妇缓过来一口气,安奶奶开始准备给产妇做剖腹产手术。可是问题又来了,没有麻醉药怎么办?虽然针灸也能起到一定的麻醉作用,可是还是不能做到深入内里,身体里还是会感到疼痛。就在安奶奶和宁爷爷着急的时候,安诺由安爷爷抱着气喘吁吁的跑进来,拿出一碗熬好的汤药“奶,快把这碗麻药给产妇灌下去”这麻药是安诺根据空间医书里面的配方研制出来的,她用兔子试验过,疗效很好没有副作用,刚研究好还没来得及跟宁爷爷说,今天事出突然,安诺没办法在不手术产妇的生命就得不保,于是跟爷爷借了这家的厨房把麻药给熬了出来。
出于对安诺的绝对信任,接过安诺手里的药碗,安奶奶把麻药给产妇灌了下去,在宁爷爷的针灸麻醉加上安诺的麻药的帮助下,手术终于成功的完成了。产妇保住了生命,虽然以后不能再生产了,可是命保住了不是吗?可喜可贺的是还生了一个八斤多的大胖小子,虽然生产过程中有些缺氧,孩子的小脸有些青紫,但是在经过宁爷爷的针灸治疗后,也平安的活了下来。没有出人命真是万幸啊!
听到自家媳妇和孩子的命都保住了,这家人连老人带孩子跪下一大片,直给安奶奶和宁爷爷磕头,嘴里直念叨“这是遇到活菩萨了呀,谢谢两位医生同志了,你们这是救了我们一家的命啊”
告别了村子里不断感谢他们的村民,一行人匆匆的赶回下放点。从这以后村里人有个病痛,都来下放点找宁爷爷和安奶奶看,看病时都自觉的带点自家产的鸡蛋了,粮食了,蔬菜来,送给安奶奶他们。因为安奶奶和宁爷爷他们看病从不收一分钱,宁爷爷还把自己踩的药材免费给村民们治病。从这以后村民跟下放点的老人们的关系越来越好,村民也自动自觉的开始保护下放点的人,不让外人来打扰他们。
在宁爷爷的悉心教导下,经过不断的努力,安诺现在已经能够把脉看病了。每一次有村民来看病,宁爷爷都让安诺先把脉,说出病因治疗方法后宁爷爷再进一步确诊,刚开始安诺还把不准脉相,慢慢的一点一点学习研究,现在安诺已经能正确的对病人进行治疗了。
因为安诺年纪小但却能治病,所以来看病的村民都把安诺叫成‘小神医’。还有的村民把自家的孩子送来,想要跟宁爷爷学习,在考虑再三后,宁爷爷收下了这些孩子,不过教导的任务就落到了安诺的身上。
因为大多数孩子都没上过学,不识字,所以安诺只能从识字开始教起。慢慢的不光孩子们来学,一些青少年也开始来听课了。安诺不但教他们识字,还教他们数学。学过一段时间后,安诺才开始教他们认识草药,背诵汤头歌。看着安诺这个小老师教的有模有样每天虽然忙碌但却很开心的样子,安爷爷他们都觉得十分欣慰。毕竟之前安诺太‘安静太孤僻了,没有一个玩伴,他们怕这孩子以后会不合群,现在看来他们的担心是多余的。
这天,安奶奶他们去上工了,安诺正给自己的学生们上课,就见一大群知青抬着一个担架急匆匆的跑了过来。一进院子,见到安诺其中一个男知青就焦急的问“小朋友,请问这里的安大夫和宁大夫在吗?我们有一个同志肚子疼的受不了了,能请他们给看看是怎么回事吗?”
安诺看了这些知青一眼,向着担架走去,看到担架上躺着的男知青,佝偻着身体,捂着肚子疼的满头大汗,脸都有些扭曲了。看这个样子估计是急性盲肠炎,安诺打发一个孩子让他快跑去找安奶奶他们,让那些孩子自己复习之前学过的知识,安诺就带着这些知青把病人抬到平时给村民看病的屋子里。
让那个男知青平躺好,安诺用手按压男知青肚子的右下方“我这么按压,感觉到疼吗?”
安诺使劲儿一按,男知青立刻疼的诶呦一声。站在安诺后面的一个女知青刚要去制止安诺,就被她旁边刚刚那个说话的男知青拉住,摇了摇头让她不要说话,女知青看了安诺一眼,撅着嘴站在那里不吱声了。
安诺没管其他人,自顾自的检查了一遍,也不再说话了开始准备一会儿手术要用到的东西,等奶奶他们回来了马上就可以进行手术了。
“麻烦你们都去外面等吧,这个人等一下需要动手术,你们站在这里也帮不上忙,只是一个小手术而已,不需要担心”说完,安诺也不管他们了,开始煮等一下手术要用的麻药。
一听说要动手术,这些知青都有些害怕了。刚刚那个女知青立刻焦急的问安诺“到底是什么病啊,还需要动手术?你又不是大夫,你怎么可以乱下定论呢”
安诺看了一眼说话的女知青“谁说我不是大夫了,他这是急性盲肠炎,不动手术,就会穿孔,到时候肠子里的粪便就会一股脑的流到肚子里,然后嘛。。。”安诺没有再说下去,因为有几个女知青已经忍不住恶心的出去外面吐去了,安诺撇了撇嘴,这心理承受能力怎么这么低呢,她还没说完呢,这就受不了了?安诺对这些知青实在是一点好感都没有,当年来斗爷爷奶奶的人就是这些知青,虽然这里没有当年来的那些人,但是安诺觉得要不是有那个文件,也难保这些人之后会不会再来。
很快安奶奶和宁爷爷他们就回来了,同时回来的还有安爷爷和王同志。因为听去报信儿的孩子说,来了一群知青,都怕是来闹事儿的,怕安诺一个人不安全于是就着急忙慌的跑了回来。
回来一看,原来是来看病的,安爷爷他们提溜着的心这才放了下来。
一见奶奶他们回来了,安诺把自己的初步诊断说完,经过安奶奶的确诊,确实是急性盲肠炎需要马上进行手术。屋子里的闲杂人等很快被清理了出去,因为安诺已经把手术用的东西都准备好了,安奶奶马上就开始进行手术了。
安诺跟在安奶奶身边,一边帮忙递用具,一边认真学习。手术很成功,那些知青看到睡得安稳的男知青都纷纷感激安奶奶他们。最开始说话的男知青从兜里拿出钱递给安奶奶。
“安大夫,这是手术费,请您收下”看着男知青递过来的钱,安奶奶刚想摆手说不要,结果安诺拉了一下安奶奶,伸手把男知青手里的五块钱接了过来,板着小脸说道“他现在刚动完手术,还不能移动,这些钱就当作是他这几天的生活费。我奶奶和宁爷爷看病是免费的,主要是为了给村子里的村民看病,他们都没什么钱”说完理也不理那些知青,把钱塞到安奶奶手里“这个人养病的期间得吃点有营养的,咱们就拿这些钱跟村民买点粮食和鸡蛋啥的,总不能让咱们自掏腰包给他补养身体吧”
那些知青都有些尴尬,不过还是十分感谢安奶奶他们能够治好自己的同事。道过谢后留下那个男知青,就急急忙忙的走了。
因为安奶奶他们救了建设兵团的男知青,兵团的领导特意买了礼物来感谢安奶奶他们。毕竟人吃五谷杂粮谁也不能保证谁永远不生病,这里有两个这么厉害的大夫,他们不主动交好那就是傻子。
从这以后,建设兵团一有车去县城或者市里就会来下放点问问他们要不要跟着去,或者有什么需要带的东西。两下都有心交好,慢慢的就再没了之前的隔阂,大家也都开始互相走动起来。主要是那些知青也有喜欢学习的,知道下放点里不是将军就是教授啥的,于是时常带着书本过来求教。这些老人都不是那种藏私的人,有人来就认真教,安诺也可以同他们借书看看,从此日子过的不那么单调,生活也慢慢的美好起来。
日子过得很快,转眼到了77年,因为四人~帮的倒台,安爷爷这一批劳改下放的人都得到了平反,可以回城恢复原职了。就这样,已经十六岁的安诺跟着爷爷奶奶离开了生活了十五年的萝北,回到了首都阔别已久的家。
这些年安承林安承羽两兄弟都分别组成了家庭,安成林的爱人姓林,叫林丹是林军长家的三女儿,小时候就常跟在安承林屁股后面玩,一直喜欢安承林,安承林跟安诺的妈妈结婚后她还伤心了好一阵子,安喏妈妈去世后,她就一直追安承林,俩人是在安承林去后勤部工作的时候处出感情的,68年结的婚,69年生了一个儿子,取名安旭东。
安承林才结婚那会儿要把安诺接回首都同他们一起生活,可是安诺没有答应,一是爷爷奶奶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