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小人,自然会感到格外的失望,而真小人哪怕表现一点人性的美好,你可能都觉得犹如万点红中一点绿那般显眼,感到阵阵春天般的温暖,这就是先抑后扬的效果。(未完待续。)
第380章 梅花三弄()
杨秋刚弹完,那位与江离不对头的老前辈就迫不及待地鼓起掌来,因为听琴的时候大家都十分安静,所以这就显得格外突兀,一静一动之间太过仓促,不少人都没有反应过来,颇有种孤掌难鸣的感觉,一时间气氛尴尬异常,不过很快魏源也鼓起掌来,大家顺势跟着凑个热闹。
江离也鼓了掌,不过只有一下下而已,这些都是虚的,花花轿子众人抬罢了,谁也不知道现在鼓掌的某个人心中是真心祝贺还是虚情假意。
杨秋站起身来,看他那一脸满足自鸣得意的样子,显然是对刚刚自己的表演感到很满意,也陶醉于周围盛情的掌声,好不容易才平复了激荡的心情,他优雅地伸出一只手,道:“江离,请吧。”
在众人各异的目光中,江离从容地走上圆台,与杨秋擦肩而过的时候,却听对方呵呵笑道:“承让了。”
“承认”这个词适用于比赛后优胜者对失败者谦虚客套,就是承蒙相让的意思,如此一来,既赢了比赛,又有了风度,或许还抚慰了一下失败者那受伤的心情,简直就是一举三得,但放在这里,显然只是一种无理的举动,江离还没有开始表演呢,杨秋就迫不及待地唱衰了,其心可诛,这是杨秋对江离的蔑视和挑衅,但江离并没有任何回应,因为……当江离想要一脚将对方踹下台去的时候,对方已经走出一米远了。
也罢,就用事实说话吧,我是文明人,江离微微一笑,席地而坐,现代人习惯了懒散的坐法,已经不太适应正坐了,不过这些天跟着沐渔学习古琴,他可没少正坐,开始的时候还比较酸痛,渐渐也就习惯了,人类就是这样的一种动物,怎依怎好,习惯成自然。
所有人都情不自禁地绷紧身子,就连沐渔都一改之前放松的姿态,端正身子,目光直直地落在江离身上,这小子到底在搞什么鬼,难道听了刚刚杨秋演奏的古琴曲他还有信心在这么短时间内弄出一首可以与之媲美的原创古琴曲?天才也不带这么玩的吧!
不过,沐渔又有些期待,甚至有一丝盲目的信任,因为从认识对方的那天开始,江离都没有让他失望过,一次次刷新他的期待值,如果说这个世界上有一个人能完成这件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事情,那决定便是江离了!
就在这时,江离忽然扭头,看了一眼沐渔,露出一抹让他放心的眼神,然后面对众人笑道:“既然杨秋咏梅,那我便弄梅吧,此曲名为,《梅花三弄》。”
说罢,不待众人反应,江离便轻抬手,微拨弦,琴音响。
《梅花三弄》是原世界华夏十大古曲之一,又名《梅花引》、《玉妃引》,历史久远,闻名遐迩,此曲既体现了梅花洁白傲雪凌霜的高尚品性,也是托物言志,表现君子的情趣和风度,颂扬具有高尚节操的人,虽然如今社会节操已经很不值钱了,但在古代,那可是比性命还要重要的东西。
明朱权编辑的《神奇秘谱》中记载此曲最早是东晋桓伊所奏的笛曲,桓伊是谁?在东晋那可是大名鼎鼎。
桓伊,字叔夏,东晋名将,曾与谢安谢玄等率八万晋兵迎战秦军于淝水,并大败秦军,这就是历史上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淝水之战,同时,他也极其擅长音乐,晋书称他“善音乐,尽一时之妙,为江左第一。有邕柯亭笛,常自吹之。”
传闻桓伊此战之后,功成身退,便带着自己心爱的笛子来到幼年时读书习武、观梅吹笛的衡阳云锦峰隐居,此地重峦叠嶂、茂林修竹、泉水潺潺、绿意葱葱,峰峦深处,有一座古寺,每到冬春之交,但见朵朵梅花白如瑞雪,红若朝霞,清香扑鼻,梅树葱茏,梅影绰绰,当真是一处人间仙境。
桓伊爱云锦的梅香,如痴如醉,一个冬夜,下起了大雪,待到清晨再看,只见窗外一幅“素艳雪凝树,清香风满枝”的画面,他灵感顿起,乐思泉涌,提笔一气呵成写就梅花一调,接着,他兴致勃勃地手握笛管,即兴吹奏起来,清雅悠然的笛声绕过殿宇,穿过梅林,在山间回荡,夜幕降临,他再度临窗吹笛,便闻禅房隐有筝声相和,以为觅得知音,立刻去寻,筝声却已停息,询问寺僧,寺僧却说本寺并无会筝之人。
不久后的又一个清晨,桓伊推窗又见朵朵梅花傲雪凌霜,梅与雪融为一体,梅中有雪,雪中有梅,红梅在白雪的映衬下,如刚出浴的少女,妩媚多姿,他即景生情,由情入神,遂谱成梅花二调,与梅花一调“合头”,紧密衔接,之后他又握笛吹奏,夜里,禅房里又飘出梅花二调的古筝声,他循声寻至窗下,筝声又一次戛然而止。
初春,又是一场大雪,寺中梅花竟然二度绽放,舞玉翻银,疏影横斜,暗香浮动,桓伊情不自禁,再谱成梅花三调,与二调“合头”,自此梅花三调遂成,他握笛吹起,三调浑然一体,意境更加深邃,余音袅袅,他自觉十分满意,安然就寝,但心中其实还惦记着禅房那边可能传出的筝声,结果这次却是万籁俱寂,就在他迷迷糊糊将要睡去的时候,忽闻月下敲门声,一人携筝求见。
看到这里,是否有种才子佳人相遇相知乃至相许的感觉,可惜男女之情相比梅花的君子品性岂非落了下乘,也不符合《梅花三弄》傲雪凌霜的高洁意境,于是编造这个故事的人,哦,用编造来说可能未免有点武断,但似这种传闻,一般多有虚构杜撰的嫌疑,总之,很可惜,来者是一位老禅师。
桓伊立即起身相迎,道:“老禅师为何姗姗来迟?”
老禅师道:“闻将军笛曲《梅花三调》,老衲剽学已成,故冒昧前来,欲与将军笛筝合奏,不知将军意下如何?”
桓伊喜道:“此乃叔夏之意,请老禅师赐教。”
于是二人笛筝合奏《梅花三调》,珠联璧合,浑然天成,优美动听,从此互相引为知音,桓伊又得知老禅师是寺院主持,法号智凯,俗名孝廷,乃俞伯牙弟子之后……然后俞伯牙怒而摔琴,你丫的这不是抄袭我和子期的故事吗?别以为你改个名字换个背景甚至将一人奏一人听篡改成两人合奏我就不认得了……不过,这么说来,岂非今后所有的知音都是这两个好基友没羞没臊情投意合的翻版?哎呀,我怎么吐自己的槽……顺便一提的是,俞伯牙这个名字其实也是杜撰,因为冯梦龙的《警世通言》广为流传才导致以讹传讹,伯牙就是伯牙,哪有什么俞伯牙……
所以说,虚伪是这个世界的本质,这就是一个虚假的世界,但如果全是假,那也没有存在的意义了,所以还有真,真是这个世界的真谛,两者犹如伯牙和子期、桓伊和老僧,假中有真,真中有假,真真假假,共同合奏出这个世界最本真的旋律,就像这本看似是神经病患者做白日梦写成的小说,你又怎知其中无真?你又怎知在无数个世界中没有一个叫江离的人用自己的人生书写了一个名为《重生乐神》的故事?
也许,我们现在所生活的世界其实不过是某位无聊之极的神的一场梦罢了,也或许,是一位有着大神通的作者笔下的一部小说,看来我还要多向对方学习才行,你看,对方刻画的人物形象多么栩栩如生,芸芸众生都不带重样的,简直就像真的一样。
回到刚刚那个听起来有点假的故事上,其中也不无真货,这座古寺其实便是衡阳云锦峰的伊山寺,百大古寺,千年古刹,始建于魏晋,因为是桓伊幼时读书习武和老来隐退之所而得名“伊山寺”,定名时的住持是慧持禅师,或许便是故事中的老禅师原型,伊山寺山门石刻亦有对联:“明月似闻三弄笛,白云长对六朝山。”仿佛意有所指。
创作年代已经太过久远,实在无证可考,相比这个故事,桓伊与王徽之“邀笛步”的一段典故倒是更为可信,据《晋书》和《世说新语》记载,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王徽之应召前往东晋都城建康,所乘之船停泊在青溪码头,恰巧桓伊在岸上经过,王徽之并不晓得对方就是桓伊,却有同船客人点明,于是他便命人对桓伊道:“闻君善吹笛,试为我一奏。”
王徽之的这种做法现在看来其实是不太礼貌的,桓伊是贵族,又不是应召女郎,召之即来挥之即去,但也正因为他是真正的贵族,所以他会心一笑,并没有在意这种小细节,而是即刻上船,坐在胡床上,持笛吹奏《梅花三调》,一曲完毕,桓伊便上车走了,自始至终,宾主双方都没有交谈一句话,颇有一种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感觉,这也是魏晋时期的风度所在。
不管怎样,《梅花三调》是有了,而这就是《梅花三弄》的原型。
(今天从作者后台看到有人将本书所有章节都赞了一遍,真是感到阵阵春天般的温暖啊,虽然我看不到VIP章节页面,但从公众章节显示的情况来推测,应该是“太阳暴雨”朋友吧,真的十分感谢!同时也要感谢坚持订阅到这里的所有读者,千金易得,真爱难求啊。提前祝大家元旦快乐。)(未完待续。)
第381章 不服都不行()
叮咚当——
江离刚开始弹,人们就感受到一股不同寻常的气息迎面扑来,不由自主地凝神屏息,侧耳倾听起来,心中难掩疑惑和惊讶,难道江离准备来真的?
很快,人们就发现江离不仅是来真的,而且是真的不能再真,只听松透清澈的琴音响彻房间,声声入耳,扣人心弦,仿佛置身静谧的雪夜,看远山明月,听溪水潺潺,一片、两片、三四片……洁白的梅花悄然洒落大地,落地的声音是那么轻,本应该听不见的,但在江离的琴声中,人们的听觉感觉仿佛都被无限放大了,竟然听得一清二楚,直透心房。
这一段是《梅花三弄》的引子——溪山夜月,琴音亲切优美,节奏兼具平稳舒缓和跌宕起伏的对比因素,高度精练地概括了全曲的基本特征,以散音演奏。
接着,就在人们流连在这种如诗如画的意境中时,江离将左手移到下准,放在十徽、十二徽的位置上,以泛音演奏,琴音悄然发生了变化,在低音区出现的曲调,冷峻肃穆,勾勒出一幅霜晨雪夜,草木凋零,只有梅花傲骨铮铮静静开放的画面,听琴音如见梅花,人们发现自己的听觉已经和视觉相通,浑然一体,沉醉不知归路。
就在这时,忽闻歌声轻轻响起,像是从天而来,往不知处去,恰巧路过这里,他们才有幸得闻。
“梅花一弄戏风高,薄袄轻罗自在飘,半点含羞遮绿叶,三分暗喜映红袍。”江离边弹边轻轻吟唱道,音调力度都把握的刚刚好,融入琴音中,仿若天成。
这是关于《梅花三弄》的一首诗词,江离心血来潮之下曾经背过,此刻灵机一动用在这里,当真是恰到好处,有种画龙点睛的效果,也发挥了他歌星的长处。
此段是以五度、六度的上下行跳进音程为特征的旋律,结合稳健有力的节奏,富有庄重的色彩,仿佛是对梅花的赞颂,后十四小节多用同音重复,附点节奏的运用使旋律富于推动力,似乎梅花在微风的吹拂下轻轻晃动起来,这是主题的第一次出现,也就是一弄叫月——声入太霞,太霞就是高空的云霞,那般清澈飘逸,晶莹剔透,仿佛要遗世独立羽化登仙而去。
之后便是主题的第一次重现,二弄穿云——声入云中,江离一边将左手放在中准七、九徽的位置,以泛音演奏,一边轻轻吟唱道:“梅花二弄迎春曲,瑞雪溶成冰玉肌,错把落英当有意,红尘一梦笑谁痴。”
听到这里,人们的心神已经完全被吸引进去了,在场都是古琴乐感很高的人,这就导致他们一旦听到好的古琴曲根本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所有的躁动和异样的心思都被拂去了,面对如此晶莹剔透在寒风里绽放的梅花,他们不敢有一丝亵渎,就连跟江离不对头的杨秋都不例外,他的心中暂时消除了一切杂念和对江离的敌意。
倒是沐渔,此刻还能保持一丝清明,不是他的乐感比其他人低,只是作为一名音乐大家,他对音乐的掌控力非常高,但这也让他尤其感到深深的震撼,太可怕了,他的学生江离到底是多么可怕的一个妖孽啊。
经过一个插段,江离的左手跳进八度,移到上准,放在四、五徽的位置上,这是主题的第三次出现,三弄横江——隔江长叹,旋律穿梭间,音乐的情绪也更为热烈,似乎在向人们预示,冬天已经来临,春天还会远吗?人们仿佛看到梅花枝繁叶茂、花团锦簇的景象,含苞待放的花蕊,迎风摇曳,生机勃勃,颇有一种“风荡梅花、舞玉翻银”的感觉。
江离同时轻轻吟唱道:“梅花三弄唤群仙,雾绕云蒸百鸟喧,蝶舞蜂飞腾异彩,丹心谱写九重天。”
人们的心中仿佛有什么破碎了,被融化了,都用一种深情的目光望着江离,透过他,他的歌声,他的琴音,仿佛看到漫山遍野盛开的梅花,在白雪的映衬下是那么美,美到让人窒息,他们已经深深陷入《梅花三弄》的意境中,无法自拔了。
接着到了第二部分,江离用一系列急促的节奏和不稳定的乐音表现出动荡不安的生气,衬托梅花傲然挺立的形象,这段曲调在音调和节拍上与前面三次重复出现的主题泛音曲调形成强烈的对比,并连续用八度大跳的灵活手法,使旋律线大起大落,此起彼伏,结合演奏上采用刚劲的“滚拂”手法,使音乐表现出一种风云交加的意境,突出刻画了梅花迎风斗雪的坚毅形象,在紧张的情绪表现中把全曲推向了高…潮。
尾声的乐曲渐渐平稳,不断飘出袅袅余音,运用调式属音下行向主音过渡,然后稳定地结束,仿佛在经历了风荡雪压的考验之后,一切又回于平静,梅花依然将它清幽的芳香散溢于人间。
叮咚当——
首尾相接,当江离弹出最后一个音符的时候,全场死一般的寂静,空气中似乎还飘荡着松透清澈的琴音,是的,它就在那里,无处不在,余音袅袅,不绝于耳,好长时间,人们都根本无法从《梅花三弄》的意境中脱离出来,直到沐渔实在看不下去,清咳了一声,大家才全都如梦初醒,瞳孔慢慢聚焦,看清台上的一人,一琴。
江离虽然盘腿坐在那里,却像古琴的岳山那么高,他们从不同的徽位上仰望他,可望而不可即,他们的目光中饱含深情和敬佩,《梅花三弄》的残留影响仍在,让他们竟然生不起一丝对江离的敌意或是不敬。
兵法有云: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攻心为上,攻城为下,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最高的境界。
在演奏《梅花三弄》之前,江离的心中还充满着一股想要报复的戾气,此刻,他的心情却已经完全平静了,这首乐曲不仅影响了别人,同样也影响了他自己,所以一部好的作品,总是不仅能感动读者,更应该感动作者自己。
因为距离演奏结束已经过去了一段时间,醒悟过来的众人一时也不知道是应该鼓掌,还是不鼓掌,按理说,这么好的作品和演奏,就算再热烈的掌声都不为过,但此刻全场却是鸦雀无声,没有谁敢先打破这种宁静,仿佛那是对神的亵渎,唐突了佳人,他们似乎还能听到空气中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