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完美如意-第2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线近一个月来,光辉飞车的用户数量已经成功突破一千万人,最高在线人数也突破一百万大关,为光辉游戏带来了超过三千万的道具收入。

    这个水平虽然还比不上王者荣耀和穿越火线,但是明显还处在不断上升之中。

    更重要的是光辉飞车在gphone上的下载次数居然突破了三百万次。

    要知道,gphone上市至今,也就卖出了五百多万台而已。

    这三百多万次的下载,除了天朝的接近一百万次下载是免费的,以及早期的四十多万次下载是一美元左右的,其他的下载都是收费约4。99美元的。

    这就相当于光辉飞车给光辉集团带来了约八百万美元的收入。

    这笔钱可是唉卖道具还要多呢!

    虽然光辉游戏只能拿到七成,光辉手机要分走三成,但是对于江辉来说,无非就是左手和右手的区别。

    因为这两家企业实际上都是江辉个人100%控股的!

    “游戏女王一出手,就知道有没有”,江辉抓住白雪的手,把她也拉到躺椅上,趴在自己怀中。

    “我和你说认真的呢,你到底满不满意嘛”。

    “必须满意啊,又能挣钱,又能给光辉汽车打广告”。

    “嘻嘻,说到广告,你还别说,最近可是又不少车企找上门来呢”。

    “为了把自己的车型放进我们的游戏中吗?”。

    “不仅如此,他们还想让自己的车显得性能更好,档次更高一些”。

    “光辉飞车的用户数量不断在增加,并且里面有不少是潜在的购车用户,或者未来的购车用户,有眼光的车企肯定会盯着这一块的”。

    “我先再只答应了两三家,像是现代那些之前和我们有过矛盾的就找了个借口拒绝了”。

    “棒子那些鸟人,不理他们”。

    “一转眼都快要大学毕业了呢”。

    “恩~额?你这转的也太快了吧”。

    “哼,难得周末,不想和你再聊工作了”。

    “是你先提起的呢”。

    “那是因为你最近都不关注光辉游戏的事情,整天待在光辉汽车那边”。

    好吧,和女人讲道理,不管讲什么,都是没道理的!

    同一时间。

    英国伦敦。

    “肖恩先生,你考虑的怎么样了呢?”。

    肖恩是英国bbc纪录片频道的一个老资历的摄影师了,不过由于这叫两年他和上司的观念不合,有点北雪藏了的意思。

    光辉影视在准备舌尖上的天朝的时候,就委托了猎头公司帮忙物色摄影师。

    高水平的纪录片摄影师,其实圈子是很小的,全世界加起来也没有多少人。

    肖恩的这种情况,很快就被猎头给反馈到光辉影视了。

    筹备组的赵导便亲自飞到伦敦开邀请肖恩加盟光辉影视。

    “你们老板真的打算花这么大吸金去拍摄纪录片?”。

    “是的,舌尖上的天朝只是一个开始,我们接下来还准备拍摄几部难度更高、更精彩的纪录片”。

    “怎么个高难度法?”。

    “随便举几个拍摄场地你可能刘可以想象到了。比如南极、北极、珠穆朗玛峰”。

    “去这些地方拍摄纪录片,可不是你们天朝人的风格呢”。

    “你这么说的话,我只能说你还是不太了解我们的老板,他的想法绝对不是你在报纸上看到的天朝人那样”。

    “你是说何女士吗?”。

    看来肖恩来见赵导,也是有去了解一下光辉影视的情况的,不过似乎没有抓到重点。

    “不,何总是我们的总经理,我说的老板是我们光辉影视乃至光辉集团的创始人江辉”,赵导看了一眼肖恩放在右手边的手机说道:“你现在用的gphone就是我们老板亲自设计的”。

    “你是说光辉手机也是你们集团的?”

    “当然,不仅是光辉手机,你有在用推特和potato吧?”。

    “当然,我每天都会在推特上发布一些有意思的事情,在potato上看一些视频,我还是potato的钻石会员呢”。

    “谢谢肖恩先生对我们集团公司产品的信任”。

    “啊?什么意思?”。

    “就是你想的意思!”。

    “光辉集团这么厉害啊”。

    “所以说选择光辉影视,不会错的”。

    “行,我明天就递件辞职信,我什么时候入职”。

    “越快越好”!

    光辉影视。

    “何总,舌尖上的天朝的准备工作已经差不多了,这是我们的拍摄方案”。

    舌尖上的天朝筹备组副组长王露带着几个项目成员,给何玲汇报推进情况。

    “我们第一波就先去江浙省吗”。

    “是的,我们准备下个月开始拍摄,那个时候的江南水乡,正是各种美食丰盛的时候”。

    “也行,你们具体定一下行程,我去约江总的时间”。

    “江总也去吗?”。

    “他会去参加拍摄吗?”。

    “他应该会去一部分”。

    帝都阳光影视。

    “你说光辉影视现在转型改拍纪录片去了?”

    “也不算转型,只是在拍影视剧的情况下,他们又去拍纪录片了”。

    “纪录片能挣钱吗?这一般不是都由朝廷台这种有财政补贴的机构才排的吗?”。

    “是啊,不过我倒是希望光辉影视真的多把精力放在拍摄纪录片上上去呢”。

    “也是,摔个跟头压压他们的威风,省得每天都一副天下无敌的样子”。

    “这两年的热播影视剧,基本上都被光辉影视给霸占了,虽然我们跟风也挣了点钱,但和人家一比”。

    “等他们的纪录片开拍后,我们也帮忙在背后给他们宣传一下,站得越高,摔得越痛,到时候也让他们尝试一下血本无归的感觉”。

    “嘿嘿,这个我看行!”。

    (本章完)

第607章 陷入困境的马斯克() 
    就在光辉集团的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远在太平洋对面的有些人却是迎来了人生的低谷。

    马绍尔群岛共和国,这个99。9%的天朝人都没有听说过的一个岛国。

    它在夏威夷西南约3200公里和天朝沪市东南约4500公里处,陆地面积181。3平方公里,人口约6。2万人。

    马绍尔群岛历史上曾先后为西班牙、德国、岛国、美国占领,其前身是美国托管的太平洋岛屿托管地的4个政治实体之一。

    夸贾林是马绍尔群岛共和国下面一个更不知名的小岛。

    它的陆地面积只有15平方公里,不过礁湖面积却是达1684平方公里,人口4250,是美国海、空军基地和反导弹基地。

    两年前,SpaceX 只有 30 人的团队花费了几个月的时间,在这座长满棕榈树的小岛上改造发射台。

    办公室由一辆双倍宽度的拖车改造而成。

    由于岛上没有道路,工程师们用古埃及人的方法搬运火箭及其支撑结构,高温高湿的丛林作业非常消耗体力,工人们宁愿睡在这里,也不愿经由汹涌的海面回到主岛。

    2006 年 3 月 24 日,「猎鹰 1 号」发射,马斯克穿着短裤人字拖在控制室观看发射过程。

    大约 25 秒后,「灰背隼」引擎上方失火,火箭突然开始旋转,最后失控坠落地面,火箭搭载的卫星设备把车间屋顶撞得粉碎。

    一年后,2007 年 3 月 21 日,SpaceX 再次在此进行火箭发射。

    “一切准备就绪吗?”,马斯克站在监控室面前询问着发射团队。

    “一切准备就绪,进入窗口时间就可以发射了”。

    所谓窗口时间,即在这一时间段内,可以对事件或事物进行处理或者反应。

    如卫星发射的窗口时间,它指的就是天气情况良好,允许发射的阶段就叫做窗口时间。

    在夸贾林岛,由于每年可以进行卫星发射的窗口时间选择比较多,所以才被选中作为火箭发射中心。

    “9!8!7!……3!2!1!”。

    “发射!”

    「猎鹰 1 号」从棕榈树环绕的发射台上一跃而起,冲向太空。

    “火箭成功脱离起落架”。

    “轨迹监控开始”。

    “一级火箭解体成功”。

    “二级火箭顺利点火”。

    看着监视器上火箭不断往太空飞去,监控室内众人绷紧的神经开始放松。

    “埃隆,我们要成功了!”

    “去年失败了一次,现在终于要成功了”。

    “我们将成为世界上第一家成功发射火箭的民营企业”。

    “终于可以理直气壮的找风投融资了”。

    “我觉得我们要出名了”。

    埃隆马斯克周围的员工开始七嘴八舌的议论道。

    有些热情的员工甚至将香槟也搬出来了,就准备庆祝了。

    “火箭开始摆动”!

    “咦?要变轨了吗?”。

    “不对啊,还没到时间啊”。

    “摆动更激烈了”。

    “发生什么情况了?”。

    “啊!不好,火箭开始激烈抖动了”。

    ……

    “完了”。

    “又失败了吗?”。

    “怎么会这样子”。

    只见监控屏幕上,火箭已经爆炸乘一朵烟火。

    这朵烟花刺痛了SpaceX全体员工的心,也让埃隆马斯克的处境变得更加艰难!

    这次失败对 SpaceX 的工程师来说是一次致命的打击。

    他们花了近两年时间往返于加州和夸贾林,下一次发射即便成功,距离马斯克最初的目标也过去 4 年了。

    马斯克通过互联网产业积累的财富也很快就要花光了。

    公司内部的人都知道,SpaceX 的资金只够再进行 1…2 次发射了。

    而一次都没有成功的SpaceX是很难拿到融资的。

    风投的钱虽然有时候花的很任性,但是也不是盲目的撒钱。

    “马上安排人员解析火箭失控的原因,准备这一次的发射”。

    虽然埃隆马斯克内心也是很郁闷,但是缓了几分钟之后,他迅速的调整了自己的情绪。

    当年,马斯克把目标指向太空时,朋友们都觉得他疯了。

    2001 年,马斯克刚刚进入而立之年,脱离了 PayPal 的尔虞我诈,开始了人生的新篇章。

    虽然这次的失败给公司的发展蒙上了阴影,但是和之前碰到的螺母相比,也不算什么!

    刚开始的时候,以马斯克 2000 万~3000 万的预算,连发射火箭这一项都不能完成,更别说想其他的了,他只买得起俄罗斯人的火箭。

    于是在 2001 年 10 月底,马斯克亲自去了一趟俄罗斯,调查发射一枚火箭到底需要多少资金。

    在之后的四个月里,他们和俄罗斯人碰头三次,这个过程十分难熬,对方根本没有做买卖的诚意,只是想从他这个互联网富翁身上狠狠敲一笔,于是愤然马斯克愤然离开了俄罗斯。

    在回美国的飞机上,马斯克一声不响地坐在前排,摆弄着电脑。忽然,他转过身来,亮出一张他制作的电子表格,对同事说:“兄弟们,我觉得我们可以自己造火箭”。

    原来,在过去几个月里,马斯克用通过借来的《火箭推进原理》、《天体动力学基础》、《燃气涡轮和火箭推进的空气动力学》等专业书籍,研究航天工业及其背后的物理原理。

    有时候,天才和普通人之间的差异,比人和狗的差异还要大。

    他得出一个结论——自己制造火箭也可以,而且应该比俄罗斯人的更便宜。

    于是,2002 年 6 月,SpaceX 在洛杉矶郊区成立了。

    SpaceX 聘请的公司高管们可谓全明星阵容,有来自波音公司、JPL、TRW 的优秀工程师和管理者,这些人在以前的公司受到各种条条框框的限制,无法自由工作。

    马斯克为火箭发射计划设置了近乎疯狂的时间表——2003 年 5 月、6 月分别造出两台火箭推进器,7 月火箭机身,8 月一切装配完毕,9 月发射台准备完毕。

    2003 年 11 月,也就是公司成立 15 个月后,进行首次发射。

    当时,马斯克从 eBay 对 PayPal 的收购中获得了一笔资金,他向 SpaceX 投入了 1 亿多美元。

    然而这些预算仅够发射 3…4 次,一旦接连遭遇失败,便无法从头再来。

    现在连续遭遇到了两次失败,虽然不能说公司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阶段,但是已经是资金非常紧张了。

    “有必要再见一见那些感兴趣的投资者了”,埃隆马斯克在心里想着。

    (本章完)

第608章 次贷危机的兆头() 
    李斯特是出生于纽约贫民窟的一个黑人,2000年高中毕业后就开始工作了。

    有句话叫做:如果你爱她,那就送她去美国;如果你狠她,也送她去美国。

    由于学历不高,也没什么家庭背景,李斯特只能干些临时工。

    今天去当个快递员,明天去哪家工地打打下手。

    好在他毕业的时候,建筑行业还比较景气,隔三差五的,李斯特也能挣点钱。

    2002年,工作了两年,李斯特的银行卡里才不到两千美金的存款。

    这个时候,他作了一个影响其一身的决定:零首付买了纽约市郊的一套价值十万美元的房子。

    原本以他的信用情况,是很难申零首付买房的。

    但是他的邻居杰克刚好在一家次级贷款金融公司上班,得知只要在他们公司贷款,自己也可以零首付买房,只是利息稍微高一些。

    受够了贫民窟的破屋子,李斯特一咬牙就办理了零首付买房。

    反正美国的房屋贷款可以申请很长的还款周期,自己每个月只要还几百美元就够了。

    就在他办好手续,带着一些破旧的家具住进新房的时候,那套10万美元的房子,市场价就已经12万美元了。

    紧接着,到了2003年年底的时候,已经从10万变为20万美元了。

    李斯特又做了一个重大决定:卖掉这套房子,重新以5%~20%的首付比例一口气买了三套市值合计近80万美元的房子,还贷款换了一辆新的皮卡。

    当李斯特开着新款皮卡回到贫民窟的时候,他一下就成为那个街区的名人。

    这种日子持续了两年多,到了2005年,随着纽约房价的不断上涨,李斯特的房子已经市值达到150万美元了。

    尝到甜头的李斯特再次抛售了这三套房子,一口气换为曼哈顿地区的两套豪宅,同时也把皮卡换为最新款的卡迪拉克凯雷德。

    虽然背负着几百万美元的贷款,每个月的改款额已经超过了李斯特的收入。

    但是想着房价还会继续上升,李斯特把其中一套房子二次抵押给另外一家次贷公司,得到的钱用来还款。

    然而,花无百日红,人无长久好!

    进入2006年以来,刚开始房价的势头还很不错,李斯特每天都在计算自己的身价涨了多少。

    但是,很快美国全国的房价开始下跌。

    二次抵押得金融公司开始催促李斯特还款,李斯特哪来的钱还?

    然后房子就被收走拍卖了!

    如果房价不下跌还好,拍卖了还了钱也有剩余,但是现在房价已经跌破自己的购买价了。

    不管是在哪,老百姓买房都是买涨不买跌的!

    越是下跌,越没人买。

    越没人买,下跌的越快。

    没有了二次抵押的钱,剩下的房子的房贷李斯特也还不上了。

    几个月后,李斯特又搬回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