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查尔斯先生,我希望买到的是最先进的武器,枪炮都要有膛线。你可不能把你们和墨西哥战争期间的淘汰品卖给我们哦。”杨小山还是先小人后君子,话语里的意思是别以为中国落后,现在还用着刀枪这些冷兵器,就拿一些低端货来充数。
查尔斯心里一懔,这个世子怎么什么都知道啊,明明他们军队里西方枪炮的影子都没有,怎么知道膛线的?难道他真的见过上帝?无所不知?查尔斯越想越心惊。这次东方之旅给他的震撼太大了。
第176章 进军南京()
在武昌休整了一个多月,太平天国终于准备向南京进发了,这段时间是太平天国人数急剧膨胀的时候。武昌城绝大部分居民都加入了太平军,整个太平天国达到了空前的五十多万人,十几万战兵。
杨小山的前军也扩充到了五万多人。大军出发的时候,整个长江江面都快被填满了,帆船数万艘,旌旗铺天盖地,随风招展。大军鱼贯而出,刀山枪海,气势颇为雄壮。
林凤祥、李开芳沿长江北岸进军,陈玉成和李秀成沿南岸进军,杨小山和罗大纲在中间的水路行进。水陆两路齐头并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整个长江沿岸。
出发的时候正是大年初二,但太平天国有自己的历法,不过满清的节日,他们放弃武昌,全力向南京进发。
进军第五天,林李二人攻克浠水县。
进军第七天,杨小山率水师攻克黄石港。下巢湖清军全军覆灭,黄石港参将遇寿战死,寿春镇总兵恩长投水自尽。
进军第十天,杨小山占领九江。江西巡抚张芾望风而逃。
进军第十二天,杨小山占领湖口。
进军第十三天,杨小山大军进入安徽。
进军第十六天,杨小山攻占安徽省城安庆,这是太平天国打下的第二座省城,从进攻打拿下仅仅只用了一天时间,如此迅捷的速度说明清军在长江下游的防御已经到了全面崩溃的时刻。安徽巡抚蒋文庆被杀。
进军第二十天,杨小山攻克安徽铜陵。
进军第二十四天,杨小山进攻安徽芜湖,杀福山镇总兵陈胜元。
进军第二十六天,杨小山攻占安徽当涂县及和县。
进军第二十八天,杨小山的大军终于到达了南京城下,在西南善桥一带,扎营二十四座,准备进攻天国的小天堂南京。
这一千多里的水路,杨小山的队伍面对毫无还手之力的清军,摧枯拉朽一般,气势是雷霆万钧,战况如秋风扫落叶一样简单。
被咸丰寄予厚望的两江总督陆建瀛无力抵抗,一退再退,一路都在逃跑。不过此时他再也跑不掉了,他落脚的南京城已经被太平军包围。
其他两位钦差大人,向荣畏惧石达开的军威,不敢冒进。一边尾随,一边催促其他援军前来汇合。
而河南的琦善虽然也带兵赶到了安徽,但他谨小慎微,生怕中了太平军的计策,抱着不求有功但求无罪的心态,始终于太平军保持相当安全的距离,目送太平军到达南京。
南京城已是一座孤城,没有了任何支援。杨小山望着雄壮的南京城,豪情万丈,誓要为天国打下这座以后的都城。
=======================
在杨小山出发后,发生了一件小插曲,危机到了小山,这是他万万没想到的。
自从哥哥程学天被杨秀清在醉仙楼杀害,程学启发誓报仇。他改名程启,混入了太平军中。因为他是一个人参加,又是安徽口音,没有人怀疑他与程学天有关。
程学启凭着自己一点识文认字的能力,在杨秀清手下当了一名小文书,虽然官职不高,但得到了接近杨秀清的机会。
这段时间里,程学启根本找不到能杀死东王的机会。东王为人小心多疑,心思又很缜密,很多次程学启都差点露出马脚来,所以他放弃了暗杀的计划,打算借刀杀人。
东王权势很大,天王虽然名义上是首领,但他不管事,军政大权都在东王手中。程学启想破脑袋也找不到能够搬倒他的人,但有一个人被程学启看中了,他可能有那么一点机会,这个人就是杨小山。
东王和杨小山虽然是父子关系,但毕竟不是亲生的。杨小山军功日重,有功高盖主之嫌,如果能挑动他们两个人的矛盾,互相残杀。即使杨小山灭不掉东王,东王的实力也会大损,这是个完美无缺、两全其美的办法。
于是程学启的目光盯住了杨小山,但他却不敢接近小山。听说这个人有通天的本领,而且看他的面相,程学启觉得自己实在判断不出杨小山的想法做派。这个人做事出其不意,奇谋怪计不断,程学启只敢从他手下入手,来寻找杨小山的破绽。
终于有一次偶然的机会,在李秀成处他得到了杨小山的那首词。那日杨小山在橘子洲头所做的“沁园春长沙”,李秀成听完惊为天人。后来把这词誊录下来,挂在自己的营房中,用来在空余时间欣赏。
程学启和李秀成不同,他没有在意词句的美妙,但他读出了这首词背后的雄心壮志。这样的气魄说是帝王气也不为过。
“如果这词被东王发现,他会怎么想?”程学启暗自琢磨道,自己都能感觉出来,他觉得以东王的智慧必然能读懂这里面的味道。自己不能急,要好好筹划一番,一定要让东王自己发现其中的问题。
终于他找到了一个机会,悄悄地把这首词挂在了东王的营帐里。东王虽然识字不多,但有时也附庸风雅,在房间里挂点字画装点门面,不过他平时忙于军务,并不留心挂满了营帐的字画。
太平军要转移了,手下开始收拾屋子,这首杨小山的词引起了东王的兴趣。
“这是杨小山作的词?”东王好奇地问道,他认识杨小山这三个字。
“回东王,这词是在李军帅李秀成那边发现的,属下觉得这词很好,就拿来挂在了这里。”程学启连忙抓住这个机会解释道。
“哦,上面写的什么,你解释给我听听。”杨秀清来了兴趣。
程学启一词一句的解释,其中当然夹杂了一些私货,但他不点破,让东王自己去猜去体会。果然杨秀清听闻后,开始还连连点头后来却脸色变淡,并没有高兴的意思,但他又什么都没说,只是交代把词收起来。
程学启当然也没有那么明显的提示,他知道自己的目的已经达到了。一个猜忌的种子已经种下,随着杨小山的功劳日益高涨,他们之间迟早都会发生危机,那个时候就是自己的机会。
第177章 南京城()
清军方面,南京城的大小官员已经乱成了一锅粥,面对太平军的包围全部都束手无策,如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
虽然南京城有两江总督陆建瀛在,但他这个逃跑总督已经名声在外,威信扫地了。作为二把手的江苏巡抚杨文定就对他没有信心,太平军还没有到就打算开溜。
“老爷,咱们在南京这么大的家当全不要了?”巡抚夫人杨氏还有些心疼。
“拿些金银细软就走吧,现在保命要紧,趁着长毛还没围住南京,咱们赶快走,再不走就晚了。家当丢了没关系,只要有命还能赚回来。”杨巡抚脑袋瓜子还是很清晰的,他非常明白南京是守不住的。
“可陆大人还在啊,他可是皇帝的钦差大人啊,难倒他没本事守住南京?”杨氏还很天真,以为皇帝任命的钦差都是能人。
“陆建瀛?他都逃了上千里路了,指望他还不如指望自己的两条腿。他这个人我还不了解?他只有哄骗皇上的本事,遇到长毛什么招都没有。咱们可不能把希望寄托在他的身上。”杨巡抚把陆总督看得是透透的。
“老爷咱们这么走了,万一皇帝怪罪下来怎么办?”杨氏虽然是妇人,也知道临阵脱逃是大罪,有些担心道。
“那也是没办法的事,不走肯定死了。走了,不一定死,我们已经没得选择了,我已经找了个借口去镇江守城,皇帝信不信就听天由命吧。”杨巡抚也是没有办法了,再说他又不是第一个逃跑的巡抚,太平军一路杀过来,逃跑的官员多得去了,也不是所有人都被杀了。
第二天,接到江苏巡抚逃跑的消息,陆建瀛大怒,却无可奈何。他自己也是跑了一路,也没脸去说别人,只得让守军把南京十三个城门全部用土袋堵住,防止更多的人逃跑。他自己是不能再跑了,南京再丢了,陆建瀛心里明白,咸丰一定要他的脑袋。这是咸丰的底线。
陆建瀛没想到自己堵了城门,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反应。驻扎在城南雨花台上的清军守军先害怕了,他们担心自己的退路被切,以后兵败回不了城。江南提督福珠洪阿自顾自地带着队伍提前返回了南京城,把城外高地雨花台拱手让给了太平军。陆钦差这一昏招,还没开战就丢失了城外的险要之地。
之后我们的陆钦差又做了两件非常愚蠢的事。
一件发生在太平军刚来的那天晚上,守军报告江面上出现长毛的船只,陆建瀛不做调查,让守军用火炮在城墙上炮击江面一整晚,到了天亮的时候才发现都是长毛的空船,白白浪费了大量火药。
第二件事发生在南京城外,守城的五百清兵和前来探查情况的太平军的一支小分队撞到了一起,陆钦差怕是诱敌之计,不肯前去支援。让炮兵从城楼上向太平军开炮。
结果作战经验丰富的太平军立刻匍匐在地,而清兵很多都是新兵,临战经验不足,南京城墙上的炮弹更多的是打中了自己人。这一下清兵不干了,明明占有人数优势,却一哄而散,自此再也没有清兵愿意出城应战太平军,去做炮灰了,极大地打击了守城清军的士气。
陆钦差还是有些自知之明的,他知道自己能力不行,为了守住南京,只得出钱重金寻赏守城能人,试图找到力挽狂澜之人。这一天,还真有人揭榜,毛遂自荐而来。
“您是邹大人!”陆钦差一看到此人,立刻两眼放光起来,似乎抓到了救命稻草。
揭榜的人正是原来在桂林的广西巡抚邹鹤鸣。
“惭愧惭愧,现在在下已无官职在身,不敢当大人两字。”当年邹鹤鸣让赛尚阿爬梯入城,事后被赛首辅狠狠地参了一本。咸丰恼怒他放跑了长毛,不肯支援全州,导致全州失陷,便把他革了职。
于是这个邹鹤鸣回到了老家南京。就是这么凑巧,在这个时候他又撞见了长毛攻城。他看悬赏令的奖金实在是太高了,足有几万两银子。他觉得自己当年防守桂林成功,算是对长毛有成功守城经验。这个钱不去拿有点对不起自己,所以自告奋勇而来。
“邹大人当年在桂林成功防御长毛,陆某佩服,这次您一定要力王狂澜于既倒,救南京百姓于危难啊。”陆建瀛对邹鹤鸣的能力深信不疑,希望他把在桂林成功守城的经验移植到南京来。
“钦差大人,在下也希望在这个危难时刻为朝廷出点力,但守城不能只靠我一个人,还得有帮手啊。”邹鹤鸣的意思很明显,是要钱要人了。
“这个没问题,邹大人拿我的手令,可以开办一个守城局,所有的费用都可以在我这里支取。如果这次能守城成功,陆某自会恳请皇上给邹大人官复原职。”陆建瀛现在只要能守城,钱都是小事,还用官复原职吸引邹鹤鸣好好办差。
于是,这位邹鹤鸣拿着陆钦差的银子成立了守城局,其实他哪里有什么守城经验?当年都是向荣替他守住桂林的。他拿着钱,自己先贪了一部分,然后自己手下又贪了一部分,最后剩下不多的钱倒是招募了一些乡勇来守城。
不过这些乡勇大多数是趁机捞一笔的城市二流子,这些人哪能打仗?一看到太平军两腿都哆嗦,然后就开始找各种借口开小差。几万两银子是花出去了,守军的战力是不升反降,白瞎了这笔钱。
邹鹤鸣忙了这么久,总有明眼人看出他只是一个酒囊饭袋,不久后布政使祁宿藻就在陆钦差那里告了邹鹤鸣一状。经过祁布政使的一番事实举例,陆钦差这才反应过来,亏得自己那么信任邹鹤鸣,他气得几乎要吐出血来,感觉自己被忽悠了。自己再想招兵,钱却不够了。
陆建瀛只得去求江宁将军祥厚帮忙守城,但祥厚根本不买他的帐,他知道南京外城守不住,他早把兵力都集中在了内城,也就是所谓的满城。当年清军入关,他们不相信汉人,在一些的重要城市里面又修筑了内城,仅供满人居住,用来监视汉人的动向情况。
第178章 南京城破()
其实杨小山的大军还未到达南京前,他就派出罗大纲等人潜入南京,联络会党收集城内情报。
目前南京的基本情况,杨小山已经掌握。陆建瀛这样怕死无能的人,杨小山并不担心,在他计划中城破是迟早的事,自己的责任就是尽量减少战士们的死亡,不要让他们在胜利前夕倒下。
为此,杨小山做了不少工作。他让潜伏进南京城的罗大纲对清军发动心理攻势,他们夜里在城里每家每户的墙壁上画上圈圈、三角、或者是一、二等数字暗号,第二天南京城立刻就军心不稳,之后又编出十日城破的流言,更弄得人心惶惶,坐卧不安。
趁着土营还在挖地道的空挡,他又派林凤祥从西天寺运来五百罗汉像放在雨花台上,白天插旗、晚上点灯,让几十人在周边呐喊助威,摆出菩萨阵引诱清兵发炮攻击,又浪费了他们不少弹药。
攻击前夜,杨小山又派出几百红衣骑士,一马一灯从南门向水西门方向奔驰,又成功勾引守城清军发炮轰击,其实这些骑士都是披着红衣的稻草人。
杨小山做了种种迷魂阵后,终于打算在仪凤门发动总攻,给清军最后一击。
理论上南京城要比武昌难攻,因为它全城周长九十六里,大概是武昌的三倍,防守的垛口是武昌的七倍,城外高山险峻,城内十三座城门,又有长江天险,自古都是易守难攻。
但此时的清军一来领导能力太差,没有得力的将领;二来士兵人数太少,正规军不到一万人,加上临时招募的乡勇,全部守军不到两万人,南京城越大反而破绽越多。现在的南京城,长江在太平军手上,城外的险要在太平军手上,仅凭城墙想防住太平军,几乎是不可能的。
这一天对于清军来说狼来的故事结束了,天刚刚蒙蒙亮,昨天刚刚挖好的地道内,太平军放入了几十个棺材炸弹。随着“轰”的一声,几乎是全大清最厚的城墙也被炸开了一个七米多长的口子。
杨小山考虑到武昌用的是陈玉成,作为平衡把这次首功交给了林凤祥,让他担任突击敢死队长。
林凤祥也是一员猛将,不由分说,带着三四百名敢死队员就冲了上去。
此时大部分守城清军还在睡梦之中,直到听到巨大的爆炸声,得知城墙被毁,镇守仪凤门的总兵程三光这才意识到这次太平军是玩真的了。
“快快,快堵住缺口。”程总兵连忙披挂上阵,他知道现在是生死时刻了。
好在这缺口不算大,程总兵第一时间用自己的亲兵顶住了林凤祥的敢死队。
林凤祥岂是轻易低头的人,他越战越勇,挥舞大刀接连砍下了几名清军小头目的脑袋。
陈总兵手下能打的人就是那么百来个人,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亲兵消耗殆尽,眼看顶不住的时候,布政使祈宿藻带了一千士兵来援,让快要崩溃的程总兵缓了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