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何况胡卫东掌握着大量的国家核心机密,伴侣必须绝对可靠,而那次事件后胡卫东连吴健雄直接参与核心科研项目的机会都给剥夺了,只让她搞些服务性的边缘课题,类似历史上曼哈顿计划中她所干的工作一样,显然对她已经失去了信任,以后只会利用她的才能,却不会信任她对国家的忠诚,结婚自然更加没了可能。而胡卫东一直认同伟人的那句“不以结婚为目的的恋爱都是耍流氓”(原话是莎士比亚说的,太祖是引用。),既然决定了不与其结婚,就不会再有多余的心思。。。。。。
不管如何,大家的确是误解了胡卫东的想法,也因此让他多打了几年的光棍(由于这个时空抗战初期的根据地远比历史上大得多,男女比例没那么失调,因而“二五八团”的规定早早就被取消了。),不过那些不知道此事的无知少女们还是纷纷寄来了求爱信,而且不光有国内的,来自国外的也多达数百封,其中大部分都来自于苏联,原因是苏联为了提高社会主义阵营的声势,对胡卫东在抵御帝国主义侵略的战争中的卓越功勋和他为中国工业化所作的伟大贡献进行了大肆宣传,结果不少苏联的无知少女就将他视为了“白马王子”。。。。。。
可是她们却不知道,寄给胡卫东这样的机要干部的“不明”(寄信人在胡卫东圈定的名单范围外)信件都是要经过保密局拆封检查的,而这类毫无意义的信件更是根本不递交胡卫东便直接销毁(当然事先已经征询过胡卫东本人的意见),所以她们完全是抛媚眼给瞎子看。。。。。。(未完待续。。)
。。。
第六百四十三章 择偶标准()
ps:
感谢书友“nqm”、“满伍哥”、“太阳真人”、“qxg”、“狮子牛”投出的月票,继续求推荐票^_^
在得知真相后,那些老大姐们立刻就动起了做媒的心思,可能是由于胡卫东当年对儿子的救命之恩,贺大姐最为积极。对于她们的好意,胡卫东并没有拒绝,虽然他从来都不贪恋女sè,但穿越到这个时代已有6年,心底里也渐渐开始渴望有一个自己的家,而且即使计算这一世的真实年龄,也已经年满22周岁,连后世的合法婚龄都达到了,而如今执行的第一部《婚姻法》规定男子年满20周岁即可结婚。。。。。。
为了减轻大姐们的工作量,胡卫东也简单地提了提自己的择偶标准,其中第一条既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他明确表示不会娶正部级以上领导干部的女儿侄女之类(即三代以内的女xìng亲属),因为他现在已经是党内举足轻重的人物,如果再娶某个高官家的姑娘,很容易给人造成一种政治联姻的印象,这无论是社会影响、还是对于胡卫东在各系统间中立超然的立场都很不好。这无疑令几位想为自家闺女牵线搭桥的老大姐有些失望,但大家都知道路线斗争的残酷,因此也对胡卫东的态度表示了理解。。。。。。
胡卫东的其他几项要求则又远比她们原以为的低得多,只要求头脑灵活、身体健康、五官端正并且忠于国家人民、同时能够与他处得来就行,甚至连学历都没明确要求,但很快她们就发现胡卫东的要求其实一点都不低。。。。。。
想要确定一个人忠诚可靠。那么必须是“久经考验”,至少也得参加革命多年,而即使放宽一点到抗战前期就参加革命,这样的女xìng依然有限,至今仍是独身的自然就更是少之又少了。尤其是那些条件更好的,想想都应该是早就被分光了,剩下来的那些当中还能 “头脑灵活,身体健康,五官端正。”又能有几个?
不过要求再高,在筛选范围扩大到全国之后也总能找得到几个,只是胡卫东在老大姐们的安排下与那几位接触了一下之后都觉得不满意,贺大姐是火爆的脾气,当即忍不住问道,“小胡啊。她们到底有什么不好?”
“大概是。。。。。。耐不住寂寞?”,胡卫东沉吟道,“我这个人不吸烟、不喝酒,也不喜欢棋牌和跳舞,除了看书和踢足球之外。没有任何业余爱好。而且除了工作和学习,对什么都无所谓,用她们的话说,就是没有生活情趣,而且卿卿我我、软语温存那一套我也做不来,那几位女同志虽然嘴上没说什么,但我看得出她们并不喜欢这样的我,即使因为组织的说服勉强与我结合,婚后也早晚会出问题,何必非要勉强、而弄得将来后悔呢?反正我还年轻。不必急于一时,再说即使像卡文迪许那样终身不娶,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嘛!”
邓大姐听到这里突然眼前一亮,但话到嘴边又有些迟疑,“这样啊,大姐这儿倒是有个人选,只是年龄比小胡你要稍大一点,结过婚而且还有个6岁的女儿,另外。。。。。。”
胡卫东闻言当即笑道,“我可没什么处女情结,只要觉得合适,年龄和孩子都不是问题。”
邓大姐松了口气,将那位女同志的情况简单介绍了一遍。原来她名叫李明芷,出身于一个破落的官僚家庭,19岁时就读于国内某名牌大学期间被逼成为了某个国民党将领的第三房小妾,后来周公领导下的秘密战线某位同志利用同学的身份接近她想要打听一些情报的时候,留意到她的愤恨与不满,便设法将其发展进了组织。
之后李明芷利用身份的便利为组织提供了不少重要的情报,尤其是抗战爆发后她的那位丈夫当了汉jiān,这位同志送出的情报就更多也更有价值了。不过在三年前那个汉jiān被戴笠的锄jiān队刺杀,本就看她不顺眼的正妻立即就将她和女儿赶出了家门,而恰恰这时候她的上线又不幸牺牲,令她和组织暂时失去了联系。
由于女儿的拖累,此后李明芷一直没能逃离沦陷区,只能与女儿相依为命。大半年后所在的城市被大举反攻的赤sè党军队解放,李明芷自然为此欢呼雀跃,但迫切想要回到组织怀抱的她却遇到了一个极大的阻碍,那就是无法证明自己在与组织脱离联系的这大半年里的所作所为。
即使后来因为周公对她这个人的资料还有点印象而得到了邓大姐的关怀,但审查还是必须经过的程序,结果负责这项工作的那些人虽然没能找到李明芷在那半年里出卖组织和同志的证据,但也同样没有证据表明她在此期间没有出卖组织和同志,而且虽然有女儿这个客观困难,但事实上她确实没有努力地与组织联系。因此即使周公相信她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她也只能以“群众”的身份在洛阳一所初中里当起了数学教师,至今仍然没能恢复组织关系。。。。。。
“比起苏联培养美女间谍搞‘美人计’,咱们直接将目标枕边人发展进组织的手段显然要高明得多了,当然,难度也大得多,秘密战线的同志们确实是厉害啊。”,胡卫东听后暗自感慨道,对李明芷的遭遇也多少有些同情,只是战争年代这种事情太多了,能够带着女儿活下来,某种程度上已经是不小的幸运了。。。。。。
不管如何,能够承受委屈默默生活多年,而从未对外人发过牢sāo,看上去确实是挺能耐得住寂寞的,而且虽然没法在程序上证明她的忠诚,但既然搞了周公夫妇都愿意相信她,李明芷的可靠也不必怀疑。而看到照片中李明芷虽然不算绝sè、但也称得上端庄秀丽的容貌和还算不错的身段后,胡卫东更觉满意,便老实地请邓大姐帮忙从中说合了,虽然他不是很重视外表,但漂亮一些总还是有加分的。。。。。。
..
..
。。。
第六百四十四章 相 亲()
ps: 感谢书友“紫蓝86”投出的月票,继续求推荐票^_^
当了两年中学教师后,李明芷的心态已经渐渐恢复了平静,但邓大姐出人意料的来访却再次打乱了她的心弦。李明芷这几年里一直没有再嫁,这倒不是因为她还念着那个汉奸前夫的好处,只是她不但带着一个“拖油瓶”,政治上也还没有定论,因此那些条件较好的男人大都不愿意冒险娶她,而那些条件次一点的,李明芷又看不上人家。
至于觊觎她美色但却不想负责的家伙也有不少,但李明芷毕竟干过多年的情报工作,可不是软弱无力的寻常女子,当年在沦陷区的那半年时间里也没失了清白(注1),何况是如今已经是“朗朗乾坤”的现在?再说洛阳又是首都,中央的眼皮子底下谁敢硬来?那些家伙也不过是乘人之危,想利用李明芷急于在政治上洗清的机会诱其上当罢了,但李明芷心里却清楚得很,以周公的身份,在这件事上都帮不了自己,何况是那些渣渣?
而两年过去之后,李明芷不知不觉已经28岁了,女儿也渐渐长大,想要找个合适的对象就更难了,甚至她自己都息了这个心思,但就在这个时候,邓大姐这位贵客却突然亲自登门拜访,还告诉她一个令她几乎以为自己是在做梦的消息。。。。。。
“那位胡将军居然看上我了?”,李明芷得知这个消息后的心情与其说是惊喜。不如说是对于未知的惶惑,她虽然十分自信,但以胡卫东的名望、地位乃至自身的条件,中国不知道有多少更漂亮、更年轻的姑娘想着投怀送抱,怎么会看上自己这个二婚带着小孩、而且政治上还不清楚的女子呢?不过,李明芷纵然心中仍是不解,也绝不会蠢到推掉此事,终究还是怀着难以言表的心情,在邓大姐的安排下与胡卫东见了第一面。。。。。。
由于心情纷乱,李明芷并没有进行特别的打扮。但这却反而给了胡卫东不错的第一印象。因为他生活中是个厌恶繁琐、崇尚简单的人。倒是胡卫东的自我介绍令李明芷目瞪口呆了好一会儿,哪有相亲时先把自己的缺点数落一通的?
不过胡卫东自己倒觉得理由相当充分,“眼里所见皆是缺点的情况下如果还能处得来,那么日后一起生活就更不会出现问题了。因为会发现彼此越来越多的优点。。。。。。”
“好像也有道理。只是这个逻辑实在是。。。。。。”。李明芷想想实在是忍俊不禁,原本的紧张倒是因此消散了大半。
“李老师,我的工作很忙。不可能像那些年轻人一样花上几个月、甚至几年时间慢慢谈恋爱,如果你觉得即使我这个人不懂情趣、不修边幅、不太顾家,日后还可能有长时间的两地分居,即使是这样的我,你也愿意和我相守一生的话,请你尽快给我回复,如果你不愿意,也同样请你明确地说出来。。。。。。”,胡卫东凝视着李明芷的眼睛,认真地说道。
“什么那些年轻人,你自己年纪好像也不算大吧,犯得着这样老气横秋的吗?”,李明芷闻言暗自好笑,但看向胡卫东的面庞后她不由得芳心一颤。
胡卫东的那张脸真的很年轻,纵然有战场风霜留下的痕迹,看上去也还只是一个大学生的模样,乍看之下很难想到他已经年满27岁(这时已经是1942年1月了,胡卫东伪称的出生日期是1914年12月28日。)了,可是他那眼神,却深邃得仿佛一位年过半百的智者,这一强烈的反差令胡卫东具备了一种奇特的魅力,李明芷几乎脱口就要答应,但女性的矜持又令她临时改口道,“可是我已经有了一个女儿。。。。。。”
“那更好,不必等十个月就有孩子了。”,胡卫东笑道。
“不是挺风趣的嘛,刚才还那么说自己。。。。。。”,李明芷闻言不禁有些无语,此时她的心中其实已经有了决定,但或许是受到胡卫东先前那段话的触动,她也决定先将有些话提前说清楚,“可是我还没通过政治审查。。。。。。”
“我相信总理和邓大姐的判断力,也相信白区工作的同志们当中除了极少数败类,都是忠于党、忠于人民的。”,胡卫东微笑道。
李明芷登时心中一喜道,“那么我的政审?”
但胡卫东的回答却给她当头泼了一盆冷水,“结婚是个人问题(虽然并非完全如此,但道理上是没有错的。),我个人相信即可做主;而你的政审通过与否,我却是不能干预的。。。。。。确实,以我现在的地位和跟康部长的关系,也许真能帮你把这个问题解决,可若是我真这么做了,那么其他的干部也难保不会纷纷效仿,组织程序岂不是全成摆设了?”
“可是,可是。。。。。。”,李明芷的眼眶登时红了,几乎要掉下泪来。
“怎么?你觉得很委屈?”,胡卫东的语音陡然升高,一拍桌子站了起来,“是啊,你委屈,白区的同志们也都委屈,可是根据地的同志难道就不委屈?白区的同志虽然因为联络容易中断的缘故而常有人不能通过政审,但只要政审不能证明背叛,就还可以重新开始,损失的不过是之前的功劳和资历罢了,至少你们还可以入党和提干,只要好好表现,依然能有出头之地。可是自从土地革命战争以来,根据地的同志牺牲以百万计,但现在国家却只能给他们一份微薄的抚恤,因为数量太多、国家又还太穷,根本没法给予他们应得的补偿,你说到底谁更委屈?”
注1:不过主要原因还是当时解放军已经开始反攻,鬼子为了给自己留条后路,行径较之侵华战争初期已经收敛了许多,另外兽性最强的几支日军部队在抗战初期就被歼灭,否则光是装扮的掩饰是没用的,恐怕就算把脸划花也未必能行。。。。。。(未完待续。。)
。。。
第六百四十五章 贡献主次()
ps: 感谢书友“ian monne”投出的月票,继续求推荐票^_^
“即使是那些活下来的同志,也大多背上了一身伤病,很多人日后的生活都很难自理,他们还有一次重来的机会吗?”,胡卫东冷声道,“容易受委屈、甚至受冤枉,本来就是秘密战线的特点之一,的确这对你们个人是很不公平,但是比起根据地的同志,你们更应该感到庆幸!根据地的同志面临的危险比白区工作更大,根据地处于敌人包围之中造成的心理压力也绝不比你们在敌后潜伏更小,而他们的生活状况却要差了不知多少,白区工作虽然不像有些人以为的那样灯红酒绿,但温饱却是毫无问题的,怎么能跟艰苦的根据地相比?没有白区工作,革命胜利只是会晚几年,而没有根据地的武装斗争,革命根本就不可能成功,到底哪一边的功劳更大?即使如此,你看看现在副部级以上的干部,是出身白区的多?还是出身根据地的多?到底谁更委屈?”
胡卫东忍不住一口气说了这么多,几乎是将自己的相亲对象当成了出气筒,完全不像平时的他。之所以胡卫东会突然失控,主要是因为他这次回到洛阳后听到居然有人鼓吹“白区工作才是革命胜利的关键”、“完全是因为有了秘密战线送回的情报,军队才能不断地打胜仗。”、“情报优势那么明显,打胜仗是应该的。换谁去打都是一样。”之类的谬论,登时窝了一肚子火。不久胡卫东了解到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舆论,主要是因为建国后经济建设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而白区工作的同志因为更加了解城市而普遍受到了重用,结果其中那些旧文人习气难改的家伙就利用自己掌握了媒体舆论的机会大肆贬低根据地武装斗争在革命中的作用。。。。。。
胡卫东性格上虽然有些与世无争,但这类谬论却触碰了他的底线,如果让其欺骗了人民大众,那么根据地武装斗争中牺牲的百万党员同志和好几百万根据地的群众就算在九泉之下也难以瞑目啊!
不过胡卫东向来都不会一竿子打翻一群人,因此他当初才会同意邓大姐的撮合,却没想到李明芷那委屈的眼神意外地点着了胡卫东心中的这根火线。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