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弃女当自强-第16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到这把声音,阿公立刻站起来,小曼也忙走去扶起阿奶,轻声道:“是孙御医的家人来了!”

第三百七十七章 归还(二合一)() 
&??(?5?F5?5〃??'?0???'??':?O?6?jLAS?????w??W??实是孙家人,除了那位被孙老先生唤作“芍药”的孙嫂子之外,另有一对中年夫妇、两名俊逸不凡风度翩翩的年轻男子,其余应该都是随从,手上捧着礼盒等物品,安静地跟在后头。r

    阿公带着阿奶上前和孙嫂子相见寒喧,孙嫂子看见了阿奶身后的小曼,微微一怔,脸上现出惊喜之色,不敢置信地问道:“这、这是小曼姑娘吗?是不是?”r

    阿公笑着点头:“是的是的,这就是小曼啊!”r

    招手叫小曼过来:“跟孙嫂子问个好。”r

    小曼有些无语:阿公啊,人家喊你阿木哥,你又喊人家孙嫂子,然后我也来喊孙嫂子……唉,不管了!反正一开始就是这么乱套,我也只能假装懵懂,跟着你们胡来了。r

    “孙嫂子好!”小曼往前几步,微笑点头问候。r

    “哎呀呀,小曼姑娘好!”孙嫂子欢喜地笑着,似乎想起什么来,眼圈微微红了。r

    几年过去,孙嫂子样貌没有变化,依然是微胖的体格,眉眼温善,肤色白晰细腻,头发梳得乌溜光滑,脑后圆髻上插着两枝精致的银簪子,她和阿奶一样,还是习惯于穿旧式斜襟盘扣袄衫,只不过她不像农村妇女那样只穿灰黑蓝色,而是一整套淡青色有暗纹的杭绸料子,衣袖裤边还镶着滚边儿,在酷热夏天里瞧着很是清爽舒适。r

    孙嫂子拉着小曼的手,用手绢擦了擦眼睛:“老太爷临去时还念叨说‘曼丫头,要好好儿的,快长快大……’,若他还能活到现在,看到小曼姑娘长这么大这么好看,不知有多高兴呢!”r

    小曼说道:“是我对不起孙老先生,没能过去拜别,给他上一柱香。”r

    “快不要这么说,老先生早知道时日不多,特意交待:长孙回来之前,不能让任何人知道小曼姑娘的存在……这是对你好!”r

    孙嫂子错开身子,指着她身后几人,给阿公阿奶、小曼介绍:“这位就是老太爷的长孙,孙敬祖先生,如今是孙氏当家老爷,这位是太太,这两位是大少爷和三少爷……”r

    阿公看着孙敬祖道:“原来是老爷、太太和少爷们回来了!阿木住在乡间,孤陋寡闻,未能远迎,对不住了啊!”r

    小曼难得听见阿公正儿八经说这样的场面话,忍不住抿嘴一笑。r

    孙氏夫妇相携趋前几步,孙敬祖微微俯身,朝阿公伸出右手,表情认真而郑重地说道:“莫公太客气了,原该我们早些过来拜访亲戚们才对!本打算好去年初回国的,却因长女遇着些许麻烦,故而拖到今年八月份,在京城以及老家又有些繁杂事务需要打理清楚……直到两天前才到的莞城,拜见来迟,还望您谅解!”r

    “诶,这怎么说的?来来,都别客气了,你们可是贵客,快请坐快请坐!”r

    阿公和孙敬祖握手,阿奶也笑着招呼孙太太和孙嫂子,孙敬祖和孙太太不忘叫过两个儿子给长辈请安,小曼也向孙敬祖夫妻问好,并与孙氏兄弟俩相互致意。r

    没错儿,小曼只是和他们相互点头笑一下,要是再多嘴两句,身后兄弟姐妹们也该来露个面,这顿饭就不知道还要拖到几时才能吃。r

    那边莫家宝江俊林早已快手快脚另外摆开一张饭桌,五叔奶和于五妹杏花赶紧进厨房切菜弄菜,好在食材都足够,一桌肉菜不多功夫就整治出来了。r

    自然是阿公阿奶和莫支书陪着刚到的贵客坐一桌,那些随从则分散到其它三桌坐下,乡下没那么多讲究,孙家随从们很聪明地听从安排。r

    孙老御医若还活着,今年该是百岁老人了,做为他的孙子,孙敬祖和夫人约莫五十多岁年纪,他们长年养尊处优又靠着衣装讲究,看起来还是挺年轻的,而已过六十的阿公阿奶跟他们夫妻坐在一起,相比较起来,竟也没有多大差别,反之,阿公阿奶精神头更足、皮相气色更显鲜亮。r

    孙敬祖看在眼里,心中暗自诧异:他可是从芍药那里仔仔细细把这位莫阿木家的情况都打听清楚了的,眼前这两位头发乌黑、神采奕奕的中年人真是那对莫姓老夫妻?不是说已经六十多、阿木嫂还双目失明了吗?这情况不符啊!r

    孙敬祖和太太频频看向孙嫂子,无奈孙嫂子也不得其解,正值宴席客人挺多的,又不好直接询问,只能先隐忍着,等大家用完饭了再说,随便向主人提及此来的目的。r

    孙仁心年轻时做过御医,研制调配出的养身驻颜药膏深得西太后喜欢,一手针灸术更是出神入化,西太后稍有不适,只要孙御医出手立时就能清除,如此能人,西太后自然是不肯放他自由,但年轻的孙御医怎甘被禁锢深宫?他寻个时机逃了,一路往南边去,沿途为病患者施药医治,凭籍回春妙手广结善缘也积攒得不少钱财,便在各地置产业、开药铺,一直到达G省莞城,此处山深林密,皇室也正值飘摇没落之际,力不从心鞭长莫及,孙仁心便得以落脚偏安,又建起了一个家。r

    等到华夏改天换日推翻了帝制,孙仁心重回北方,孙御医名号传遍南北,此后嫡系子孙安置在北方老家,其余地方产业都由庶子旁支经营,而他自己也不定期领着子侄们南来北往行走,传授医术之余顺便打理巡看孙氏医药行。r

    做为嫡系长孙,孙敬宗也来过莞城几次,但他和莫有木没有会过面,莫有木并不经常拉药草到莞城来卖,通常都是攒够半年七八个月才来一次,而孙敬宗不太适应南方气候,在莞城最多住三四个月就走,因而两人注定错过。r

    五十年代末期,孙御医从种种迹象觉察出国情估计有异变,当机立断,竭尽所能把两房嫡系子孙连同他们的妻室偷送出国,去南洋投奔他的堂弟,孙家另一位名医,孙敬宗这一去就是二十几年。r

    孙御医则在送出嫡系子孙不久之后集中余下的家族人员,迅速撤到了南方G省,当时孙御医没料到那一场混乱竟持续了十几年,也是舍不得祖宗传下来的珍贵医书流落海外,所以没有让嫡系子孙带走。r

    一大家子人隐居于莞城,能够十几年偏安一隅未受到太大波折,除了孙御医足够小心,也几乎用尽了他一辈子积攒起来的所有人脉资源。他一直小心冀冀保存着祖传医书秘笈,迟迟都不肯交付给庶子旁支,是因为早已看透他们的品性,却是没想到,临死之前他遇见了莫小曼这个女孩儿,直接就将祖传医书秘笈托付了出去!r

    孙敬宗辗转得知这件事之后,也十分吃惊,还以为祖父临到老又收个关门弟子,竟把祖传医书传给了她,等到回国找见芍药,才知道祖父不是收徒,而是为嫡系子孙着想,让不会引起任何人注意的莫有木祖孙带走医书,免使庶子旁支惦记。r

    另外祖父还有遗命:交待他与莫有木结姻亲,让莫小曼在嫡系重孙中任选一位为婿!r

    对于祖父的安排,孙敬祖向来不会悖逆,今天他就带两个儿子过来,除了拿回莫小曼暂代保管的祖传医书,更要遵循祖父意愿,向莫家提亲。r

    饭后,阿公阿奶将孙家人请至堂屋去坐,杏花将沏好的香茶端送过去很快退出来,其他人见状,知道这是有重要事情要谈,就没有走进去围观旁听。r

    小曼回房打了一转,捧出孙老先生那个乌木匣子,放到孙敬祖面前,打开,微笑道:“这个就是几年前孙老先生交到我手里的,当时我是想跟着老先生学医术,学成了好为我阿奶治眼睛,老先生告诉我说他年纪大了不能收徒,但愿意把全套祖传医书借给我,我可以自己学着看,不懂的地方想法子寻问其他中医师,最终能看懂多少、学会多少是就我自己的造化,而这套孙氏医书中所有秘笈秘方,我都可以用无需顾忌!孙老先生最后嘱我,务必在孙氏嫡长孙回归这日,将这套祖传医书还回孙家。我很感谢孙老先生的慷慨大方,说实话,这套医书我受益匪浅,孙氏太极,我家人亲戚都有习练以健身,代表孙御医名号的金针我也动用过,但做人不能太贪心,我懂得适可而止的道理,孙氏医书里那几个价值连城的秘方,我没有翻看。就是那些比较常用的方子,我也只是了解一下,从不曾用以营利。我已考上京城医科大学,中西医都在研修,不出意外将来毕业总要从医,我开的药方子,会尽量避免与孙氏中医雷同,不至令孙氏特色流失于孙氏医药之外……今天,我可就完璧归赵了!请孙世伯仔细瞧瞧,应该没有什么遗漏的。”r

    其实刚才问好时小曼称孙氏夫妻为“孙先生、孙太太”,却听见他们的两个儿子冲着自家长辈喊“阿公阿奶”,小曼心里暗喜,觉得自己也不能太生分,就跟着喊“世伯、伯母”好了,不然万一大人教喊什么“孙爷爷孙奶奶”,那得顺势喊孙家哥俩做“孙叔叔”,岂不是要吃亏?r

    虽然不好一直盯着人看,孙家三少爷孙逸宁眼角余光还是捕捉到小曼微妙的神情变化,他轻轻一笑:这小姑娘聪明有趣得很呢,要是看上自己的话……r

    扭头瞧了瞧他哥哥,谁知孙逸鸣也正在看他,脸上没有表情,眼里却闪过一抹警告意味。r

    孙逸宁觉得自己好无辜——孙姨转述祖父遗愿,说的是让小曼姑娘任选一位孙氏儿郎做丈夫,父亲则觉得大哥年纪不小了,二十七岁,又是长子,合该由做大哥的娶了莫家小妞,可是大哥非要捉住自己一起来,说什么这是兄弟共同的使命,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现在吧,看见小曼姑娘花容月貌气质出尘冰雪聪明,大哥他是不是又嫌弃自己这个做弟弟的碍事了?r

    唉,总归是当小的吃亏啊,果然做什么事都不能落后,投生都要争着抢着投到老大那一胎才比较保险!r

    孙敬祖和小曼说了几句场面客气话,低下头把匣子里的东西一样样拿出来摆放在桌子上,睹物思人,孙太太和孙嫂子都拿起手绢擦拭眼睛,阿公也微微叹息一声。r

    孙嫂子指出孙老先生有赠给小曼两串佛珠,以及两副金针银针也是给小曼了的,只因小曼当时一心想学针灸。r

    小曼说道:“承孙老先生意旨,佛珠我已经收下了,但这金针银针倒底是御医专用,一出现就会引起人们注目,也算是家传宝物,该归由孙家保存为好。我自己学了针灸,另外请工匠精心打制有一套金针银针,用得很趁手。”r

    孙逸鸣微笑问道:“京城有传言,说孙御医弟子曾携御医金针出现,是不是,小曼妹妹用过的那一次?”r

    小曼点头:“是的,那次就是我。替一位手脚麻木无知觉的病患行针,所幸不辱孙御医名号,施以金针之后,患者很快好了,至今身体健康,行动自如。”r

    “按照时间推算,小曼妹妹那时得到孙氏医书才不过半年呢。”r

    “对啊,我当时最痴迷的就是认穴扎针。”小曼一本正经又极其简单地回答孙逸鸣,摆明态度不做太多解释。r

    阿公插嘴道:“这孩子确实非常刻苦,得了医书回家,天天坐在梨树下,把个橡胶人翻来覆去扎个不停,着了魔似的。她也是存着一份孝心,总想尽快学成,好为阿奶医治眼睛。”r

    “是小曼亲手把阿奶的眼疾治好了?光凭针灸吗?你如何做得到?”这回连孙敬祖都万分惊讶,双目灼灼发亮地看着小曼。r

    小曼顿了一下,说道:“孙氏医书第二卷,专治眼疾的方子就有二十几个,我琢磨了很久,依照阿奶的病情,大胆将那些药方子再重新配伍组合,辅以针灸,也是花了将近大半年,阿奶才感觉到些光亮,之后逐渐逐渐地,就看到了。”r

    孙逸宁赞叹:“小曼妹妹,你真是太神奇了!”r

    孙逸鸣始终面带微笑,目光柔和地注视着小曼,将一抹质疑埋在了心底。r

    他可是Y国名校医学博士,著名国际医院从业三年,虽说对中医不算精通,但所谓家学,他从小就被迫研修,医理药理烂熟于心,小曼不用手术刀,仅凭针灸和几副中药,半年时间就让盲了十年的阿奶恢复光明,他实在有点难以相信

第三百七十八章 天赋() 
小曼错开孙逸鸣的目光,心里暗想难怪孙老先生老惦念嫡系,他这重孙子还真挺像的,一双眼睛仿佛能把人看透。

    孙敬祖十分激动:“我们孙家历代从医,也曾出现过拥有如此惊人天赋的奇才,我祖父就是一位!听说他十四岁开始在医馆坐堂为病患诊诊脉开药方,不论什么疑难病症,经他手都能药到病除,不然也不会有人举荐他入皇宫为太后看病,并被留任宫中御医,那时他还不到二十岁!祖父最是珍爱这套家传医书,平常用以授徒或教导家中子侄,也只是摘抄以供传阅,不曾想却舍得将全套真本都交付小曼姑娘,任凭研习并可随意调用其中秘方,可知老祖宗慧眼识珠并爱才心切!他一早就看出小曼姑娘禀赋不凡。”

    芍药忙点头接话道:“对的对的,老太爷说过:曼姑娘一看就不是寻常孩子,有贵气护体,又极其聪慧精灵,医书交到曼姑娘手上不会有错!”

    孙敬祖再次感谢小曼将祖传医书保存完好,见她真的不拿那两套御医金针银针,也没有多嘴劝说,只笑着说想与阿公阿奶商量重要事情,让晚辈们都避一避。

    阿公不知道孙敬祖要说什么,就叫小曼带两位孙家哥哥到院子里去坐,三人走出门,看到一群大小男孩子正热热闹闹采收梨果,有的猴儿似地吊爬在大梨树上,有的在树下忙着张开麻袋盛装,明天就回京城了,这些梨果是要捎带过去的。

    小曼笑着对孙家哥俩说:“我家梨果很好吃的,低矮些枝头都被摘光了,但越往上的果子才越清甜,看他们都爬上树去摘,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也更有趣味,两位要不要试试?”

    孙逸宁听说要爬树摘果子,当即就乐了,笑看他哥哥一眼,摩拳擦掌道:“正合我意!好几年没爬树了,想不到小曼妹妹家还有这么好玩的活动——今天可真是惊喜连连啊!”

    孙逸鸣温和淡定的脸上微微一僵,却也只是停顿了一下,便跟着孙逸宁走到梨树下,顺手接住从树上垂下的半篮子梨果,笑道:“这是要装袋的对吧?我来帮忙!”

    他都二十七岁的人了,平常都是一副温文尔雅、稳重端庄绅士形象,这突然间要他跟着一帮小男孩比赛爬树,还真干不来,不过重在参与,不要让小曼认为他沉闷无趣、没有年轻人的活力就行。

    太祖父留下的遗命,开始他是排斥的,等亲眼见到这位清丽绝俗却又如同邻家女孩般乖巧可爱的小姑娘,他立刻就改变了想法,虽然稍微遗憾两人年纪差距有点大,但他觉得,相对于婚恋感情、一辈子的大事,这点问题算不了什么,何况,小曼已经十五六岁,距离十八二十岁,不过是弹指之间!

    孙家兄弟倒也不难相处,在院子里摘果吃果,不论是和唐浩诚顾少钦或是大志大鹏秋二虎等小男孩,都能说到一块,还能和江俊林老师谈谈内地学校教育问题,要知道他们从小可是在国外受教育,这说明他们虽然身在海外,对祖国其实挺关心的。

    而堂屋里大人们的谈话持续并不久,孙家的求亲,几乎在一开始就被婉拒了,原因很简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