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折腾年代巧折腾-第8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西厢房的窗台底下,一床白条粗布单覆盖着一堆东西,圆鼓鼓的。腊梅猜想被单下一定是二瘸子的尸骸了:由于焚烧的原因,尸体卷曲在了一起。

    “腊梅来了!”人们看到腊梅后,都互相告知起来。人们的目光一下全集中到她身上。

    “腊梅,他烧死了。”队长王贵兰走到腊梅身边,表情沉重地说:“不知道什么原因,人命关天,我们已经向村委会报了案。村委会也向上级汇报了。一会儿可能有警察来。”

    腊梅装作茫然地望着大家,一句话也没说,给人的印象就是小孩子被吓蒙了。

    工夫不大,来了五个警察。观察了一番现场,看了看白条粗布单下的尸骸,便分头向人们了解起情况来。

    “你是他的继女?”一个警察在王贵兰的陪同下走过来,向腊梅问道:“你知道他昨天晚上和谁在一起了吗?”

    腊梅摇摇头,低下了脑袋。

    王贵兰替她说:“她在队部里住,从来不回家。”

    警察:“几岁了?”

    腊梅:“虚岁十岁。”

    警察:“这么小,为什么不在家里住?”

    腊梅又低下了头。

    王贵兰:“她继父打过她,打怕了,说什么也不回去了。队上看她怪可怜的,就让她暂时住在队部。”

    警察见问不出什么来,又去向别人取证。

    座谈了几个人,大家的言辞几乎一致:曾经有过一次婚姻,女方再婚,带过来了一个傻闺女。

    二人在一块儿生活了一年多,女方就难产死了。

    留下一个傻闺女,他不待见,经常打骂。队里就把这个傻闺女收留下了。吃住都在队部里,没听说回过家。

    他性格孤僻,很少去别人家串门,别人也很少来他家里闲坐。

    最近发现他精神恍惚,躲避人,即便走个对脸儿,也扭扭头,不说话,也没听说与谁结怨。

    什么也没调查出来,尸骸上也没有明显的刀伤印痕。

    这个时期,由于饥饿自杀的人不少。最后定了个:不小心点燃了火引起火灾,烧死了自己。并且说:可以出殡。

    警察走后,王贵兰把腊梅交到一边,说道:“他是被烧死在自己的房子里,随着烧的,还有家里的一切。他已经一无所有。

    “腊梅,看在他是你继父的份上,你能不能给白头发老奶奶说说,给他一点儿钱或者丧葬用的东西。他也是过四十的人了,总不能箔卷席埋吧?”

    腊梅点点头:“我去队部给白头发老奶奶烧炷香,把这一切告诉给她,看她怎么办吧!”

    说完,“呱嗒”“呱嗒”跑回队部,在自己的东耳屋里呆了一会儿,然后拿着早起倒腾鸡蛋的十几元钱,交给了王贵兰。

    于是,人们被分派买孝布的买孝布,买棺材的买棺材,搭灵棚的搭灵棚。

    很快,在二瘸子的庭院里,搭起了一个两米半见方的灵棚,腊梅也成了银装素裹――身体被肥大的白孝衣包裹,头上戴着宽宽的白孝带,腰里扎着一根长长的白扎腰带。就连脚上的鞋,也被缝上了白布。

    在王李氏奶奶的指点下,只要来了吊唁的,腊梅就跪着哭,然后给吊唁的磕头。即便是没有人来,也不能离开灵棚一步。

    真是戏剧化呀!昨天晚上把他从坟上撵回来,逼杀了,白天还要给他陪灵。戏文和里也没有这样的桥段,却让腊梅赶上了。

    她却不得不这样做,为了平息人们的舆论,也为了自己这个借光的身份。

    来陪灵的还有王李氏的孙女王秀菊、王秀春、王秀秋、王秀银。

    灵棚外面的男性则是王贵清、王贵才、王贵田、王贵鸿、王贵达、王贵来,都是未成年的孩子们。

    这一来,灵棚底下可热闹了,没人来吊唁的时候,大家就说说笑笑,打打闹闹,欢声笑语能把灵棚抬起来。

第二百零四章 灵棚底下分远近() 
原来,二瘸子与王长水兄弟、王长润,是一爷之孙。lwxs520。 乐文移动网

    二瘸子的爷爷有三个儿子,老大王廷森是二瘸子的父亲;老二王廷树是王长润的父亲;老三王廷林是王长水兄弟仨的父亲。

    老兄弟仨小时候,家里的日子还算富足。都长大成家后,一个家业分三份儿,老兄弟仨的日子也都一般起来。

    老大王廷森在二儿子王长耕两、三岁的时候,得重病撒手人寰。大儿子十来岁时,得天花夭折了。

    王廷森妻子便对唯一的二儿子王长耕娇生惯养起来,王长耕也就从小养成了好吃懒做的习性。

    孤儿寡母日子不好过,断不了卖二亩地维持生活。后来日子更艰难了,王长耕又添了偷鸡摸狗的坏毛病。

    十七、八岁上,偷东西被人发现,让人家把一条腿给打折了,成了瘸子。从此,二瘸子就成了他的外号。

    老二王廷树好逸恶劳,贪图享受,也隔不长时间就去二亩地,供其吃喝。

    老三王廷林是个过日子的人,见大哥、二哥去地,很是心疼。心想:祖、父辈置下这些地不容易,说什么也不能流入外人之手!便对两个哥嫂说:

    “你们要去地时给我说一声,我能留下就尽量留下。别人给你们多少钱,我也给你们多少钱。祖辈的地,尽量不外卖。你们什么时候想赎回去,我再原封不动地给你们。”

    那两家闻听,觉得比卖给外人强:他家有了,就是摘借也比别人好说话。只要去地,就告诉他。王廷林为了保住祖业,每次都是照买不误。

    王廷林的心思和经济,由于全用在回收大哥、二哥的地上了,忽略了盖房子,一家十几口人挤在一个宅院里。

    当老大、老二两家把地处理的差不多,老三也全买过来的时候,土改运动开始了。

    此时,老大媳妇已经过世,家里就二瘸子一个人,由于有一处宅院几亩破地,被划成了中农成分。

    老二由于把地卖掉了,儿子王长润又娶妻生子,家里人口多财产少,被划成了贫下中农;

    老三收买了两家的地,被划成了富农。

    为此,老三王廷林在运动中被斗身亡;王李氏更是一挨斗就哭诉:“俺这是遭了哪门子孽了?人家把地卖了吃了喝了享受了,成了贫农;我家省吃捡用攒个钱儿买了来,却成了富农。俺冤死了!”

    因了这个原因,老二一家与老三一家很是分生,互不来往。老二两口子去世后,王长润媳妇仝桂随娘家也是贫下中农,瞧不起富农成分的三婶儿一家,关系比以前还恶化。

    灵棚底下分远近,二瘸子这一死,把两家人聚在了一起。

    老二王廷树只有一个儿子,取名长润,娶妻仝桂随。

    王长润夫妇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大儿子王贵清,今年十六岁,女儿王秀婵,今年十三岁,二儿子王贵田,今年十岁。

    老三王廷林有三个儿子:大儿子王长水,二儿子王长桥,三儿子王长路。

    王长水娶妻陆金满,夫妇俩生有两个儿子两个女儿:大儿子王贵财,今年十五岁;大女儿王秀菊,今年十二岁;二女儿王秀春,今年十岁,二儿子王贵达,今年六岁。

    王长桥娶妻柳一枚,夫妇生有一个女儿两个儿子。女儿王秀秋,今年十一岁,大儿子王贵鸿,今年八岁,二儿子王贵运,今年四岁。

    王长路娶妻胡新姿,夫妇俩只有一个儿子,取名王贵来,今年只有四岁。

    这些人与二瘸子的关系一般远近。同辈儿的主持丧事,下一辈儿的孩子们陪灵。上至十六岁的王贵清,下到四岁的王贵来、王贵运,男孩儿戴孝帽,女孩儿戴孝带儿,无一漏发。

    十多个孩子都戴着孝帽孝带儿,在灵棚里、外侍候着,只要有来吊唁的,就跪下哭,给吊唁的磕头。

    按照民俗,有继女,又有这么多叔伯侄子侄女陪灵,二瘸子也是四十多岁的人了,怎么也得在家里放三天才能出殡。

    腊梅却不干。

    她知道他已经感染了尸毒,尸体虽然烧焦,但现在天气热,万一有没有烧透的肌肉腐烂流出尸水,后果不堪设想。

    再一个是,她在这里陪灵无法分身,不能去打包剩肉菜,食堂里的混肉菜也就得断。

    因为这是王家家族的大事,父亲王长锁的脱坯计划也只能往后推迟。

    鉴于这些考虑,腊梅坚持当天埋。

    但她人小言微,不知情的人们没人愿意采纳她的意见,反倒想借着过事多吃顿饱饭哩!

    ――反正腊梅拿出来的钱不少,她也能给白头发老奶奶去要,逮住机会了不吃白不吃!

    腊梅一看没人听她的,只好又拿出“白头发老奶奶”说事:“白头发老奶奶说了,我的继父必须在当天出殡。”

    “为什么?”人们不解地问道。

    腊梅:“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反正白头发老奶奶说,他是煞星,在家里放着对周围的人家不利。”

    烧死的属于横死,一般都认为不吉利。一听说是“煞星”,又是白头发老奶奶说的,人们更是信以为真。

    “当天埋就当天埋,”王李氏说:“在庭院里停着,虽说有灵棚,晚上谁来给他守灵?白头发老奶奶都说了话了,咱就听她老人家的。”

    此时,在这个家族里王李氏的辈份最大,又是二瘸子的亲婶子,说话占分量。

    于是,人们又赶紧挖坟坑、做出殡的准备工作。

    在谁打幡摔盆上,却有了争议。

    打幡儿指的是在给死人出殡时举着幡儿的那个人。送葬时,走在最前头。多用白纸剪成。也叫引魂幡。

    摔盆儿是在起杠时摔的一个瓦盆,是打幡儿人要做的一项重要程序。

    摔盆讲究一次摔碎,甚至越碎越好,因为按习俗,这盆是死者的锅,摔得越碎越方便死者携带。瓦盆一摔,杠夫起杠,正式出殡。送葬队伍随行。

    按照民俗,如果死者没有儿子,可以让侄子;没有侄子的,就指定一个近支儿晚辈,为其打幡摔盆。

    代价是死者家中的物件,如家具、农具、牲口什么的,得让打幡摔盆者随便挑选一件。

    二瘸子的家当全被烧没,唯一值钱的,就是这处宅院了。这也就意味着:谁给二瘸子打幡摔盆,谁受他的宅院。

第二百零五章 打幡儿之争() 
二瘸子的宅院是一处标准的农村小四合院儿。北房虽然烧了,还有东、西厢房,拾掇拾掇就能主人。

    吃食堂了,过集体生活了,但住房还得自己解决。

    何况这是绝户宅,打个幡儿摔个盆儿,就能?受过来。无论是住房紧张的王长水兄弟,还是有两个儿子的王长润,都想把房子归为己有,都想让自己的儿子给二瘸子打幡儿摔盆儿。

    女儿也可以打幡摔盆,但必须经过族人的同意。

    事实上,一般族人都不会同意,因为女儿是外人,早晚是要出嫁的,族人不会让本族的财产流进外姓人家。

    二瘸子叔伯侄子一大堆,自是没有腊梅的份儿。何况腊梅还是继女,是带来的外姓人。

    但腊梅却有参与商议的权力,因为这关系到将来回娘家上坟燎草落脚的问题。

    “我愿意让贵财哥哥打幡摔盆!”腊梅建议。

    王贵财是王长水的大儿子、王李氏的大孙子。王李氏对她有之恩,重生的第一晚上,就是在王李氏家里过的夜,这个恩情她一辈子不忘。

    而且王李氏家里人最多,三房儿媳十大几口人挤在一个宅院里,连堂屋都有人支铺睡觉。

    又是邻居,来往也很方便,给他家最合适。

    王长润的妻子仝桂随却不同意:“论资排辈儿也该不着他呀?老三股儿,我们是老二,他家是老三,怎么着也得有个先来后到先大后小吧!

    “再说了,让富农分子的孩子给中农打幡摔盆,这不是划不清借机界限嘛!我家是贫下中农,中农是团结对象,正好可以团结他(她也不想想,一个死人,你团结的哪门子?),我大儿子给他打幡摔盆再合适不过了。”

    她两个儿子,只有一处宅院,要是?受过来,正好给大儿子盖房娶媳妇。

    “这是送葬,与成分有什么关系?他已经死了,你上哪里团结他去?我们两家离着近,平时就有来往,我儿子应该给他打这个幡儿。何况这又是腊梅指定的。”王长水据理力争。

    他不得不争,他家是十一队住房最紧张的一户,兄弟仨与老母亲挤在一处宅院里,现在已经住不开了,大儿子已经十五岁,过两年就到了说媳妇的年龄。像这个条件,谁家的闺女会同意!

    “腊梅算哪架上的鸡?”仝桂随白拉着眼珠子不屑地说:“她一个带来的野孩子,与这家没有一点儿血缘关系不算,现在还不住在家里,她凭什么管这家的事?”

    “再说了,现在哪样不论成分?你家要是?受了,就成了富农分子的宅子。哪天再来一次运动,还得充公!”

    为了镇住对方,她是哪把壶不开提哪把壶,

    王长水气得浑身打哆嗦,指着仝桂随:“别人可以这样说,唯独你不可以。你不要忘了,我家是买了你家的地才被划成富农的,你不要没良心!”

    仝桂随:“谁逼着你买来着?还不是你家想当大地主,想骑在人们头上作威作福,才拼了性命地买地。

    “现在被斗了,却埋怨起卖地的来啦,真是死不悔改!就欠把你斗倒斗臭,再踏上一万只脚,让你家永远也抬不起头来!”

    “你”在一旁听着的王李氏气得脸色大变,身子也摇晃起来。站在她身边的三儿子王长路赶紧扶住了她。对她说:“娘,这里有我们哥仨哩,你回家歇歇去。”

    说完喊过妻子胡新姿和王秀菊,让她俩把王李氏搀扶回去了。

    场面剑拔弩张,每个人的眼神都像刀子,恨不能把对方千刀万剐。

    王长水势在必得,家里条件也人人皆知,便找了队长王贵兰,希望队长给他说句公道话。

    像这样的家族事,队长也不好做决定。扭头见身穿孝衣的腊梅正怒目瞪着仝桂随,知道她是向着王李氏一家的,心一下倾向了王长水。

    但他也不敢明着说,仝桂随是有了名的泼妇,仗着自己是贫下中农,没有不敢骂的人。惹急了她,能堵着门子骂起来没完。

    再一个就是,农村里确实有论资排辈儿的观念。比如老大没儿子,要过继个侄子的话,必须首先考虑老二家的,只有在老二家放弃以后,才能考虑老三家的。

    但二瘸子没兄没弟,要继承财产的是叔伯兄弟的孩子们,这就有了伸缩性:依着可以,不依也可以。

    “腊梅,让白头发老奶奶算算卦,看看让谁打幡摔盆好。这关系着你以后走娘家的问题。”王贵兰走到腊梅身边说道。

    “好唻!”腊梅高声应道。

    这正是她想要的:算卦虽说需要两个人抬簸箕,她却能控制簸箕的抖动,想画什么图形都能随心所欲。而且解说的还是她自己。

    为了把戏演的像一些,腊梅与仝桂随的女儿王秀婵抬的簸箕。

    一番忙活后,画面上出现了三道杠杠,一个竖道:

    “白头发老奶奶的意思,是让死者三婶儿家的大孙子打幡儿摔盆儿!”

    “啪!”

    卦摊被仝桂随一脚踢翻,沙土洒了一地。

    仝桂随一手掐腰,一手指着腊梅吼道:“什么白头发老奶奶,我看纯粹是你胡说八道。你与贵财要好,想独吞二瘸子的宅院,弄这个来胡弄老娘,甭想!这幡儿,我家贵清打定了,谁也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