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折腾年代巧折腾-第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好吧,我给你。我小的时候,也是从穷日子过来的。什么也舍不得扔。女儿的小衣裳都放着哩。你不嫌,我给你拾一包袱。”

    “谢谢奶奶。你女儿多大了?”

    “二十。”

    “上大学?”

    “嗯。你吃葡萄,我给你拾旧衣裳去。”

    不大工夫,王晓叶从楼上抱下一个大包袱来。

    “单的棉的,短裤长褂都有,你拿回去让你妈妈拾掇拾掇穿去吧!”

    “奶奶,给你十块钱。”王晓华…梅把钱放到茶几上。

    “不要,不要!”王晓叶又把钱放进王晓华…梅的衣兜:“你妈和我哥哥他们认识,就不是外人。这些旧小衣裳在我这里也是压箱底。

    “还有这十穗嫩玉米,也顶这一包袱小旧衣裳钱。现在嫩玉米刚下来,贵着呢,在街上买一块钱一穗。

    “说实话,我不是不稀罕,实在是吃不了,女儿不在身边,就我们两个人,昨天的还在冰箱里放着呢。今天的你拿回去吧。”

    “我家里多着呢,你吃不了就送人。要不,你给我换成小旧衣裳也行。我看你们城里,家家都有穿不着的旧衣裳,可以用嫩玉米给你的同事或者邻居换。”

    “你要这么多小旧衣裳干什么?能穿多少?”

    “要是多了,我就卖。农村条件怎么也比不上城里,在农村好卖。”

    “你这孩子,都成买卖精了。”王晓叶笑起来:“亏你这么小,要长大了,还不当大老板!好吧,你既然有这个想法,我给你问问。”

    王晓华…梅:“好唻!我明天下午还来,需要多少嫩玉米,我给你留下再去卖。奶奶,听勇爷爷说你身体不大好,是真的吗?”

    “我这个哥哥,怎么什么也给你们说呀!”

    “但他没说你是什么病。奶奶,你说给我,我给你从农村找些治病的偏方来。我妈妈说偏方治大病。”

    王晓叶苦笑笑:“谢谢你惦记着。我这病偏方治不了,是癌症,乳腺癌。今年春天做的手术。现在用药控制着。”

    王晓华…梅闻听,头“轰”的一声炸成两个大:癌症可是不治之症,俗话说“十个癌,九个抬,一个不抬不是癌!”小妹怎么摊上这种病了!

    重生到富二代身上的时候,有资料报道:乳腺癌能否治好,与每个患者的病情、精神状态、体质不同有很大关系,有的中老年患者被确诊乳腺癌以后几个月就去世了,有的心情开朗,注意饮食,就能多活几年,有的甚至十几年不复发。

    但那是二0一五年,比现在晚着七年。七年当中医学上有突飞猛进的发展。小妹能不能坚持到那时呢?

    自己重生了,知道了七年以后乳腺癌并不是不治之症,那就一定要让小妹坚持,坚持到二0一五年,成为一个完全康复的癌症病人。

    医学上自己不懂,那就从生活上多照顾她。一是让她心情愉快,再就是让她多吃一些抗癌食品。

    在脑海中搜集富二代的记忆,还好,在“偏方”一栏里,搜索到了红薯叶抗癌的资料。

    有资料称:红薯叶营养价值丰富,具有“蔬菜皇后”的美称。红薯叶中含有一种独特的胶黏蛋白,并富含各种维生素,能增强人体细胞的活力,提高人自身的免疫力。红薯叶中含有丰富的多酚,能够预防细胞的癌变。

    “要是这病,明天我给你捎些嫩红薯叶来吧。”王晓华…梅稳定了情绪,对王晓叶说:“我妈妈说,红薯叶的营养比红薯还高,是抗癌防癌的最佳食品。我们家里经常吃这个。”

    “哦,我倒知道癌症病人应该多吃红薯,还没听说吃红薯叶哩,你们那里有?”

    “有,多着呢,明天我给你捎一兜子来,凉拌、炒着、做菜粥,都行。

    “你要凉拌的话,就用开水把嫩红薯叶烫熟,然后配上香油、酱油、醋、辣椒油、芥末、姜汁等调料,调出来后,外观嫩绿,能令人胃口大开。

    “你要炒着吃,可以做成西红柿炒红薯叶:先将西红柿炒出汁,再放入嫩红薯叶翻炒,最后加调料即成。

    “也可以做成蒜蓉炒红薯叶:将嫩红薯叶茎洗净,放入沸水锅中焯后捞出用凉水冲凉,切成段。大蒜剥皮捣成茸。炒锅置火上,放素油烧至四成热,放入大蒜茸炒出香味,加入嫩红薯叶茎翻炒,加入鲜汤、精盐、黄酒炒入味,加入味精、麻油,撒上剩余的蒜茸拌匀即成。

    “清炒红薯叶也行:将嫩红薯叶茎洗净切段,姜切丝,玉米油或花生油烧热后下姜丝爆出香味,加入红薯叶翻炒,加少许水、盐、蘑菇精,最后淋上小磨香油即成。如果你喜欢勾芡,可以在出锅前勾芡,使叶菜更加鲜嫩、保持营养。”

    王晓华…梅一口气介绍了这么多,把个王晓叶震惊得睁大了眼睛:小小年纪口齿如此清晰,记忆如此好,这样的孩子真少见。

    “吃法这么多呀,我还真的全学着做做。”王晓叶兴奋地说。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三十八章 捎葡萄() 
王晓华…梅:“现在正是有嫩红薯叶的时候,以后我只要来城里,就给你捎些来。你坚持吃一秋,保证对你身体有好处!

    “西红柿和大蒜、生姜,还有蘑菇,都是抗癌的蔬菜,你也都多吃些。还有,我们那里家家都喂鸡,明天我给你捎些笨鸡蛋来,保准比在超市里卖的洋鸡蛋有营养。”

    “我知道笨鸡蛋好,不像鸡场里的鸡一样,光为鸡饲料。但淘换不着。现在户里很少喂鸡,就是喂,也是圈起来买饲料。比起我小时候的鸡蛋差远了。”

    王晓华…梅心道:我给你的就是你小时候吃的鸡蛋。嘴上说:“我们那里的鸡都是放养,捉小虫子吃,鸡蛋黄儿都黄的发红。”

    王晓叶:“这敢情好,我先谢谢你。”

    王晓华…梅:“不客气。我妈和勇爷爷可熟哩,咱们也就是好朋友了。我妈说,好朋友应该互相帮忙。”

    望着她巴巴的小嘴儿,听着她清晰的思路,王晓叶忽然喜欢上了这个孩子:小小年纪就这么能说会道,还很懂礼貌,她的大人该多优秀呢!

    人家又给嫩玉米又问身体,还不知道叫什么姓什么,哪里人,不由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王晓华…梅一惊:又问上了,三姑娘还真是改不了刨根问底儿的毛病!

    “王腊梅!”

    “哦,与我一个姓。你家是哪村的?”

    哪村的?这个还真不好说。说王店村不行,她清楚;亲戚的村她也都知道,王晓华…梅灵机一动,说了前夫的村,对那里她熟悉,王晓叶也没去过几趟。

    “候仁屯啊,我二姐的婆家就是那个村,我也去过两趟。”

    “你二姐的婆家?谁家?”问完以后,王晓华…梅又后悔了,真要问起侯万秋,她还真不知道他的近况。

    “候万秋。后来离婚了,时间不长,我二姐也出了车祸没了。”王晓叶神色低沉下来,陷入对二姐的缅怀之中:“已经快三十年了。”

    “都是我不好,问起了你的伤心事,奶奶,咱不说这个了。”王晓华…梅赶紧打住话题。

    “好,不说了。”王晓叶长出了一口气,又问道:“你父母都是干什么的?”

    “种地的呀?”王晓华…梅俏皮地答道。

    王晓叶一脸佩服之色:“你母亲一定很有文化,知道这么多抗癌食品。你也了不起,小小年纪全记住了。”

    王晓华…梅笑笑:“我妈的一个要好姐妹得了癌症,妈妈就到处打听,查资料,帮着找偏方,找来自己先做着吃,练会了再教给她的姐妹。我也就记住了。”

    “你妈妈真优秀!哪天把她也领来,我们说趁子话儿。”

    “好的。妈妈有时间的时候,我把她领来。”

    心里话:你要见到母亲,还不把你吓着。我重生的事也就暴露了。

    出门的时候,王晓叶给她装了两塑料袋葡萄,一袋给王晓华…梅,一袋让王晓华…梅给她哥哥王贵勇捎过去。

    王晓华…梅照收不误。这样一来,还有了接触前世王贵勇的机会。

    王晓华…梅是直接把葡萄送到前世王贵勇家去的。

    王贵勇见到葡萄,惊讶的张大了嘴巴:这个小孩子是什么来派,怎么找到城里妹妹家去了?

    “你是怎样知道我们是亲戚的?”王贵勇问。

    “你告诉我的呀!”王晓华…梅一副认真的样子。

    “我告诉你的?什么时候?”

    “昨天早晨我在你的台历里看到一张纸条,上面写着:给王晓叶捎。我也没在意。昨天下午我去城里卖嫩玉米,正好碰见一个叫王晓叶的。

    “我见她的脸盘儿跟你很相似,心想,这肯定就是你说的王晓叶了,你们的血缘一定很近。一问,果然你们是兄妹。

    “你们给了我这么多衣服,我怎么也得有所表示不是。我就把我卖的嫩玉米给了她十穗,并说是你让捎去的。她挺高兴,就让我给你捎来了这葡萄。”

    王贵勇忙到台历上看了看,里面还真夹着一张纸条,是上次妻子去城里赶集,他想让妻子给妹妹捎捆豆角去。

    当时妻子没在家,就写了这张纸条放在豆角上。妻子看到后,随手扔在台历上,以示自己捎走了。

    后来就随着日历压在了里面。没承想让这个串门的小孩儿看到,给互相传送起东西来了。

    “你脑子怎么这样灵活,就凭着一张纸条把关系接上了。就因为几身旧小衣裳?”王贵勇不无夸赞道。

    王晓华…梅一看瞒哄过去了,又得寸进尺:“不仅仅是因为衣裳,我还有事相求你哩,爷爷。”

    同时在心里吐槽:啊呸!又叫爷爷,你也叫的出口!

    王贵勇一怔:“什么事?你说。”

    王晓华…梅:“那天我赶集,听到一个人给收废品的讨价还价,说他家有一辆加重飞鸽车,还能骑。

    “收废品的给他十块钱,他非让再长长。收废品的没买就走了。我想让你给我问问,我给他十五块钱,看看他卖吧不。”

    “噢,你知道他叫什么吗?”

    “不知道。”

    “他家在什么地方?”

    “也不知道。是在大街上说的。”

    王晓华…梅是一问三不知。

    王贵勇笑笑:“这村子大,过去是十三个小队,还真不好找。你非要加重飞鸽牌儿的?”

    “不一定。永久、凤凰的,加重、轻便的都行。但必须是很早以前有大梁的,还得买过来就能骑。”

    “现在的自行车很轻便,你买那个干什么?”

    “给我爸爸。我爸爸就喜欢老式的。”

    “好吧,我给你问问。可能不大好买。原先我家里也有一辆加重永久的,现在光剩了架子了,在老院儿里扔着哩。不是在行人儿,没人放着这个。”

    “那就麻烦你了。我给你留下钱。”

    “不不,不用。十块十几块,我先给你垫着。你赶集时过来看看也就是了。”

    “也行。不过,要是卖的多,你就全给我留下。我家里还有哥哥、叔叔,他们也都喜欢老式的。”

    “好好,你这孩子,真会揽买卖。”

    “爷爷再见!”

    王晓华…梅是笑着跑出前世王贵勇家的。

    又定下了一桩买卖。现实中的五、六、七十年代,只有这几种老式自行车,现在没货也没人买得起,过几年凭票证供应。即便是旧的,没几十元也买不到手。

    前世的钱如此毛,十几穗嫩玉米就能换一辆自行车,何乐而不为呢!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三十九章 拜干姊妹() 
晚上吃饭的时候,王晓华又来到王晓华…梅的住处,告诉她她拿到香和洋火了,问什么时候拜干姊妹。

    王晓华…梅:“吃了晚饭以后。”

    食堂的晚饭比较早。社员们在太阳下山不下山的时候收工,回来洗洗就进食堂。吃完晚饭天刚蒙蒙黑,能看清外面的物体。

    这个时期学校不留作业,晚饭以后,孩子们要在外面玩儿很长时间,跑的满街都是。所以王晓华…梅选择了这个时间。

    王晓华:“在哪里?”

    王晓华…梅:“就在你家的东闲院里吧。”

    东闲院其实就是以后她们的家,前世是六十年代初盖上房子住进去的。也就是王晓华…梅通过空间通道穿越到前世,看到的前世王贵勇那处院墙有豁口的旧宅院。选在那里,也是一种怀旧心理。

    王晓华:“还叫别人不?”

    王晓华…梅:“谁也不叫了,就咱俩。”

    说是谁也不叫,小尾巴王贵勇是躲不开的。王晓华就是不领着他,他也会自己去找王晓华…梅。

    拜干姊妹是王晓华…梅精心设计的,这样就可以拉近现在的自己与前世自己的距离,以便联系。想把这一仪式办的隆重一些,下午买的动物饼干、江米条、王晓叶给的葡萄,各抱了一小包。

    包装纸用的是在前世现代被放在自行车筐里的广告。王晓华和王贵勇一个上一年级刚学a、o、e,一个还没进过学校门,王晓华…梅裁的又是没有日期的地方,不怕他们发现破绽。

    王晓华拿来了三炷香和两根火柴。怕被奶奶发现,也没敢拿火柴盒。所幸这时的火柴是白头的,上面的白磷很粗糙,只要在硬物如砖墙、石头上摩擦就能点燃。

    吃过晚饭,三个人便来到老家东边的闲院儿。

    闲院儿里长着很多树,最醒目的是两大棵枣树,长在北房的位置上,要盖房必须先刨了它们。所以,王晓华…梅对枣树没多大印象。

    在庭院的位置上,有两棵已经刨倒的大榆树。直径足有一尺半,桠杈已经锯掉。显然是父亲王长锁参加了生产队上的会议后,担心被共有了,赶紧刨倒放起来,预备着盖房时当房梁。一家七口人,总挤在老院儿里也不是办法。

    在闲院儿的东南角上,还有两间草棚子,是过去单干时的牲口棚。现在里面放着为王廷烁夫妇预备的寿材。

    这里有这么一个风俗:老人过了花甲之年,就要为其准备下寿材,一防不测。夫妇二人都在世,也是只准备一口,谁先走谁用。然后再给活着的预备。夫妇两总有先有后,再预备也来得及。

    寿材的一侧还堆着几根檩条,是预备这院儿盖房用的。再添上庭院里的两根榆木梁,三间北房的木料也就所差无几了。

    王晓华…梅真盼着他们把房早早盖起来,自己也好回到这个家庭里。只可惜前世是在六一年父亲去世后,才在爷爷的操持下,邻居们帮忙盖起来的。什么原因回忆不起来了。

    王晓华…梅观看的工夫,王晓华已经把刨树时掘出来的碎土,堆了倒扣的吃饭碗般大小的一个小土堆。又在墙头的碱脚砖上划燃火柴,点燃起三炷香,插在了土堆上。

    王晓华…梅见状,赶紧把三样供品摆上。

    王贵勇见三样供品都是好吃头,馋的“咕咚”“咕咚”咽口水。王晓华…梅揪了两粒葡萄给他。王晓华却急了:“还没拜哩,你就吃上了,要不灵怎么办?”

    王晓华…梅笑笑:“先吃后供香,老了得顺当。这本就是个仪式,没有灵不灵这一说。”

    说着,又揪了一个葡萄放到王晓华嘴里,才把王晓华逗乐了。

    王晓华:“拜了干姊妹,是不是就应该叫姐姐、妹妹了,咱俩谁大呀?”

    王晓华…梅:“我不知道我的生日,咱不论姐姐妹妹了,就叫名字。你把我当成你,我把你当成我,就行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