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垫后。
因此眼前是一万唐军对决五千义军,唐军数量占优势,但两军主将实力相差悬殊,一百个李神通也不是杨勇的对手,何况杨勇带的是铁甲骑兵,人人都使马槊,这重装骑兵的冲击力是一般步卒所无法比拟的。
因此,一个冲锋就把李神通的一万人马杀了个七零八落。尸体遍地,血流成河,没有战死的唐军将士如鸟兽散。
混战中,李神通遭遇了杨勇,他很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远不是对手,连交战的勇气都没有,带着几百名亲卫拨马就跑,而且李神通跑的方向不是李渊逃往咸阳的方向,而是相反的方向。
因为李神通不傻,他如果跟在李渊屁股后面逃跑,就是活着跑回咸阳,李渊也得杀了他。李渊给他一万人马让他打阻击战,结果他这一万人马没怎么发挥作用,用时间来说,连一柱香的工夫都不到,就坚持不住了,他要战死还可以,活着跑回去就是临阵脱逃,李渊要治罪,那罪名可就大了。
因此他为了活命,选了杨勇人马的后方逃跑,这样杨勇的人马杀过去,他就能捡一条命。
李神通不愧是大将,临危不乱,想得也很有道理,但是他运气不济,杨勇的确没追他,带着骑兵冲过去继续追杀李渊去了,但是稍后赵四海带着人马杀到了。
李神通走投无路只得硬着头皮接战,他摧马抡刀斩杀了几名义军将士后,迎面正遇上赵四海,这个一身农民行头的大将没引起李神通注意,如果他要知道赵四海的名望,照样得跑。
结果二将一交手,没三合,李神通手中的大刀就飞了,他拨马就跑,不过这次晚了,赵四海没给他机会,撒开飞毛腿追上去凌空一锹把李神通拍于马下。
身受重伤的李神通还没忘记求饶,但赵四海手下没有活口的,二话不说又给他补了一锹,咔嚓一声,李神通脑袋被拍碎。
李渊留下李神通带一万人马断后,满以为他能平安跑回咸阳,可他这次仅跑出二十里地,又被杨勇的骑兵追上了。
不过这次李渊并不怎么惊慌,因为眼前离咸阳城只有十里地左右。他手下还有这么多兵将,怎么说也能抵挡一阵,另外咸阳的唐军得报后无论如何也会赶来救驾的。
因此,李渊很沉稳。这时一名报事的小校飞马到了李渊近前,打破他的沉稳,仅一句话,惊得李渊差点从马上掉下来。
第771章 追杀唐高祖(1)()
。
“什么咸阳失守了?这怎么可能?”李渊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听完小校的报告惊得他差点从马上掉下来。
刚才他心里还在埋怨,自己的人马离城这么近了,后面还有追兵,城中的人马为什么还没有动静?都到了你们眼皮底下了,城中难道还不知情?功高莫过于救驾,为什么不派兵出城接应一下,难道还要等朕的旨意不成?
现在李渊才算彻底明白其中的原因了,忙问报事小校,咸阳是怎么失守的。出了实情。
原来,李渊的人马在高桥镇和单雄信的人马激战时,咸阳的守将就得到了报告,此人叫于杲,是唐军的一名万人长,当初唐军取下咸阳后,于杲奉李渊的旨意,率八千精兵驻守咸阳。
李渊丢了大兴城,兵退高桥镇,遇到义军的顽强阻击,于杲到报告惊若木鸡,然后他留下一名千夫长带三千兵将守城,他亲自点了五千精兵出城杀往高桥镇前来救驾。
行至半路时,战报传来,一支义军乘虚猛攻咸阳。于杲闻听大惊,不敢再去高桥镇驾救了,尽管他知道功高莫过于救驾,但咸阳是他的驻地,要是被义军夺去,他就得承担失职之责,而且他并没接到前去救驾的任何命令。
因此于杲传令前队变后,带着这五千人马又回去了,结果等他赶到咸阳时,这支义军已经攻入城中,双方正在激战。于杲带着五千人随后杀入,企图与城中的守军前后合击把这支义军赶出去。
但是他失策了,这支义军可不是好对付的,虽然双方兵力基本相当,但这支义军的带兵主将却是罗松,罗家枪名震天下,论武艺,在杨勇的五虎将中,罗松排名第一,于杲跟他比简直差得没边了。
结果城中的一场混战,八千唐军除了一千多人成了俘虏外,其余全部被义解决掉了,唐军主将于杲只一招便死于罗松下。
李渊听完小校的报告有些发傻,半个时辰前,杨勇突然带着人马追到高桥镇,令李渊吃惊。现在李渊带着残兵败将逃到咸阳城下了,杨勇的人马又随后追到,李渊更吃惊,那么厉害的李神通带万一人马阻击杨勇,竟然没怎么起到作用。然而这都不算什么,令李渊最最吃惊的是,本来认为到家了,可以高枕无忧了,殊不料咸阳又失守了,那种震惊可想而知。
此时震惊的不止是李渊,还有段志玄、柴绍、殷开山等大将,他们吃惊的不止是杨勇用兵的神速,更是杨勇用兵的策略。
作为历史上著名军事家的李渊及三位凌烟阁功臣宿将,震惊之余,前后联系起来这么一想,他们不难想像杨勇这次绝不是只派了一路兵马追杀他们这么简单,很可能是给他们布下一个。
现在的李渊觉得自己有些失策,他知道杨勇的兵马之所以这么神速,是因为他在高桥镇耽搁得太久了,为了吃掉了单雄信的三千兵马,还想收一员这样的虎将,结果一场混战,那三千兵马是吃掉了,单雄信却誓死不降,关键时刻杨勇带人马杀到,单雄信还得救了,只抓了杨勇的一个军医官安道全。
而他失去的则更多,最重要的是失去了成功退往咸阳的机会。咸阳失守非同小可,不止是丢掉一座城池这么简单,咸阳是唐军至关重要的一个战略据点,其战略地位仅次于大兴城,退可以守,进可以攻,如今这两座城都没了,这就意味着,他这次御驾亲征的彻底失败。
身边没有李靖,没有徐茂公和魏征这些智囊出谋划策,杨勇一个人就能把他干趴下,他有些不敢想像,这还是当年那个懦弱无能的太子杨勇吗?
李渊第一次感觉到对手的强大和可怕,他甚至认为,单雄信这三千人马是杨勇故意在高桥布下的饵,他这支唐军就是鱼,鱼吃下了饵,就是上当。杨勇之所以这样布饵,就是为了用这三千人马拖住唐军,为他调兵谴将赢得时机。
低估对手无异于自掘坟墓,李渊现在认识到当初听宝贝女儿李秀宁的话,御驾亲征就是一个错误。
但后悔已经没有用了,现在他能做的只有想法安全退回他的并州。
现在他还有两个据点,一个是铜川,一个就是渭南,这也是他的两条退路。可是渭南只有三千兵马,它还在大兴城东面,李渊现在身处在咸阳附近,是在大兴城西面,他要走渭南这条退路,怕是来不及了,估计他的兵马到不了,这个弹丸之地的小郡就到了义军的手中。杨勇既然想到了夺取咸阳,定然也不会忽略渭南。
那么现在只有铜川一条退路,然而,从咸阳退往铜川,三原小县是必经之地,可是这里仅有一名千夫长带着部属驻守,换句话说,这里仅有一千兵马。如果杨勇派人马再把这里端了,他真就成了瓮中之鳖。
那么也许有人会问,渭南、三原、铜川既然是唐军的战略要地,为什么只有这么点唐军将士驻守?就连那么大的城池咸阳也仅有八千唐军驻防,是李渊不会用兵吗?
非也!因为李渊这次御驾亲征,带着的兵马并不多,国大空虚,准备了多日总共才凑了二十万人,二十万数字是不小,然而作为大唐国君带兵亲征,这点人马就有点失体面了。而且还是孤军深入,沿途每夺下一座州郡,多少都得派兵将驻守。因此,他从山西汾水打到陕西大兴城,一路上兵力耗损很严重。再加上精兵强将都派在前面,用来冲锋陷阵,攻坚夺城,因此对已经取下的城池所派的防守兵将就不多,一句话还是唐军兵力不足使然。
眼前的唐军更少了,李秀宁败亡,大兴城失守,咸阳又丢了,经过这大大小小的几仗,不用清点兵马,李渊就能估计出他身边的人马,四万应该不会多多少。加上沿途州郡布防的唐军将士,亲征时的二十万人马,现在剩余的兵力仅有六七万之众。
这点人马能不能保着他平安退回并州,李渊心里也没底。但眼前要做的就是赶紧退往三原,北上铜川,走蒲州,过汾水,然后就安全了。
李渊和众将厘清这些后,命令兵马将辎重丢了,轻装前进,火速向三原方向撤退。
这时杨勇的骑兵前锋已经杀入唐军之中,杨勇仍然跟往常一样,先登陷阵,舞动大枪一马当先,如虎入羊群,所过之处无一合之将。
正杀得性起时,杨勇一眼看到了人群中的李渊,杨勇兴奋了,大喝一声:“李渊,哪里走!”一顿大枪将眼前的唐军驱散,胯下雪里豹如离弦之箭,向李渊冲去。
。
第772章 追杀唐高祖(2)()
ps。 奉上五一更新,看完别赶紧去玩,记得先投个月票。现在起…点515粉丝节享双倍月票,其他活动有送红包也可以看一看昂!
唐高祖李渊被誉为历史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但更准确地说,他还是位武术家。
李渊和其他朝代的开国帝王不同,从他身上演绎了一句话,打铁需得自身硬。
他的江山很大程度上是靠自身打拼出来,这一点不像汉时的刘邦和明时的朱元璋,主要得益于叱咤风云人物的扶佐。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张良和韩信等人倾力相辅,刘邦只是个街头无赖。没刘基和徐达等运筹帷幄,朱元璋不当和尚就得卖酸梅,无论如何是坐不上帝位的。
而李渊则不同,虽然他的唐国公是世袭的爵位,但其七岁丧父,如果不是少年有志,苦修文武,很难在后世的战乱中脱颖而出。李渊长大后跟随杨坚父子胯马征杀,平南阵灭北齐,建立大隋,屡立战功。从大隋时的唐国公,到被儿子设计所逼,太原起兵反隋,再到后来建立统一的大唐政权,这一切主要是他带着几个子在马上打拼出来。而他们身边那些知名谋士虽然也功不可没,但与李家父子相比,还稍逊风骚。
李渊的一生是戎马倥偬的一生,在那兵荒马乱的冷兵器时代,不要说他没有武艺,就是武艺低了都不行,很难一路过关斩将,荣登九五之尊。
说了这么多,无非是想证明,李渊首先是一名纵横沙场的大将,然后才是一位开明的封建君主。
然而历史上对李渊的评价并不高,有很多地方至今还存在争议,这主是其子李世民历史光泽太亮了,二人这么一对比,李渊就显得暗淡无光了。
书归正文。一身武艺的李渊虽然宝刀不老,但一看杨勇向他杀来,李渊惊惶失措,他跟杨勇不是第一次打交道了,虽然大隋建立之前,他跟杨勇论武艺不知谁高谁低,二人也从未比试过。但是杨勇穿越过来后,二人可伸过手,后来耳闻目睹,也不知道他这位姨表兄中了什么邪,武艺越来越诡异,从神力无敌,到神枪无敌,再到神箭无敌,传奇得令人难以置信。
其实,也别说他,就是他一向狂妄自大,目中无人的儿子金锤无敌李元霸,提起杨勇也不得不收敛几分。他这点武艺在杨勇面前那是麻绳提豆腐,根本提不起来。作为一国之君,这点自知之明还是有的。
因此李渊不敢接战,摧马就跑。
擒贼擒王的道理杨勇当然懂,要能把李渊逮住,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了。因此,杨勇摧马提枪紧追不舍。这是几万人马混战的战场,不是二人单挑,因此唐军将士和义军将士都多如过江之鲫,到处都是厮杀搏命的场面,但是普通兵将对杨勇的干扰可以忽略不计。
“杨勇匹夫,休得猖狂!”眼看要追上李渊的时候,三员唐将叫喊着一齐冲过来让过李渊,围住了杨勇。
三员将不是别人,正大唐的驸马柴绍,还有段志玄和殷开山。原来混战之中,柴绍一看李渊被杨勇盯上了,追着不放,他也很害怕,明知不是杨勇的对手,但李渊是他的君王,还是他老仗人,无论如何他得过来救驾,不过柴绍也有招,纠集了段志玄和殷开山两位帮手一齐杀过,像在高桥镇对付单雄信一样,想以多取胜,把杨勇困住,让李渊脱身。
杨勇哪把这三块料放在眼里?四个人各举刀枪就杀在一处。
这一交手,柴绍才觉得自己错了,杨勇毕竟不是单雄信,二人的武力根本不是一个档次,一顿大枪下来,三个人手中的兵器全飞了。这三个人只好拨马而逃。
杨勇也不屑追他们,但是再寻找李渊,已经没入人海之中,哪里还有唐高祖的影子。
杨勇气极,只好拿这些唐军将士出气,摧开雪里豹,把**大枪施展开来,和这些义军骑兵一块追歼唐军……
视线暂时转到李渊的身上,柴绍等三员大将及时冲出截住杨勇,算是解了他的燃眉之急,这时大谋士裴寂给他出注意,“陛下,贼酋杨勇厉害,无人能敌,您这身衣服太显眼了,一会儿他再追上来就麻烦了,赶紧脱了吧。”
李渊会意,赶紧和一名小校换了头盔和甲衣,骑上他汗血宝马,混在普通兵将中逃之夭夭。
等李渊带着残兵败将一口气跑出三十多里,柴绍、殷开山和段志玄相继也跟了上来,看看后面杨勇的人马没有追上来,李渊等人这才停下喘息。
天气太热了,连打仗带奔波,折腾了这么长时间也没好好休息,李渊挥汗如雨,头上冒烟,浑身上下也不知被汗水浸透了几次,坐下的汗血宝马呼哧呼哧地喘着粗气,四肢打颤,浑身血红,这是它出的汗而不是流的血。
有人把李渊扶下马,众将也都下了马,让战马好好休息一下。
李渊气喘匀后,回头再看身边的唐军将士再无往日的浩荡威武之气,个个盔歪甲斜,狼狈不堪,还有不少伤号,呲牙咧嘴的。
李渊命人查点人数,结果眼前跟过来的连受伤的算上仅有一万两千余人,全都是骑兵,剩余的大半人马不用问,不是被李勇的人马追上杀了,就是抓了俘虏,或者是逃匿山林,总之不属于他的队伍了。
李渊来不及想别的,取出军用地图一看,他们已经进入泾阳地界,离三原小郡还有一百多里,看看日头已经偏西,李渊和裴寂等人一商议,今天无论如何得赶到三原,这样才能全身而退。
稍事休息后,李渊带着这一万多人又出发了。又走出二十多里,后面没发现杨勇的追兵,李渊的才彻底放松下来。
眼前是高低起伏的丘陵之地,放眼一看除了草就树,草也有半人高,树木茂盛,郁郁葱葱的,把中间的官道挤成了一条绵延起伏的玉带,弯进远处的丘坡中看不见了。
这时李渊笑了,这一笑把裴寂和柴绍等人笑糊涂了,女儿战死,十几万人马剩下不足十分之一,遭遇了如此惨败,此时他们的陛下怎么还能笑得出来?难道伤心过度,精神异常了?
“陛下,您没事吧?”裴寂不解道。
李渊不屑道:“朕是笑那杨勇还是不懂兵啊,今天的战事如果是朕,命人取下咸阳之后或迂回截击,或在此一带设伏,朕就插翅难逃了。”
李渊话音刚落,可坏了,草丛中,树林中伏兵四起,人喊马嘶的,眨眼间把眼前的道路堵得严严实实,全是义军的人马,也不知道有多少了,为首的一员大将,约三十岁左右,五官端正,一脸的正气,银盔素甲,外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