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个东西,还挺好喝。但是刚开始,它一直是被当作一种醒酒药来销售的。
后来,发明可口可乐的药剂师觉得,这玩意儿经营起来太困难,就把配方卖给了一个店员,这个店员买了这个配方才开始把它当一种饮料来销售。可是,这种苏打水在美国南北战争期间有可能销得远吗?最多就在本乡本土、本村本镇销一销就算了。
最终,可口可乐能够走向世界,不是因为这种水的配方有多神秘,而是因为它的包装技术。而包装技术是拿破仑战争期间才搞出来的,人们发现用锡罐和铁罐来装食物,保存时间比较长。然后,经过一代又一代的创新,才制造出了一个坚固的、密闭的罐子,把这种糖浆往里一搁,可以储藏得非常久。
可口可乐真正能够走进千家万户,其实是靠一个我们现代社会才有的发明,那就是冰箱。没有冰箱,可口可乐也不是这个味道。所以,它就是时间之树最终长出来的果子。我们今天从冰箱里取出来的可口可乐,真的是可口可乐公司的创造发明吗?它是人类的老祖宗几十万年来的创造发明累积出来的果子。
再从空间状态来看,储存可口可乐的易拉罐是铝材,铝土多出产于澳大利亚。但是,光有铝土不行,要把它变成电解铝,就用到很多矿石材料。其中有一种水晶石来自格陵兰岛,然后经过大量地提炼,最后变成铝材。这种铝材被送到罐装厂,变成一个一个小铝饼,最后把它冲压成我们看到的这个罐子。
这个糖浆本身也不得了,虽然现在我们不知道可口可乐的配方细节,但是至少我们知道,它一定有甜味剂,这个来自玉米。它一定还含有一种来自非洲的果子,虽然含量非常小,这个果子现在就叫可乐果。它还有来自斯里兰卡的树皮,来自墨西哥的花朵,还有一点点可卡因。这是美国政府特批可口可乐公司种植的一点点可卡因,虽然含量很小,但是缺了任何一味,现在的可口可乐的味道就都不对了。
所以,可口可乐现在全球每天销售7000万罐,哪里是一个地方的人单独可以创造出来的呢?它是一个巨大的创新网络在空间中铺展开来的结果。
关于诺贝尔奖的预测
我们回头再看一眼诺贝尔奖,就会发现诺贝尔奖将来一定会出问题。我在此做两个预测。第一,诺贝尔奖将来会遇到越来越多的质疑——这个人欺世盗名,霸占了其他合作伙伴的成果。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质疑它,最后诺贝尔奖会无疾而终,或者沦为瑞典这个国家一年一度的p2事件。
第20章 创新,升级认知的工具(6)()
第二,很多人说中国人怎么就这么不争气,诺贝尔奖得主这么少。我告诉你,诺贝尔奖最终会变成一个网络现象,这是创新之网的最后呈现。比如,英国剑桥大学有个卡文迪许实验室,这个实验室里产生了30多个诺贝尔奖得主。他们怎么就这么争气呢?因为他们在网络之中。说白了,那些科学家是在10米高台上搞创新,你让一个中国科学家站在10米高台以下往上蹦,怎么蹦得过他们呢?中国的创新只要别折腾,像现在这样慢慢发展,根本就不用着急。
我们可以做一个大胆的预测:要不了多少年,像北大、清华这样的地方,也会像下糖豆一样出诺贝尔奖获得者。一个实验室也许就会出好多个。
前面,我们留下了一个问题:当整个人类的创新活动变成一棵创新之树和一张创新之网的时候,我们作为个人怎么还刷得着存在感呢?我们个人的价值怎么体现呢?
创新活动越是这样演化,个人的价值其实就越重要,只不过换了一种人的类型而已。
以前,创新的承担者是那些节点型的学霸型人物,而未来创新的承担者是那种连线型的学渣型人物。我们可以想象一个场景,闭卷考试中,老师一进教室肯定会说:“同学们,把参考资料都交上来。不准交头接耳,独自完成试卷。”这种考场上谁占便宜?当然是学霸,因为人家聪明、人家努力,面对一个具体的困难能够攻坚拿下。像居里夫人在家搅和搅和就搞出了一种新元素,爱因斯坦在家里想来想去就想出来一个新理论,学霸一定得分高。
可是,考场突然换了规则呢?老师说咱们开卷考试,随便抄、随便问,甚至可以拿起手机问场外的同学。这个时候,学霸可就不占优势了,因为没准儿他平时只顾埋头学习,跟班上同学的关系不好,问不着别的答案。可是,学渣普遍情商高,很多同学都愿意帮他,没准儿两个学霸告诉他不一样的答案,他还能知道哪个是对的,虽然没有任何道理。
我们说的这个学渣是谁?比如乔布斯。乔布斯的私德是有名的不好,但是为什么他是智能手机时代的开创者呢?
乔布斯一行代码也不会写,他就坐在一个网络中央,用处女座式的工作方法(乔布斯并不是处女座,只不过他带有这种性格特征),把所有人以及周边的上下游产业链全部逼疯,用他那种在外人看来毫无道理的挑剔,生生逼出来这么一个叫iphone的创新。
现在,我们都公认他是智能手机的开创者,但他做具体的工作了吗?没有,他只是进行选择和判断,这是一种典型的学渣在考场上抄来抄去的风格。
所以,当创新是在树上和网上完成的时候,谁能找到更广阔的连接途径,谁能做出最精准、最无法琢磨的精准判断的时候,他往往就会成为人类大创新和大创造的承担者。
你可能会说,我也想成为乔布斯,我不想变成居里夫人,有没有什么路径呢?我也不知道。不过,大家可以看郑也夫老师的社会学著作文明是副产品。
这本书通盘考察了人类早期的那些文明成果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在这本书里有一章浓墨重彩地给大家介绍了五种创新机制。这五种创新机制一直存在着,只不过在现代的创新条件下,我们看着它更加刺目而已。下面,简单地介绍一下这五种创新机制。
第一种叫给予。就是自己有什么好东西,别跟憋宝似的憋在家里,要多跟别人分享。这不是搞慈善吗?不是,给予这种行为不仅是慷慨地帮助别人,还可以塑造对方的行为。大自然就是因为慷慨地赠予了人类所谓的“天赐圣米”,最后把人类逼到所谓的农业社会的生活方式里面。人类不愿意,但是没办法,谁让你刚开始接受了老天爷的给予呢?
一个叫张小龙的人开发了微信,非常好用,我们被免费给予了,于是就用了。用完了之后,今天我们再也离不开微信了,我们的很多信息接收,甚至是购物,都要在上面完成的。所以,我们的行为实际上被这种慷慨的给予所塑造了。
因此,如果你想做一个创新的节点的话,就要慷慨地把自己的东西给予出去。比如,去年特斯拉把自己的专利全部公开了。我们当时觉得这是多么高尚的情操,现在一看,原来它是一种驯化和塑造其他人的商业利益行为。
第二点,借用和移用。就是把别人的好东西拿过来使。现在,很多人还在喊,要独立创新、自主创新,不是有毛病吗?这套话术是很多年前的老古董,现在是什么年代了?
现代西方文明建立在一个底座上,这个底座就是字母表。没有这套表达系统,西方文明什么都没有。但字母表是怎么来的呢?它的源头是古埃及人的象形文字,后来传到闪族人那里,被变成了字母文字。
这套字母文字由腓尼基人传给希腊人的时候,不包括元音。希腊人的语言是有元音的,所以把元音字母补了进去,变成了希腊字母表。然后再传到古罗马人手里,改造成了拉丁字母表,这就是我们今天熟悉的26个字母。然后,我们中国人在近现代的时候借用过来,变成了我们的汉语拼音。整个借用过程有付一毛钱的知识产权费用吗?没有,但是整个文明就是这样传播的。
第三点叫杂交。从别人那儿借用过来的东西是不是可以和我原有的东西放在一起,产生一种全新的创新呢?比如活字印刷术是我国宋代的毕昇发明的,但是活字印刷术在中国本土并没有开花结果,因为我们汉字的字数太多,所以这套印刷方法其实无法大规模提高效率。但是在欧洲就不一样了,欧洲只有26个字母,再加上活字印刷术,迅速地推动了印刷术的传播,盛开了一朵非常璀璨的创新之花,这就是杂交的效果。所有的创新本质上都是杂交。
第四点叫发明。但是,郑也夫老爷子讲的发明跟我们平常理解的可不一样。就是说,当一个创新成果摆在你面前的时候,你先别着急,它的很多本性还没有暴露出来。随着时间的演进,它会逐渐把自己的天赋本性发扬出来,你作为一个创新者来推动这个过程,这就叫发明,是发扬明显出来的意思。
凯文凯利在必然这本书里讲得好,现在很多创新在刚开始的时候是伪装成其他东西的,电视就是这样。电视刚发明的时候,接到老百姓家里,大家说这玩意儿不就是在家里可以看戏剧和电影吗?刚开始,电视的内容就这两样:第一,转播一台戏;第二,放个电影。
但是,电视的本性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才呈现出来的,后来发现了那个eng(便携式的视频采录系统),电视的内容于是得到改观,再也不是只有戏剧和电影了。它变成了我们看到的电视新闻、纪录片等各种各样属于电视这种媒体样式的内容,它逐渐把自己发明了出来。
第五点,叫互动。现在的创新不存在什么单人独舞了,往往都有一个对象跟你互动,这叫双人交谊舞,甚至不止双人,是群魔乱舞,一堆公司在一起互动。有的公司就有这样的体会,之所以玩命地向前创新,就是因为竞争对手跟得太紧,像狗一样撵着自己创新,自己不得不创新。
很多大国的精彩创新也是这样,往往源于激烈的军备竞赛。所以,敌人的存在不见得一定是坏事,没准儿是一个非常好的互动对象。如果你真的把敌人干掉,你独霸天下、垄断市场之日,没准儿也就是你的创新停止之时。
我再归纳一下刚才讲的这五点:一个是给予,一个是借用,一个是杂交,一个是发明,还有一个是互动。这五个东西就是在别人的创新、创造上,编织一个创新之网的五种办法,都是综合其他人创新的五种办法。只要你掌握了这五种办法,创新之树就是由你亲手推动成长的,创新之网就是由你亲手编织的,而创新的果实就由你来品尝。
03认知升级与摆脱窘境
王煜全
楔子:我的朋友王煜全
我的朋友王煜全不算大众名人,但是在小圈子里也是高山仰止似的人物,因为他有一些能力和他正在做的事情,是别人永远要隔着一层玻璃的东西。
我说两方面。第一方面,他的外语能力。外语好的人多了,但是能够大量而快速地阅读英文原著,这种能力在我身边的朋友中仅此一位。所以,王煜全的很多视角是非常新锐的。私下聊天的时候,我经常听他给我讲最近正在发生什么。
还有一方面,王煜全的公开身份是一个投资人。但是,他跟我们看到的所有投资人都不一样。一般的投资人都是在美国融钱,然后到中国来投资,因为中国创业者的市场机会是最发达的,而美国人有钱,这貌似是一个很顺畅的逻辑。
但王煜全做的正好相反,他是带着中国新兴中产阶级的钱,跑到美国去投资那些创新企业。在我认识的所有朋友中,对于美国的创新,他的理解是最深的。
他的很多结论和我们的日常认知大相径庭。他会告诉我们,美国式创新正在怎样发生,它对中国人的命运到底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硅谷已经out了,大家要硬起来
以前,我们理解的创新,必须是一个巨大的公司,它很有钱,设一个研究院,找一帮专家在里面鼓捣n多年,然后出来一个产品。但是,美国的创新,尤其是美国主导的创新是一帮小公司做的。按照北京大学薛兆丰老师的观点就是,谁也想不到路边一个二层小楼里边一个几十人的小公司,再过5年就是下一个世界500强。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就是因为大公司的效率转化是极低的。大公司看似雇了很多人、花了很多钱,很多科研成果往往需要好多年才能搞出来。
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诺贝尔奖。我上大学的时候,曾经立志献身科研来着,然后我去找教授请教。教授给我写了封信,说我要立志献身科研,就做好一辈子做研究的打算吧,也许到我退休的时候能做出点成绩来。听他这么一说,我被吓着了。
事实的确如此,拿到诺贝尔奖的那些人年龄确实很老,大多都是七八十岁、八九十岁了,甚至可以说但凡寿命不够长的,就拿不着了。但是实际上,他们做出成绩的时候都很年轻,都在30岁上下。就是说,他们做出成绩以后,需要等待50年左右的时间,诺贝尔奖的评委们才知道,原来他们的东西是有价值的,可以给奖了。
现在,我们会看到一个倒逼的现象。很多科研成果已经在市场上得到运用了,这个时候诺贝尔奖委员会如果再不给奖,压力就在它那儿了,所以现在给奖的速度大大提高了。比如,2010年诺贝尔化学奖的主题是石墨烯,这个研究成果是2002年左右的事,才出现不到10年的时间。为什么不得不给奖呢?因为与石墨烯相关的公司已经有一堆了,生产石墨烯的厂子也不少了。这个概念已经是路人皆知了,这时候那些诺贝尔奖评委也不好意思了,于是赶紧给奖。
还有日本的蓝光dvd,因为它的发明者不是学术界的,本来得奖的概率是非常非常低的,但是这个产品一出来就在市场上热卖,最后没办法,也给奖了。
过去采用的就是顺势推动的方式,高校找一帮人慢慢去研发、慢慢去转化,最后推向市场,效率极低。现在反过来了,变成谁来选择哪些科研应该被推到市场。所以,美国现在有一大批非常优秀的企业家就干一件事,去高校里找最好的专利,然后跟专利所有人谈,拿他的专利做成产品推向市场。这些人基本上是光杆司令,他们成立公司就干这一件事,就是花很长的时间把高校的成果孵化出来。评估了一下,差不多要5~8年的时间,要有上千万美元的投入,才能孵化出一个产品。
可想而知,这个难度有多大,风险有多大,因为这个公司在这5~8年里基本上没有任何收入,都是在研发,都是在付出。
但是,这些公司往往是优中选优的,因为它要靠持续地融资,要融1000万美元以上才能把产品做出来。但凡它的科技不够好,但凡研发中途发现没有前途,它的经费就断了,这个公司就死了,所以这个产品,包括这个科技必然是最强的。
另外,我发现5~8年这个规律是跑不掉的,不可能比5年更短。也就是说,它拿了5年前最好的科技,真正做上市的时候,它一定是世界最优的,所以往往能够焕发出来巨大的活力。这些公司一旦上市,往往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上升成真正的跨国企业。
国外也有很多数据来证明这一点,比如财富500强,老外有个更长的榜单叫财富1000强(fortune1000)。财富1000强显示,1973—1983年这10年里,有350家财富1000强企业换了位置,就是说有350家下去了,又有350家上来了。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