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第50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换上新一任秉承上意而来的社首到位之后,只怕是会迫不及待的找出,他们这些前任把柄,掀起一番人事变动和清洗,以树立自身的权威。

    到时候,就连他们这些重要的外线和分支成员,都难以独善其身

    因此,在这种微妙情势下,他最好能够回去一趟,表明态度和立场才是。

第670章 出援15() 
接下来,就是乘势拔除这些弥勒教,在江原道北所占据的据点和城邑。进一步消弱敌方战争准备和潜力,展开为基本目的烧掠捕俘作战。

    正所谓不动手也要做好准备,一旦动手,就要坚狠果断雷厉风行才是。

    特别是根植于底层的宗教作乱这种东西,只要能够乘着对方还没从失败中反应过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露在面上的苗头一举扼杀掉,而不是让对方重新缩回地下,变成沟渠里的老鼠。

    那些盲从愚信的普罗大众,就自然没有了主心骨,而失去被蛊惑和煽动起来的组织力量了,那就根本不足为患了。

    只要下手足够快,快刀斩乱麻的剪除掉这一批后,就算是日后其他地方的米勒教余党卷土重来,要想重新发动和聚集起来足够的声势和人手来,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了。

    反正我没法长久占据这些地方,那不如旧彻底将地方打烂弄乱,烧毁那些城邑要点,搬空地方的储集,让对手也没有办法利用起来好了。

    而在此期间,用缴获的物资为代价,有偿和悬赏式的鼓励检举揭发和告密之举,也是一种有效的分化瓦解手段。当然作为外来势力,因为为时尚短,真正愿意配合和响应的寥寥无几,但我们的目的其实已经达到了。

    其实,我们也不求能够抓到什么,真正的有价值的对象和目标,但只要能因此造成一种声势和假象,在相应沉默的绝大多数群体中,造成人为的分裂和鸿沟。乃至让残余的米勒教份子内部,开始相互猜疑和排斥,弱化其行动力和凝聚力,就以及达到目的了。

    只是,

    因为一个突发消息,正在引兵乘势追击,全力扫荡江原道北四郡的我。却是不得不暂停下脚步,提前终止行动下令收缩部队。

    “罗津港有变,”

    我有些惊讶的看着,已经跑死两匹坐骑,自己也孱弱得需要人搀扶才能站稳的信使,还依稀记得他叫方天应,乃是留守清溪营营头方腊的子侄。

    “严格说是先从海阳城中发生了内乱。。”

    “敌人是谁。。当地的藩军呢”

    我紧接问道。

    “变乱就是从藩军中发起的。。”

    “押使金哲已经不知所踪了。。”

    而按照方天应的说辞,他们一小队人骑马冲出海阳城来报信的时候,却是发现罗津港也受到了围攻而火光冲天。

    我更加惊讶了,能够压制了那位立下大功的前代家主金哲,进而煽动和影响藩军发起反乱的,只怕是金氏藩里的极有威望的人物了。

    只是金氏藩那里,是拥有如何的自信和底气,才能如此果断的想要截断我军的后路啊。这种明显属于过河拆桥损人不利己的决心,又是在如何巨大的利益和代价的驱使下,才能做出来的。

    难道另一个时空的,自古棒子多逗比的传统,也不可避免的流毒到了这个时空么

    此外,还有一个问题,金氏在海阳城发起烦乱之后,又是哪来的余力,还能去围攻罗津港的驻军,难道还有其他的势力介入了。

    “已经点齐人马,尚有来自金氏的藩兵一千二百四十一员,夫役一千九百七十人。。当作如何处置”

    杨再兴再次请示道

    “藩兵就地解除武装,编入夫役中监管好了。。”

    我当下决定到。

    “至于夫役暂时沿袭照旧,不过要与其他地方的人手混编起来。。”

    “以十人一组的连座法,悉令相互监视和举告,敢有失逃违逆者,抽五杀一”

    虽然情况急转直下,只是当初从洛都到淮东的上千里,毫无后援和接力的孤军转战都过来了。

    这种突发的状况,对于我的部队虽然有所影响,却是早已经过了那种,一听说后路受到威胁,就不战自溃的初级阶段了。

    毕竟,经过一路的征战和搜刮,粮草和人手还算充足,就算留在原地也可以支持较长的一段时间。

    只是当我决定回师的时候,那些随军的数千藩兵之中,不可避免的因为某种人为散步的谣言和风闻,出现了不同规模的逃亡和骚动,但随后就被严厉的镇压下去。

    那些逃亡的藩兵,也被马队给一个不漏的捉回来,然后剥光放在雪地里,用马拖拉到死。于是在恐怖和强权的威胁下,狂泻的士气和秩序,似乎又重新回到了大多数人的身上。

    只是临阵的具体战斗力和意志,就不太好说了。所谓的杂流部队就是这么麻烦的说。

    。。。。。。

    德津郡,海阳城,

    在城中发出的巨大喧闹声,就算是被幽禁起来的金哲,也能在昏暗的内室里听的一清二楚。

    随着喧嚣和声浪,一阵大过一阵,他的心情也在猛然的下沉,直坠往某种绝望的深渊之中。

    本以为自己的遭遇,只是金氏内部权力纷争,为了当家的主导权而排除异己而已。但却没想到以老父为首的那些族人,居然所图更大,竟然打算对驻留在城中的那些淮东军下手,而直接在居城里开战了。

    究竟是如何的利令智昏在驱使他们,又是怎样的天大好处蒙蔽了眼睛,才能让刚刚蒙受了援手之恩,才从覆亡的厄运中摆脱出来的金氏,就迫不及待的翻脸成仇,对付起一贯通贸往来的潜在盟助啊。

    虽然在家族之中对于金氏藩,变相受制于人的现状,不乏异己之见或是有颇有微辞,和抵制外来的暗中非议,但金哲都以为这不过是某种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泛泛而言,

    却没想到一贯保守稳健的老父,居然也有这种明显不切实际的想念和企图,并且因此付诸了实践,

    他们难道不知道,现今的金氏藩固然是因为实力受损,而不得不需要倚仗外力,才能聊以自保。但相对于别郡那些破家灭门而言的诸侯分藩,却也是前所未有的,籍以壮大和扩张影响的天赐机遇,

    淮东军毕竟是外来者,想要有效掌握和影响新罗地方,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就必须依靠倚靠某个本土势力作为代理和过渡。

    因此,金氏只要扮演好淮东军的协力者,用有限的投入和尽心的帮助,就可以轻而易举的得到图谋的这些东西,乃至成为全罗道的诸藩之首,而入主全州府。

    但这一切都毁了,就因为某个莫名其妙不愿受制于人的理由,和“自家事自决”之类颇为热血的口号煽动。

    而持续不断的喧哗和呼喝声,也意味着久战不下而陷入,某种僵持或是胶着的事实。无论是那一边的上风,都代表着与淮镇越发越深重的仇怨,以及那些金氏儿郎的无谓流血和牺牲。

    至于地处沿海的金氏,在暴怒的淮镇全力报复之下,还有什么将来可言么,光是全罗道内的那只淮东军,在后路断绝的全力反扑之下,还有谁能够阻挡他们。

    别人或许还可以丟下领地人口,退逃到内陆去暂避其锋,但是长期依仗海茂之利和鱼盐所获的金氏藩,在失去了沿海的根基之后,难道要举族去过那种寄人篱下,仰仗鼻息的附庸生涯吗。

    而且,没有了足够自保的能力,有时候就连附庸身份和基本的家名,都欲保全而不可得了。

    毕竟,谁知道那些内陆的诸侯,在“满万不可敌”的威胁面前,会不会乘机吧金氏一族,跑出去作为平息事态的赔礼。

    谁又会放心,自己手下有一群背信弃义之徒,不会再次重蹈覆辙。

    这一刻他头脑无比的思虑清明,也就格外的绝望和悲观了。

    。。。。。

    而在罗津港,依旧战火如荼,厮杀叫喊声蔓延在,满地的废墟残垣之中。

    “将所有的夫役和辅兵,都武装起来。。”

    宋公明亲手抬铳,击杀了敌军中的一名旗手,一边大喊道。

    “只要守住这儿,就有源源不断的后援。。”

    “还有前方回师的人马,也在指望着我们。。”

    “有我无敌。。战死勿退”

    虽然作为驻留当地的防戍营,他所辖的郓城营也只有九百人正编,再加上杂七杂八的辅卒和受过训练的水夫船工什么的,堪堪达到一千五百多人。

    所幸港区之内,存放了大批足以将他们武装到牙齿的火器和军械,以及因为过于沉重,而被暂时留在港区的十数门重炮,还有港外三条水营战船,提供的间歇炮火支援。

    因此,才能够至少十数倍优势之敌的全力围攻下,有惊无险的将一次又一次的攻势,给阻挡轰炸回去。

    不过尽管如此,他的人手还是不可避免的因为伤亡变得匮乏,而令全力维持的战线,有些岌岌可危起来。

    因此,他已经再次在收缩了防区了,放弃了外围堤墙和居民区,以及集市的大部分;并在其中设下陷阱,将突进来的敌人,连同建筑一起烧得焦头烂额,也多少用火势阻挡了一整个白天的时间,

    然而随着天幕渐暗,到了夜晚真正的考验又来临了,这是一个月黑风高,细碎雪花飘遥的晚上,远程火器投射和压制的威力,也因为能见度的降低而被大大的削弱,

    这时候,别说是安置在仓房顶上的火炮,就算是港外提供支援的战船,也将失去大部分的准头,而只剩下直接轰击对方营地的有限威慑力。

    以冷兵为主对方,却是得以展开来数量上的优势,而在暗幕的掩护下突入足够的距离,这就意味着直接进入无可取巧的近身肉搏,和硬碰硬的巷战消耗阶段,

    “还有人么,我需要更多的人”

    黑暗中,用雪搓着脸来保持清醒的宋公明,沙哑着嗓门喊道。

    “还能动的伤者都集中起来。。”

    “送到船上去把。。”

    “把剩余的兵器和火药都堆积起来。。”

    事实上,他已经做好了最坏打算的,虽然有些不甘心,就这么死在异国他乡这个结果,但至少能够把时间拖得更久一些,多啦一些垫背的也好啊。

    “可否让我等协助一二。。”

    这时候,一个人被带到了他的面前,有些底气不足的道。

    “你们。。”

    宋公明定睛一看。却是滞留在罗津港中,等待装船的那些蒙山军的俘虏,大概也有大几百人。关押在仓房里,成为被遗忘的角落。

    “我辈亦是无处可去了。。”

    来人结结巴巴低声下气的道。

    “若能够度过这个难关,,还请将军给余下的担保个前程。。”

    “给他们发放武器和口粮。。”

    宋公明最后还是有些自暴自弃的痛下决心到。

    就算是他们这会跳出来其实别有异心的话,也不过是早死晚死的问题了。大不了等下放手烧起来,多拉一些垫背好了。

    而在罗津港外的黑暗中,也有人在大声的抱怨着。

    “金氏那边一群废物,”

    “明明是在自家的居城里,占据里应外合的主场便利,”

    “却依旧让对方惊觉起来,到现在还没有能拿下

第671章 出援16() 
全罗道南,雪地行军的间歇,一处营帐当中

    在数名随身奴婢一番努力之后,总算点起炭炉煮开雪水,开始在某种烟气中烘烤被雪粒沾湿靴子和裤腿。

    然后就被主人裴成吉给赶了出去,

    “你说,这是藩主的意思。。”

    作为裴氏藩的代表,裴成吉有些心情复杂,皱着眉头看着一位秘密到访的说客。

    对方叫成庆,乃是现任藩主自小一同长大的伴当,也是掌管内事的现任内宰,因此在身份上就代表了某种重要性。

    “淮镇毕竟是外来之势。。”

    来人继续解释道

    “虽有一时强横而力压各家,却素无人心德望的。。”

    “也是难以恒久成势,终究是一番过客的。。”

    “因此,最终决定藩家命运的,最终还得是我辈啊。。”

    “你的意思是。。”

    裴成吉有些犹豫的道。

    “让我私下引兵脱离么。。”

    在原本实力最强的金氏那里出了变故,而被集体解除武装之后,光阳裴氏的武装力量,就成了各家藩兵之中,当之无愧的第一序列了。

    如果就此引兵脱离的话,虽然有些不够厚道和背信弃义之嫌,但是家里那些人的想法,也不是不可以理解。

    既然淮镇出现了某种危机和颓势,作为接受了援助,又被变相绑上对方战车的裴藩,也自然要考虑更多的退路,保全实力以应对新的局面和可能性。

    毕竟,如果没有淮镇的存在和制约,刚刚光复了位于全罗道中部,湖南之地的裴氏,就不免要受到来自北边全州府里的压力了。

    他手上这点经过战事锻炼的人马,就显得尤为要紧了。

    “当然还不止这些了。。”

    成庆喂喂摇头道

    “若是如此,又何须着我的专门跑着一趟了。。”

    说到这里,他左右顾盼再三,才放低声调

    “淮镇征发的各家夫役和后队淄粮,是你们轮流看守的把。。”

    “不可,万万不可。。”

    裴成吉顿然面色大变,摇头似拨浪鼓一般。

    “你是没见过淮镇的厉害。。也不知道这其中的关碍么”

    “本家又是拿什么去应对淮镇的怒火呢

    ”就凭这点仓促聚起来的藩军么。。“

    “当然不是了,。。”

    成庆继续加码道

    “在此事上,本家自当有所援应的,,”

    “你是说。。”

    裴成吉脸色变得惊异不定,却是想到了什么

    “是富家还是蒲氏。。他们敢!”

    “为什么不能是。。两家联手”

    成庆看起来愈加胸有成竹的示意道。

    “正所谓外有协力,内有呼应。。”

    “你以为金氏之变,只是偶然么”

    “而作为全州与本家的凭据和担保,将进行联姻”

    “家主拟让你迎娶蒲藩翁山公的嫡女。。”

    “日后作为分出去的本贯,而入居全州别开一脉。。”

    “故此其中兹事体大,家主特别交代由我亲来说明的”

    “这可是前所未有的良机啊。。”

    “只要稍微有所动作,说不定其他家中,亦是是群起相应的。。”

    “则是事半功倍,而本家首得先机的。,。”

    “的确是个良机。。”

    裴成吉表情变换了数度之后,像是咬着牙根下定了某种决心。

    “在我这就去召集人马,暗中筹备。。”

    “内宰还请到别帐休息。。静候佳音好了”

    然后,在片刻之后只听得沉闷的数声击打和惊叫声。裴藩的密使成庆,带着一副难以置信和震惊的表情,佝偻身子滚倒在地上,然后被拥而上的塞口捆绑成各粽子。

    “你说的没错,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裴成吉这才冷笑着,踩着他的身体继续道。

    “不过这个机会,却是各我辈乘势上位的良机啊。。”

    “做一个家主和次席大兄之外的第三人,怎么比得上自己当家做主的好处。。”

    “而这随行的上千藩兵,就是依仗立身的本钱啊。。”

    “真是多谢你的提点和触动。。”

    “若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