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却是有感国中擎制甚多,而那些聚拢追随在他身边之人看似虽多,但是富有经验而合用之人,却是了然无几。
大多数不是心思和立场各有异同,需要他努力调和才能大用。不然就是才量和格局有所不足,只能使为为耳目,使为鹰犬,使为爪牙,而缺乏独当一面或是担负大任的综合资质。
第371章 接敌()
老子打了胜仗,敲了一大笔回来,还没好好风光摆显一下,后方的重要据点就被人给抄了。
我真心是一肚子疑问,或者说很想骂声直娘贼什么的
好歹是两个满编的主力营,外加刘延庆部撤下来的数千人,出外野战什么的不好说,凭借留下的物资和装备,固城自守应该绰绰有余了把
这么会打到丢掉据点和辎重,轻装跑了出来。
但是按照崔邦弼和杨再兴的说辞,正所谓祸起萧墙,堡垒都是在内部被攻破的云云,这次也不相远去。
由于,他们重点防患的是来自曹州方面的追击部队,但没想到,这一次的敌人,却是从东面和南面两路杀过来的。
虽然南面一路偏师,被留守巨野县辅军大队挡住,并且据城成功击退之,杀获各千。
但因为东面的布防,相对薄弱一些,像宿城、平陆数县,都只有一些负责维持当地的戒哨部队,因此,这些据点很快都纷纷丢掉,一下子就被打到了郓城城下。
又担心郓州当地的散兵和夫役中,因为北军卷土重来,而出现了不稳的迹象,因此专门派人监控之,但没想到问题出在了刘延庆那边。
“都是某家的错。。”
满眼血丝的刘延庆,瓮声接口道
因为,在收拢陆续逃回来的后锋部的过程中,不免夹杂在其中的北军奸细。
因为他的部队是在淮北当地补充过的,因此不乏淮上口音,混迹其中一时有些不查,结果激战到紧要关头,在城中放火作乱,让北军在城墙的水门方向,乘机摸开了一个缺口。
然后这个缺口最终变成了,守城防线逐步溃决的导火索,待到北军连开两门,局势就不可挽回了。
新军左厢的火器部队再怎么牛逼,却也没法在数倍围攻的近身巷战中,反败为胜,只能节节抵抗,且战且走的弃城突围出来。
然后,这些败退出来的人马,沿着大野泽的西岸,一路南下,试图汇合巨野县的部队,再作打算,却与出现在巨野县的另一路北军,迎头撞上再次打了一战,
两营为首的将士长期未得休息,已经身心俱疲,还是没法站稳脚跟,不得不且战且退的折退南下,向徐州方向靠拢。
事后清点人数发现,杨再兴第四营因为是冷兵为主的传统部队转化过来的,更擅近战缠斗一些,因此,这次走出来七成,沿途收拢一下居然还有八成人手;崔邦弼的第三营就差了许多,能够继续保持的建制,最后收拢起来,就只有五成多一点了。
而协同的三只辅军大队,也就成建制的跑出来一只,而那些战斗力和组织度,更差一点的散兵团真的就成了“散兵”,被冲散分割在城中或死或降,只有七八个残缺补全的小团,自发跟着着辅军大队从另一个城门突出来,然后路上又跑散和掉队了一些。
而这些跑出来有没有掉队的散兵,居然倒有大半都是本地招募的郓州人,
不过稍稍询问了理由之后,也就释然了,他们只是害怕北军卷土重来的清算和追究,才不得不跟着跑出来的。
毕竟,这些人之前还是地方团练的时候,就参与了驱逐了河东军的内讧,又投靠了新军左厢打了好几战,不知道沾了多少北军的血,算是再无回头路了。
因此,与我本部汇合的这些人马,除了随身的火器装具之外,其他都辎重,都不得不放火烧掉或是毁弃了。
“来的正好。。”
我对着他们,斩钉截铁的道。
“怎么退下来,就怎么在打过去好了。。”
。。。。。。。。
巨野县,战斗过后的痕迹还未消失,成群结队的北军士兵,正在废墟上仔细的打扫战场,同时搜寻着什么。
“这便是那些伪朝新军,所用的火器么。。”
威远军统制,怀化置制李处温,仔细端详着一只战场遗落的长铳。因为败走南军的刻意破坏,具体落到他们手中还能保存完好的火铳委实不多。
他也自有郑重其事的理由,因为南渡数万大军,就有近半人马便是败亡在使用这种武器的军队手中。
无论是对于渡河的河北行台军序,或是北国朝廷来说,损失这三只堪称长镇边要的主力军序,后果和影响远比想象的更大。
一方面,因为他们是在堂堂正战中被击败乃至歼灭的,而不是处于敌人的奇谋诡计,或是在埋伏和突袭当中,被优势甚大的敌人所击破的。这也多少打破了南朝军马,普遍孱弱不耐溺战的一贯宣传和印象。
另一方面,在争端不停的北地,各种损兵折将并不算意外,甚至是一种较常便饭,从某种程度上说,底层的兵员乃是最不值钱的事物了。
反正满地都是吃不饱,活不下去的人,每年饥而无食起来作乱,又被镇压和收编的不知凡几,已然成了一种定期的常态。只消能打战,从贼到兵,再从兵散为贼,也不是什么稀罕事。
实在不行,只消派亲兵下乡一趟,就能用绳子穿着一串串的新兵回来。就算是良莠不齐也无妨,只消将他们驱赶上阵,能够回来的自然是合格的兵员。
而有过多阵经验的老兵,无疑就是相对的金贵一些的事物,也是任何一位将领,重整旗鼓东山再起的基本班底和依仗,但只要有所利益和代价,也不是不可以损失的起。
但是,久经沙场军官和将领就不一样了,作为北朝以兵强马壮论地位的政治生态,除非是国朝的中外军编制,否则在地方序列上,还是容不下多少尸餐素位或是光靠裙带关系,混日子的庸碌之辈的。
二项平海军这样,老字号军序和主力劲旅的任何一个军将,都是用尸山血海的优胜劣汰,给浸泡出来的宝贵财富。就这么一战折损掉,就算是都统制张叔夜,也不似口头上表现的那么轻松的。
因此,对于这只新军左厢所属,也格外重视起来,这次出其不意拿下一城,自然要好生端详琢磨一番了。
只可惜,因为与平海军的某种渊源,外加上因为颇具人望的都虞侯周兴文,为流弹击伤重而不治的复仇心态,而令本部将士对溃败城中的残敌,泄愤式的大加屠戮。
因此,待到他亲自带队制止,在数量有限的俘获中,居然没有多少有份量的职介和身份的人,来满足李处温的拷逼内情需要。
“除却前端可装尖刃,且做短矛突刺格战之外。。”
这是李处温让人摆弄了半天之后,最后得出的结论,
“与国朝所用的大多式样,别无大异啊。。”
说实话,他感触更甚的是这些南兵,在身处不利巷战中,持铳肉搏的彪悍顽强。可以说,除了形体稍逊之外,其他方面已经不逊色与北国一线的战兵了。
“居然能将神彪军打的大败亏输,我看还是因人成事尔。。”
说到这里,他将手中的长铳交给亲兵。
“既然是小张使君的吩咐,那就将这些战地所获和俘虏,都移给。。”
“报。。”
这时候,一名虞侯进来禀告道。
“左旗营发现了败走的敌踪,正在接战中。。“
第372章 接敌2()
威远军左旗将,兵马都知周可焯,紧盯着远处扬起的烟尘,不免有些期待和激动。比·奇·中·文·网·首·发
打过河来这些日子,他们这些河北军序,可谓是大小连战皆胜,破敌无算,无论是高城坚垒,还是桥津险要,都在小张使君的运筹帷幄中,一鼓而下或是困死一隅。
但是忽然一夜之间噩耗传来,
轮替断后阻敌的平海三军,居然莫名其妙的败亡在一只南军手中,许多人都是难以置信的骇然心情,或是信誓旦旦的宁愿当这是讹传而已。
然后,他们不得不在强令约束之下,放弃垂手可得的胜果,暂时避走向西,改与濮州的友军汇合,再做计议。
说实话,全军上下包括周可焯在内,心中亦饶是有些不服气,或是不信邪,总倒是应该还有别有缘故的。
这一次,本阵奉命攻取郓州连下数城,总算是给那些败亡的同袍,好生出了一口气,也不免生出,所谓“满万不可敌”的新军左厢,不过如此的心思。
只要不给他们拉开距离,不计伤亡的抢近身去,那些火铳之类的玩艺,就没有多少腾挪的余地了,
不过他也必须承认,破敌容易歼敌却有些困难,
面前这支南军很是有些坚韧和油滑不溜手,打不过之后四散奔逃起来,却是甚有章法和耐心,让这些长途跋涉过来的将士,也不免有些追之莫及。
以至于两度败之,却都未能毕歼之功。好在这里,总算是重新咬上了他们的踪迹,不过也遇到了新情况。
但是,
待到对方露出身形,周可焯却顿时惊讶了一下,然后他和他的部下忍不住哄笑起来,来的是骑兵,居然是南朝的骑兵。
虽然自古以来骑兵号称阵中之宝,决胜之锤,但也要看用的人是谁才对。
而作为自古以来以骑兵胜长的,并且在安东、平卢的沿边,亲自对抗和教训过那些,自小生长在马背上的室韦、靺鞨北国将士,他们实在有无数种理由,嘲笑和小觊这些短腿南蛮子的所谓骑兵。
因为南方实在没有什么出色的战马,也缺乏骑兵驰骋纵横的原野环境,来锻炼和培养各种马战技艺和经验。
更何况,作为身经百战的老辣眼光,他轻易看出来,这些南军骑兵的骑术和动作,还有些生疏和僵硬,就好像才掌握骑马,没有多久一般。
不由心中有些警惕,又有些放下心来,这也是不善马斗的南军,最惯常的战法之一,骑马代步再下马列战。
突然在距离还有段的位置,纷纷停了下来,他心中暗道,果然是准备来了么,不由高喊到。
“长铤趋前,具阵。。”
这些早已停下变成应敌和反突击阵形的将士,迅速在前列,伸出成片的枪尖来。
但是这些南军骑兵,却没有如期的下马步战,对面向着两翼展开,拉出一个长长的横队,周可焯心中突然升起些许不安来。
“小心防护。。箭矢”
他如此吩咐道,心中却在猜想,对方难带想玩骑射
“步弩手预备。。”
然后就见随着他们胯下的坐骑有些微微的骚动和不安,对面一条细长的烟龙蔓延开来,然后才听到空中的咻然声。
这些连马都骑不好的南兵,迎面就给了他们一场彻头彻尾的教训,之间站在前排的长兵将士,身上绽开了一团团血花,纷纷在惨叫和闷哼声中,颓然倒地。
“步弩手,迅速上前回击。。”
周可焯,赶忙下令道。显然对方配备了骑在马背上用的火器,但是还是有些疑惑不解,
以往两朝交兵时,并非没有在马背上使用过火器的尝试,但是马匹这种东西,就算是受过训练,但还是太容易受到火光和震响的惊吓。
大多数情形下,只能下马用人勒住之后。在步战中有限的使用火器,才不至于相互跑窜冲乱队形。
面对当面急匆匆射出的箭矢,这些南军却是返身拨马就走,毫不留恋的迅速跑出了步弩的最大射程,讲那些稀稀拉拉的箭矢,抛在身后。
“该死。。”
如此周而复返数阵之后,周可焯也只能看着死伤狼藉,有些疲形于色的部下,恨恨的骂道。
虽然这种游而不击的战术下,左旗营的总体伤亡不是太大,但是这种光挨打,却使不上力的战法,也太让人憋屈,也是颇为影响士气的,剩下的人中间,也不免出现了疲惫和动摇。
只见前方的南军骑兵,再次聚集起来徐然靠拢过来。
“又来。。”
周可焯瞪大了眼睛,却终于果断下了个决定,
“步弩手掩护,交替脱离战场。。”
他终于意识到,如此纠缠下去已经于事无益了,连最初的追击目标也丢了。在这个地方交战位面也太过不利了。
本部还是需要足够的工事和建筑的掩护,来对付这些狗皮膏药一般的南军战法。顺便把这个发现,报告给上官。
因为这场战斗,这让他们想起了每年进入草原,屠戮和打击那些迁徙中游牧部帐的战斗。
只是,那些前赴后继骚扰不停的牧骑,各种既短且软的弓马射术,却不是这些密集列阵的马上铳,射程和威力可以比拟的。
相比之下,因为是追击而轻装序列的左旗营,就似被拖曳在马后的风筝一般,各种牵着鼻子转,而追之不及,进退维艰。
重新确定了目标和方向之后,左旗营的将士很快就依仗出色的素养,久经战阵的经验,重振起来,木然忍受着有限的伤亡,将那些骑兵甩在身后,
很快,一个废弃村庄的轮廓,出现在他们行进的方向。交替行进中将士,顿时露出某种如释重负和期盼的表情来。
“加把劲。。”
周可焯也不免松了一口气,对着鼓舞道,为了稳妥起见,他亲率着亲兵和弩手,居于最后列。
眼看只有几十步距离,大伙儿不免加快了脚步,将原本紧密的队形,慢慢拉扯的松散开来,
这时候,突然喇叭响起,几乎紧贴在废弃的村子边上,骤然冲出一只人马来,废村里也仿若活了过来,锣鼓大作声中射出咻咻的弹丸,顿时击倒了那些,冲跑在最前列的北军将士。
“有埋伏。。”
居队中的其余北军将士,也忍不住惨烈而凄厉的叫喊起来,然后就被冲出来的骑兵,给拦腰狠狠撞进了有些松散的队列之中。
。。
紧随而后冲阵而出的,来自大梁新军右厢的骑部将赵良嗣,他方才从之前,令人有些目瞪口呆的观战中回味过来,原来骑兵战还可有这种全新的打法。
这算是骑射战术的变种么,但他又觉得并非那么回事,只是外表徒具相似而已,而具体战法和理念都显然相去甚远。
赵良嗣祖上出身涿郡,乃是隆化年间南投的骑军大将,因此其后人也蒙荫,成为南朝军中独特的世兵阶层的一部分,可以说从小就是骑兵马战的家门渊源,只是到了他这里,虽然沿袭世业做了骑兵官,但是时运就未免有些不济。
先是赏识他的老上官和荫庇关照的父辈古旧,被卷入清远之变而失势下狱,然后在御前观览的例行演武中,他因为一时内心挣扎的失手,未能遵守事前约定,败下阵来好给别人铺路,反倒把某家衙内给打翻马下,不但羞辱结怨了一个军中高门,还得罪了一批为此投下了重注的军中上司和同僚。
然后,他在军中彻底断了前程和指望,这次北伐因为缺少骑兵官,才把他起复起来充效军前,本想是乘机有所作为而拜托过往的牵连,但他似乎低估了对方的影响和决心,而军中愿意为之张目而结好对方的,也是颇有人在。
也因为这个缘故,大多数同袍,还是对他疏而远之,属于不怎么受待见的少数派。而最残酷的惩罚,不是将他一直闲投散置,而是让他去拼命奋斗之后,有一次次的与功名擦身而过的挫败和失落感。
因而,虽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