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第18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可惜这些官军甚为训练有素;不明敌友相互砍杀的大乱之后;还是被迅速镇定下来;制造成了十数倍于己的伤亡;却没能变成营啸或是崩盘。

    最后连他在内;只有十几个人脱身出来;不过他倒是运气颇好的撞上营中派出的信使;夺其甲服和号旗;又混入官军的中军;搏了一把;只可惜同样功败垂成。

    好在他这一阵子突袭;官军需要重整旗鼓的时间;多少得到一段缓冲的喘息之机;在官军的连日攻打下;大伙儿已经相当疲惫了。

    “正将……”

    突然一名跌跌撞撞的跑过来喊道

    “官军突然退去了……”

    “什么……”

    鹏举兄不顾伤势站了起来;径直走到一座哨塔上;依稀可以看见那些成群结队退下去的官军;正在收拾围山的营盘;一切彷如做梦一般。

    “暂且退兵;为什么……”

    头上抱着布条的主将张邦昌;亦是有些耿耿于怀的喊了起来;被一群小贼突入中军;吓的把头都摔破了;无疑是他人生中一个耻辱和污点。

    “这不是朝廷的旨意;乃是摄政的训丨令……”

    信使来人不紧不慢的道

    “最新的消息;伪梁已经发动了北伐……”

    “你部人马将就近调往淮北一线;布防地方……”

    “以防备那些镇守异动之举……”

    格外推荐一下;普祥真人节操满满的新作《锦衣笑傲行》;后宫;笑点;吐槽一个都能少啊

第二百六十八章 海徒() 
且不论如何广府之内;因为这桩刺杀事件;是如何的鸡飞狗跳;又是如何的后事处置和补偿。

    迎着骄阳海风烈烈之中;我已经在前往北方的海路征程之中。

    所谓征期如火;优先于一切;因此后续的种种;已经暂时与我无关;只能留待将来了。

    这次刺杀事件也给我提了个醒;从婆罗洲老家那里调过来更多可靠的人手;加强对谜样生物等本家留守核心的屏护。

    从某种程度上说;前方和后方的重要性;是不相仲伯的。就算我离开了;后续的调查他们还要继续下去的;所以得需防患未然。

    而且我北上之后;行踪就属于军事机密;又长期需要呆在军营中;显然再没有比大军环绕之中更加安全的地方了。

    乒乒乓乓的射击声;将我思绪从广府重新带回来;那是我的部下正在船舷边上;进行日常的射击训练;用鸥鸟或者游鱼;乃至空置的瓶瓶罐罐;都可以作为目标。

    在摇晃起伏的甲板上练习射击;丢在海中浮动的漂浮物;无疑是颇具挑战性的事情;不但锻炼眼力、手感和反应效率;同时也实在培养某种小集体的协调性。

    但是一旦习惯了这种射击频率和节奏后;就算遇到海战中的接舷;也无所畏惧。

    作为主官;我甚至特地准许他们按照射击的命中率;进行某种小范围的赌赛;然后按照名次;发放一些小物件以示奖励;以激发自觉操练的热情。

    三个营;约十一团的近五千人马;就分散在这十六只一组的大海船上;此外还有两千多武装化的辅助人员和辎重;则在后面一只船团上;还要晚一步启程的。

    但我们也只是这只庞大船队的一角而已;波涛起伏的海面上;尽是扬帆而行的海船;浩浩荡荡的如同回游的鱼群一般;在鼓足的风帆驱使下;努力的向北行去;拖出一道道密密迹迹的尾痕和浪线。

    尾随在庞大船团后面的;则是各种官私民间的船只;随战火而动;逐利于刀光剑影之间;这已经是深受海商文化熏陶的大梁;一向家常便饭的传统了。

    哪怕是国朝全力发起的北伐大业;也不能免俗于这些追逐着铜臭与血腥味而来的势家豪商。

    虽然让这些;不可避免的会影响到军队的纪律和士气;但是另一方面;这些自带钱粮物资活跃于军前的“助军义商”;又可以在后勤和装备上;提供某种替代和补充效果。

    所以一直以来都是毁誉参半;在朝廷上严斥取缔者有之;但是为之力争辩解的亦是大有人在。

    作为我指定的军从商之一;郑艇也带了一班老手;跟我一起北上。

    用他主动自荐的话说;郑艇这些年一直流年不利;天南地北的跑了几个地方;都没能做成像样的生意;还折了老本进去;直到遇到我后才彻底止损开始起色;因此传统贩人的生意实在做不下去了;于脆抱紧我的大腿;多回本一些再说了。

    同行的还有;不知道从那里弄到换了一副“利通商号”马甲的那只肥孔;他自称希望能够看看北地的风物;顺便看看有什么新的市场商机什么的。

    出征在即;那位郭队正也归队了;带来一批初具训练的操炮手;总算把我名不符其实的炮队缺额;给填的七七八八。

    只是他改回本名后;让我纠结了好一阵。因为他原来的名字就叫“郭药师

    你妹啊;我读书少也不是这么坑人的;他居然叫郭药师?

    我整天琢磨着收藏历史名人;一不小心就收纳了这么一个奇葩;在正常的时空;他可是以善于更换主家和效忠对象的;“三姓家奴”著称的一代奇人。

    作为辽国募集而来抵御金人的幽州汉军将领;他先是被南边的高官厚禄收买而背辽降宋;约为内应攻辽。

    结果发现;财大气粗的皇宋只是个内虚中于的样子货;想捡便宜全力北伐;却被残血的辽国满头包的拍回去;马上又改弦更张降了金人;成为攻灭北宋的前锋。

    最后以汉将之身;被金帝赐姓完颜的一代大汉奸;亲自参与和见证了三个王朝起伏更替的高端投机分子;最后居然还能安然终老。

    我一度想过;要不找机会把他丢海里去;以绝后患。

    最后我还是按下这个念头;要说历史名人;加上新拐来的两只;我的部下也快超过半打了;再多处这么一个来也不怕翻出什么浪花来;倒是相应会炮术和指挥的军官;对我来说;实在有些珍贵的紧。

    这段航程;也多少让我窥探到大梁的这个国家体制下的动员效率;得益于岭外发达的直道系统;保存完好的有线电报网络;

    几乎我们每次靠岸停泊;都有相应早已做好准备;整装待发的兵马;登船与大队汇合;像滚雪球一般;让我们所在的船团日益膨胀。

    这种状况在船团过了潮州外海;可以远眺到岭内、岭外分界的梅山关之后;也达到了一个临界点;庞大的船团;开始逐渐缩水消减下去。

    几乎每天都有满载兵员的船只;离开船团就近另行登岸;或是在近岸换乘更适宜内陆江河的沙船;从那些出海的河口;逆流而上。

    只有我们还在船上;继续向着不可意料的目标地前行着。

    按照国朝的要求和枢密院的训丨示;新军七将各自北上的任务不同;投入的地点;也都是被严格保密的;只有到了地方才会告知。

    “将军;海潮渐急;怕有浪涌”

    本船的都头;匆匆走过来恭声提醒到;

    “还请回舱暂避……”

    按照大梁水师的传统;以单船为最小编制;以管领的人头;对应陆师相应的职介;我这艘坐船上;包括配属海兵和水手在内;平日维持百来号人手;因此他是以比照一个队正的职衔;来统领这些人。

    我唔了一声;看着有些暗下来的天色;却已经是阴云密布了;空气中流动的风也变得有些急促凉爽起来;怕是有一场风浪吧。

    随后我才发现;自己似乎有些低估了这场风浪的规模和威力;所谓浊浪排空;波荡如山。偌大的海船就如;澡盆中的玩具一般;在浪墙巅峰之间跌宕起伏着。

    而我们这些乘客;也只能颇为无助的;在船舱里被颠过来倒过去的;就像是在坐过山车一般;随着那些叮当哗啦作响器物;和外面的风潮呼啸;发出一拨又一拨的惊呼声。

    时不时有未能固定好的士兵;因此摔滚在地面上;被撞的鼻青脸肿甚至头破血流的。

    而外面的甲板已经是呼号奔忙乘一片了。那些随船的水手正在努力的调节风帆;检查和固定甲板上的物品。似乎对此早就习以为常了。

    大蓬大蓬的浪花;随着摇晃起伏的船身;从水线上的舷窗倒灌进来;或是直接重重拍打在甲板上;发出某种沉闷的声响;又变成头顶缝隙中;淅淅沥沥如雨的渗漏水流。

    所处位置稍微外侧的人;已经是浑身湿漉漉的;满口满鼻都是海潮水汽中咸腥的气息。还混杂着呕吐物和血腥的味道;让相对狭促封闭的舱室中;充斥着令人很不爽的窒息感。

    在波峰谷底之间剧烈摇晃着;吱吱呀呀作响的船板和隔舱;像是在某种强大外力下哀鸣和呻吟;似乎不知道下一刻什么时候;就会不堪重负而崩裂粉碎开来。

    大海的恩威莫测;给我们很好的上了一课;我甚至听到有人在赌咒和嘀咕;只要能过了这一遭;就算陆地行军再辛苦;也打死不乘船过海了。

    才刚刚出征半途;老天爷就马上给我这么一个下马威。

第二百六十九张 翁山() 
随着船壁上出来越来越多的漏水间隙;用木塞和桐油、沙子堵了一遍又一遍;在各种心惊胆战中的忧虑中;我们终于相对完好的抵达中途的避风地——翁山岛了。

    当然这个相对完好;是不包括那些各种摔伤;或是在自己呕吐物里窒息昏迷的倒霉鬼的。至少本船上没有人掉进海里;而造成某种非常减员的

    翁山的前身乃是大唐治下的翁山县;既后世的舟山群岛/舟山市;号称东海沿海一带;最好的避风港和水师驻泊地之一;也是梁公受封并且流传下来的直领之一;因此建设的相当不错。下辖富都、安期、蓬莱三个大乡;以临海港城为治所。

    历代经营建设下来;山岬环抱之下;围绕着港区;宏伟高耸的城墙、灯塔和厚重坚实的堤岸;自然给了人一种安全感。

    虽然天色依旧沉沉;铅云密布;

    海风呼啸着裹挟着硕大的浪头;不停的拍击着堤岸;发出某种轰隆隆的咆哮声;但是只是过了几天;却仿若久违;站上陆地的感觉;是让人十分踏实和安心。

    哪怕是踩在深一脚浅一脚;提起来咕吱冒泡作响的滩涂泥泞里;

    而在我身后;那些陆续靠港的船只上;成群结队的士兵;像是水淹逃难的老鼠一般;迫不及待涌下船板来。

    他们努力们撑划着小船或是穿越颠簸摇晃的栈桥;偶尔还是有人掉进水里;然后被重新捞起来;搀扶着继续前行。

    还有人直到靠岸不远处;就急匆匆的跳下来;站在及腰身的浑水里继续向上跋涉着;拼命感受着新鲜空气和脚踏实地的感觉;然后对着绵绵的雨水发出某种傻笑或是其他宣泄的表情;很有些恍若隔世的味道。

    因为风浪的缘故;多数人只能呆在在沙丁鱼一般挤的密密麻麻的舱房里;忍受罐装人肉式摇摇车的特殊待遇;甚至连同伴的呕吐物都没法避让。

    好在作为主官;我至少不用和他们呆在一起享受;众多兄贵式贴身挤压的“天然按摩服务”。不过也不算的上好过多少;晃来晃去的颠得我都眼前要出现重影了。

    这毕竟是军令如山;船期如火的水师船运;而不是平时那些可以顺势追赶者信风浪潮;在时间山格外宽松;考虑了经济和舒适性;可以徐徐而行的商船或是专门的客船。

    在装运效率和舒适度根本没得比的。

    突然;码头上惊起一片嘈杂的呼喊声;然后顺着他们指指点点的方向;我见到一艘只来得及收下一半帆缆;就卡住的大海船;在剩余部分鼓足的风力吹动下;去势不减的径直穿过那些已经下锚;准备依次靠岸的船只序列。

    在散落的船列中;沉闷之极的震响;连碰了两声之后;又冲了出来;

    抢滩失败;却听的克斥一声;就像是从底部被撬开的蛋壳一般;在水线上也出现了明显的凹陷和碎裂;然后重重甩了一下船尾;剧烈震动的抛起无数细碎的杂物和人体;然后开始倾覆到一边去。

    被雨水打湿的长筒咫尺镜中依稀可见;上面开始跳下无数;如同蚁点的人来;有的人一掉进水中;就再也没有浮起来;还有漂浮的人头;被浪花重重的拍下之后;就在没有了踪影。

    最后被划去的小舟;拉到岸上的不足一小半人;其中还大多数是比较习水性的船工水夫和海兵成员。

    至于上面搭载的那些陆师官兵;就只能哀其不幸了。

    “这还算好了……总算有机靠近岸边;还有挽救的机会”

    水师派来的联络官;对我苦笑着到

    “将军可知道……方才有消息传来”

    “满载毅勇军的五艘兵船;在风浪中失散了……”

    按照水师兵船的负载能力;一艘船至少可以负载五六百名轻装徒手的士兵;或是三四百名标配的士兵及其短期内的军需。

    若是仅仅掉队;那还算好;可以就近靠岸寻求帮助或者自救;若是因此浪沉的话;那损失的至少就是两个全员装备营的士兵了……

    若是;放在我这支部队身上;那就是不可承受之痛了。

    想到这里;我不由有些焦灼起来;我逐一查点确认身边和附近的面孔;

    韩良臣;辛稼轩;陆务观、赵隆;宁志远、崔邦弼。

    每一个名字;都代表这一船安然靠岸的士兵;因为处于某种分摊风险的打算;让这些上层军将和营官们;每人负责一船士兵和装备的押队。

    这样可以有所预期的避免;因为将官集中在一起而出现海险就等于指挥层全军覆没的万一可能性。

    半个时辰之后;

    “还有谁没有上岸么……”

    浑身被雨水和浪花浸湿的我;声音嘶哑的喊道。

    “第一标兵团……”

    “第六团……”

    “教导队……”

    “第二团……”

    “亲直团……”

    “捉生队……”

    “等等;我的炮队呢……”

    “将主还请宽心;郭药师和炮队大部;都还在后一批的船团上……”

    有人宽慰我道;却是直属炮组组头杜疏朗。

    “应该在闽地一带;就近避风了……”

    好吧;情急之下;我都有些懵了。

    当最后一批因为风浪太急;上岸地点离我老远的沈霍伊和张立铮;及其麾下人马;也被找到了;我顿时松了一口气。

    人员大多没有什么事;只有一些摔伤和受寒;但是随船偕行的物资;就不免大受影响;特别是那些精贵的火药。

    虽然事先按照雨季山地行军的经验;用竹筒蜡封;油布包裹捆扎;然后放在填满锯屑的木桶里;但在海途的颠簸和撞击中;还是不可避免的内封碎裂;而出现不同程度的受潮状况。

    还有部分因为帮运过程中的大浪;直接被冲进海里飘走了。于是那些暂且无事做的士兵们;得到了一个新的任务;想办法烘于至少三四个基数的弹药。

    接下就是乏善可陈的日子。

    虽然除了不少意外;倾覆、坐沉或是搁浅受损了十几条船;陆续下船的士兵;还是将这个临时的驻泊地;塞得满满。光我遇到和观察到的;因为因为的潮汛;滞留在本地的;至少有七八个不同军属的番号。

    好在翁山港本身就是国族的直领藩地;又是前沿重镇之一;各种储积可谓丰富;短期内支应这些客军;断然不是什么问题的。

    只是如此多不同番号和来历来历的军人;暂时无所事事的聚集在一起;各种打架斗殴;拉帮结派的日常余兴节目;就不可避免的变成随处上演的日常了;与之而来的还有临时形成的;以物易物为主的地下老鼠市场。

    作为有字号的军头;我谢绝了本地的镇守官;邀请我到岛内本城豪宅驻留的的好意;而是找了一处足够大的仓房;作为发号施令的中军;和我的士兵们呆在一起;整理和补充物资;利用有限的空间;进行恢复性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