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自未来的汉娜早就通过历史知道了这些人的作为,暗中作了布置,这几个月来已经收集了大量的有关这些人“里通外国”的叛国证据。等时机成熟之时,她就会揭破这些。同时趁机用“诛连”的方式,再处理掉一大批和这些“叛国者”相关的“上级”。
“至于经济上,目前德国最大的企业艾瑞丝。蒂法财团,其实就是纳米自己的党产,目前他们已经和克虏伯、亨克尔、奔驰公司等多家企业达成了联盟。。。。。。”
按林汉和汉娜的设想。经济上先从“小容克”,鼓动德国国内的大容克资本家通过“整合”的方式,吞并中小容克,将德国国内的企业更进一步的拖拉斯化,等大容克们将国内的中小容克吃得差不多后,届时汉娜再进一步翻脸,对最后剩下的几家容克财团分化处理。
按老一辈革命家的眼中,汉娜和希特勒即将在德国内部开始的作法,不过是“修正主义”,而不是真正的无产阶级革命。
不仅是这样,在这关键的时间点,汉娜母女俩依旧没有把德共请回德国的念头。那些被她们以“援共”的名义流放到中国的德国成员,至今仍然不允许其回国。
**这边虽然对德国即将开始的变革有颇多看法,但本着“互不干涉内政”的原则,也只是和林汉简单地讨论了一下德国国内政局变革的问题,以确认这次变革不会影响未来德国的对外战争政策。
林汉回国的前两天,和**上层讨论的都是欧洲有关的话题,第三天开始,话题则转向了亚洲。
1939十月,随着中英互相宣战后,英国人也对居住在东南亚的华开始了清洗和驱逐。
好在战争暴发之初,解放军就迅速拿下香港,在香港俘虏大量的英国侨民。事后双方经过协商,中国方面派出大量的商船进入东南亚南洋“撤侨”,前后总共撤回了超过三十余万人的东南亚华侨。作为交换,事后中国方面也释放了在香港被俘的英国侨民。
到1940年时,居住在东南亚的华桥数量远不止这个数,但并不是所有的华桥都愿意国归新中国的。受国外各种反(蟹)华和反(共)宣传的影响,当时仍然有大量居然在印尼和马亚半岛的华侨滞留南洋不愿意回国,那些滞留在南洋的华侨因为战争的因素,这半年来在东南亚吃够了苦头。
至于荷兰人在东南亚的殖民地婆罗洲,由于中荷并未开战,荷兰方面倒没有对华侨露出明显的敌意行为,但是从那边传来的消息,荷兰人目前居住在那儿的华侨也十分地警惕,甚至暗中鼓动当地土著或来自阿拉伯、印度、日本的移民和华人华侨冲突。(。。)
ps: 先更新两千字,后面的正在赶写。一点左右还会两再有一更
第315章世界新格局()
印尼暴发反(蟹)华事件时,归国的这三十余万东南亚华侨,新中国在广东和福建组建了专门的华侨农场接收了他们,同时依林汉的意见,在这些华侨中大量征兵,组建所谓“南洋华侨解放军”,为未来在东南亚建国华人国家作准备。@頂@点@小@说,
在新中国的帮助下,中国方面出人出力出组织,帮助林汉将这些归国的华侨组织起来,捏成一个团体,建立从上到下的组织骨干。
中(蟹)共方面履行了当年在苏区达成的协议:新中国建立前,林汉不惜一切代价让新中国提前建立了。事后新中国方面则帮助林汉在东南亚建国“反哺”。
要做大事,要建国,组织和干部是必不可少的资源。名义上林汉是这个东南亚华侨联盟的最高首脑,但具体人员骨干的组成部分,有相当一部分都是新中国方面提供的。
在林汉看来,自己在南洋的华人组织情况有点象1950年时的北朝鲜,或北越,受中国**那伙人影响极深,组织内更是被渗了大量的“沙子”。
不过林汉和金太阳最大的不同是,他并不是个权力**很强的人,本身更是懒散喜受享受只想当太上皇的懒人,撑死作个动动嘴的白纸扇师爷就是他谷欠望的极限。对于自己的组织被中(蟹)共方面渗透严重并不是太在意。到目前为止,他和新中国高层领导的关系,还处于“蜜里调油”的黄金时期。
在接到英国人准备引日本人进入马来半岛的重要情报后,中国方面的高层经过几天的商量,决定暂时放弃在这个时间点发动马来战役。
放弃马来战役的原因很多。
首先是新中国的工业能力实在太差,从本土到东南亚。距离实在太远,补给难以距上。现在贫弱的汽车补给能力,哪怕是维持在印度东北部的战线都十分吃力。
其次就是马来半岛的地形过于狭长,极易遭受敌人通过海上登陆的方式拦腰切断后路,重演历史上朝鲜战争时仁川登陆的一幕。
第三点则是来自美国的威胁,如今美国人亲自下场掺和二战的可能情越来越大。在美国国内。官方正在为全面参战做舆论准备。从前热闹非凡的反战的言论,现在在美国官方的报纸上已经很难看到了。也正因为受到来自美国的压力,夹在马来西亚和中国之间的泰国,到现在还在玩所谓的“中立”的路线,始终不允许解放军过界。
而为了给中国更大的压力,美国的太平洋舰队应英国人之邀,已派出两艘战列舰进驻新加坡执行“护桥任务”,其对中国示威义不言而喻。
现在李华梅卧底日本成功,通过李华梅从日本传回的情报显示。德国人在挪威海海战的多次胜利,严重刺激到了日本政府,日本人也妄想仗着自己拥有“舰娘”,重演德国海军的辉煌。
当林汉在中国和**高层讨论亚洲的战略问题时,法国战役也已入了最后的尾声。
6月11日,德国c集团军进至马恩-莱茵运河上,此时a集团军已攻克凡尔登,法军50万被包围在阿尔萨斯和洛林南部。除少数逃往瑞士外其馀全部被歼。到了六月14日,法国政府宣布停止抵抗。
到了六月二十日。在法国小镇贡比涅,法、德两国签署停战协定。一如历史上发生过的那般,签字仪式并不是在镇上著名的城堡里,而是在一节火车车厢里进行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战败后,就是在同一节车厢内,德国向协约国投降。为了洗刷这个耻辱。同时报足德国人“报复”的心态,汉娜象历史上的希特勒一般,命人将这节车厢从博物馆里拖出来,充当法国签定投降书的场所。事后这节车厢被拉到德国,收入德国的博物馆中保存。
根据停战协定的条款。德国将占领法国北半部以及法国的大西洋沿岸地区。法**队将被解除武装并予以遣散。法国将支付德国占领军的费用,所有的德国政治难民将交还给德国。
和历史上不同的是,对于法国的国土,德国的野心不大,仅仅只是要求收回一战后被法国占领的阿尔萨斯和洛林。法国北部沿岸,出于“防空的需要”,暂时交由德国人处理。
至于法国战败赔偿金,汉娜听从了林汉意见,考虑到未来“欧洲一体化”的需要,汉娜仅仅只是要求法国人将一战后德国对法支付的赔偿金原数加利息归还即可。
在此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在他对国民的讲演中,呼吁法国坚持抗击希特勒的战斗。但此时的法国,全体上下大多数人满脑子皆是:让这场该死的战争早点结束吧!
类似的念头,所以贝当政府对此毫不理会。
丘吉尔在对议会发表的演讲中说:“如果我们勇敢地抵御希特勒,整个欧洲就会解放,全世界便可走上阳光灿烂的广阔原野。但是如果我们失败了,整个世界包括美国在内,包括我们所熟悉所关切的各国,将陷入一个新黑暗时代的深渊。”
丘吉尔意识到他的讲演不能阻止德国人的侵略。因为他也承认,法国战役已经结束,英国战役即将开始,西方文明的存亡在此一战。
尽管面临了比历史上更大的压力,但英国政府还是象头你犟牛一般,不顾一切地要将战争继续进行下去。
在此期间,美国人也派出特使来德国找希特勒,要求德国提前归还从前大搞工业化和军备时象美国人借的巨款。
为了更早地涉入欧战,美国人已开始搀袖子上场,为全面参战做准备工作了。
而到了六月二十二号,一条爆火乍性的消息传出,瞬间震动了全世界。
英国政府在这一天高调地发动联合声明,声称将邀请日本陆军进驻马来半岛。
一时间,全世界都被英国政府这种胆大无比的引狼入室的行为,刺激得险些回不过气来。(。。)
第316章进击的日本联合舰队(1)()
第316章
桅杆林立,煤雾如云,碧蓝如洗的天空下,一支庞大的舰队正在中国南海的海上向南行驶,其规模和实力之强大,无论出现在哪里,都会引周边国家的势力的警惕。
领头的那艘巨舰,体型硕长,有简洁的舰桥和漂亮的球鼻艏,但最吸引人目光的,却是安装在舰身上的九门高达到460毫米巨炮,这九门巨炮绝对是1940年时全世界海军中最强的海军炮,当其发射的重达两吨的加药重型巨弹,有能力在两万米内撕开现役任何一艘战列舰的最厚实部位的装甲。
这艘战列舰标准排水量高达六万两千吨,满载排水量达到七万三千吨。即使拥有了这个星球最大排水吨位,但这艘战列舰的潜力还没有挖尽,还保留着极大的设计亢余度,如果需要舰上还可以进行更多的加装加挂而不影响设计性能。
这艘战列舰的名字,就叫大和号,隶属于日本联合舰队,也是日本联合舰队的旗舰。
而跟在他身边和他平行行驶的另一艘标准排水吨位超过四万五千吨的巨舰,则是名为“武藏号”航母。在这个历史被严重扭曲的时代,本应当以战列舰身份诞生的武藏战
列舰,在1940年五月下水试航时,其身份却变成了一艘载机超过一百一十架的装甲航母。
由于装甲航母造价过高,而搭载的舰载机数量相对其数量过少,所以该级航母仅造了一艘,就被性价比更高的“两鹤”所代替。
无论是大和号战列舰,还是武藏号航母,目前而言都是1940年时同级战舰中最强的一条。
而令历史作出如此面目全非地扭曲的罪魁祸首。现在正寄身于大和号战列舰上,并站在该舰桅杆的最高处顶端,以高高在上的姿态环视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周围的其他战舰。
两艘标准吨位三万吨的翔鹤号和瑞鹤号航母,两舰载机在95~100架之间,就单位造价而言,包括武藏号航母在内。这三艘能以超过三十一节的高速行驶的航母其每吨造价都超过了大和号航空母舰。
从外型上看,这三艘航母都带有浓重的“齐柏林”风格。在李华梅的建议下,日本舰船设计师在设计之初通过李华梅得到了大量关于齐柏林级航母的设计经验和思路,甚至还和德国人进行了舰船设计的图纸交换。翔鹤瑞鹤虽然和历史上联合舰队的航母同名,但无论性能还是造型早已是完全不同的两艘军舰了。
为这三艘新锐航母护航的,还有另外三艘金刚级战列巡洋舰,这是一战时代的遗物,不过其超过三十节速度倒是能跟上高速航母伴随作战。
除此之外,周围还众星拱月般地随着十艘驱逐舰和四艘防空巡洋舰。以及十艘客、货混装轮船,船上搭载着整个三个师团的日本士兵及其装备。
这支庞大舰队的目的正是位于马来半岛最东端的新加坡。
过去的五十多年里,日本联合舰队每次出动,当其护航的舰上载着军队时,去所在的目的地执行的任务都是不折不扣的“侵略”任务,但这一回却与众不同。
他们是应英国政府的邀请,依照《第二次英日同盟》条约的规定内容,前往马来半岛相助“盟友”。执行“抵抗赤色瘟疫漫延”的“正义”任务的。
无论是日本联合舰队的官兵,还是他们护航的客轮上搭载的“陆军马鹿”们。都对这个任务充满欣喜,其中又联合舰队中的诸多知道真相的高官们心情最为喜悦。
自以为聪明的英国人,正在做着开门揖盗的蠢事。
1940年三次挪威海战后,随着海军实力不断地恢复,整个日本帝国上下就对东南亚虎视眈眈,野心勃勃地策划着入侵事宜。英国人为了东南亚的“力量均衡”。主动地引日本海军进入,简直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马来半岛和东南亚重要的产油基地苏门达腊仅有一条狭小的水道间隔,日本不是产油国,石油完全依赖从外国进口,早就对这里垂涎三尺。让日本军部得到英国人主动邀请他们派军助战电函。无论是天皇崇仁还是日本首相,当时无一例外都忍不住大笑出声,高呼天助我也。
五月初,日本得到了英国人“助战”的邀请函后,早就暗中磨刀霍霍的日本三军全面动员起来。六月份准完毕后,这时欧洲西线的陆地战役也已达到尾声,英国人于十七日确认法国政府即将和德国人签定投降协议后,再一次急不可待地催促日本人出兵。
日本官方面表面装出不急不躁的模样,暗地里却加快动员速度。到十九日深夜,这支三个师团的日本兵悄悄地在日本南部的鹿儿港上船,然后在联合舰队几艘新下水的战舰护航下,浩浩荡荡地驶向位于马来半岛东端的新加坡。
此时的大和号战列舰,虽然已具备下海炮战的能力,但实际上整体工程完成度约在98%左右,内部还有一些细微细节的小地方需要调整,正常情况,他最少还要再试航和调试,花上两三个月的时间后才能正式进入海军服役。
不过时间不等人,除了李华梅,在日本谁都没有想到英法两国会在西欧如此快地完蛋,更没有想到会遇上天上掉陷饼般,英国人主动邀请日军进入马来半岛的“好事”。
为了威慑那两艘停泊在新加坡的美国战列舰不做异动——为宾夕法尼亚号战列舰和亚利桑那号战列舰。联合舰队决定派出全部新锐新造的战舰参予此次出兵行动。于是尚未全部完工的大和号战列舰,和还需要进行人员舰只磨合的三艘航空母舰,就在这样的情况下作为主力明星一起登场。
之所以让大和号战列舰这早地将真身暴露在世人面前,完全是李华梅的意见。在李华梅看来,一旦大和号战列舰出现在世人面前,其违反《伦敦海军条约》的超大吨位以及巨型舰炮。必然在英美,尤其是美国引发新一轮的风暴。
受到大和号战列舰的刺激,美国人很可能将历史上流产的蒙大拿级战列舰也摆上船坞,造成点错科技树。
此外还有另一个可能:现在依阿华级战列舰还在图纸设计阶段,受此刺激,美国人也有可能直接停建依阿华级战列舰。直接上蒙大拿级。
无论美国人做出哪一种选择,都是李华梅想要看到的。
太平洋战场是战列舰的天下,这是被历史证明的事实。
不过对于舰魂舰灵这种不科学的存在来说,能发挥其最大作战能力的兵器,不是航母而是战列舰。在这一点上,舰魂舰灵是最不喜欢“航母”时代的。
三次挪威海海战后,李华梅和汉娜以及德日两国的海战专家反复讨论推演后,都意识到了这一点。
在李华梅看来,日本一旦对美开战。要想放美国人更多的血,日本海军需要的不是建造更多的航母,而应当是拥有更多的类似大和号的战列舰。
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