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锐的临时办公室虽然是临时的,面积也不大,但十几平方米的独立办公室,只要是在北京,运气不好的地处级干部都配不。
刘院长以自己的位置出发,只觉得闻到了浓浓的阴谋的味道。
这是要挖人的前奏吧否则,没有领导打招呼,后勤那群大爷们,会给你好好的弄办公室?
刘院长一身松弛的肌肉都紧张了起来。
杨锐最近忙着写《基因组学》这本大部头,整个人的智商都有点不够用,只当刘院长真的是来看望自己,招呼着坐下来,笑道:“在火炉边烤火吧,现在的天气太冷了,要是不加炉子,估计握笔都握不住。”
“房间看着是不错,吃的怎么样?”刘院长关心的问。
“我大部分时间都带饭,食堂的话,和咱们北大也差不多吧。”杨锐正说着,门帘唰的又被拉开了。
“杨锐,你吃饭了没有?”小白牙的声音清脆爽朗,像她本人的做派一样,进门见到刘院长也是点点头而已。
杨锐的临时办公室是用于答疑的,三五不时有老年教师进来,小白牙也没当回事。
杨锐道:“时间还早了点,对了,这位是我们北大生物系的刘院长。刘院长,这位是我朋友,在清华读……”
杨锐简略的做了介绍。
“刘院*好。”小白牙立即显的乖巧许多,眼睛笑的弯弯的道:“刘院长还没吃午饭吧,一起来吃好了,我带了很多东西,肯定够吃的。”
说着,小白牙从身后拿出一只竹篮,竹篮里有小棉被包着的小木箱,小木箱自而下抽开,又有小碟子大碟子若干,而在小木箱的旁边,则是一只塑料外壳的保温壶,打开来,立即有淡淡的鸡汤香味涌出。
“刘院长一起吃吧。我从家里带了点糯米饭,还有广州的叉烧,哈尔滨的红肠,青岛的大虾,都是别人送的,另外,我烧了鸡汤,里面加了参汤,应该还热着呢”小白牙很大方的展示自己的百宝箱。
以84年的标准来看,这顿午饭基本等于满汉全席的标准了。
刘院长不自觉的抽动两下鼻子,同时立即明白,这位女生是**出身,而且家庭条件相当不错。
北大清华的**很多,刘院长并不意外,只是说话跟注意了一些,笑道:“我来前吃过饭了,你们吃吧。对了,我这里还有些牛肉和茶叶,牛肉给杨锐补身体,茶叶可以在工作的时候提神,但也不要太累了。”
杨锐愣愣神,果然看到了刘院长提出来的一大块牛肉。
“我找了畜牧局的朋友买的,好的内蒙黄牛肉,一整条里脊都被我拿过来了。蔡教授特别吩咐的。”刘院长对公款送礼没有任何的不适应。
杨锐看着整块的新鲜牛肉,苦笑:“都知道我的这点爱好了。”
“吃牛肉可不是一般的爱好,一般人送不起。”刘院长呵呵的笑着,说:“咱们北大的条件一般,但牛肉还是有的,我都给我那个老朋友说好了,你以后再想买肉的时候,都找他,不光肉好,价格也便宜。”
“那太麻烦了,不用不用。我自己找了肉贩,要肉的时候找他行了。”杨锐觉得很羞涩,这样谈话感觉不对啊。
“没关系没关系,这有什么麻烦的,到时候让他写个条子,咱们学校别的弄不,牛肉还是没问题的。”刘院长尽可能的积极,********的想要做个牛肉场间人。
“那多谢刘院长了,咱们先切点牛肉,烤着吃吧。”杨锐说着在火炉架起了烤架。
刘院长还在那里抄联系人的电话,看的有些晕:“你还有这个东西?”
“明炉烤肉,以后想吃到可麻烦了,趁着有,我让人打了一副架子。”杨锐对于吃是没什么难为情的,他说话的同时拿出了调料架子,开始往切的薄薄的牛肉撒调料。
小白牙也熟练的抽出盘子来,将烤好的牛肉顺次摆盘。
两个人的动作说明,他们明显不是第一次吃的样子了。
刘院长呵呵,呵呵的笑了几声,顺从的拿起了筷子。
房间内一阵烟雾弥漫,香味扑鼻,不得不打开窗户放气。
刘院长也是吃的满嘴流油。
吃饱喝足,刘院长再次说起此来的目的,道:“杨锐,听说你课讲的很好,不如也回北大继续讲课?”
“我回北大讲课,没资格吧。我自己都是学生。”杨锐继续烤牛肉。
“现在的研究生,偶尔也是可以帮导师代课的,你虽然是学生,但普通的研究生强了不知多少。”刘院长笑眯眯的道:“蔡教授都说了,要给你安排一个好时间,直接代课。”
“我觉得清华一周两节的课程已经很紧张了,再代课的话,恐怕有些力有未逮。”杨锐想想还是婉拒了,他来清华授课有多重目的,但增加课时并没有必要。
这个答案显然不在刘院长的预计当,他不禁有些紧张道:“杨锐,清华的老徐是不是给你许了什么条件?”
“条件?没有啊。”杨锐声音缓缓的,偎着炉子,很舒服的感觉。
“杨锐,我看,你毕业了以后直接留校好了,别胡思乱想啊。”刘院长是生怕杨锐给人叼走了。
杨锐讶然而笑,说:“没什么问题的话,我肯定是首选北大的。”
这是杨锐第一次留校表态,刘院长颇为高兴,站起来在房间里快步走了两圈,然后来到杨锐的桌前,看着他整理的稿,问:“这是你的教案?”
“算是吧,我讲义早写完了,现在是准备根据讲义写一本出来。”
杨锐有心出并不是秘密,事实,大学里的老师,没有谁是不准备出的,刘院长之前也没有太过于在意。
但是,现在看着桌英两种字的稿,再看稿的厚度,再回想蔡教授的态度,刘院长却是倒吸了一口凉气,问:“你准备写多少字?找出版社了吗?”
“字数还不清楚,刚寄了6章给出版社。”
“到北大的出版社来出版好了,我帮你联系。”刘院长再次丢下一个许诺。北大这样的重点大学都是五脏俱全的,他们不仅有自己的高等级学报,而且有自己的出版社,这意味着学校的老师不仅能以更低的成本发表论,还能出版更多自己的籍,进而扩大自己的影响力,这也是一所大学的生存之道。
杨锐却是准备出版国外的,而且,这事不好明说,以免出了纰漏的话,引人嘲笑。因此,杨锐再次婉拒了刘院长,说:“我想自己联系出版社为好,而且,对方出版社并没有回复我,等有了结果,我再找您好了。”
最终,刘院长离开的时候,是捂着受伤的心,以及浓浓的不安走的。
……
:
第七百二十六章 英文著作()
刘院长在蔡教授的办公室里划着,道:“杨锐摆了一张办公桌,一把椅子,一个架,另外还有一张行军床,房间间还空了不少地方,哦,间是火炉,周围有几把椅子,他还用火炉烤牛肉,说是明炉烤肉更好吃,调料都是全活的,装在小瓶子里……”
蔡教授在刘院长生动的描述下,瞬间在脑海形成了杨锐的临时办公室的景象:不大的办公室,但是舒服的办公室……还是能烤肉的办公室。 w w w 。 。 c o m
“离子通道实验室呢?离子通道实验室的条件不差吧,杨锐不在里面办公吗?”
“我觉得,也许是清华的临时办公室更安静。看起来,挺适合写作的。”
蔡教授本来想说离子通道实验室也很安静,但是想想现在膨胀到接近30人的规模,他不好这么说了。同样是实验室主任,蔡教授可是知道几个实验组忙起来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如果老板在实验室里的话,会不停的有人来询问如何如何。
实验室的工作是这样,事无巨细的需要老板的参与,许多时候,蔡教授也得亲自操作显微镜,或者拿起移液管。
想要做一名甩手掌柜不是不行,但实验室的进度往往会落后的厉害,如果实验室里的副手有能力单独其他实验室竞争,或者达到实验室主任的水平,他多数也要独立出去了。而在实验室里,数量最多的科研汪和头犬们的人生目标并不是为实验室添砖加瓦,他们在实验室里努力工作的目标,是想尽办法的学习更多的知识和方法,以有朝一日拥有自己的实验室。因此,实验室主任出现在实验室里的时候,科研汪们会将多日积累的疑问放出来。
这时候,实验室主任的工作是回答各种疑问了,像是给〃研汪的薪水一样。长期不出现在实验室里的实验室负责人,像是长期欠薪的包工头,不仅不受欢迎,而且有道德隐忧。
当然,经常性出现在实验室里,并不代表要永远呆在实验室里。蔡教授在实验室以外有自己的办公室,当他要做行政性工作的时候,会到这里来。
“咱们也给杨锐找一间办公室?楼里还有房间吗?”蔡教授问。
“怎么可能有。”刘院长摇头道:“现在的办公室都排不开了,再说了,也有点名不正言不顺。人家清华给的是临时办公室,临时用一下,谁都不好说什么。再说了,杨锐在清华又没有实验室,咱们已经分配了实验室,再分配办公室的话,肯定不合适。”
“这是个麻烦。”
“是呀……要是别的老师来找我要办公室,我肯定说尽力克服一下,偏偏杨锐并没有要求办公室。”刘院长的表情很无奈,给人送东西向来是最麻烦的。
蔡教授沉吟片刻,没有继续这个话题说下去,转而问:“杨锐写的怎么样了,他写到多少章了?”
“十几章吧,因为是英的,我没有仔细看稿,你知道的,我读英的章慢的很,也累……”刘院士说着笑笑。
蔡教授的眼睛眯了起来:“你看到的《基因组学》是英的?”
“对。”
“基因组学是他课的内容吧……他是以自己的教案为蓝本写的这本,他课的时候,用的肯定是吧。”
“当然,当然是。”刘院长回答。
“所以说,他写了的教案,又整理了一份英的?”蔡教授的逻辑很清晰。
刘院长也发觉了问题,迟疑着说:“大概是这样……我看到他桌子的英版,当时没多想。我还提出让咱们北大的出版社帮他出版讲义,然后,杨锐说已经联系了出版社,想先等他们的消息。”刘院长顿了一下,又道:“我联络了清华的?友,杨锐也没有在清华出版。”
“他当然不会在清华出版了,他是想在国外出版。”身为高阶学者,蔡教授很能理解杨锐的想法。
在第三世界国家出版的专著,世界主流学术界根本不关心。
好像某埃及著名学者以阿拉伯语发表的专著,除非是民族学著作,否则,根本不会有剑桥或者斯坦福的教授去阅读它,想阅读也没有条件,自然泯灭于众人了。
所以,在这个英语占据世界主流的世界里,论要发表在英期刊,专著也一定是要以英的形式在英语国家出版,才能受到可能的广泛的关注。同样的道理适用于二战前的德语,达尔时代的拉丁。
国六十年代做的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的工作,论都是一篇一篇英的发表,的发表在《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英的发表在国内唯一的西科学期刊《scientiasinina》《国科学》。
世界只有两个国家在二战后,将大量的论以本国语言发表——苏联和日本。苏联是世界一极的时候自然不用说,苏联完蛋后,俄期刊也算是完蛋了。日本则是另类典型,在日本高速发展的时代,在那个日本人可以说不的时代,日本的论水平也是非常高的,以至于一些英语国家的学者在日本人占风的领域,不得不找人翻译日论。
听起来很爽是没错,然而,现实是不会向精神屈服的,有时候,人们以为现实屈服了,但很快,现实会像是永不弯折的竹子似的,飞快的反弹回来,重重的打在你的脸。
进入二十一世纪,不能跟时代的日本学术界,衰退的经济还厉害。虽然还是有很多日本人以日发表论,并被国人冠以爱国的名义,但在日本全领域紧缩的时代,日期刊的影响力已经越来越弱了。新时代的日本学者,也早开始玩一篇日一篇英的勾当,且以英为荣。
事实证明,除非国全领域制霸,好像全盛期的美国,全盛期的日不落帝国,否则,现实是英语依旧是地球通用语。使用撰写论和专著,好像用土库曼语写唐诗一样,不要妄想得到贺知章的赞赏。
然而,用英语写一本和用英语写一篇论的区别是硕大的。
英语论都是有格式的,很多国学者并不精通英语,依旧能够写出合格的英语论,尤其是80年代的老派学者,许多人的口语甚至不够聊天的,但你让他们写论,定语从句谓语从句却是用的无熟练,制式语言随口来。
毕竟,论的要求是说清楚事情,除了《科学》和《自然》两家期刊变态的要求一点笔以外,其他论都是平铺直叙即可。
写的要求却是写论给《自然》和《科学》难多了,字里行间的变化,是普通英语国家的学生都不一定能够满足。
刘院长愣神道:“出版在国外,行吗?”
“杨锐在国外可是名人呢,美国的全国电视,和咱们的新闻联播一样,都报道过他。”蔡教授吁了一口气,说:“他还做出了PcR,还有离子通道的研究,这样的知名度和基础,他在国外出版著作没有障碍,出版商说不定都会帮他润色。”
刘院长却没有想到这个,不仅再道:“你觉得内容也足够发表吗?”
“在国外出版一本没那么难,外国人很少有号的。”蔡教授笑笑,又道:“不过,能不能卖掉又是一另一回事了。”
“要有学校买。”刘院长明白过来,道:“这么说,还是挺有风险的。”
蔡教授点头。国外的大学购买教科的方式与国内类似又不同。基本,各个学校都是自己决定采用哪种教科的,如果是教授治校的学校的话,自然是各个教授决定购买哪种教科,有些教授会采用自己的教科,但并不是每名教授在每个领域都有著作,因此,大部分时间里,那些著名教授的著名著作,是大学的教科的重头戏。
在一些不是非常广阔的领域,甚至某些教授的某些教科,会起到垄断性的效果。
但是,作为一种相对小众的读物,即使成为教科,学术专著的销量也不会太大,600本或者1200本称得畅销了,如果没有成为教科的话,其年销量往往在100本以下,因为籍的定价很贵,而伟大的美利坚共和国的人民大多并不爱看,更不会去看学术专著。
买的少意味着赚的钱少,赚的少意味着出版无价值。
刘院长想明白了其关系,不禁愁道:“杨锐怎么老选这么难的选项。”
“他还年轻嘛,年轻人总是自信。”蔡教授挺能理解的,他要是有条件的话,他也想在国外出版一本期刊。
“这个,咱能帮忙不?”
“联系一两个人是可以,但咱决定不了。”蔡教授是科学院学部委员没错,但国院士只能影响到国的一亩三分地,所谓第四阶的学者如是也。
说着说着,蔡教授心痒难耐起来,道:“我明天正好有时间,我去看看杨锐写的。”
“他明天在清华吧。”
“咱们明天午吃过饭,骑车过去看,我抽两个小时的空挡出来,等下午三点以后再去实验室。”蔡教授做了决定,在桌前的日历,写下这个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