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掐死你算了。”景语兰扑了去。
“好啊,你掐死我算了,这样你能……嘎嘎……真的要被掐死了……”方亚男演技惊人。
杨锐通过后视镜看着后座的场景,目瞪口呆,只能让司机开快一点。
……
:
第六十八十四章 仓库()
杨锐自己推开副驾驶的门出来,心里感慨:常年伺候老干部的机构是不一样,这眼力价,怎么知道我们的车过来的?
干部看到后门出来的是两个女生,副驾驶出来的是杨锐这么个年轻人,似乎也并不惊讶,笑笑道:“几位是来看古玩的?”
“我们是来买字画的。……”杨锐顿了一下,又道:“我之前有来过,请乔群乔局长约的。”
干部“哦……”的一声,笑了起来,道:“我知道我知道,这事是我负责的,乔局长给我说了,我们特意还多进了一些字画,一直放着等呢……鄙人黄士冠,这个……杨同志,咱们总共是三个人?”
“对。”
“那直接去仓库吧,大堂里放着的都是零售的东西,给你们准备的都放在仓库了。”黄士冠说着领着三人绕过大门,穿过小街巷,向后面一个院子去了。
方亚男见不进营业部,担心杨锐和景语兰被骗,用不信任的记者语气追着道:“为什么要去仓库,大堂里面的东西不能买吗?”
“买也能买,但数量可能无法满足杨老板的需求。”黄士冠实在不知道怎么称呼杨锐。年龄来看,杨锐实在不像是一名官员,而除此以外的称呼,黄士冠同志明显不是很娴熟。
方亚男听了黄士冠的话,更不相信了,道:“别当我没来过,你们营业部里面,有没有万件古董不敢说,几千件肯定是有的,怎么可能有数量不够的问题,我看你是想以次充好,做温州鞋厂吧。”
温州鞋业历史悠久,但在改革开放初期,温州鞋业留给国人的印象是制假贩假,许多商店甚至贴出“本店没有温州货”来吸引顾客。
黄士冠被方亚男说的一愣一愣的,摸不清来路,不敢得罪,陪着笑脸道:“领导,我这不是为了给你们节省时间嘛,营业部里的古玩是不少,但杨老板只想要字画,而且指定要年代久一点的,这个数量不多了。我们前阵子,专门收罗了一批符合杨老板要求的字画,存在后面的仓库里,这是想带你们去看一看。当然,你们想到营业部里看,到营业部里看,我是随便的。”
解释之后,黄士冠又向杨锐诉苦道:“杨先生,你来过是知道的,我们营业部是特供老干部的。老干部喜欢字画的,都是看的多,买的少,没有来一次看一次买一次的,偶尔买个两三副的都属于少数,我们营业部平时是不进太多字画的,有的人来卖字画,价格稍微高一点,我们都是不收的,这一次,为了给您多积攒一点,我们都把收购价给提高了,有些藏家听说了,都是赶紧把画给送过来……您要是再不来,我们仓库都快装不下,得折价出售了。”
方亚男这下子听出了问题,问:“你们仓库多大?”
黄士冠赔笑道:“一个四合院,商业局给找的地方。您不知道,字画存放的要求高,不能太湿,也不能太干,湿了受潮,画面要发黄,干了又要开裂,还不能放的太密……可是麻烦。”
这次轮到杨锐不相信了,撇撇嘴道:“你们营业部里堆满了字画。”
“您说柜子里的,那些都是放的久了,再说了,营业部里的条件也不错了,房子都是后面改的,冬暖夏凉,我没事了都爱睡里面。”黄士冠胡乱的说两句,又道:“我们这不是趁机要了个仓库,营业部里的好些字画都搬过来了,这个您可不能给乔局长说,他知道了,非得把仓库给收回去不可。”
杨锐将信将疑的笑笑,道:“先去看看吧。”
“好好好。”黄士冠当前领路。
大约走了两三百米的样子,三个人到了一间青砖碧瓦的四合院前。
这显然不是一间名宅,内里更是经过了整修,平整的水泥地取代了旧时的砖块,刷白的墙面取代了以前的灰泥的,看起来不够气派了,但实用性更强。
楸“杨先生,里面都是了。”黄士冠推开一扇门,见沿着四周围的墙壁前,一丛丛的架,全都是堆起来的字画。
“放的是没营业部密集了,但也够密了。”杨锐打开一卷字画看了看,没什么感觉的又卷了回去。
黄士冠看着杨锐的表情,道:“您有啥吩咐的,尽管说。”
“这里的都能买?”
“都能,但不能便宜。”黄士冠偷看杨锐一眼,道:“营业部的定价,是成本加利润,这里的画,本来是加了价的,营业部不赚钱都行,但不能亏钱了,没法走账。所以,我们原价多少进的,原价多少卖您,您不能再压价了,再压价,我们得亏空了……”
黄士冠说的很小心,他们这些做特供商的营业部,最怕的是被压价,有利润的商还好,反正压的不是自己的钱,没利润的商再被压价,很令人为难了。
杨锐不置可否的道:“我先选了画再说,你们有定价吧,我怎么看价钱。”
“我们有花名册。”
黄士冠取来了一个线装的账本,打开来,果然是有字画的名字年代和作者,甚至还有收进来的价格和一位藏家的名字。
方亚男啧啧两声:“这是你们的底账吧?”
“这么一个账本儿。”黄士冠呵呵的笑两声。
杨锐随手翻着,只见字画的价格,从三五块到三五十,再到三五百的都有,总体来说,与年代有关,但细致起来,又极其复杂。
好在他早有准备,早通过王永教授,请了某位擅长鉴定的研究员来帮忙。
王永本身喜欢古玩,因此认识的圈内人不少。80年代的鉴赏大拿,绝大部分都在国家单位任职,好一点的在故宫研究员之类的专门机构,偏一点的说不定是考古学家,或者某位学学者,真正在遗珠于民间的不是没有,但少之又少,毕竟,照着改革开放前十年看,没有正式工作的城市民,几乎连生存都困难,有能力玩古玩的人,也没有那份心思。
杨锐倒不要求鉴定捡漏,对他来说,这一院子的字画,只要是真的,他等于是捡漏了。
确定可以大批量购买,杨锐去巷子口的小卖铺打了电话,再回到院子里,挺方亚男在与黄士冠打探消息:“你这里的字画,总共得几千件吧,随便挑?”
“你们是乔局长介绍来的,别人怎样咱不说,你们的话,肯定是想拿多少拿多少。”黄士冠停了一下,又试探的问:“我记得之前说的,好像是有多少要多少……呵呵,我是这么一说,可能是太多了,我想多了。”
“不会,只要东西是真的,我有多少要多少。”杨锐从门里进来,打断了两人的话。
黄士冠松了一口气,忙解释道:“我也是顶着风险的,您如果不要了,我还真不好交代。”
“那你还进这么多?”方亚男怀疑的问黄士冠:“你是不是抬高了进价,吃了回扣?”
“我哪敢呀”黄士冠连忙叫屈道:“您这么说,我可不敢担了,我……”
“没事,她是喜欢胡说八道。”杨锐摆摆手,再次打断两人的话,向景语兰使个颜色,道:“你们进去看画吧,这么好的机会,以后可不多了。”
“你买下来,我们不随便看了?”方亚男不动腿。
杨锐笑笑,道:“我买下来是要存起来的,不是你想看能看的,再说,专程看一次画多累呀,你还钻研这个不成?”
“几千万幅的话,你全买下来?那得多贵?”方亚男有些难以想象。
杨锐刚刚在北美刷了一波名气,正是志得意满的时间,豪气冲天的道:“贵不到哪里去。”
“平均一幅画五六十块,一千幅是五六万了,再说了,买这么多,你家开博物馆呢?”方亚男在大院里出身,对几万块钱还有点概念,但再多想象不到了。
杨锐呵呵直笑:“没那么贵。”
“黄主任,平均五六十可是你说的,你们俩究竟谁胡说呢?”方亚男的记者病犯了。
杨锐和黄士冠对视一笑,没有一个吭声的。
景语兰连忙拉着方亚男离开,小声道:“你寻根问底什么呀,杨锐从外国公司那里赚了钱,想买什么买什么呗。”
“我本来是怕他花了冤枉钱,现在看,指不定有啥猫腻。”方亚男琢磨着,满脑子都幻象起了大新闻。
……
:
第六十八十五章 认人()
80年代的古玩价格都是有数的,虽然略有变动,但变动的都不会大,同样是清乾隆年间的画作,按平方尺来算,贵的多几块钱,便宜的少几块钱,最后算下来,贵的最多是便宜的一两倍的价格。
不过,现在的字画尽管便宜,那也是相对而言的,杨锐之前买的两幅吴昌硕,一副180元,一幅165元,普通工人的薪水还要高,即使是级公务员想凭合法收入购买,也得思前想后一番。在没有太多的收入途径的年代,对古玩较有购买力的人群,还真的是老干部。
但不管怎么说,黄士冠所说的五十元的均价,是不可能得到的,别说是明清时代的字画妥妥的百,是近现代的字画,百的也不在少数。
方亚男打电话问到了真实的价格,确定黄士冠所言不实,顿时对杨锐来了兴趣。
“是新时代的富豪,还是钱权交易的衍生?”方亚男心里暗自捉摸着,对杨锐的交易细节更加的感兴趣。
约莫一个小时,拜托王永教授请来的研究员骑着执拗执拗的自行车,到了小巷子里。
他和黄士冠认识,进门笑:“好家伙,我最近听人说,解放门的营业部脑子抽抽了,高价收字画,感情你们是真找来了冤大头啊。”
黄士冠被笑的脸色惨白,双手作揖,讨饶道:“齐老大,齐大人,您可不能乱开玩笑啊,我是敞开了收字画,见到好的了,多给三瓜俩枣的拿下来,免得再磨时间,怎么到您嘴里成冤大头了。这位爷是乔群乔局长介绍来的,您说我是活腻味了,给他老人家闹不高兴?”
“老乔还没称孤道寡的资格。”这位齐大人不高兴的转过头来,问杨锐道:“你不是王永的学生吗?乔群是你家长辈?”
杨锐想想,没瞒着,道:“丝的景部长是我的长辈,他知道我要买字画,介绍了乔局长给我。”
方亚男连忙在心里记下杨锐的话。
被称作齐大人的男人“恩”了一声,道:“我知道你家室好,但我看字画有个习惯,我不给人解释,你愿意信信,不信拉倒。乔群以前请我看过字画,他不愿意信,你要是帮他看的话,咱们别浪费时间了。”
“我是替自己看的。”
“你打电话问问你的这个丝的长辈,看他什么意见。”
“我替自己看的,您放心看,我不要您解释,您说是真的是真的,您说是假的是假的。”杨锐停了一下,又道:“我是相信王永教授,不过,我不要您解释为什么真假,您得告诉我画值多钱,或者较一个档次,这个可以吧?”
齐大人活动活动嘴巴,道:“看一次画,不论多寡,不论对错,我都是要50块,看到午后,光线不好不看了。”
说完,齐大人直接伸手。
杨锐毫不犹豫的拿了50元给他。
齐大人看他爽快,微微点头,问黄士冠:“画在哪个屋子里?”
黄士冠同情的看着齐大人,心里笑开了花,口道:“这里都是了。”
齐大人皱皱眉头,推开了最近的一扇门。
如林的架,散发着清新的木香味。
“对。”
“你们究竟买了多少?”齐大人有些头皮发麻了。鉴定画是个很耗神的工作,严格说起来,一副画少说要几个小时的功夫去鉴定。
当然,身处在84年的环境下,鉴定工作可以简化许多,可这么多的字画,天知道要鉴定到什么时间。
黄士冠嘿嘿的笑,心想:总算是有个人能制住你了。
他表面不动声色,心下几乎笑开了花,道:“总有几千幅吧,我记得你是不论鉴定多少,都收50块钱的?”
齐大人嘴唇哆嗦了两下。
杨锐怪的问:“不是每天?”
籾开玩笑,每天的话,他一个月不是要赚千块,一次50,在别人那里都是要讨价还价的。”黄士冠说着笑了起来:“自己搬石头砸自己脚,齐大人,您怎么说?”
“五十五十……”
“不用,每天五十好了。”杨锐向四周看看,问:“几天能鉴定完?”
“说不,说不。”齐大人自己变了规矩,有些灰头土脸,没说两句话,钻进房间里。
不一阵子,见齐大人开始一幅幅的将画轴挪位置,同时默默的做记录。
黄士冠笑道:“这是个细活,咱们要不喝点茶,等等再说。”
“这要等多久?”
“要全部鉴定一遍,总得好几天吧。”
“那我之后再来。”杨锐有些意兴索然,他原本想象的是大手一挥,千幅的字画带走。
要说起来,国内的营业部也是没有假货的,但保不齐营业部的人看走了眼,又或者出别的什么幺蛾子。
想想要是三十年后,杨锐拿出一幅画准备卖钱,发现是假画,那郁闷感可今天的爽快感要浓重的多了。
因此,眼瞅着房间里的齐大人慢吞吞的,杨锐还是决定等下去。
方亚男记下几个人的话,再回到宝马车的时候,已经没什么心思看车了。
敷衍着离开,方亚男飞奔回台里,开始写本子,她准备将今天的事情写成一个故事的开头。
至于故事表现什么,是褒奖还是贬斥,方亚男并没有想那么多。
匆匆忙忙的写好了本子,方亚男去找总编,想说服他来拍摄。
总编在办公室里紧皱着眉头看电视,方亚男叫了一声,后者才抬起头来。
“什么事?”总编暂停了录像机,抬头问。
方亚男连忙将自己设计的故事说了一遍。
总编不置可否的听着,直到杨锐的名字反复出现,他才突然道:“杨锐是ruiyang了?”
“什么?”
“你见过杨锐吗?”
“当然见过。”方亚男不明所以。
“那你来认个人。”总编说着,退出录像带,带着方亚男往外走。
……
:
第六十八十六章 纪录片()
“小方同志,我接下来要给你看的,是内部资料,没有级领导的许可,不允许散发、讨论和传播,你明白吗?”总编当着台长的面教育方亚男。
方亚男傻傻的点头,低声问:“总编,我递的本子不合适?”
“先不说你的本子的事。”总编挥挥手,道:“接下来,我放几个画面给你看,你不要管内容,只看里面出现的人是不是你说的这个杨锐。”
“哦。”
“我再提醒你一下,不传播,不讨论,在级领导做出决定以前,你要谨记保密条例。保密条例会背吧。”
方亚男苦着脸说“会”。
总编这才转过头,看向台长。
台长稍作沉吟,转瞬和颜悦色的道:“小方同志……”
“是。”
“你不要紧张,不是什么坏事,但是呢,保密还是要做的,叫你来,也是对你的信任,一会儿,是是,不是不是,如果是,你介绍一下这个杨锐,如果不是,那当没有今天这回事,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