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保证。”
“我们签攻守同盟,如果三方都同意这个,我就把钱发下去。”老李之所以如此在乎此事的原因很简单,如果按照捷利康当年的合约,西堡肉联厂只是单纯的生产企业,拿不到多少钱。
当然,其实还是能拿到不少钱的,而且是美元,但是和现在的三家分红比起来,以前分的钱不值一提。
所以,老李是最希望目前的状况持续下去的人。海处长自然也是如此。
杨锐倒是希望能拿回分红,免得浪费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但是有杜邦站在后面,捷利康是宁可上法庭也不愿意支付分红的,杨锐无可奈何的选择,只能是能赚多少是多少。
在海国辉电话海处长以后,三方本着求同存异的精神,确定了攻守同盟的要约,拉钩上吊一百年不变
之后,杨锐再次看表,敦促李厂长道:“现在就忙起来吧,您有啥要帮忙的,尽管说。”
“不用,我们有预案。”李厂长自信的叫人进来。
杨锐大为震惊,84年的国企对付领导都这么先进了。
李厂长得意洋洋,等王元胜过来,命令道:“你去把咱们82年评选‘文明单位’的文件全部找出来,该补充的补充,立即执行”
“是。”王元胜的小脸皮也变的杀气腾腾了。
一家生机勃勃的国企,可以没有好的产,可以没有好的技术,可以没有好的市场,但它必须有一只能打能拼,下能对付市井无赖,中能抵抗地方政府,上能敷衍高层领导的队伍
对于一名在位二十年的国企一把手,这样一支训练有素,精干强悍的队伍,就是他的御林军,他的宫禁宿卫
1984年,夏秋之交。
西堡肉联厂御林军出动
……
:
第六百四十章 得道多助()
西堡肉联厂是河东!有数的大型肉类联合加工企业,鼎盛时期,西堡肉联厂的工人超过万人,经过三四十年的繁衍生息和再招工,西联厂的厂区已经形成了一座新城市。
而且比西堡镇的更大,更规整,更漂亮。
就最简单的卫生而言,西堡镇的卫生所总共只有两个工人的编制,再招两名临时工,就要负责全镇的卫生,可以想见,他们的主要工作就是清运垃圾,除此以外,无论是清扫还是清洗,都超过了他们的能力范围。
而在西堡肉联厂,蔓延数公里的厂区内,有专门的保洁队伍,人数近百。平日闲暇的时间,工厂和车间还会三五不时的组织工人大扫除。随处可见的水泥硬化路面也与西堡镇背街的土路形成鲜明的对比。
西联厂甚至有自己的洒水车,不仅清洗路面,还可以清洗道旁树和花坛树丛。
由此还可以产生一个新的对比,西堡镇的路旁是没有道旁树和花坛的,任何的绿化工程对于这个时代的小镇来说,都是极为奢侈的。
事实上,30年后的许多小镇依旧没有绿化工程,而在1984年,西堡肉联厂的厂内绿化比普通大学也不遑多让。
而在人员构成方面,西堡镇与西堡肉联厂亦是截然不同的。
西联厂人与西堡镇人是两种人,尽管他们生活在同一块地域,但他们生活的差距,或许比北京人与平江人的差距还要大。
首先,西联厂人来自全国各地,他们或者怀着建设中国的希望,或者按照政府的要求,或者出于学校的分配,聚集于西堡肉联厂,这里有北京人,有上海人,有河南人,有海南人,有河东人,这里不是一所大学,但胜似一所大学,将所有人联系在一起的是中国话,是普通话。
其次,西联厂的人员读更多。
尽管不像是三线大厂那样拥有许多高素质的工程师,但在西联厂,初中和高中毕业生,还有大量的技校生是随处可见的。
早几年的时候,西堡肉联厂的中学也办的相当不错,只是在运动以后,恢复的极慢。
土生土长的西堡镇人就不一样了,河东省既不是教育大省,亦不是富庶的省份,如南湖市这样的地级城市还算说得过去,到了溪县一级就是吃饭财政了——每年收上来的税刚好够给大家发工资,想做点什么都没钱,都得想方设法的找。
至于西堡镇就更糟了,县里除了寥寥百余个公务员编制,根本没有像样的岗位,自然的,有办法的人都会想方设法的离开这里,最后,西堡镇上的居民除了国家单位的干部和家属以外,就是自寻营生的经营者,在80年代初,这样的环境是说不上舒爽的。
西堡肉联厂是一个现代世界,西堡镇更像是民国小镇,它们的泾渭分明,也让西堡肉联厂的工人们与西堡镇的居民们泾渭分明,尤其是西堡肉联厂的工人们,除了路过,实在不需要去西堡镇做什么,西联厂内什么都有。
而在这个**王国里,一旦老李厂长启动他的御林军,西联厂就像是亮出了爪子的雄狮,全身肌肉紧张的面对即将到访的上级领导。
上级领导才是这个**王国的天敌。
大批工人将被派遣出去,或者去分厂,或者打发回家,暂且休息。
老李厂长的嫡系或者被打散了去各个车间,或者集中起来看守交通要道。
预计领导将要通过的道路,被一遍遍的清扫,一遍遍的检查,不仅要没有丝毫的灰尘垃圾,还不能有突然冲出来含冤的职工和家属。
而在晚饭后的全厂职工大会上,老李厂长更是露出许久不见的峥嵘,道:“我老李自建厂之日起,就在咱们西堡肉联厂了,我做厂长,也有二十年了我这一辈子,是眼看着我们西堡肉联厂,从一家屠宰车间,成长为全省最大的肉类联合加工厂,这里面,多少人流了汗,多少人流了泪,多少人流了血,我记得清清楚楚,把握遇,努力奋斗,是我们厂能生存壮大的根本,今天呀,又有一个机遇落在咱们手里,生物制药而且是出售给外国人的”
老李笔直的站在台上,拳头攥的紧紧的,道:“西捷工厂就是我们的机遇,我们要是能抓住它,我们就有可能让我们厂的资产再增长两倍,再增长三倍咱们厂的老员工,子弟们,可能还记得咱们厂六七十年代的辉煌,那时候,咱们出口东欧的白条猪,可是整车整车的出去,从铁路到政府,哪个敢不敬着我们……那是好时候啊”
老李叹息一口气,又道:“现在,我们也许又迎来了一波好时候,不管是新人老人,大家得知道,这样的机会,不常有”
“要抓住这次机会,说难也难,说易也易,归根结底就是一样,我们要团结一心。怎么团结一心?不该说的不说,不该做的不做,跑动腿,管住嘴……”
老李回忆往昔之后,说了要求,接着,他的语气转向严厉,道:“对于枉顾集体的人,我今天就放一句话在这里,你让我老李一时不痛快,我让你小子一辈子难受”
满满一间大礼堂,总厂上千名工人和干部,噤若寒蝉。
“该说的话我说过了,接下来,大家各自到财务处取领这段时间的加班费。这笔额外的经费呢,就是西捷工厂给咱们赚的,保住西捷工厂,大家以后还有加班费发,保不住,你们吃了我,也没钱,行了,就这样吧。”老李没去过美国,但大棒甜枣的原理,很早以前就懂了。
职工们蜂拥而出,一边热切的谈论,一边直奔财务处而去。
“每人两百,数好了签字,离柜概不负责啊。”会计的声音在办公室里传出去好远,引来更大声的议论。
两百元,比二级工的工资还要高了,西堡肉联厂虽富,却从来没有富到这种程度。
老李亦是下了血本的,不仅把换汇回来的美元花了个干净,还自己添补了一些。
:
第六百四十章 失道寡助()
杨峰也是接待领导的老手。他不光接待过领导,早年他还接待过工作?。
接待领导出了错,脸上无光,要受损失,接待工作组出了错,有时候是要去农场改造的。
因此,面对接待领导的问题,全中国没有哪一个干部敢等闲视之,不如临大敌的,都被大浪淘沙了。
杨峰做了二十年的西寨子乡党委记,一把手的年资与李厂长相差无几,而在办事方面,杨峰同志更是总结出了八字真言:“有理有据,以争促和”。
面对领导,清高是下下之选,政治政治,就是协调人与人关系问题,清高者就应该远离政治。
对领导卑躬屈膝是庸人之计,所谓礼多人不怪,伸手不打笑脸人,面对卑躬屈膝的干部,领导不会怪责是没错,但也不会刻意保着你,要想坐稳江山20年,这一招是行不通的。
“有理有据,以争促和”是杨峰多年来总结的经验,当然,也是一把手才能用的经验,那就是要以斗争的心态,来看待领导。
有理有据,是站稳脚跟,斗争是为了更好的和平。
在过去那些年,杨峰不仅斗争过领导,而且不仅斗争到了和平,有时候还斗争到了胜利。
对捷利康与省委调查组,杨峰更是斗志昂扬。
他首先打听了调查组的名单,然后顺着名单,一个人一个人的往下琢磨,没多长时间,就选出了两名省商业局的领导。
河东省商业局与河东省招商局是孪生关系,在有的省份,更是一个部门两块牌子。
杨峰选中调查组的两位领导,立刻联络了一名来河东省考察的外商,邀请调查组的两位领导吃饭。
按道理说,省委调查组这样的临时小组都是要严格保密的,但道理只是道理,对于省委大院以外的群众来说,小组或许有一定的保密作用,但对大院内的人来说,调查组的保密措施就和透明的一样。
说不准,大家还要为谁去西堡镇受累,谁要跟着英国公司捷利康吃香喝辣争夺一番呢。
杨峰熟悉基层,在省里呆了半年,也知道商业局的德性,他找来的外商,也都是通过香港华锐谈过一段时间的,这次邀请吃饭,他更是放出风去:“对方很有意向,说不定就要签约了。”
对招商局和商业局来说,在调查组里混的再好,也就是哄捷利康满意而已,但捷利康满意了又如何?他们是已经投资河东的企业了,都已经是篮子里的鸡蛋了,跑也跑不掉。
新签约一家外企却不同,这是实打实的业绩,而且,吃一顿饭又能费多少精神。
因此,两名列名调查组的领导欣然而至,参加了气氛热烈的宴会,继而喝的醉醺醺回去。
杨峰酒量甚好,且有准备,此刻仍然保持着清醒,道:“小王小李,把两位领导送到我定的酒店歇着,等酒醒了再回去。”
“不行不行,下午还有任务。”有位领导还没有彻底喝醉,仍然挣扎着起身。
“哎呀,您别忙着起来了,啥任务能比身体更重要,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呀。”杨峰说着拿起一个杯子,就往领导嘴里塞,笑道:“您看看您呀,来喝杯水,醒醒酒”
领导下意识的张开嘴,瞬间又是二两酒被灌了进去。
“你……”领导瞪着眼,胃里翻江倒海,甚至等不及往厕所去,扶着墙角就吐了出来。
杨峰“哎呀”一声,笑道:“不好意思不好意思,顺手就给拿错杯子了。”
吐的稀里哗啦的领导也不知道听见没听见,先忙着自己的肠胃了。
被杨峰喊来挡拆的外商有些担心的道:“不会喝坏吧。”
“这都是酒精考验的干部,怎么会喝坏,费处长,来来来,我们先去休息。”杨峰一把抓住这位,往门外送。
喝的稀里哗啦的两人被杨峰以热情的态度,坚强的手臂,强行给拉到了酒店,推到了床上。
“你们好好睡一觉,我下午来给你们开门。”杨峰着二人虚弱无力,直接将门给锁了起来。
他是招商局的副局长,对两名商业局的副局长,开个过分玩笑,也没什么关系。
至于看愣的两名办公室文员,却是坚定的跟着杨峰同志的脚步走,全当啥都不知道。
在这里,也要夸耀杨峰同志的个人魅力,20年的土皇帝当下来,他的那股子气势,是常年混机关的人所不具备的先。
下午,省政府的调查组集合停当,准备出发,怎么找都找不到两名商业局的副局长。
带队的组长脸色阴沉,一边命人寻找,一边安慰焦躁不安的捷利康雇员:“你们不要急,西堡镇原本就比较偏,咱们计划是今天到溪县,明天早上到西堡镇,大不了走一点夜路,来得及。”
捷利康此次派来了两个人,一名来自英国本土的韦尔斯负责装样,一名来自北京代表处的张生翻译兼做提供信息。
张生也是前两年公务员下海浪潮中的一员,入职捷利康以后,因为英语水平不错,又懂得中国官场环境,很受重视,他现在一看就知道情况,继而催促道:“冯组长,要不然,咱们先出发吧,请剩下的两人随队跟上。”
冯组长一口回绝:“那怎么行,调查组还没出发就先掉队两个人,让别人怎么想,不管怎么说,先找到人再说。”
机关干部向来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冯组长的想法也是再正常不过的。
张生道:“那不如我们先出发,留下大队人马在省城,就当是先锋出去。”
“再找找看……”
这一耽搁,两三个小时就过去了,等找到人,重新组队完成,车队再开到溪县,天已经黑透了。
从南湖到溪县的公路本就修的普通,到了晚上,更是难行,车队三辆车慢吞吞的行驶到一处平缓的地段时,前方却是有树枝挡路。
张生陡的一惊,“车匪路霸”四个字落在嘴边,没有突出来。
一支车队三辆车里的人,也都紧张起来。
在80年代,车匪路霸可不是说着玩的,大车司机的收入为什么那么高,每个人的驾驶室里都放着大扳手呢。即使如此,各省都有被车匪路霸杀死的司机和乘客,至于只抢劫不杀人,或者抢劫了没杀得了人的案件就更多了。
当然,大部分的车匪路霸并不是如此的穷凶极恶,但趁着汽车上坡,转弯减速的时候爬车盗窃,或者用火药枪和匕首强行搜身司机并抢劫的不在少数,还有的地方,直接设立强制停车点,所有路过的车辆都要停下来,花费高价买水买饭的更多。
所谓“要想富,吃公路铁路,一夜变成万元户”,在有的地区,一年内接报的案件就有3000多起,其中重大、特大案件一千多起,受害人多达万余,并有死亡十多起,受伤200余人,被强*奸数人。
南湖地区的治安不算好不算坏,随着严打的深入,现在的环境属于最近几年较好的时间,但是,坐在车里的先生们,没有一个希望碰运气的。
“小何,带枪了没?”副组长问随车的民警。
“带了,有六发子弹。”民警小何不安的挪动了两下。
“机警一点,但不要先开枪。”副组长看着窗外走的越来越慢的风景,愈发担心。
省政府开出来的车队,最大的依仗是他们挂着的牌子,若是大白天的,一般是无人骚扰的,良好的车况和车速也能帮他们避免危险。
然而,现在已经天黑,车队开不快不说,想让人看到牌子也难——大白天的,车匪路霸工作者们远远的看到政府车辆,自然不会上手,但若是已经截停开抢了,想让他们停下来可是很难。
紧张的气氛持续了两三分钟,不知什么时间,前车猛的一顿,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