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18)羊链球菌病活疫苗
预防绵羊、山羊败血性链球菌病。注射用苗以生理盐水稀释,气雾用苗以蒸馏水稀释。每只羊尾部皮下注射1毫升(含50万个活菌),2岁以下羊用量减半。露天气雾免疫每头剂量3亿个活苗,室内气雾免疫每头剂量3000万个活菌。免疫期1年。
skbshge
9。 怎样预防肉羊寄生虫病?怎样驱虫?()
肉羊的寄生虫病发生普遍,特别是放牧羊群危害严重,生产中应特别重视驱虫和药浴工作。驱虫可在春、秋两季各进行1次。
一般常用药物有阿维菌素、丙硫咪唑等。阿维菌素为广谱驱虫药,对线虫、疥螨、痒螨、蠕形螨、蜱及其他节肢昆虫效果良好,内服或肌内注射,0。2毫克/千克体重,除线虫外,其他间隔7~10天再用药1次,屠宰前28天停药;丙硫苯咪唑,广谱驱虫药,对线虫、绦虫和肝片吸虫均有良好效果,妊娠45天内禁用,内服,15~50毫克/千克体重,屠宰前6天停药。
药浴主要是防治羊的体外寄生虫病,特别是羊螨病的防治。一般在剪毛后10天左右进行。药浴液可用0。1%~0。2%杀虫脒(氯苯脒)水溶液或80~200毫克/升速灭杀丁水溶液。
skbshge
10。 肉羊场常规监测的疫病有哪些?()
肉羊饲养场应积极配合当地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及其配套法规的要求,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订疫病监测方案。肉羊饲养场常规监测的疫病应包括:口蹄疫、羊痘、蓝舌病、炭疽、布鲁氏菌病。还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选择其他必要的疫病进行监测。
skbshge
11。 怎样对生病肉羊进行临床检查?()
(1)视诊
视诊是用眼睛细心观察羊群,如发现病羊,立即隔离和治疗。
患慢性疾病和寄生虫病的羊一般都很瘦弱,疾病后期往往皮包骨头。但要注意急性病的初期往往不会出现消瘦。病羊往往行动明显迟钝。健康羊胆小又灵活,发病后会明显变得迟钝,体温高的病羊则更为明显,中毒羊常常低头呆立,患寄生虫病的羊常显得懒散而疲倦。患慢性病的羊皮毛粗乱无光泽。肉羊眼结膜的正常颜色为淡红色,贫血和患寄生虫病的羊,眼结膜常为苍白色,患肺炎时常为紫红色,患急性臌胀病时可为青紫色。病羊食欲减少或废食,病情严重时完全废食。病羊多为反刍突然减少甚至停止。
肉羊正常的反刍时间和次数都有规律,反刍时多为躺卧,因而一般晚上多于白天。成都麻羊一昼夜的反刍时间平均为359分钟,其中白天反刍119分钟,夜晚240分钟;一昼夜共反刍24。2次,其中白天9。4次,夜晚14。8次。发生胃、肠病或传染病时,反刍会减少甚至停止。
健康羊平均每分钟呼吸12~20次,急性发热时呼吸次数增加(爬坡及奔跑呼吸增加的除外),中毒时呼吸次数常减少。呼吸次数可根据肉羊胸腹部的起伏次数计算。
健康羊没有鼻液,感冒时常出现少量稀薄鼻液。羊鼻蝇病、支气管炎和肺炎时有黏性和脓性鼻液。
出现异常粪尿的羊多为病羊。羊下痢时粪便呈黑绿色,并混有血丝、脓液组织,常伴有恶臭。肾脏、膀胱等器官发病时,常有排尿困难、尿液浑浊或带虫现象,有时甚至有刺鼻的异味。
肉羊的正常体温平均为40℃(39℃~40。5℃),发生炭疽等传染病时体温可升高到42℃以上,而体温突然下降常常是羊濒临死亡的征兆。肉羊的体温可用体温计在肛门测定。
(2)触诊
①用手触摸羊的有关部位进行诊断。如检查羊的体表组织和胸部器官时,可用手指及手掌触压可疑部位;检查腹部时,可用两手从腹部的两面同时挤压,探测病变的情况。
触摸时发现皮肤发炎,长满痂片的常见于羊的疥癣病;皮下水肿多见于内寄生虫和厌气性梭菌引起的水肿病;肌肉、骨骼发生肿胀、畸形和折断,多见于外科疾病;瘤胃积食时可摸到黏结的大食团;肠套叠时可摸到像香肠似的圆柱形东西;肝硬变时可摸到明显增大的肝脏和腹水。
②用手指代替叩诊器叩打诊断。左手中指或食指紧贴羊体,右手中指弯曲利用腕力叩打,从发出的不同声音中辨别羊体内器官病变的情况。
叩打时发出打鼓样的声音时,多为胃的急性臌气(腹部)或大叶性肺炎肝变期(胸部);腹膜炎时叩打腹部有痛感。
(3)听诊
用听诊器听取病羊内脏活动的声音变化,来推测这些器官的病变情况。没有听诊器时,也可用块布盖在羊体上,把耳朵贴在布上听。羊的正常心跳次数90次/分(70~123次),心跳次数增多且第一心音强盛常见于热性病,第二心音强盛常见于肺充血。健康羊的瘤胃每分钟蠕动约2~4次,小肠蠕动约8~12次,大肠蠕动约4~6次。当羊发生瘤胃积食、臌胀和便秘等病变时,蠕动则明显减少;食入大量发酵饲料,大量积水或腹泻时,肠蠕动音则明显增加。
skbshge
12。 肉羊给药方法有哪些?()
(1)口服给药
①自由采食法 多用于大群羊的预防性治疗或驱虫。将药物按一定比例均匀地拌入饲料或饮水中,让羊自行采食或饮用。大群用药前,要先做好小批羊的安全试验。
②长颈瓶投药法 适用于稀释后的药液。方法是将药液装入长颈的橡皮瓶、塑料瓶或酒瓶内,将羊站立,用腿夹住颈部,或者由助手抱住羊的颈部,抬高羊的头部,使口角与眼呈水平状态,操作者右手持药瓶,左手用食、中二指自羊右口角伸入口中,轻轻按压舌面,羊口即开张。然后右手将药瓶口从右口角插入羊口中,并将左手抽出,待瓶口伸到舌面中部,即可抬高瓶底将药液灌入
③药板投药法 专用于舔剂,将药物按一定剂量混入面糊内,做成舔剂。投药时应使用表面光滑、无棱角的竹制或木制的舌形药板。操作者站在羊的正面,用左手的食、中二指自右口角伸入,压住舌面,同时大拇指抵住上颌或将舌拉出,使口张开。右手持药板,用药板的端部抹取药物,迅速从右口角送入口内达舌根部,翻转药板,把药抹在舌根部,待羊咽下后再抹第二次,如此反复进行直至把药给完。此法也可以用于丸剂或片剂的投服,可不使用药板,直接以右手将药丸或药片送到舌根部即可。
(2)直肠灌注
在肉羊便秘或驱除大肠后段寄生虫时,可用直肠灌注法。方法是站立保定病羊,将灌肠管慢慢插入肛门,再提起漏斗把药物徐徐灌入肠内,如药液流得太慢,可轻轻抽动管子,加快药液灌入速度。
(3)注射用药
注射用药的方法有皮下注射、肌内注射和静脉注射3种。
皮下注射在股内侧进行,根据笔者的经验,为了提高注射速度,也可在前腿内侧有皱褶处进行,但无论在什么部位,都要用左手提起欲注射部位皮肤,使其形成皱褶,然后将针头呈15°角插入皮下注射。
肌内注射多在大腿内、外侧肌肉或颈部肌肉进行,以颈部肌内注射为好,便于操作。在大腿内、外侧进行肌内注射,不仅部位难掌握,难操作,也容易将针头插到骨头,造成注射羊跛行。肌内注射不需要将皮肤提起,针头呈90°角插入,插入时要注意深度适中,也不能刺进血管。
静脉注射的主要部位是颈静脉,注射时病羊站立或横卧均可,方法是在颈部注射部位剪毛消毒(在实际工作中也可直接消毒),用左手压住颈部下端阻止血液回流,这时静脉鼓起似索状,右手将针头刺入,如果针头刺中静脉,注射器内会有血液流入,这时就可以进行颈静脉注射。如果针头插入过深,可慢慢退出一些,直至针筒内出现血液为止。
skbshge
13。 饲喂秸秆的肉羊易发生哪些疾病?()
由于秸秆饲料具有:粗纤维含量高、粗灰分含量较高、粗蛋白质含量很少、容积大,适口性差的特性,如果肉羊饲喂秸秆不当时,瘤胃中微生物生长繁殖受阻,影响饲料的发酵,不能给宿主提供必需的微生物蛋白质和挥发性脂肪酸,难以满足羊对能量和蛋白质的需要,会发生瘤胃迟缓、营养不良、某些营养物质缺乏症,从而影响肉羊的生长、繁殖等。
skbshge
14。 羊肠毒血症有何临床症状?防治措施是什么?()
(1)症状
由D型魏氏梭菌在羊肠道内繁殖产生毒素所引起的羊急性传染病。急性病例,病羊腹胀,腹痛,倒地后痉挛死亡。临死前心跳加快,呼吸增数,全身肌肉颤抖、磨牙,侧身倒地,头颈向后弯曲;口鼻流沫,常于昏迷中死亡。
(2)防治措施
因病程短促,一般来不及治疗。病程稍长者,可肌注青霉素,每次80万~100万单位,每天2次,连用2~3天;或磺胺嘧啶,每天5~6克,连服3~4天;必要时可将10%*10毫升加于300~500毫升5%~10%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滴注。
流行地区,每年定期接种“羊三联苗”或“羊五联苗”,羊不论大小,一律皮下或肌内注射5毫升,注苗后2周产生免疫力,保护期达半年。加强饲养管理,防止严寒袭击。有霜期早晨出牧不要过早,避免采食霜冻饲草。发病时及时隔离病羊,并将羊群转移至高燥牧地或草场,可收到减少或停止发病的效果。
skbshge
15。 羊布氏杆菌病有何临床症状?发生时应怎样处理?()
(1)症状
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慢性传染病。妊娠羊发生流产是该病的主要症状。流产多发生在妊娠后3~4个月。有时病羊发生关节炎和滑液囊炎而导致跛行;公羊发生睾丸炎、附睾炎、睾丸肿大。多数母羊流产1次,以后能正常妊娠和分娩,但成为隐性带菌者。
(2)预防措施
本病无治疗价值,一般不予治疗。一旦发现本病,立即对羊群进行检疫,阳性和可疑羊均应及时隔离,以淘汰屠宰为宜。严禁与假定健康羊接触。必须对污染的用具和场所进行彻底消毒,流产胎儿、胎衣、羊水和产道分泌物应深埋。阴性羊用布氏杆菌猪型2号弱毒苗或羊型5号弱毒苗进行免疫接种。
skbshge
16。 羊快疫有何临床症状?防治措施是什么?()
(1)症状
是由腐败梭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发病突然,不表现症状即刻死亡。如放牧时死亡于牧场或早晨发现死亡于羊舍内。病程长的羊表现为行走困难,运动失调,食欲废绝,腹痛腹泻,昏迷,口流带血泡沫。
(2)防治措施
因病程短促,一般来不及治疗。病程稍长者,可肌内注射青霉素,每次80万~100万单位,每日2次,连用2~3天;或磺胺嘧啶,每日5~6克,连服3~4日;必要时可将10%*10毫升加于300~500毫升5%~10%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滴注。
流行地区,每年定期接种“羊三联苗”或“羊五联苗”,不论大小羊,一律皮下或肌内注射5毫升,2周后产生免疫力,保护期达半年。加强饲养管理,防止严寒侵袭。有霜期早晨出牧不要过早,避免采食霜冻饲草。及时隔离病羊,并将羊群转移至高燥牧地或草场,可减少或停止发病。
skbshge
17。 羊猝疽有何临床症状?防治措施是什么?()
(1)症状
由C型魏氏梭菌引起的一种毒血症,以急性死亡、腹膜炎和溃疡性肠炎为特征。病程短促,不表现出症状而突然死亡。有时发现羊掉群、卧地、不安、痉挛,于数小时内死亡。
(2)防治措施
可参照羊快疫、羊肠毒血症的措施进行。
skbshge
18。 羔羊痢疾有何临床症状?防治措施是什么?()
(1)症状
此为B型魏氏梭菌引起的一种急性毒血症,以剧烈腹泻和小肠溃疡为其特征。主要感染7日龄以内的羔羊,其中以2~3日龄发病最多。病羔精神不振,低头拱背。不想吃奶,不久即发生腹泻,粪便恶臭,开始呈糊状,后变为水样,颜色呈黄绿、黄白或灰白,后期有的还带有血液,甚至成为血便。最终羔羊因虚脱、酸中毒而死亡。病程2~3天,病情严重者,常在数小时到十几小时内死亡。
(2)防治措施
土霉素0。2~0。3克或再加等量胃蛋白酶,水调灌服,1天2次,连用2~3天;或用土霉素0。2~0。3克、鞣酸蛋白0。2克、次硝酸铋0。2克、碳酸氢钠0。2克,加水灌服,每日3次,连服2~3日。也可用微生态制剂如促菌生、调痢生、乳酶生等辅助治疗。同时强心补液、解痉镇静、调理胃肠功能、保持电解质平衡等。
加强饲养管理,增强妊娠羊体质;产羔季节注意保暖,防止羔羊受冻;合理哺乳,避免饥饱不均;产前产后或接羔过程中都要注意清洁卫生。妊娠母羊分娩前20~30天皮下注射羔羊痢疾灭活疫苗2毫升,再于分娩前10~20天第二次注射3毫升,第二次接种10天后产生免疫力,经初乳可使羔羊获得被动免疫力。羔羊出生后12小时,每日灌服土霉素0。15~0。20克,连用3天。
skbshge
19。 羔羊大肠杆菌病有何临床症状?防治措施是什么?()
(1)症状
由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消化道传染病。本病多发于数日或6周龄以内的羔羊。潜伏期1~2天,分为败血型和下痢型两型。
败血型:多发于2~6周龄的羔羊,体温41~42℃,虚脱,轻微腹泻或不腹泻,运步失调,有的病例出现关节炎,多数病羊在病后4~12小时死亡。
下痢型:多发于2~8日龄的新生羔。病初体温升高,随之出现腹泻,粪便呈半液体状,混有气泡和血液。病羊腹痛、虚脱、严重脱水、卧地不起。如治疗不及时,病后24~36小时死亡。死亡率15%~17%。
(2)防治措施
对妊娠母羊加强饲养管理,保证新生羔羊健壮。注意对新生羔羊的护理。对病羔立即隔离,及早治疗。对环境用3%~5%来苏儿液消毒。
治疗可用土霉素按每日每千克体重20~50毫克,分2~3次口服;20%磺胺嘧啶钠,5~10毫升,肌内注射,每日2次,对新生羔羊可同时加胃蛋白酶200~300毫克内服;微生态制剂如促菌生等,使用此类制剂时,不可同时用抗菌药物。对脱水严重的病羊,静脉注射5%葡萄糖盐水20~100毫升。
skbshge
20。 怎样防治羔羊口疮?()
羊传染性脓疱病俗称“羊口疮”,因主要危害3~6月龄羔羊,又叫羔羊口疮。
(1)症状
是由羊口疮病毒引起的绵羊和山羊的一种传染病。该病以患羊口唇等部皮肤、黏膜形成丘疹、脓疱、溃疡以及疣状厚痂为特征。病羊先在口角、上唇或鼻镜上(偶见蹄叉、蹄冠或系部皮肤上)出现散在的小红斑,逐渐变为丘疹和小结节,继而成为水疱、脓疱。破溃后,结成黄色或棕色的疣状硬痂。如为良性经过,则经1~2周,痂皮干燥、脱落而康复。严重病例,患部继续发生丘疹、水疱、脓疱、痂垢,并互相融合,波及整个口唇周围及眼睑和耳郭等部位,形成大面积痂垢。痂垢不断增厚,痂垢下伴有肉芽组织增生,整个嘴唇肿大外翻呈桑葚状隆起,影响采食,病羊日趋衰弱而死。个别病例常伴有化脓菌和坏死杆菌等继发感染,引起深部组织化脓和坏死,致使病情恶化。有些病例危害到口腔黏膜,发生水疱、脓疱和糜烂。病羊采食、咀嚼和吞咽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