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恩。”
丁千户点点头,带着通译离开了。没过一会,有船工给迪亚士送来了饼子和咸菜。
咸菜里有肉末,饼子还是热的。
哪怕在大食的商船上,付了食宿费,迪亚士也没享受过这般待遇。拿起饼子,一口咬下去,顿时热泪盈眶。
神啊,没有石头,没有谷壳,而且是软的!
不愧是黄金国度,给落难者的食物都是如此丰盛!
迪亚士开始狼吞虎咽,享受二十八年人生中最美好的一餐。
在欧洲,普通的贵族也未必能吃得这么好。
不用怀疑,十五世纪初,正处于欧洲中世纪末期,不洗澡是常态,能吃饱是神的恩赐。
国王和大贵族吃的面包还会夹着谷壳,平民吃的黑面包,绝大多数硬得可以砸死人。每次用餐,斧头和砍刀都要备好,用途只有一个,砍面包。
这绝不是夸张。
比起有专人负责城市卫生,疏通下水管道的大明,此时的巴黎还臭气熏天,走在路上,踩到不该踩的东西,不慎中招的几率高达百分之八十以上。
华丽的古堡,高大的骑士,浪漫的宫廷?
抱歉,那都是传说中的神话,需要在梦中才能实现。
现实是,不到一米七的铁皮人,蚊蝇滋生的石头要塞,以及不洗澡的国王和王后。宫廷舞会倒是有,但看到穿着光鲜,头发里却爬着虱子的贵妇,当场就能倒足了胃口。
迪亚士的感叹是真诚的,他甚至是怀着感恩的心情吃完了这餐饭。
不会用筷子,直接上手。
吃完,碗盘比洗过还要干净。
负责监……视…他的军汉看得眼角直抽,干脆走出船舱,门一关,眼不见为净。
郑和的船队继续向安南行驶,为宣扬国威,也为探查安南的真实情况。
到南京…政…治…避…难…的陈王子…成…日…里哭诉,请求上国派遣军队,助他恢复旧…统。
朱棣斟酌再三,帮助陈王子复国并非不可,但也不能只出力不要好处。
君临万邦,仁德宽厚的面子要撑,亏本生意却不能做。
大明出人出钱,好处却姓陈的一个人得,当他是冤大头吗?
明朝出兵助陈王子讨逆复国,可以。
出兵之后,安南也必须有所表示。在出兵之前,同样需要确定陈王子的身份。如果是个骗子,笑话可就大了。
于是,郑和下东洋的行程中多了一个安南。
安南胡氏国王派遣的使团进京朝贡,在朱棣的安排下,陈王子出现在使团面前,同陈王子一起…流…亡…大明的安南大臣裴伯奇,当殿厉声喝问安南使臣,上演了一出好戏。
确认了陈王子的身份,接下来只等郑和船队回航,了解安南的真实情况,即可做下一步的准备。
在此期间,永乐帝抽空见了日本使臣一面,接受了日本的朝贡,表扬了日本将军源道义很识时务,赏下金银罗绮,对来访的使团成员也加以赏赐。
带来的二十多个倭寇,永乐帝下令交还日本,令其自行处置。
“陛下隆恩,下臣不胜感激!”
使团领队感激涕零领,下拜叩头,带着明朝天子的赏赐启程归国。
走到宁波,等船的时候,使团众人为换更多的丝绸茶叶,将随身的武士刀都卖了。
东西多了,二十多个倭寇便显得累赘。使团成员集体表决,不需要将这些人带回日本,可以就地解决,全都杀了。献上茶叶和丝绸,想必将军也不会怪罪。
领队抱着胳膊,考虑片刻,点头,好,就这么办。
武士刀卖了,砍不了人,捆石头扔海里,也不保险。
干脆堆起柴火,架上大锅,全都蒸了。
二十多个倭寇的惨叫声传出很远,点火的日本人却不见一丝犹豫。
“护送”这批日本使团的卫所官军无不皱眉,倭人如此凶残,一旦成势,必是大患!
听闻回报,朱棣沉思良久,召集近臣商议。
礼部尚书李至刚言,倭人未经许可,在大明贩售倭刀,属违法行为,应诏斥日本将军,予以严惩。
朱棣摇摇头,“卿只看到此处?”
几把倭刀算不得什么,倭人的野蛮狠毒才让他侧目。
小国寡民,却如斯……残……暴,须得多加防范。
李至刚的奏请没有得到批准,朱棣没有追究倭人私…售…倭刀的行为,反而又下令褒奖了源道义,允许日本十年一贡改为五年一贡。计划再向日本派遣使者,领队不再是郑和,而是侯显。
历史上,日本为向大明示好,同样蒸杀了二十余名倭寇,永乐帝并未因此多加关注,只“嘉其勤诚”。
现下的情况却变得不同。
日本引起了朱棣的注意,甚至是警惕。
在朱高煦和朱高燧与老爹的通信中,孟清和的某些观点也间接影响到了永乐帝。表面上看并不十分明显,遇事之事却已经开始发挥作用。
这是大明之幸,却是某些国家的不幸。
谁让坐在皇位上的是朱棣,而永乐朝的军…事…实力又是无比的强悍?朱棣完全是想揍谁就揍谁,一点也不手软。
不期然闯入历史长河中的某只蝴蝶,扇动翅膀卷起的飓风,已是越来越大。
日本和安南的情况陆续传至北疆。
朱高煦和朱高燧最先得知,沈瑄和孟清和自然也不会落下。
彼时,定国公将公务扔给了广平侯袁容,又以巡视迤北的名义跑来了大宁。
孟清和没想到沈瑄会跑来和自己一起过年,惊讶之余,也着实的欣喜。
对袁驸马正月里还要加班的愧疚感,也因国公爷的笑容,瞬间丢到墙角去种…蘑…菇。
正月里,边塞之地的大宁,热闹丝毫不亚于顺天八府。
大年夜,爆竹声声,欢庆新年之声不绝。
伯府内,沈瑄端坐桌旁,亲自执起温过的酒壶,斟了一杯酒,送到孟清和跟前。
“贺十二郎新岁。”
简简单单一句话,却似熨烫至心中。孟清和笑了,端起酒杯,一饮而尽,又突然倾身,将酒…哺…入沈瑄口中。
透明的酒水沿着嘴角和颈项滑下。
顷刻间,酒香四溢。
稍离,带着酒意的声音缓缓流淌。
“同贺子玉。”
黑色的双眼益发的深邃,孟清和却似无所觉,拿起筷子,夹起一大块肘子,放到沈瑄碗里。
“吃菜!肘子是我为国公爷挑的,绝对量足。”
沈瑄:“”
一顿年夜饭,国公爷和伯爷横扫餐桌。
以战况来看,两人加起来的饭量足以傲视群雄。
饭后,孟清和溜达着消食,沈瑄取出一只木匣,递到孟清和面前。
“送我的?”
“恩。”
匣子打开,里面静静的躺着一枚玉簪。
温润喜人,不懂玉,也知是上品。
孟清和拿起簪子,简单的花样,确定是男款,才松了口气。
实在是皇帝和皇后的赏赐给他留下了阴影。
“多谢。”
刚合上匣子,想收起来,手却被按住。
不及出声,视线瞬间颠倒。
意识到沈瑄要做什么,孟清和忙道:“国公爷,守岁,过年要守岁!”
换言之,前进的方向不对,调头!
沈瑄单臂扣住孟清和的腰,侧首,长眉微挑,眸光流转,烛火映照下,晕染上一片红。
“我知晓。”口中如此,脚步却未停,“吾与十二郎一同守岁。”
待沈瑄推开侧厢的门,绕过屏风,停在塌前,孟十二郎瞪圆了眼睛。
守岁?
这情况,怎么守岁?
国公爷完全不受影响,将人放下,俯身,手指擦过孟清和的颊边,落下一个轻吻,旋即坐到一旁,将孟清和捞过来,拍拍,之后,没有之后了。
孟清和眯眼,看向沈瑄,就这样?
沈瑄弯起了唇角,不然,十二郎以为如何?
孟清和:“”
他不失望!
去xxxx的,一点也不失望!
可他想咬人,当真很想!
不等孟清和找准地方下口,下颌突然被扣住,顺着手指的力道抬起头,唇被堵住了。
扑腾两下,挣不开,老实了。
如此,孟十二郎想失望也不可能了。
第一百四十八章()
永乐三年正月壬子,天子以元宵节赐宴文武群臣,皇后于坤宁宫赐宴朝中五品以上命妇。未得赐宴者,赏宝钞一锭。
南京北京皆有灯市,自皇城东门迤北,每到夜间,各式花灯骤亮,样式繁多,五彩斑斓,灯最多处,亮如白昼。并有各式小吃及杂耍摊位…穿……插…其间,穿着新衣的男女老少,提灯行走,摩肩接踵,热闹非常。
往年的大宁是不举灯市的,边塞之地,多是军汉和军人家属,忙着备边屯粮便已是耗尽精力,过年整治一桌好菜,放上一挂鞭炮,就当是除旧迎新。
有了兴宁伯,规矩自然要改。
边塞之地怎么了?
边塞之地照样要热热闹闹的过大年!
鞭炮要放,灯市照办,怎么热闹怎么来,反正咱有钱!
说这句话时,孟清和相当有底气。
据南北两京户部统计,永乐二年,大宁缴纳的粮税和都司库中屯粮,在全国遥遥领先。加上同鞑靼女真交换来的牲畜,皮毛和草药,大宁边军的富裕程度,力压边镇,傲视辽东,甚至可以同江南膏腴之地比上一比。
往年,北边屯田最多的是甘肃,总兵官宋晟屡次受到天子表扬,无可出其右者。
永乐二年,大宁这匹黑马横空出世,后边还跟着朱高煦镇守的宣府和沈瑄率领下的顺天八府。宁夏,辽东等地也不甘落后,开垦的荒田和粮税数目直线攀升,逃户和流民的数量却是直线下降。认真统计,竟有万余边民南归,上报朝廷,又是不小的政绩。
宋晟顿时压力山大。
输给了大宁可以当做意外,老虎也有打盹的时候。可连第二名都保不住,被宁夏宣府等地…压…过去,不亚于当头惊雷。
当户部统计结果出来,宋晟立刻召集麾下将领,瞪着眼睛,桌子拍得山响,说,这事怎么办?!
众将也是挠头。
按理说,大家都没偷懒,粮食的产量也不比往年少,甚至还多出了许多,怎么偏偏会是这个结果?
“总戎,卑职等已是尽力了。大宁等地的屯田之数及亩产量,实在是高得出乎预料。”
换句话说,不是咱们不努力,全因对手实非常人。
兴宁伯,定国公,汉王,赵王。
大宁,顺天八府,宣府,开原,广宁。
不说同气连枝,拧成一股绳子,也是互相帮扶,互通有无,技术共享。连晋王和周王都托关系走后门,派人到大宁取经,取得丰产。若非藩王的屯田产量不计入户部,甘肃的排位还要靠后。
往年的领头羊,如今却落到中游,难怪总兵官会气得吹胡子瞪眼。
面子里子都没了,换成谁都要脑袋冒氢气。
宋晟发过脾气,冷静下来,知道麾下将领说的都是实话,这事委实不能怪他们。拂过颌下长髯,最终下定决心,出了正月,立刻派人到大宁去学习先进经验。
面子是次要,能多产粮食才是最紧要之事。保障了粮草的供应,边军就能有更多的力气…操…练,战斗力就能强上几分。
对于边塞守将来说,还有什么比防御北边的邻居更重要?
虽说鞑靼和瓦剌正打得热闹,难保哪一天突然回过味来,握手言和,不打了,转而来找大明的麻烦。
到了那个时候,坚固的城池地堡,强悍的边军,才是能够挡住这些恶邻的根本。
宋晟做了决定,麾下将领举双手赞成。
若非守将不得擅离岗位,他们当真很想亲自到大宁去看看,往昔荒凉的城池,如今到底变成了什么样。
同宋晟一样想法的,还有宁夏总兵官何福。
没人会嫌粮食太多,多收一斗是一斗。机会送到眼前,何福比宋晟更善于把握。他不只派人到大宁取经,还遣人去了宣府,名义上是给郑亨送信,实际上却是到汉王亲自耕种的军屯去观摩一下。
两地情况类似,到宣府学习,更优于大宁。
何福会做出这个决定,实因朱高煦在屯田一事上取得了不小的成绩。据闻,宣府进献朝廷的嘉禾就是汉王亲手种出来的。
天子大感欣慰,更是在兄弟间相当有面子。
瞧见没有?这是我儿子种出来的!
你儿子行吗?不行吧?
哈哈哈哈!
朕嚣张?
朕就嚣张了,你能怎么着吧!
新年时,进京朝贺的王府长史,基本都是精神抖擞进殿,风中凌乱出…宫。带着天子写给自家上司的书信,脚步发飘的踏上归程。
等各地藩王接到书信,无不咬牙切齿,大有举起鞋底…狠…抽…朱老四小人的…冲…动。
显摆你儿子了不起?!不就是种田吗?
谁没有儿子?咱儿子也行!
于是乎,永乐三年的春耕时节,各藩王封地的百姓见识到了一幕奇景,王府的世子和郡王们除掉华服,挽起裤脚,扛起锄头,光着脚丫子下田耕地。
耕牛?不用!
朱家的子孙,就要这么犀利!
藩王老爹们叉腰站在田埂上监工,手里的鞭子和木棍舞得虎虎生风,一点也不肯放松。
慢了,偷懒,立刻…鞭…棍…伺…候!
鞭子在寻常人手里,是策马赶牛的工具。
在朱家人手里,绝对是教育儿子的不二选择。
世子和郡王们一边挥舞着锄头,在田地里挥汗如雨,一边恨不能把朱高煦扎成筛子,砍成肉泥。
你小子想在老爹面前表现,别带累兄弟下水啊。
你老爹是什么人,咱们老爹又是什么人?受刺激就要蹦高的主。
这下好了,书读不成了,王府教授跳脚也没用,一句“粮为国本,食为民天,宗室当以身作则”就给堵了回去。
戏也听不成了,哪个敢消极怠工,鞭子和棍子立马招呼上来。
老朱家的第三代和第四代同时发现,自己老子的武力值很是不低,不能上马打仗,把儿子全都揍趴下还是绰绰有余。
由此,藩王监工,世子郡王种田,成为了藩王领地上的常例。
所谓前人尝苦,后人品甜的说法,在老朱家完全说不通。
自己被老爹收拾过了,自己的儿子,儿子的儿子,也甭想逃过这一遭。
洪武帝的儿孙,就要想他人不能想,做他人不能做。情商低些不要紧,智商和体力高就行。
永乐帝的显摆之举,引起了宗室耕田的风潮。皇室在民间的风评,尤其是天子在百姓间的声望,顿时节节…拔…高。
连番遭到表扬,朱高煦不免写信和好兄弟好朋友显摆。
接到朱高煦的来信,孟清和有点晕。明朝历史上,有宗室集体上…山…下…乡,忆…苦…思…甜这回事吗?
思来想去,心中没准,干脆不想。
反正不是件坏事,有宗室带头艰苦奋斗,朝中文武也该仔细想想,改变一下观念。不然,非但天子看不惯,百姓的口水都能把人淹死。
以往,皇族宗室总是官员口中的反面教材,各种横……征…暴…敛,欺…男…霸…女,扰…乱…市场。战斗中的言官时刻眼睛擦亮,逮住尾巴就要参上一本。
如今,永乐帝的兄弟侄子们不…横…征…暴…敛,也不…欺……男…霸…女,开始一心一意的种田,发展生产。期间陆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