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奇妙的大自然-第3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叶子由伤块又很快发展到整片叶子发黄,那就说明空气中的二氧化硫的含量已经很高了。

    剑兰、棉花、番茄、桃树和梅子树都是氟化硫的“监测员”,受氟化硫伤害的植物,则是叶尖或叶子边缘出现浅褐『色』或红『色』坏死斑点或条斑。木棉、水石榕等树,也是监测*的“哨兵”。长春藤清除甲醛和苯最有效,而去除氨气,表现最出『色』的是黄金葛。

    可见,植物对环境的监测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虽然植物监测环境在自然条件下难于获得精确可靠的定量数据,但是利用植物监测大气污染,不需要复杂、昂贵的仪器,方法简单,费用低廉,有直观效果,不仅普通人喜爱,而且环保专家也是情有所系。

    【小档案】

    利用植物净化室内空气目前成为城市居民的一种时尚。专家建议要注意四条原则:一是根据室内环境污染有针对『性』地选择植物,有的植物对某种有害物质的净化吸附效果比较强,如果在室内有针对『性』地选择和养殖,可以起到明显的效果;二是根据室内环境污染程度选择植物,一般室内环境污染在轻度和中度、污染值超过国家标准3倍以下的,采用植物净化可以收到比较好的效果;三是根据房间的不同功能选择和摆放植物,夜间植物呼吸作用旺盛,放出二氧化碳,卧室内摆放过多植物不利于夜间睡眠;四是根据房间面积的大小选择和摆放植物,一般情况下,10平方米左右的房间,1。5米高的植物放两盆比较合适。

第一百三十九章 神奇诱人的彩色农业——植物与颜色肥料() 
小问号

    关于『色』彩,许多伟人俊杰都曾发过肺腑之言:马克思曾说,“『色』彩的感觉,是一般美感中最大众化的形式”,大诗人歌德也说,“一切生物都向往『色』彩”。人类对『色』彩也有偏爱,这与人的『性』格有关。一般来说,『性』格开朗好动的人,偏爱“暖『色』”,『性』格内向好静的人,偏爱“冷『色』”,而艺术家往往偏爱“紫罗蓝『色』”。美丽的『色』彩,不但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而且还会为植物制造养分,成为“颜『色』肥料”,产生了新型的神奇诱人的“彩『色』农业”。那么,植物的『色』彩与“颜『色』肥料”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植物对『色』彩有什么样的偏爱?

    众所周知,阳光是植物的生命,植物是通过光照来吸收养分,促进发育生长的。科学实验还证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叶绿素对太阳光线并不是全部吸收,而是有偏爱、有选择地吸取。如果供给植物所喜爱的颜『色』光线,就能增强植物叶绿素光合作用的能力,不但使作物生长快,而且还能提高作物糖的含量和蛋白质的含量,从而提高作物的产量和产品的品质。

    植物『色』彩与植物生长之间的关系被揭开后,科学家大为震惊,也万分喜悦,从中得到启发:利用『色』彩向植物提供肥料,即开发“颜『色』肥料”。于是,科学家发明了有『色』塑料薄膜,希望通过有『色』塑料薄膜为植物带来人为的不同彩『色』的光线。这样,利用彩『色』塑料薄膜滤光技术,就可以让不同的农作物得到它所喜爱的颜『色』光线,从而达到稳产、高产的目的。这就是正在兴起的“彩『色』农业”。

    那么,什么样的『色』彩对什么样的植物会产生影响呢?据科学家研究揭示,用青『色』薄膜覆盖秧苗,使叶绿素、氮素、磷酸的含量增加,能防止秧苗发黄,对覆盖根叶类蔬菜也有显著的增产效果;用黄『色』塑料薄膜覆盖芹菜、莴苣等蔬菜,可以滤去阳光中紫外线及青『色』光,让绿、黄、橙、红等『色』光通过,促使伸长叶柄,推迟抽苔;用红『色』塑料薄膜覆盖移栽后的秧苗,能促使生命力旺盛,对茶、果树也有好处,胡萝卜的根长得更大,韭菜叶宽肉厚,用它覆盖西瓜,瓜的含糖量和维生素成分都提高,而且还可提前半个月上市,这是因为该膜红光透过率可达到75%~90%,可阻挡不利于农作物生长发育的『色』光透过,利用它能最大限度地满足某些作物对红光的需求,促进作物的生长;用绿『色』塑料薄膜覆盖蔬菜根部,可以抑制杂草生长与发育;用蓝『色』塑料薄膜光照下的作物,体内蛋白质的含量会明显增加,蓝光下的花朵开放得特别鲜艳,用蓝『色』薄膜育稻秧,能使水稻秧苗更加粗壮;用紫『色』薄膜覆盖茄子,结的果实又大又多,产量最大可以提高40%以上,草莓在紫『色』薄膜覆盖下生长比用无『色』薄膜覆盖多增产20%以上;黑『色』塑料薄膜主要特点是透光率低,用它能有效地防除杂草,使杂草幼芽得不到必需的阳光而死亡,而且可有效地防止土壤水分的蒸发,在高温季节栽培夏萝、白菜、菠菜、晚番茄等效果都非常好;银灰『色』塑料薄膜反『射』紫外线的能力强,可有效地驱避蚜虫和*虱,抑制病毒病的发生,其增温效果介于透明膜和黑『色』膜之间,对于夏秋季节蔬菜,包括瓜类以及棉花,灯草栽培,都有良好的防病和改进品质的作用……

    总体来说,利用彩『色』塑料薄膜能够科学地控制特定波段的太阳光,对农作物进行光照,刺激植物的内部组织,加快植物的生长速度,改变植物的营养成分,避除杂草和病虫害的发生,从而达到增产增收的效果,推进“彩『色』农业”的快速发展。

    【小档案】

    不同时期、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民族,对『色』彩也有不同的解读。我国革命战争时期,革命老前辈喜欢用红『色』来作为革命的象征。民间喜欢用红『色』表示喜庆,每逢国庆、春节等喜庆日子,『插』红旗、挂红灯笼,新娘穿红衣服,贴红对联、红双喜等。我国历代帝王利用红『色』来突出他们的地位,把红『色』定为三品以上官服的专用颜『色』。但是,“红『色』”在不同场合也有不同的喻义,如用红『色』做警戒,用红笔写信称“绝交”,用红笔记帐叫“赤字”(表示亏损),交通上用红灯表示禁止通行。黄『色』是中国帝王专用的颜『色』,只准帝王和他的亲属才能使用,如:皇帝穿黄袍,突出他主持大地的天子地位,皇宫独盖黄琉璃瓦,定的日历也叫“黄历”,还有臣子赐穿黄马褂等。但是,黄『色』在特殊场合上,却有相反的含意,如体育比赛出示黄牌表示犯规的警告,黄『色』又是腐化堕落、『色』情的代名词,如:有『色』情内容的书、歌、电影,称黄『色』书刊、*、黄『色』电影等。有趣的是,在巴基斯坦,黄『色』表示厌烦;在希腊、罗马,黄『色』又表示吉祥;在叙利亚,黄『色』竟然象征死亡。

第一百四十章 太空里的匆匆过客——植物与太空育种() 
小问号

    人类的生产生活总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变化,而且表现在场地、空间的变化上,从最初的陆地到海洋,从大气层进入地球轨道空间,直至外层空间,每前进一步,都在人类文明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太空,永远神秘莫测,既危机四伏,磁场、失重、太阳风暴等一系列考验让人类防不胜防,又*,空间站、外星人、太空育种等一个个谜团,深深吸引着人类的眼球。那么,人类为什么要让植物种子进行一次次“免费的太空旅行”?小小的植物种子,在太空中成为“匆匆过客”,带给人类什么启发?无疑,这是航天时代最为时髦的热点话题之一……

    植物在地球上已经存活了亿万年,它的形态、生理和进化始终深受地球重力的影响。在漫长的植物进化史上,它始终没有离开地球这一生命的摇篮。植物的根有向地『性』,茎有负向地『性』,这都是地心引力在起作用。如果它们离开了地球,到没有地心引力的太空中去,是不是还会生存下去呢?会发生哪些变异呢?宇宙飞船诞生后,伴随着人类的“飞天梦”,“把植物种子送上太空”、“在太空种庄稼”等奇思妙想在科学家的心目中便萌生了:一天24小时的光照,也是植物生长最诱人的环境之一……

    20世纪60年代初,苏联和美国的科学家开始把植物种子由卫星搭载上天,在返回地面的种子中发现其染『色』体畸变频率有较大幅度的增加。

    1982年6月27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第四次升空,航天飞机上载有地球上3种普通的植物——松树、燕麦和绿豆。在太空度过了8天后,人们发现这3种植物都很难适应空间的失重情况,许多茎发生了变形,朝几个不同的方向扭曲生长,根也发生了混『乱』,有向土壤中长的,也有冒出土壤倒长的。不过,这些植物虽然看上去长得有些古怪,还是活得很顽强、健康的。经生物化学分析,这些植物的木质素生长并不受失重状态的影响,而且蛋白质增长数量很高。这一结果鼓舞人心。

    1982年8月19日,苏联发『射』了一颗宇宙飞船,把3名宇航员送上了“礼炮7号”太空站,在太空中工作了7个昼夜。女宇航员萨维茨卡娅在“菜园”里栽上了葱头。其实,“菜园”就是不同形状的容器,盛有人造土壤,以及供给植物生长所需的水、阳光、空气的自动装置,并特意加上模拟地球引力场的磁力重力器。7天后,葱头上先后生出新芽、长出绿叶。这一实验证明,在太空中建立温室进行育种或种植植物是有可能的。

    1987年以后,我国利用返回式卫星和神舟飞船,先后进行了10多次搭载,有1000多个品种的种子和生物材料上天。其中,粮食类有小麦、水稻、大豆、玉米、绿豆、豌豆、高粱等;蔬菜类有西红柿、辣椒、黄瓜、甜菜、茄子、萝卜等;经济作物有棉花、烟草等;花卉有万寿菊、鸡冠花、三『色』槿、龙葵、荷花、百合等;中草『药』材有黄芪、甘草;树木种子有油松、白皮松及石刁柏,还有草坪种子……

    科学家经过一系列的太空实验发现:大豆在太空中根的方向会旋转180度,因而根失去了向地『性』;小麦太空开始的生长情况良好,发芽和生长速度都比在地球上快,但是后来没有抽穗,而且没有方向地散『乱』生长,最后都枯萎而亡。这是什么原因呢?科学家经过研究认为,这是由于失重导致的,植物的生长素不能汇集到茎的弯曲部位,使茎找不到正确的生长方向,只会杂『乱』无章地伸展,最后自行死亡。最后,科学家采用电刺激方法,终于使小麦在宇宙飞船上63天能够结穗,郁金香在飞船上绽出了花蕾……受此启发,科学家信心百倍地开始了“太空育种”工程。

    迄今,虽然世界上只有美国、俄罗斯、中国3个国家成功地进行了航天器搭载太空育种,但是已经培育出了一批新的突变类型和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如:水稻种子经卫星搭载,获得了植株高、分孽力强、穗型大籽粒饱满和生育期短的『性』状变异,可以增产20%,蛋白质含量增加8%~20%,氨基酸总含量提高53%;太空小麦培育出矮杆、早熟、抗倒伏、抗病害、蛋白质含量高的丰产类型;太空青椒枝叶粗壮,果大肉厚,免疫力强,比普通青椒增产20%~30%,所含维生素c提高20%,病情指数减轻55%;太空黄瓜,藤壮瓜多,瓜体奇大,单果重850~1100克,抗病力强,瓜肉非常清凉爽口、汁多肉嫩;太空番茄长势更加喜人,株高茎粗,果穗增多,比地球上的番茄增产15%以上,最高可增产23。3%;太空玉米能结出6~7个“棒子”,可长出5种颜『色』,而且味道也比普通玉米更好;太空搭载的鸡冠花、麦秆菊、蜀葵、矮牵牛等,都具有开花多、花『色』变异、花期长等特点,万寿菊的花期竟然延长到6个月以上;游览太空的大蒜能长到近半斤重,萝卜的幼苗让害虫避而远之,本来无法杂交的籼稻和粳稻经太空之旅后,也能杂交结合……

    太空就这么神奇,让植物的种子经历辐『射』、重力、磁场等复杂的太空环境的“修炼”,最后重新回到“尘世”播种,长出的苗就会更壮、开出的花就会更香、结出的果就会更大,这就是植物种子“太空之旅”带给人类的启示和福音!

    【小档案】

    太空育种,就是将普通种子送往太空,使其在太空的独特环境下变异。遨游太空的种子要经过连续几年的筛选鉴定,其中的优系再经过考验和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必须是遗传『性』稳定、综合『性』状好的种子。人类利用卫星和飞船等太空飞行器将植物种子带上太空后,通过特有的太空环境条件,如宇宙『射』线、微重力、高真空、弱地磁场等因素对植物的诱变作用产生各种基因变异,再返回地面选育出植物的新品种。当然,不是所有植物种子经过“太空育种”就能有益,有的是适得其反,如:有的太空种子发芽率明显降低。即便是同一种作物,不同的品种,搭载同一航天器,其结果也不相同,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太空环境的复杂『性』和太空育种的局限『性』。可见,太空育种之路还是非常漫长、艰难的,需要人类进一步『摸』索研究。

第一百四十一章 点燃生命的火花——植物与生物电() 
小问号

    生物电对今天的读者来说并不陌生,我们都知道从原始的单细胞生物到高等的动物、植物,都可以测量出它们体内不同程度地带有电。我们还知道,第一个发现生物电的是意大利科学家加尔瓦尼,随后人类才逐步开始对这一奇特的生物电现象有了不懈的研究,并获得成果。那么,人类是怎样发现植物中的生物电的?它对人类产生了哪些启示?

    人类发现植物体内有电流活动现象的过程,虽然没有加尔瓦尼的那个青蛙实验有名,但是也非常有趣。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就曾对一种名叫捕蝇的食虫植物着『迷』一时,称它是“世界上最奇妙的植物”。有一天,达尔文在观察捕蝇草时发现,这种植物的捕食夹上长着6根绒『毛』,只要昆虫稍微触动它,绒『毛』就会像触电一样敏感,立即产生了捕捉昆虫的动作。达尔文想,难道这种捕蝇草体内也能产生电流,会不会体内有了电脉冲信号能够从绒『毛』传递到捕食夹上的运动细胞,才指挥它产生运动来快速闭合,以夹住昆虫?达尔文百思不解。

    后来,达尔文把这一想法写信告诉英国著名的医学生理学家伯当·桑德松教授,希望得到他的帮助。这位治学严谨的生理学家通过实验证实了达尔文的推测:捕蝇草体内确实有电流,它的绒『毛』一旦受到刺激会立即产生电脉冲信号,从而发出捕食命令。

    其实,许多植物都是含有生物电的。如:北美洲的电竹,人畜都不敢靠近,一旦不小心碰到它,就会全身麻木,甚至被击倒。向日葵金黄『色』的脸庞总是朝着太阳微笑,也与生物电现象有着一定关系。受植物生物电的启示,一些科学家和科学爱好者,相继有了一些新的发现和新的研究成果。1981年,英国一位钟表匠托尼·埃希尔用一个柠檬做成了生物电池。他在柠檬里『插』上两个电极,一个是锌制的,另一个是铜制的,再用导线把两个电极与一个小型钟表电动机连接起来,钟表居然开始走动了。更为神奇的是,一个小小柠檬做成的生物电池,让一块钟表准时地走了5个月。可见,植物体内蕴藏着多大的电能!美国美学家伊利莎白·格洛丝和他的同事,在对植物生物电现象进行深入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