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滴血瞳-第49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草,这他妈的是在干嘛……”崔明伏扯了扯我的胳膊,他的声音颤颤巍巍。

    崔明丽却干脆把脸给转到了一边,“这太残忍了。”

    我深吸了口气,但此时正对上巫虺文的眼睛,那一双眼睛里面,充满了歹意。

第857章 出发,南山悬崖() 
这个老家伙!我在心中嘀咕了一句,迎着他那充满了敌意,仿佛是秃鹫一样的目光,我顿时觉得自己的心里面遍生含义,这双眼睛里面貌似马上就能喷射出刀子,让人不寒而栗,这个老家伙,我总是觉得他让我们穿这身大红色的丧服,是别有企图,肯定是他心里面藏着坏,但是故意不给我们说。

    “三位都到了,稍等一下,我们才可以请灵出门……”这老家伙冲着我们施了一礼,但是我总是觉得他每一个眼神儿还有每一个动作里面都是那么不怀好意。

    我们三个看着面前的情形,顿时心头犹如刀割。

    “哞哞哞……”面前是一头老牛,这老牛被栓在了一个木桩上面,但是这老牛身上却血迹斑斑,并且隐隐可以看得到白骨,可是身后却有一个人用剔骨刀在老牛的身上游走着,一块块的血肉从老牛的身上被剔下来,并且这人的手法十分的娴熟,每剔下来一块血肉是绝对不拖泥带水,十分干脆利落。

    但是那老牛却显然很疼,它的眼睛里面不住地往外流淌着泪水,并且鼻子环钩处也因为自己的用力撕扯而出现了血迹,这模样看起来着实让人心疼无比。

    “这是在干嘛?”说不上是因为什么,我走到了手持剔骨刀的刽子手面前,这是一个貌似干姜的老头,瘦骨嶙峋的模样,貌似来自于地狱的恶鬼一般。

    “与你无关,外来之客,无须多问!”他说着,便准备把我给推到一边,但是我却仍旧伸手抓住了他的胳膊,这个恶鬼老头狠狠地瞪了我一眼。

    “你这是什么意思?”这个小老头貌似一点也不惧怕和他有如此身高差的我。

    “不好意思,这个闲事儿,我就是管定了,众生平等,你何苦这么折磨它。”崔明丽走到了我的身边,企图抓住了我的手,但是我的手却仍旧不放下。

    “哞哞哞……”那老牛貌似也明白现在发生了什么事情,竟然也朝着我叫了几声,这小老头终于放下了手中的剔骨刀。

    “怎么回事?”巫虺文再次来到了我们的面前,询问似的看着我们。

    “桑林族长……”小老头儿气势汹汹拿着剔骨刀指着我们,而此时,那剔骨刀的刀尖儿还在不住地往地上滴着鲜血。

    “喂,这位大伯,您说就说了,您别拿刀指着我们好不啦!”崔明伏说。

    但是在巫虺文得知事情的前因后果之后,反倒是笑了起来,“哎呀,我以为多大点儿事儿呢?这些肉也够了,直接把它宰了就行了,小伙子,这是我们苗族丧葬的习俗,你可能不太懂,我给你说一下。”

    老人过世后,孝家一定要打牛祭奠,婿家也可同时打牛祭奠,意思是让死者牵去用。有条件的可在安葬死者前进行。条件差的在安葬后再逐步备办,然后择日进行。

    打牛这种习俗的历史在苗族中可能已非常久远苗族先民的著名部落首领蚩尤被古代民间描述成牛的模样,“俗云也就是蚩尤,人身牛蹄。秦汉间说:蚩尤耳鬓如剑戟,头上有角”。这证明牛和苗族先民有密切关系。

    蚩尤死后,“祭蚩尤不用牛头”,证明当时还是实行牛祭的。苗族至今仍必须用牛来祭奠死者,说明牛对苗族社会的生产生活有着贯穿历史的联系,这也许是苗族比较早使用牛来作劳动工具、从而进入农耕民族的一个证明。

    黑苗的牛祭分为家祭和外祭两种。家祭即在家中堂屋进行祭奠活动;外祭要在外边一个较平坦的地方搭一个棚子作为祭房,然后将灵柩抬到里面祭奠,抬棺木到祭房时,祭师在前,孝子背弓弩、长刀随后,再后是灵柩,最后是笙、鼓及送灵人群。

    原置于大门后的竹棍可一路丢掉。这一行围绕祭房绕若干圈后,置灵柩于祭房内,头朝东方,弓弩、长刀、鼓等挂好放当。有的地方要把牛打倒地后才将弩挂在祭房前,而且须一百天后才能由孝家取下来。

    打牛先要交牲,就是用反手绳把牛系上,拉到灵柩附近,绳子一头拉进灵柩,放在死者手上。这时祭师手持竹卦,向死者灵魂作一番交待,叫死者灵魂拉上牛去“做种”,然后才将牛拉到较宽敞的地方打。

    打牛是苗族丧葬习俗的高潮。打牛时,孝子要身背弓弩、长刀,大喊:“外鬼!不要抢我家老人的牛!”接着由舅家先打三斧头后,将斧头交给帮忙的人,帮忙的人随后用斧头猛击牛头,直到牛倒地后方才开颈接血。如果牛身强体壮,则要事先用绳索捆绑后脚拉住,以防不测伤人。打牛期间,孝众痛哭,笙鼓齐鸣,地炮三响。

    牛死后,血用开水烫成块,拿到灵前供奉一次。有的地方是事先准备一个藤圈,开颈时将藤圈沾牛血到灵前供奉。之后,舅家、孝家、婿家等各家要分别轮流吹笙击鼓,唱酒令的人要围绕灵柩转几圈。

    “好了,直接把它整到屋后给宰了,不要把血溅到客人身上,然后开始指路。”巫虺文说道。

    指路,也就是给死者灵魂指一条去同死去的祖先相聚的道路。苗族相信人死后,其灵魂要去同祖先的灵魂团聚,但刚死者的灵魂不知道路,要由祭师给予指出途中经由的地方,告诉其途中应注意的事项,死者灵魂都会走到祖先处。

    指路是祭师手持竹卦,通过唱指路词的形式进行的,指路词比较长,一般前部份主要是叙述人为什么要死,死后要带些什么东西同去等等;后部主要是路上要经过的地方以及死者灵魂经过时须注意的事项等等。

    从内容上来看,指路词有几个特点,一是叫死者灵魂带回去做种的,都是些生产生活的必须品,如粮种、麻种、鸡种、猪种、竹种、牛种等;二是死者灵魂都是走路返回祖先居住的“祝略城”,并不是像其它宗教有“升天”、“轮回”的内容;三是返回祖先处的路标有真实的,有抽象的。

    “下坝、冷冲、刚闹冲、热冲、丫口塘、水井冲、沼泽地、阿略寨、十字街、阿略城。”那祭师念念叨叨,并且手舞足蹈。

    从路标上看有具体的地名,也有抽象的地名。苗族丧葬习俗虽然具有原始宗教性质,但它也是苗族社会客观存在的一种反映。历史上,苗族是一个不断被迫迁徒的民族。显然,指路词反映的内容可能是苗族对于迁徒的追忆留下的痕迹。

    指路时,要用一只公鸡作为指路鸡,祭师边念指路词边捏鸡脖子使其窒息后,用竹棍穿上置于灵柩旁。指路结束后,有的地方还要由祭师唱送死者灵魂的歌,并祝愿今后孝家顺顺利利,发财发富。

    “悬棺崖葬——”巫虺文大吼着,“请灵,村南悬崖——”

    祭奠结束后,就是埋葬。

    一般的苗人的土葬,在挖墓穴前,先在墓穴处的四角及中间奠酒,然后先挖中间奠过酒处的土,将第一锄泥巴在另一边专门放好。墓穴挖好后,置入棺木,即可埋葬。

    葬完后,祭师执卦在手,对死者灵魂交待说,“你转来等早饭。今天我拿卦顶递给你,到第三天早上你又拿卦顶递给我。”说毕,将卦放在坟前的石缝中。埋葬一般是一次葬好,但有的如果因天晚当天葬不完,就培土到平棺停止,而这时卦不是放在石缝中而是插在坟上,第二天再葬完。

    葬好后的第三天复山。届时孝家及部份邻居亲友抬上酒肉饭等前去坟前供奉,供完后将竹卦插在坟上,并将挖墓穴时的第一锄泥盖在卦上。

    解簸箕是接死者灵魂回家和亲人团聚的一种形式,一般是死者去世后满一个月的时候,或以单数年月为期。先是孝男手持一根竹棍到死者坟边,将竹棍搭在坟上,喊着死者的名字说:“我来背你去解簸箕。说完将竹棍背回。离家不远时,将竹棍置于路旁说:“你在这里等,明天我才来接你!”

    当晚,孝家要杀两只鸡,将煮熟的鸡肉、心、肝抬到竹棍前由祭师供奉。第二天早上,孝家用竹棍捆成一个十字架,套上衣服,拿到路边那根竹棍前,由祭师奠过酒后,即表示死者灵魂已由竹棍移到十字架上,放进簸箕内,然后全家哭着将其抬回置于屋中间方桌上,由祭师供饭、酒、肉等。

    有的地方接灵魂时不用到坟上,只是拿上死者生前穿过的衣服,在路口边点燃蜡,由祭师念上几句,表示死者灵魂已附在衣服上,接回家置于簸箕内即可。孝家要杀一头猪,一是用来供祭,同样经过交牲程序,二是招待亲友、邻居。供祭结束后,全家仍要哭着将簸箕抬到原来放置竹棍的地方,拿掉十字架,表示死者灵魂从此与阳世人家分手,路上返回祖先住地的途程。至此,整个丧葬习俗全部结束。

    但是桑林婆婆因为地位之高,是被选取悬棺崖葬的方式,所以和这个又十分不同。

第858章 歇脚儿() 
可即使是这样子,但毕竟这样的丧葬方式,变化的有些太过于离谱了,我们三个仿佛觉得在看着一场有些诡异的戏剧一般,周遭充满了芦笙吹吹打打的声音,只是这乐曲尤为悲凉,在这寒凉的深山半夜时分,如此声音,听到了耳朵里面,直让我们觉得周身瑟瑟发抖。

    “好冷……”崔明伏一边嘀咕着一边从自己的腰间取出了一个精致的酒瓶儿,轻轻地朝着嘴巴里面抿了一口酒,之后便听到他的上牙和下齿之间亲密的摩擦。

    “再坚持下,咱们答应过桑林婆婆,一定要看她安然入藏。”我说着便又打起了精神,朝着前方走了过去,但是这一众的丧葬队伍貌似就是想把我给甩开似的,好像感应到我要走过来了,于是他们便故意和我拉开了一定的距离。

    也不晓得走了多久,只觉得浑身的衣服都被汗水给浇透了,我忽然觉得周身无比的阴冷,忍不住便打起了寒颤,但是仍旧打起了精神朝着前方走了过去。

    等快接近悬崖边上的时候,我看了下自己的手表,已然到了凌晨一点了。

    “深夜安葬?”我看向了崔明伏和崔明丽,他们两个也是十分的警觉。

    “好了,大家都先歇息一下,等下再行安葬!”此时,巫虺文再次发声,他穿着一件墨色的长袍,并且在这件袍子上面,还带着繁复的花纹儿,但是这花纹儿却是时隐时现,若是不仔细看的话,他仿佛就一个头颅悬浮在了半空中。

    “靠……”崔明伏猛地坐在了地上,捶打着自己的腰部,“我的妈啦,再这个颠簸下去,我整个人就都要散架了,好歹是到了,天儿,你看着巫虺文,我觉得他十分符合一句话……”

    崔明伏一边说着,一边微笑着冲着我眨着眼睛,我倒是有些闹不清出这巫虺文究竟是符合那句话,但是崔明伏却轻轻地说了一句,“远看辟邪,近看避孕!你不觉得他刚好符合吗?”

    虽然是在这冰凉如水的深夜大山里面,虽然周遭的气氛比较诡异,但是听到了崔明伏的这句话,我仍旧捂住了嘴巴,差点儿没有笑出声来。

    我定睛看着穿在了巫虺文身上的长袍,顿时收紧了眼睛,若是我没有看错的话,他所穿的,应该不是苗疆蛊师的蛊师袍,而是一种名副其实的巫师袍儿。

    巫师袍也叫做魔法袍,但是它一般并不具备魔法能力,但是对于大多数巫师来说,魔法袍是身份的象征。

    在西方魔法传说当中,一共有九种传说中的巫师袍,而每一种巫师袍都只会选择性格最适合它的主人。

    金色巫师袍,太阳神巫师,爱好自由胜于一切,不受限于赏识与规则,在各个领域都是独占鳌头。

    紫色巫师袍,高贵的巫师,同时拥有“蓝色”的冷静和“红色”的热情,你思虑周密,温柔体贴,重视和谐,颇受他人青睐。

    蓝色巫师袍,水系巫师,冷静沉着的现实主义者,以判断力解救众人的救世主。一般以谋士的形象出现。

    黄色巫师袍,土系巫师,天生的缓和者,为人随和,任何人都可以与你安心的相处。

    橘色巫师袍,单纯的小巫师,个性活泼,具有活力,具有旺盛的服务精神,在哪里都能带来欢笑。

    红色巫师袍,血巫师,热情洋溢,正义感过人,任何目标都会坚持到最后,所以深受其他颜色信赖。同时,遭到背叛时怒火也比较大。

    银色巫师袍,月亮神巫师,保持着自我主张,并不像金色那麽耀眼,但却散发着诡异的光,常常是智者的代表。

    绿色巫师袍,大自然巫师,充满着协调性,最擅长抚慰人心,总是悄悄的照顾大家。

    靛色巫师袍,星星巫师,兼有“蓝色”的冷静与“绿色”的温柔,拥有无与伦比的包容力,以繁杂但有用的创意令众人皆大欢喜。

    然而,对于这巫虺文身上所穿的巫师袍儿,我却是没有见过,并且他袍子上面的花纹儿,也貌似都有一个繁复的纹路,让我无法辨别,这究竟是什么东西。

    “你们三位是不是有些累了?”巫虺文微笑着朝着我们走来,但是对于他这张笑脸,我却觉得上面写了两个字——虚伪。

    “要不要喝一点我们苗疆自酿的酒?”他从怀中摸索出一个酒壶,递了过来。

    我摆了摆手,“谢谢,但是我不想喝,这几天没睡好,胃口也不好。”崔明伏和崔明丽也纷纷地摆着手,忙说不要。

    “呵呵,那我喝了!”他一边说着,一边拧开盖子,朝着自己的嘴巴里面“咕嘟咕嘟地灌了进去。”

    “你们知道崖葬吗?”一抹嘴巴,他转头,看着我们三个,悠悠地说着。

    崖葬是在崖穴或崖壁上安葬人的遗体的一种葬俗,也是风葬即露天葬的一种。古代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流行的一种古老的葬法,包括悬棺葬和崖洞葬。

    人们将棺材放在凿出的山崖平台上,或在峭壁上凿孔再打入木楔,木楔上放置棺材,或将棺材放入天然岩洞之中,岩壁上雕刻各种图案,铭文等等。

    在崖穴或崖壁上安葬人的遗体的一种葬俗。是风葬即露天葬的一种。崖葬习俗早在中国古代濮、越、巴、僚、汉等民族部分人中即已盛行。

    《临海水土志》对崖葬已有记载。中国的崖葬主要分布在:福建,浙江,江西的仙霞、武夷山区,贵州,广西山区、西江流域,湖南、贵州和四川接壤处的酉、辰、巫、武、沅等五溪流域,四川东南的长江及其支流沿岸,四川、云南的乌蒙山区北麓至金沙江边,台湾各岛屿。

    据碳14测定,福建武夷山崖葬船棺最早,距今3三千多年,约当于春秋、战国时期。及至近代,部分壮族、布依族、苗族、瑶族、仡佬族,以及现在贵州西南部的部分苗族和台湾兰屿高山族雅美人都行崖葬。

    崖葬又名悬棺葬,是中国古代广居于南方的濮越民族的一种特殊葬俗,被认为是世界文化史上的一大奇迹。其葬法是利用天然岩缝或人工木桩把棺森林悬置在峭壁之上,或者将棺森林放在天然或人工凿成的岩洞这中。悬棺葬的葬地都是选在面临江河的绝壁高岩上,其葬具多为船棺,长度为2-3米,宽约半米多,形体似一只船,分为头、尾和仓三部分,头尾翘起,仓为棺柩,安放尸体。

    依凌纯声先生之说,中国大陆的崖葬主要颂于两大区,处于东南地区的,在赣、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