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儿子的乡试业已考中了,若用那块洼地换回几十亩良田,既能还上债务,又可以资助儿子进京赶考。这可是件好事情。
当大富户出价至三十亩良田时,罗东终于点头应允了。
就这样,罗东选了个吉日将父亲的坟从洼地里移出,另寻了一个地方下葬,换得了三十亩良田。
那大富户等罗家的祖坟一迁走,便迫不及待的把自家的祖坟迁入了这块洼地。
不及一年,罗东的儿子正准备进京赶考,却莫名其妙的患了一场大病。罗家不惜耗家资为子治病,最终,将那换来的三十亩良田几乎卖尽,也没有把儿子的病完全治愈。
罗东左思右想,后悔不该换出那块风水宝地。
再说那大富户,虽然已把祖坟迁进了风水宝地,可两个儿子的学业仍然没有长进。这是怎么弄的?大富户又去请教那个风水先生。
风水先生掐指一算,遗憾地说:“那棵大柳树旁的洼地下,原有一座莲花池,池中有双蟒盘绕,所以,绝对是块难得的风水宝地。可为何出现了这些偏差呢?肯定是罗家在启坟迁移的时候,不小心挖破了地器儿,风水宝地的宝气全都散了。”
大富户心疼那白白换出去的三十亩良田,不禁嚎啕。
“老舅啊,以后的事情,您还是多跟人商量一下比较好,虽然咱们陆判宗是道门的,那孙台先是算命的,但是我们都不是专业搞风水堪舆之术的,这些东西若是把持不好的话,对于一个家族的毁灭性,可是超级大的。”我怕拍了拍表舅的肩膀,他也点了点头,“行,这一次都让我够八辈子了,以后我一定记得。”
他说完便打电话叫来了村子里面的一些人,大家手中都拿着一些挖掘的铁器,抡圆了胳膊,不一会儿,便把之前的那口棺材给挖了出来。
但是这棺材却已然是破烂不堪了,我勒个去啊,表舅也真是的,迁坟还不给祖宗换个好点儿的住处。
棺材,亦称寿棺、枋、寿枋、老房、四块半、十大块。棺材可以由不同的物料制造,最常见的以木制造,一般有柏木、松木、楠木、柳木、桐木。亦有以铜、石等制造的棺材。
首先,看它的用料,通常,一般的因受经济条件的限制,大众化的棺材用松木、柏木加工而成;上好的,特别讲究的棺材就用很名贵的楠木或天然水晶石等精创而成。而它的外型也是非常奇特的,前端大,后端小,呈梯形状。在它的身上,所用的每一块板材的斜面对靠,呈形后的每一部分也要体现出前大后小的斜面。正所谓棺材的材料又叫斜货材料,两个侧旁和盖却又斜中带弧,从材头正面看,整个棺材好像是一根半边圆木。
特别引人注目的要属它的外部装饰了。有次有个人家在办葬礼的时候,请过姥姥做法事,那口棺材的奢华程度,我到现在都不能忘记,棺材的正面材头上画的是碑厅鹤鹿,琉璃。瓦大厅上空展翅腾飞着两只雪白的仙鹤,大厅两旁是苍簇盛旺的青松,柏树,大厅前面是芬芳百艳的青青草地,草地的中间是通往大厅的石阶路径,显得十分清洁幽雅,整幅图画将整个棺材头装饰的犹如仙境居室,整个一庄清静别墅,材头正顶上写着“安乐宫”三个大字将材头图与棺材本身紧紧相扣。棺材的两旁分别画着两条正在腾云驾雾的黄金龙追逐戏弄着宝珠。
龙的周围画着吕洞宾等八仙用的兵器,又名“暗八仙”,还有古琴、古画、梅兰菊竹、桃榴寿果,在材面上有“寿山福海”。棺材上所有图画都用立粉、贴金等技法、以及颜料的调配充分将古代唐三彩的绘画风格搬入其内,使得整个棺材庄重大方,色彩层次分明,绚丽有序;线条飘逸流畅。一个人在死后能够与身相伴这么多物质的、精神的、以及知识的博古通今自然也就能够安心地走上黄泉路了。
棺材又在农村俗称为“十页瓦”、“十大块”,一般为十页木料制成,但也有用十二页木料制成的,这种俗称“十二元”。十页木料做成的,其中盖(顶盖)为三页,底(底部)为三页,邦(两边)各两页,档(前后)为5…11块其他贵重木料。
客家人的棺材也称寿木、老屋。全杉木打造,客家人用于装殓逝去的老人。农家制做棺木,一般在30岁左右就要精选木料制作好,准备去世以后用。俚语云:“三十冇付板(指棺材),看你好大胆”。
言下之意,人到中年,就要准备寿木了,没有预备好,怕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将措手不及。故此,客家人一般在世时就要做好棺木,称“寿木”或“寿器”,表示添寿加福。制作寿木时,家境富饶的,用4根整木方料做寿器,称“四角”,即盖板、底板和边板用整块方料做成,棺木内有一块由7颗星连成的抬尸板,称“七星板”。
此外,还有“六角”、“八角”寿木,即由6根或8根木料做成。中等人家一般制做“十个角”寿木,选用的木料比“八个角”略小;一般人家做“十二角”寿木,即由12根小木筒做成,比“十个角”方料又稍小一点。寿木做好后,家境好的会请漆工及时涮好油膝,大头顶端书“福”,前端小头写“寿”,棺盖板上用红纸书写“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客家人的习俗,未过花甲而身亡的称“短命”,一般不能享用棺木安葬,只能用几块木板钉成棺材状,称“火板子”。
我看着面前的这口祖宗的棺材,或许他们死的时候,我们家的家境应该比较贫困,这简直就是“火板子”!
第735章 来送棺材()
想到此,我又有些埋怨起面前的表舅,迁坟就迁了,怎么还没有考虑到给先人换一副好一点的棺材板,我看向了他,他的脸上仍旧是一脸的尴尬。
我清了清嗓子,表舅并非坏人,此事自然也并非是他的错,或许也当真是一时匆忙,便没有更换,不过我既然来了,也需要让先祖们住的地方好一点。
“老舅啊,咱们这不是要重新迁坟吗?我想把这棺材给换了,你放心,钱我来出,您只需要告诉我,这附近哪里有棺材铺……”我笑着说,尽量把自己的语气放的极为舒缓,老舅看向了我,一脸的尴尬,两个脸蛋涨的仿佛是两团火红的苹果一般,他的声音也开始结巴了。
“邻村有一个……店主的名字叫……鬼见愁!”我擦,听到这名字,我仍旧有些被惊到了,或许从事特殊行业的人,是有点特殊,光看这名字就觉得挺特别的。我们几个一起往村口走去,想尽快赶去邻村的棺材铺。
“师父,这点钱我来出吧,算是我的学费。”姜帅说的语气倒是极为诚恳,我听到之后赶紧摇了摇头,“别,我可没有说收你为徒,这你得问问我们的掌门。”
姜帅一脸的失落,旋即又紧接着问道,“那你们的掌门是谁?”
我深吸了口气,和崔明伏对视了一眼,“就是上次那鞋底扇你脸的老头儿。”
“什么?”姜帅瞬间叫出了声,并且鼻翼还十分有节奏地抖了抖,我有些怀疑,他是不是还在想着那老崔头的脚臭味儿,我和崔明伏几乎要笑出了声音。
“这个棺材铺供祖先,棺材铺祖先是鲁班,这个鲁班爷不下山,世上谁把手艺传,鲁班老祖下山早,下山他带着这么几宗宝,这个锛子斧子大锯条,带来了斧、带来了锛,带来了大锯定乾坤,带来刨子带来了钻,带来了墨斗一条线,这个锛子锛、斧子砍,大锯能拉棺材板,左三五、右五六,埋在地下不怕沤,您说这个买主有多冤,他买回家去还得哭几天……”一阵清脆的铃铛声响起,我们面前竟然站着一个衣服褴褛的乞丐,但是这乞丐虽然身上的衣服,污秽不堪,但是单单论起相貌来看,还真的是比较清秀,两只眼睛清澈明亮,十根手指,不仅修长,并且皮肤也算是比较白皙。看这来人的面貌真的还算是比较清秀,却不想他的数来宝也唱的这么的纯正地道,难不成这家伙真的是走街串巷要饭的乞丐?
数来宝,一种中国传统曲艺。流行于中国北方地区,来源是流落于民间的乞丐要钱的一种手段。一人或两人说唱。用竹板或系以铜铃的牛髀骨打拍。常用句式为可以断开的三﹑三六字句和四﹑三七字句,两句﹑四句或六句即可换韵。最初艺人沿街说唱,都是见景生情,即兴编词。后进入小型游乐场所演出,说唱内容有所变化。部分艺人演唱中国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逐渐演变为快板书,与数来宝同时流行。
由于艺人把商店经营的货品夸赞得丰富精美,“数”得仿佛“来”了“宝”,因而得名。来宝在它的演化过程中使用过多种击节乐器,如高粱竿儿、钱板儿、撒拉机、牛胯骨、三块板儿、三个碗儿、开锄板儿(又名和平板儿)等。
现普遍使用七块板儿,大竹板儿两块叫大板儿,小竹板儿五块叫作节子板儿。大竹板儿有多种打法,有演唱之前的开头板儿和演唱中的小过门儿,还可以打出种种花点儿制造气氛,有时摹拟某些音响,有助于表达唱词内容。
数来宝的伴奏乐器几经演化,曾使用过钱板儿、撒拉机、牛掀板骨、三块板儿等。后来普遍使用七块板即两扇大竹板(称为大舀)和五扇小竹板(称为节子),表演时用以击节伴唱,制造气口,衔接唱词,烘托气氛。也可在演唱之前敲击出复杂的节奏、多变的音响作纯技艺性表演。
此时,这个人看到了我们,便停止了打板说唱,倒是冲着我们作揖,他微微一笑,阳光的脸上,露出了一口雪白的牙齿,那模样当真是让人算的上帅气。
“几位爷,哪里走?”他伸出手来,挡在我们一行人的面前。
“你……”表舅有些吃惊地指着他,“你不是那鬼见愁的小伙计吗?”
什么?听到了这句话,我的耳朵支棱了起来,这么说来,这家伙也算是在棺材铺工作的了。“秦大叔好眼力啊,小的正是,师父让我在这边等你们,现在我带你们去个地方,他老人家有东西送给你们……”说着,他做出了一个请的手势。
我深吸了口气,心里面想着要不要相信这个家伙,但是这边的棺材铺就他们这一家,目前看来,也只有相信他了,否则,我也不晓得要怎么做。
跟着他走了大概十分钟,我们来到了一处院落,这也是一个标准的四合院,只是院子都是有石头建造,整体打扫的也算是颇为赶紧。此时,一个平头但是穿着牙黄长衫的人站在了院子里面,他整体精瘦,目测年龄有四十岁左右。
“鬼见愁……”表舅不由自主地说出了这一句,但此话一出,他赶紧捂住了自己的嘴巴,看来,连他自己都觉得当面叫出别人的绰号是真的有些突兀了。
“哦,吴老板……”表舅拱手抱拳,冲着这吴老板施了一礼。
吴老板微微一笑,“秦老弟不要客气,来,请屋里坐。”什么?他竟然叫表舅“老弟”,我看了看他那一张光洁平滑的脸,再看看老舅,皱纹横生。
他说着,把我们让进了屋子里面,落座之后,又让刚刚那眉清目秀的小伙计开始上茶。“您找我们来……”表舅试探性地问他。
他笑了一声,“自然是有事的,前一阵子听闻您家中祖坟搬迁,想来也是因为有事,没有多问,昨晚上做梦,梦到秦凤翎大姐告知我家中诸事,特准备棺材一口,赠予您!”
“什么?”我们异口同声,颇为吃惊,“你说我姥姥托梦与你?”
听到了我这句话,吴老板点了点头,“这位是陆判宗新的传人吗?失敬失敬,我和秦凤翎师姐前辈之前有过接触,也算是旧相识,她也有救过我的命,所以我特准备了一口阴沉木的棺木……”
说着,他带着我们走到了另外的一个房间。一口乌黑发亮的棺材出现在我的面前,并且还有一股幽幽的奇香,慢慢地涌入了我的鼻孔。
我看向了那口棺材,是一口乌木的棺材,并且做的极为精细。
乌木(阴沉木)兼备木的古雅和石的神韵,有“东方神木”和“植物木乃伊”之称。由地震、洪水、泥石流将地上植物生物等全部埋入古河床等低洼处,埋入淤泥中的部分树木。在缺氧、高压状态下,细菌等微生物的作用下,经长达上千万年炭化过程形成乌木,故又称“炭化木”。历代都把乌木用作辟邪之物,制作的工艺品、佛像、护身符挂件。古人云:“家有乌木半方,胜过财宝一箱”。
而现代的“乌木”是红木的一种,木材市场上一般所称的“乌木”是指黑色非洲乌木以及东非黑黄檀,它们是树木树种的一类别,属于国家红木标准的一种。
阴沉木由于其一般浑身乌黑,所以四川那边一般就形象称为“乌木”,后来就流传开了变成了对“阴沉木”的俗称(它和我国红木标准中的“乌木”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它是两千年至四万年前,古四川地域天体发生自然变异,由地震、洪水、泥石流将地上植物生物等全部埋入古河床等低洼处。
一些埋入淤泥中的部分树木,在缺氧、高压状态下,细菌等微生物的作用下,经过数千年甚至上万年的炭化过程而形成,故又称“碳化木”。乌木(阴沉木)严重碳化,一碰即碎。
“因乘天地灵气,集日月之精华,乃万木之灵,灵木之尊”,在我国的四川盆地,神奇的三星堆乌木与举世闻名的三星堆文物一样,是四川的宝贵人类遗产,是古蜀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活化石之美称。乌木(阴沉木)历经岁月沧桑、饱受多种自然外固和内固之力,使其天然形状怪异、古朴、典雅,仪态万千,难怪外国人参观后,均惊叹为“东方神木”。
乌木本质坚硬,多呈褐黑色,黑红色,黄金色,黄褐色。其切面光滑,木纹细腻,打磨得法可达到镜面光亮,有的乌木的木质本质已胜过紫檀。其永不褪色、不腐朽、不生虫,是制作艺术品、仿古家具的理想之材。考古学家通过三星乌木复原当时的生存环境破译了三星堆出土了大量大象牙之谜。一些天然造型的乌木艺术品极具有收藏价值。
“老板,您开个价,这么贵重的东西,我还是买下来吧……”我看向了吴老板,诚恳地说到。
第736章 有些蹊跷()
但是这吴老板却微微地摆了摆手,修长的手指弯曲成了一个好看的弧度,“小兄弟啊,这个世界上有些东西是可以用钱来衡量的,有些东西是不可以的,就好比秦奶奶对我的恩情……”
他一边说着,一边走到了这阴沉木的棺材旁边,伸出手来“砰”地一声,拍在了这口棺材的上面,“就好像是这口棺材一样,即使是阴沉木的,但毕竟有价钱,可是这个世界上最难还的,当属人情,就像秦奶奶之前对我的救命之恩。”
他说着两边的腮帮子便也抖动了起来,看得出来,此时的他是有些激动的。我倒是觉得他是不是想起了姥姥,“秦老前辈啊,您的情,我只能还这么多了。”
我只道姥姥她自然是菩萨心肠,但她究竟对这“鬼见愁”有什么帮助,这倒变成了一个问号,横亘在我的心中。我们到了谢,舅舅便拿出了电话,叫来了村子里面的几个年轻人,一起把这口阴沉木的棺材给抬到了刚刚的地点。我吩咐了老舅,让他找来一口崭新的“坐化缸”,洗骨之后,祖宗的尸骨要先入缸,再入土的,老舅有些尴尬地搔着后脑勺,“嗨,没有想到,这事情还这么多,那个姓孙的,看来肯定是个半桶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