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陆奎幽幽叹了一口气:“科拉顿,我不想成为科拉顿。”
关浩初心里一紧,谁又想成为科拉顿呢。
物理史上,科拉顿的失败经常会被谈起,被引以为鉴。
1820年,奥斯特的磁效应发表后,在科学界引起极大反响,科学家想既然“电能生磁”,反过来“磁也能生电”。可以说,想实现“磁生电”是当时许多科学家的愿望。
科拉顿也参与其中,他的设计没有错,思路没有错,唯一错的是把测量仪器放在隔壁房间。每当他跑去看数据,产生的瞬间电流就消失了,以至于他一直观测不到结果。也就与这项伟大的发现擦肩而过。
“至少让我们知道,自己错在哪。”陆奎继续劝说道,“这是一项全新的学科,就算不是我们第一发现,我们也可以加入到后续的研究当中。”
“老师,你就这么笃定他们的数据没问题?”关浩初问道,“万一是他们偶然测到了。最后落得一场笑话。”
“所以我才觉得过去看看,跟论文作者聊一聊,沟通一下。”陆奎解释道,“我看了他们的实验虚拟幻境,真的是很好的数据。”
“你真的不考虑跟我一起去地球?”陆奎向自己的得意门生发出邀请。
关浩初猛然看着陆奎,他没想到老师现在还没放弃劝说他。
他想立刻拒绝,然而喉咙似乎在颤抖,半天都说不出话来。
陆奎的表情突然陷入了茫然中。关浩初明白,这是有人拉他去了虚拟空间。
他捏了捏拳头,等陆老师回来,一定坚定拒绝。
几分钟后,陆奎的眼神重新恢复清明。
他笑盈盈看着关浩初:“量子宇宙地球编辑部跟我联系上了。他们告诉我,那位作者刚刚又投了一份新论文。标题是关于脑波子被探测数据一览”
关浩初愣住了,刚才要说的话全堵在喉咙里。
“我决定了,等审批通过,就买第二天的船票出发去地球。小关,你真的不考虑一下?”
“我”关浩初沉默半响,挣扎说道:“我明天给你答复。”
陆奎恢复了精神,叮嘱道:“那记得帮我把申请交上去。按惯例,一周内过审批。那么船票订在一周后。”
关浩初苦笑。
陆老师太了解他了,完全排除了他拒绝的可能性,直接吩咐后续安排。
这是他的科学研究生涯的一次大冒险。
袁景一听他的决定就说他疯了。
“你的决定就是不转系,还跟着老陆跑去鸟不拉屎的地球待半年,做访问学者的助手??你疯了吗??半年时间能做多少研究??”
“申请已经提交,估计一个多星期后,就能出发了。”
“疯了疯了。”袁景用力摇头,“那种乡下,你疯了。”
“地球哪里有你说的那么糟糕。”关浩初辩解道。
“不用解释,解释就是掩饰。别的不说,看看从地球考到大学里的新生表现。哪个不是二傻进城的样子。”袁景用怜悯地眼神看着他,“算了,你都决定了,只能祝你好运。”
关浩初说不出话来,他也不想辩驳,只是笑了笑。已经开了弓,就没有回头箭。
地球联盟中央圈的旅行早有亚光速商业飞船相互来往。而去地球的航线则是专船专线专用,与他们同行的都是联盟的军队。
关浩初还是第一次体验这种生活,在军舰上到处都是就是军事机密区。
哪都不能去,星网也受到管制,所有的娱乐活动都没有,他最后干脆就留在自己的房间里,反复看余成彦的论文和虚拟实验3d片段。在旅程的最后几天,他几乎能将所有的重要有效数据记下来。
经过半个月的虫洞跳跃,他们终于要达到地球联盟的特殊保护区,地球。
关浩初算是第二代地球联盟人,只在资料里见过所有人的故乡——地球。
这回从外太空看到那颗蔚蓝色的行星,他的心里莫名涌动着一股思愁。
在天梯太空港口办理入境手续的等候时间,他跟陆奎提起了这件事。
两人此刻正在坐在候客大厅的vip小包间里。大大的落地玻璃外是无尽的宇宙黑夜,和黄色的月轮。
“真的好奇怪。”他笑道,“近看跟希望星其实也不太像,我觉得希望星更好看点,不过我这么感情泛滥是受到宣传的影响吗?”
“你知道为什么将它设为保护区?”陆奎指了指天梯下面。
“是因为离着中央圈太远吗?”关浩初问道,“不保护,估计就变成莽荒之地了吧。”
“蛮荒之地?”陆奎愣住了,“你们这么看地球?”
“差不多吧。”关浩初也有些不好意思,“大部分学生估计都是这么看的。”
“那你怎么看小毛?”陆奎问道。
小毛还是大二学生,关浩初这一刻才想起小毛是地球考过去的。
“小毛很不错”关浩初评价道,除了有点八卦之外。
“有些事情得真正认识了,才能下结论。”陆奎看着脚下的蔚蓝大地。
关浩初没有回话,心里默道,希望地球不要让他的选择是错误的。
编辑部的会面()
考试周一过;华立高中陆续进入了放假前的准备阶段。
紧张了一个学期的高中生们拥有了一个短暂的周末假期。许多学生纷纷选择了华洲境内短期游;来缓解考试中承受的压力。
他们游玩过后的周一将迎来期末成绩的公布和风暴班末位淘汰制下的淘汰名单;之后就是为期一个月的寒假。
“科学真好玩”社团办公室。
五个人都没有选择出游;而是全部集中在办公室里写论文。在半个月前的实验中;每个人都拿到了自己想要研究课题的数据;如今是写论文分析论证的时候。
余成彦算是比较轻松的;前几篇论文写完后,越发顺手起来。
作为实验室的负责人之一,除了要督促社员写论文;同样还要关心他们的生活。
拿着梁悦的论文初稿看了看,第一次写论文,果然毛病多多;给了修改意见。妹子看着那些密密麻麻的注解;感觉可以重新写一篇论文了,立刻回去回炉重造。
“打算什么时候回去?”余成彦问道。
放寒假了;很多学生一拿到成绩就立马回家。
梁悦坐在自己的办公桌后;看了看日期回道:“等写好这篇论文;我在回家。”
余成彦一想到她的文章质量;还急着发;突然觉得牙疼:“这么着急?”
梁悦有些不好意思:“你看我能赶在年前投出去吗?”
“这不好说;取决你的进度。”余成彦也没法立刻给她答案。
一片论文从开始到完成稿,他预计两个新人周期将为4个多月。再加上经过编辑初审、同行评审、编委会终审,到最终录用;论文表的总周期预计大半年。
这还是一切顺利的情况下。
他之前写的快;一个月一篇,是因为熟练啊,加上数据漂亮,难度自然降低了。之后如果想发表在更好的期刊上,论文速度一定会降下来。
这时古韦利探出头来:“我就不急,第一篇论文,太有纪念价值了,必须好好琢磨。晚些发也行。”
梁悦一听他说的话,内心有了动摇:“你说的好有道理,我还是慢慢来,保证质量最重要。不然投出去没人要太惨了。”
雷济刚写完部分,打算休息换换大脑。听到他们两个在那讨论发论文的事,便插嘴道:“就凭我们的数据,别担心没地方要。就算你们论文写得烂,投到学校的物理期刊还是没问题吧?”
“真的吗?写得再烂也会收?”两个人都望着余成彦。
余成彦瞪了雷济一眼,哪能这么奶孩子。
不过他的话糙理不糙。
科学界是有这个风气,一但有了新方向,就会有人测量各种新方向的数据刷论文量。
如果他们头几篇论文能带出一个新方向,那么他们俩的数据论文就会很好发表。不过这话不能讲给他们听。毕竟好论文才是一个科研人的追求。
“咳咳,怎么可能。”余成彦吓唬他们,“慢工出细活,好好写总没错。不然就白白浪费了时间。”
梁悦吐吐舌头,感觉缩回去继续改论文。
左谦舟坐在最里面没有参与论文的话题。
不过余成彦完全不担心他。
周末两天时间一晃而过。
华立高中的学子们陷入了明显的低气压中。
各项成绩,学分统计,和淘汰名单全部公布在教育网中。一查询就能立刻知道自己的情况。
余成彦看了看自己这期的成果。
物理满学分考试通过。
数学,化学,生物优秀通过
公共课优秀通过。
脑波训练课优秀通过。
一等奖学金通过。
马马虎虎还行。
看来寒假要加强数学的复习,争取下学期数学满学分考试也通过。
梁悦和古韦利的风暴班入学考试因为提前通过,所以期末考试成绩反而没那么重要了。
成绩公布之后,华立高中开始了寒假时间。
余成彦没有立即回家,因为他的第一篇论文,迟迟没有给外审的意见。
好在他也不急,就在实验室里泡着,跟左谦舟,雷济交流,然后思考下一步实验该怎么做。
雷济家在北都。所以依旧留守实验室做自己的事。按他的说法,过年前一天才开始休息。
左谦舟原本也想待在实验室写论文。结果只待了两天,左琳亲自登门拜访。
她给大家带来了好吃的点心和水果,然后左谦舟就被押送回家。
雷济事后忍不住笑道:“平时看着怪严肃的,到了关键时刻还是个孩子嘛。”
余成彦也接到了堂叔堂婶的问询何时回家,应承了两天后出发,他这才感受到了新年的气息。
这还是他在这个世界的第一个年。
然后第二天,他接到了量子宇宙编辑的会面申请。
通过教育网,他进入到一个会议室模样的房间里。
两位中年男人正坐在沙发上等他。
一见他进来,就笑容满面的起身示意,相互介绍问好。
肖奎将他的两篇论文和审稿人的意见都投影投在了沙发前的茶几上。
余成彦没有马上去看审稿人的意见,而是有些奇怪:“肖编辑,现在的审稿人意见,都是由你们亲自约谈的吗?”
他可不觉得量子宇宙的编辑有那么多空闲时间。
肖奎笑了笑,解释道:“是这样。你的第一篇论文,我们找了审稿人给你过稿,他给了很高评价。然后第二份继续找他时,他将这份工作转给了其他人,然后找到了我们。”
余成彦点点头,表示自己在听。
“他说,想见见你,大约过年期间会来到地球。”
余成彦楞了一会,才反应过来,“我的审稿人不是地球人?”
“当然不是。你没推荐审稿人名单,相当于放弃了这个权利。所以我们就从我们期刊部的名单里挑了一名给你。
实际上,我们量子宇宙的总部,在地球联盟中央圈的希望星。那里多所大学都有我们的外审成员。”肖奎借这个机会,又吹了一波自己的期刊,希望给余成彦留下好印象。
“那我的外审是哪所大学的教授?”没推荐审稿人,是因为他现在压根不了解联盟大学的最新学术研究和进程。也不认识谁。左谦舟发表论文就比他方便得多,不过他认识的都是生物那挂的。
他顿时对联盟有哪些大学有了兴趣。虽然他也知道,联盟的所有大学都是从地球迁出去的,但是过了那么多年,肯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事,就留着你们见面时在揭晓吧。”毕升在一旁提醒道。
“对的对的,保密条例还没过期。”肖奎闭口不答了。
余成彦有些无语,合着下学期见面就过保密期啦。
他拿起外审意见看起来。
两位编辑也没有打扰他,悄悄离开,给他一个独处思考的环境。
仔细一看审稿人的意见,还真是有水平,不但明白他们实验设计的来龙去脉,优缺点,还隐晦提到了更好的实验设计。
一通意见看下来,让他对之后的实验设计又有了新的设想。
看来量子宇宙的外审团队很强大啊。他不由与这位外审的会面充满了期待。
***
华立高中会议室。
寒假前的最后一次会议。
傅校长:“今天的会议最后一个议题。关于洲盟大学的陆晏教授,来我校做访问学者一事,进行讨论。”
各部门负责人一片哗然。
“地球联盟排名第二十一的洲盟大学?”
“这所大学的教授来我校交流访问?”
“是不是搞错了,他不去隔壁火星农业大学做交流访问?”
“有可能,有哪个教授会跑来高中做访问学者啊?”
“我们学校应该没有他能看上眼的课题吧?”
“不能妄自菲薄,说不定人家就看上我们学校某位老师的课题呢?”
“哈哈哈,那位高手最近写论文了,自报家门啊?”
“我觉得是来考察我校今天毕业生生源情况的。”
“你这个想法比较靠谱,难道是我们上一届考上了洲盟大学的毕业生们,表现很好,所以他们派人来看看?”
“就算来看生源,也应该是招生办来人,怎么会来个访问学者?”
“校长给个明确的说法吧。”
“就是,大家猜来猜去,越猜越离谱了。”
校长拍拍桌子,成功让大家安静下来。
“各位,无需胡乱猜测。教育委员会发给我的通知,清楚指明陆晏教授来我校做访问学者一事并无错漏。
陆教授到达时间恰好是新年的前两天,校委会要做好招待工作,让地球联盟的来客好好感受一下,我们地球新年的文化。至于学术交流,过完年在谈。陆教授本职是物理教授,所以物理组的负责人,要提前做好交流准备。务必展现出我们华立高中的物理最高水平。”
花市比赛()
余成彦回到花城时;还差几天就过年了。
他之前预想中看看资料;想想实验;然后顺便休息大脑的日子完全没有兑现。
因为新年前的各项准备;他被堂婶指挥得团团转。直到大年三十的前一天;还被打发出去买花。
花城新年传统的新春花市绵延几百年;即使有了美联快递这样的便捷工具;花城的人们还是喜欢亲自跑去花市挑选花,然后用悬浮车将选好的花拖回家。
余成彦从地下室开出带着小拖斗的悬浮车,捎着两孩子出发了。
“彦哥哥;两家花市都去吗?”余芳坐在他身后问道。
“先去西湖,先去西湖。”余信伸出一只手,指着城中心的方向。
现在的花城还保留着两座花市;一座是城中心的西湖花市;一座是城郊的白云花市。
临近过年,花市来往的车流也达到了高峰;难得一见的空中塞车让余成彦感受了一把。在车群里足足排了一个小时的长队;才拿到了一个停车位。
好在西湖花市将自己的入口打扮地五光十色;3d投影变幻莫测;才叫他排队期间不觉得枯燥。
西湖花市进门处堆了一个大大的花塔架;各色鲜花点缀其间。
余芳眼尖;一眼就看见里面一盆改良版猪笼草。垂下来的捕虫笼全部都是鲜艳的火红色,好似一个个小灯笼悬挂其间,看起来非常可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