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田丰不是怕韩馥诓骗燕北说没粮,他是怕韩馥打肿脸充胖子,到最后一刻才告知燕北,到时前将军盛怒之下岂不会迁怒冀州?
迁怒还是小事,若引得燕北军兵败,冀州便又要陷于祸乱之中,那才是生灵涂炭!
“嗯?”燕北皱着眉头仍旧没有坐下,对田丰问道:“那眼下魏郡还有多少兵粮?”
田丰的算学很有意思,自拢袖中取出几块乌黑石子散在地上,掐着指节道:“将军在冀州有兵六万,魏郡有兵万众,且将军战马颇多;合则一月耗粮十四万石,魏郡之粮,不足四月。”
“行!”燕北闻言当即坐下,轻拍在腿甲上沉声道:“那便无妨,幽粮给冀,运粮百二十万石便可撑至来年大收。元皓先生便将此事如此告知韩使君吧,请他勿忧。”
自蓟县调粮,路途遥远损耗七成;自辽东走水路调粮,时日较短损耗一成;运一百二十万石粮草最终能运抵冀州的不过八十万石,但也已经足够供给冀州军备还有盈余。只是这对幽州来说也同样是庞大的压力,但若能保证攻取冀州全境,却是再值得不过的事情了。
燕北一向信奉的精兵政策的好处此时无比凸显,若非有王门那近三万的归降冀州兵,算上本部,燕北在冀州才有兵不到三万,在麹义等诸将的统领下战力强悍,将袁绍三路精兵打的溃不成军!
他们一个月才不过耗量六万石,若在北方辽东郡便能自给自足!
同等兵力之下兵甲齐备的幽州军在战阵上根本没有失败的道理,更优秀的将帅、更精锐的兵甲、更充沛的体力与更高昂的士气,但凡敌人不是天地水火,谁能赢?
田丰没想到令他担忧不已的粮草之事就被燕北轻飘飘地一句话消弭无形,迟疑着问道:“君侯,那吕布军?”
就在几日前,吕布遣使至邺城求援,曹操的军队从徐州撤回兖州,攻击东郡,吕布军毫无根基,只得率主力兵马在各地流转,军粮辎重丢了不少,便向邺城请求驻黎阳的赵云部南下兖州相助吕布。
这在吕布看来是理所应当,我吕奉先是为你燕仲卿挡住曹操的兵锋,难道你不该派兵来援助我吗?就像吕布杀死董卓先后投奔袁术袁绍一样,我为你们袁氏报了宗族之仇,难道你们不应该对我感恩戴德吗?
可他错就错在这理所应当!
燕北可能让赵云渡过黄河吗?赵云屯兵两万余于黎阳,防的可不是曹操,防的正是你吕奉先啊!
“我们没粮是好事,前番是燕某疏忽,不能一次给他十万石粮草。”燕北笑的狡猾无比,对田丰拱手道:“元皓先生,便先请韩使君调拨五千石兵粮,自渡口乘船送过黄河吧,让他不至于饿死,也不至于撑到。”
田丰缓缓点头,其实他的身份有些尴尬,尽管是自顾自地为燕北谋划,可身份却是冀州府的从事,有些话便想说不能说,有些能说的又不想说。
故而见燕北解决了问题,田丰便拱手打算告辞,却被燕北叫住。
燕北没有那么多的门户之见,在他看来韩馥与他利益共同,他的军队能够保护韩馥在冀州治政,而冀州也能反哺军队,尽管这样的方式与身份长期来看是必然会出现问题,但在现下,他们气同连枝。
“您是长者,曾任职太尉府参军事,对天下的了解,想必也要比燕某强上不少。”燕北仍旧坐在舆图之前,不过坐姿看上去随意许多,解下鼻甲将长袖裣起,对田丰道:“燕某有一时,想要请教足下。”
“请教不敢当,军侯有问,老夫知无不言。”
田丰不容易,尤其听到燕北提起太尉府幕僚的经历,那几乎是他最辉煌的时刻,年纪轻轻便做了公府宾客,何其荣光?不过在那之后,人生几乎就结束了。他做侍御史,御史中丞是韩馥;他做冀州从事,冀州牧是韩馥。
韩馥固然有才,但独任则为庸人。何况田丰是其属下,无论何时提出建议,韩馥都把那当作是来自下属的鄙视……多少年没有被人如此礼待的感受了?
“就在当下,东面我部大军已海陆并进,包围渤海,百余艘战船停于黄河口,将袁氏斩为两段。”燕北挥动玉斧,悬停在舆图黄河之上,神色却不似动作那般坚定反而有些迷惘,“南皮之事一定,袁氏便被驱赶至青州黄河以南,整个河北便安定了。”
许多年前,河北之地天是蓝的,水是绿的,百姓是安泰的。
不要多久,河北之地便可重归安稳。
正如燕北所说,河北现今这副模样,归根结底是因那几次起兵作乱与他们这些诸侯的事。但说到底,他也好、袁绍也罢、甚至公孙瓒,他们本意都不是要毁掉这里,他们也都不是坏人。
从前时局安稳,是因为人们头顶只有一片天,那片天是朝廷。朝廷有力时,没有人去作乱,自然能就能安稳。现在朝廷不行了,诸侯蜂起,这才是混乱的根源。
很快,人们的头顶仍旧只有一片天,河北之地便又安稳了,这片天是燕氏,是他燕北!
“河北安定,燕某就不想再打仗了,现在人心思定,南征北讨也不是什么益事,不过还有两件事情亟待解决。”燕北叹了口气,以斧指向舆图上的几个地方道:“并州同属北方,却隔着巍峨太行,是经略不经略?袁氏南渡黄河,燕某是渡河,不渡河?”
第三十五章 忠烈慷慨()
淳于琼没能挺到返回南皮,尽管文丑拼死为他们阻拦麹义与太史慈的追击,却都无法与燕氏大军在冀州东部的天罗地网相抗衡。
弓高城外,淳于琼一行被劫杀殆尽,唯一没能力反抗的淳于琼则被擒下。但因为伤口感染高烧不退、连日奋战与失血过多,送进弓高城内里便已命不久矣……而且就算再多十几天时间,高览也并没有全力救治淳于琼的打算。
颜良是运气好,辗转着自己跳进虎口,被赵云押送到邺城;文丑也是运气好,碰上了太史慈那种信义之人仁义之将,靠着输掉射术保住一命。
要是他们落到高览手上,一个也活不成。
火烧观津西北营寨,两千多军卒死在混乱的夜战里,这账高览和谁算!
高览、麹义、鲜于银、鲜于辅四路大军,会师南皮,将整座城池围的水泄不通,就算是飞鸟都别想逃走。
动员幽冀二州的燕氏军兵力并不巨大,四路兵马分别自西向东、自北向南以横扫之势碾过渤海郡,袁氏留于黄河以北的兵力在接连雷霆打击之下节节败退,只能向南皮城收缩。最终便成为如今这个局面,一座南皮城,屯着四千余精兵和三千多渤海北部败退而来的残兵败将。
不过从另一个方面来看,现今仍旧留在南皮的兵将,也对袁氏有足够的忠诚。
毕竟局势明了清晰,袁氏接连折损三员大将、渤海郡数年韬光养晦一朝散尽。他们所能据守的只有这一座坚城,城外却屯着三万大军,又如何是他们所能抵挡的。甚至于,燕氏军能不费一兵一卒地将他们围到明年这个季节!
他们是一座孤城。
“邺城的守军没有丝毫士气可言,我们现在就应当攻城。”
麹义领兵属四路兵马中抵达南皮最晚的一个,头两日他并未自作主张,待两日后将邺城观察透彻,便寻到高览与鲜于等人直截了当地道:“传信至城中,三日不降待破城之日便屠至鸡犬不留……麴某料定,至多强攻两次,敌军必定内乱!”
这种时候似乎南皮城不内乱才奇怪,麹义是当真不信整座城池里都是忠贞之辈。再坚固的城池,只要其中有一面城墙有了豁口,其他三面就算再坚固又有何用?
不过他的建议并不为高览所采纳。
“麴将军,将军是命我等取河北,若放言屠城,便攻下南皮又有何用?失尽民心,安抚百姓都把力气耗光了!”高览向来不是激进的人,就算是燕北的命令他也是完成即可,绝不贪功冒进,又如何会答应麹义这样的建议。在他眼里就算把南皮城围上两年都没什么关系,只要能取尽河北之地就行了。不过显然性急而骄傲的麹义绝不会同意这样毫无作为的打打法,便说道:“依高某之见,倒不如用老方法,围三阙一,给他们留出生路。”
“围师必阙?哈哈哈,高将军,你疯了吧?”
麹义仿佛听到多么好笑的笑话般,不由得哈哈大笑,笑过之后才发现高览目光炯炯十分认真地看着他,轻声问道:“麴将军,高某说的很好笑?”
整个大堂,一干将领鸦雀无声,甚至没几个人敢抬头看左右上首的两名将军,任谁都知道,麹义这种丝毫不留情面的嘲笑一定会使高览愤怒。
但高览并没有愤怒,仍然心平气和地对麹义问道:“难道麴将军觉得强攻南皮,我军就一定能顺畅拿下城池……这可不是纥升骨城。”
“麴某自然知晓此地不是高句丽,但是高将军,南皮城里有袁谭!”高览没有发怒,仍然就事论事,让麹义觉得自己挺没面子,压着火气也不与高览争论战法,手扣着案几道:“你大可围三缺一,难道袁谭不会跑吗?就这么放他跑去青州?”
“就算把南皮城屠了,只要能擒住袁谭也值得!袁谭可比南皮有意义的多!”袁谭是袁绍长子,在麹义看来只要能拿住袁谭,在后续经略青州中便能使袁绍投鼠忌器而让他们占据优势,“至于民心,无可避免,自打诸位走出辽东郡,回头看看那些郡县,可有一郡民心稳固!”
麹义说的是实话,除了辽东郡,天底下再没有那个地方对燕北有绝对忠诚,只要绘着宗彝章纹的大旗悬在那些土地上、只要佩戴宗彝章纹的武士跨马扬刀在那些土地上,人们就忠诚。
什么乱七八糟的阴谋诡计和利弊权衡,力量,只有力量才能决定胜负。
“民心不稳,非燕将军之过,而在战祸;待河北平定,民心自会归附。”高览不露痕迹地在心里叹了口气,恐怕他是劝不住麹义了,因为麹义说的有道理,擒住袁谭足可抵三城之功,高览也想擒住袁谭。可袁谭是那么好擒的吗?他轻轻摇头后对麹义道:“麴将军可知,南皮守将不是袁谭,尽管袁谭确在城中,南皮守将却是审配,冀州人。”
高览一开始就没麹义那么好高骛远,他不打算活捉袁谭,他要的就是达成燕北交给他们的使命,平定渤海,使燕氏尽收河北之地。
“审正南?”
先前坐在堂下静如处子般看着高览麹义两个将军打嘴仗的郭嘉闻言诧异出声。经观津一役,郭嘉带伤谋划扭转战局胜败之后,谁也不服的麹义对这个燕北派给自己将军部的年轻谋士很是推崇,闻言满腹牢骚地问道:“管他什么正南正西的,攻下南皮万事皆休!怎么,奉孝知道此人?”
“若南皮守将是此人,麴将军,恐怕强攻会遭受很大折损。”绝对兵力优势在这,何况城内敌军士气绝不会太高昂,郭嘉觉得就算用再烂的战策也不会输掉这场仗,也就是多些折损,因而出言也较为轻松,道:“审正南是魏郡人,在下见过几面,从前经常听人说起他。这个人推崇古之德行,没什么大的本事,唯独自年少时便忠烈慷慨,他一定不会投降!”
第三十六章 此为国事()
短短五日,麹义强攻南皮城三次。
尽管南皮守军仅有七千之众,却给燕氏军带来可怕的伤亡。五日,付出阵亡三千、负伤两千余的代价,却仅攻上南皮城墙一刻时间便被打了下去。
这便是燕北一向推崇精兵政策的弊端,唯一的弊端。攻城时,燕氏军没有足够作为消耗守城军械的人手。南皮城本就为坚城,在袁绍数年经略下精心修缮城墙,加以各地向南皮收缩的残兵败将带回郡中城池足够多的守城军械,根本不是短时间能够攻下的城池。
原本士气如虹的燕氏军,在南皮城下不过强攻五日,士气便已然大挫。
有些兵器,不是只有燕北才拥有。燕北有的,袁绍都有;燕北没有的,袁绍也有。
比如那些安置在城头每隔百步便有一架的投石炮;比如那些每隔五十步便有一架的武钢弩车;比如那些伫立在城头身披铁铠的大戟士……袁绍麾下聚拢的不仅仅只有闻名投奔的士人,还有大量洛阳混乱时求生的官匠。
所以袁绍的石砲打得更远、弩车更为结实、铁铠锻造更轻便耐用。
自四方汇聚而来的燕氏军尽管大军压境,却没有充足的攻城军械,何况兵员也不算多,很难在凶险的攻城战中取得优势。
麹义尽管不愿承认,但他败了。
他自问在战术上没有丝毫错误,却在硬压下高览取得三万大军的指挥权后三战南皮,使接近他本部六千人马的精锐失去战力。他低估了南皮城守军的战斗意志,仅仅取得令他蒙羞的战果。
因为他们赶工而出的石砲仅能射出七十余步,弓弩手又被敌军占据城头的优势却压制,麹义估计守军的伤亡不会大于两千……尽管这样打下去他们最终也能赢,拼光南皮城守军只是时间问题,但若真这么拼下去,最后他们能剩多少人?
没有取胜,便是输了。
何况即便有那么多兵力,他们也没那么多时间了。眼下已进十月,如果寒冷来的早一点,也许四旬之后便会降雪。幽州至冀州的粮道,无论海陆皆会停止,冀州境内道路亦是难通。
“麴将军,我们不要想着擒下袁谭了,取得这座城池,才是将军想看到的。袁谭,一竖子耳!”高览知道麹义心中沮丧,兵马的指挥权,也该重新放回自己手中,“我们,围三缺一,让出城南,叫他们逃吧。”
麹义的面色有些灰败,不过几日而已,他的模样便与先前兵至南皮时的意气风发截然不同。一连数日鏖战缺少睡眠令他的双目通红,一向精心休整的胡须也冒出颓唐的青茬。
看上去不像过去五日,倒像过了五年一般。
“高阿秀,败就是败了,你若想落井下石。”、麹义抬眼看了高览一眼,不屑地闭上片刻,睁开时惨兮兮地奚落道:“请便。”
麹义的骄傲,建立在其常胜之上,当他接连受挫,骄傲便被击得粉碎。而在骄傲之上的,是两千余毫无意义殒命城下的忠魂与伤兵营的哀鸿遍野,像一柄铁锤在每个夜晚重重地敲击在他的心头。
“麴将军这是何意,这场仗才刚刚开始,如何言败?”高览在中军帐中挤挤眼睛,面上无奈内心愁苦,这麹义野战时精明地不得了,可与人交往总犯倔脾气,这是中军帐,偏将军如何能跟个小孩子一样置气?“你强攻四门是为擒下袁谭,高某围三缺一亦为得胜,这场仗还未败,高某也不至于落井下石。何况就算败了,胜败常事,又能如何?”
麹义哼出一声,在他看来高览现在像个胜利者一般,自然他说什么就是什么。这么想着,一口气便顶在胸口出不来,越想肝火便烧的越旺,就像是尽收河北全境后的南皮城,便是心头肉扎着的刺!
郭嘉拢了拢袖子,仕官燕氏这么久,头一次看不懂燕北的做法。那位一贯头脑清醒的燕将军为什么要对进攻渤海的兵马如此安排?麹义是偏将军、高览是裨将军,至于鲜于银与鲜于辅则是外将,肯定属于被统帅的一方。但问题就出在这,四路将军都是被统帅的官职,合兵南皮,便是互不同属……这才是高览麹义出现分歧的根本,燕北为什么要这么安排?
郭嘉想不明白,换谁都想不明白,因为燕北根本没考虑这么多。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