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尽管,燕某还是养不活这十七八万人。”燕北言语有些许低沉,但转眼便已昂扬道:“但辽东郡,辽东郡现在能养活十二二三万,比从前好了太多,可能辽东永远都无法养活二十万人,但燕某现在不仅仅只有一个辽东郡了。还有乐浪、玄菟、辽西,将来还会有右北平与渔阳!燕某总是能养活所有人的!”
燕北不在乎现在是好还是不好,这是他的责任但并非他的错误,就算没有他燕仲卿,那些会死掉的人难道就能活下来了吗?不会的,就算没有他,谁都不会比现在过的更好,只有更多人会死去。
他只在乎现在比之从前,好就是真好。
司马朗的面色难明,他不知道是什么给燕北信心,似乎在年轻的度辽将军眼中根本没有什么困难的事情。在他看来辽东郡就像个烂摊子,百姓愈加穷苦、郡府却无力支撑,这种事就算是沮公与那般大才也只能束手无策,但在度辽将军眼中却似乎并非太大的问题。
尤其是燕北的反应,似乎自己所说的事情他都知道,而且就这么平平淡淡地接受了?
“将军,是知晓那些事情的?”
“如你心中所想,辽东郡的确是燕某的辽东郡,难道你会不知晓背后的毒疮吗?”燕北张手抚过远方山河,“辽东就像燕某的手脚,百姓疾苦如切我肤,燕某又如何能不知晓?董仲颖死于并州王子师与吕奉先之手,你知晓吧?”
司马朗点头道:“在下已从行商口中知晓,王子师下令尽诛凉州人,亦不过是另一个董仲颖罢了。”
权力就像天下最妖娆的美女,将人引入深渊;也会化为最凶猛的野兽,择人而噬。董卓并非是第一个因此而死的人,也绝非最后一个。
只是什么时候轮到阁下呢?
司马朗看着面色平常的燕北,心中诧异地想着,他着实想不出为何草莽出身的燕北身上似乎瞧不出任何贪恋权欲的模样。他看不透燕北,反而心中所想会被燕北看穿。正像他所说,辽东是他的,玄菟、乐浪、辽西也是他的,甚至在将来还会有渔阳与右北平,但他似乎从未将这些权柄牢牢抓在手中。
他不像董卓,以军权行政事,他的政事就交给太守去做,但所有人都知晓他才是主人。
这一点在司马朗眼中非常厉害。
“在下听闻州中从事欲共推将军为幽州牧,但将军似乎并不以此为荣。”
“王子师做不成董仲颖,他已经死了。”燕北神色如常地说出残酷不已的话,令人心惊肉跳,道:“李傕、郭汜、樊稠、张济聚兵长安,围困两月。吕布逃亡南阳,王允坠楼而死,如今执掌朝政的李傕与郭汜,哼,郭阿多都做了车骑将军……伯达以为州牧是那么好做的吗?怪只怪燕某没能保住刘公性命,否则幽州安乐不至如今地步!”
司马朗温言心头更感犹豫,李傕郭汜当政尚不如王允,至少王允还是士人,如此一来只怕河内温县仍然混乱,更无法回乡了。而另一方面,燕北的后半句话亦令他感到吃惊,听燕北的意思刘虞不是他派人杀的?
如今幽州风传,杀死刘虞者必为燕北、袁绍、公孙瓒之一。如今公孙瓒挥师攻克涿郡兵败蓟县,看上去倒有不少嫌疑,燕北则安坐辽东却可坐收刘虞死后最大的得利,亦难逃干系,反倒是袁绍看起来非常委屈。
“他们推举燕某,只是因为仅凭他们的郡国兵恐怕无法阻挡公孙瓒罢了,何况旁人做州牧,谁又有刘公那样的仁德能制燕某?他们并无这样的德行。”燕北缓缓地看了司马朗一眼,这个比他还小上三岁的年轻人能看出辽东的问题,便是有才学的,不过却书生气太重,不似将门之子。燕北说道:“如今天下哪里还有一方乐土,北方、西凉、中原、江南,处处烽火处处征战,天下大乱,你我都不过浮萍罢了。”
第六十章 中平略记()
,。
燕北其实是站着说话不腰疼,表面上他身担重担,实际上对他来说最困难的事情只有两件。
一是找到出现的问题;二是将这些问题丢给合适的人去解决。
辽东的问题一直非常严重,这里相当于燕氏的京畿重地,但他相信沮授能将这些事做好,这也正是他欲以沮授督幽东的初衷。无论新的辽东太守是谁,都不会比最熟悉辽东的沮授做得好。说来也是应当应分,最早沮授的才能在军略上明显强于治政,用兵之才远胜燕北,以少兵据守一座邯郸城便教燕北久攻不下。
但因为最初与沮授的关系并非如此琴瑟相和,燕北不敢让沮授领兵,否则他手中如今可独当一面的大将断然不会只有麹义,不过如今沮授坐镇辽东四年,将复杂的辽东治理地井井有条,甚至连饥民流民都能最大程度上的安抚,给予数万兵马提供最安然的后方重镇,尽管没有战功,治政却是功不可没。
燕北与司马朗在千山一同食过晚食,又在山上草庐住了一日才下山,其间谈论幽州局势与过往闲谈,倒也难得愉悦。尽管二人出身地位截然不同,却又许多能够说到一起的话题……事实上天底下还真没有多少人与燕北聊不到一起的,他经历了世间大多阶级,由下至上皆有了解,反倒能在同样的事情上给司马朗带来不同角度的启发。【。】
司马朗虽然没有当下答应燕北,但显然让诸弟进学由大儒邴原王烈等人教导令其心动,托词回家考虑几日,却又给燕北推荐了另一士人出仕,是他的同乡亲族,与他同自温县举家迁至黎阳又被夹裹至辽东的士人赵咨。
在那之后不过三日,不出燕北所料,司马朗肃整衣冠地再出现在襄平燕氏邬时便做好了出仕襄平令的准备,与之同来的还有温县士人赵咨。温县赵氏与司马氏世代联姻,赵咨与司马朗亦有姻亲关系,燕北与赵咨交谈后发现此人并无太多出色过人的本事,不过胜在心性善良,中规中矩,应当是能够充任小县令的才具。
县令之才,在燕北部下如今已算不得什么才具了。在数年的从政历练当中,燕北一系武夫皆自开始的屯将、曲将到如今的校尉、军司马之才,官吏亦是如此,即便是当初看上去最不成器的甄尧,经过数年历仕郡府、沓氐县之后,都成为能够治理万户大县的官吏。
似司马朗这般上来便被燕北委任为襄平令的青年,在几年之后显然是要前往小郡做太守的。诸如石韬、赵范、田畴等人,将来亦都是出任太守的人选。
一介县令,绝非是他们的终点。
而对于继承卢植遗志,编撰《中平略记》的陈群,燕北甚至给出更高的官职,他想将陈群安排在州府,接替齐周功曹从事的职责……尽管去年陈群拒绝了燕北出仕辽东的邀请,不过这一次当燕北再提出此事时,陈群一口应下。
前往州府担任从事对陈群来说是最好不过的选择了,功曹是州中大吏,非但没有辱没陈群的才具还能看出燕北对陈群的厚望……这几乎是燕北能够拿出最高的官职了。当然,吸引陈群决定留在幽州的关键还是在于前往州府担任功曹从事更方便于前往涿郡祭拜卢植。
尽管眼下涿郡还在公孙瓒兵马的控制下,但陈群以为只要燕北亲临蓟县,一定不会准许公孙瓒兵马驻扎在涿郡。
卢植病逝前将编撰《中平略记》交由陈群代为操刀,也算了却卢植一桩心愿。不过实际上这册书到如今仍旧叫做‘中平’已经不是那么合适,早在卢植病逝之前便已将中平年号发生在天下的事宜记录完毕,自中平元年的黄巾之乱起,西北羌乱、幽冀二张叛、长沙区星等等,各地造反起兵者不可胜数,直至各路诸侯起兵讨董。
眨眼间,到了初平三年夏的如今,陈群将初平年间天下发生的事宜亦记载于书简当中……若是情况允许,陈群甚至希望能够将卢植的心血铸成青铜大鼎,以遗后世。
《中平略记》并非是记录一州或是一人,亦非史书,而是由卢植、董卓、袁绍、燕北等人在天下大势之下自不同角度做出种种举措,从侧面记载这个疯狂而又怪诞的年代中这些明明心存天下的人是如何站在自己所处的位置上用权谋、战争,将汉朝推进深渊。
其间有卢植眼看汉室倾颓却无力回天的悲愤,亦有诸如董卓以兵当国凶威震世造成的影响;有接近史家冰冷的话语表述出权倾天下或割据一方的诸侯之善于恶,亦有夹杂强烈个人情绪的对桓灵二帝与董卓掌权时的种种为政举措的评判,甚至还有许多卢植对小皇帝在时局稳定后的种种建议。
只是可惜,卢植见不到那一天。
就连在卢植过世后继承遗志继续编撰的陈群,也不知自己还能不能见到天下清平的那一天。
卢植在世时,每编完一简便派人誊抄传送燕北,燕北自是认真阅读。他很轻易便发现卢植的略记大多是在提点自己,也正因如此陈群才在编书时特意将卢植的治国策论独编出一部……不难看出,卢植希望燕北不要步董卓的后尘。
在卢植看来,燕北掌权要比董卓掌权更加危险。董卓只是专擅朝政,可若轮到燕北?
恐怕就是改朝换代了。
策论一卷,字里行间都透露出卢植在世时的不安,尽管这在燕北这个当事人看来近乎是天方夜谭,他没有那样的野心也没有那样的实力,可在卢植眼中自汉王朝东北孕育出这个亦燕北为首的地方割据诸侯已然拥有了问鼎中原的潜力。
第六十一章 等待时机()
,。
幽州,广阳郡,蓟县。【。】
刘虞的死给幽州带来的并非仅仅震动那么简单,州牧死后带来短暂的混乱使得州府损失两名从事。尽管幽州并未像两路诸侯争夺的冀州那么混乱,却在看似平静的表面下暗潮涌动,甚至在所有人都感受不到的情况之下已陷入冀州争夺的泥潭之中。
幽冀二州,因为公孙瓒的缘故成为一体,而群龙无首的幽州在如今的天下局势当中,自然成为诸多诸侯眼中的一块香肉,那些好似乌鸦般的诸侯都希望能借此机会分一杯羹。
若非如此,州府诸多从事除了荀悦,旁人也不会愿意拱手将州牧大权交给燕北。
正如燕北所想的那般,整个幽州除了他燕北,谁都没有外御公孙瓒的底气与实力。
郡国兵在涿郡被公孙瓒兵马一举冲破随后节节败退,甚至让严纲兵临蓟县城下,这才为姜晋与阎柔的联军所败退还涿郡。但击退严纲一次并不意味着蓟县就此安全了,战线仅仅被向南推去七十里,在距离蓟县相对遥远的地方,对峙一直在持续。
少部乌桓骑、鲜于银率领的郡国兵始终在与公孙瓒的兵马作战,凭借蓟县以南的些许山林与公孙瓒的兵马对峙,并偶尔交战。州府郡国兵没有一战克定公孙瓒的机会,公孙瓒亦无法在涿郡全面与北面幽州府、南面袁绍的兵马爆发大的决战,双方尽量克制着战局,都不希望冲突再一次扩大。
都在等待。
公孙瓒在等,等撑到秋天凭借涿郡、常山、中山、巨鹿等地收上钱财再行招兵买马后一举覆灭袁绍再吞下幽州,成为二州之主;鲜于银与姜晋等人则在等待燕北统率兵马前来蓟县主持幽州大局。
鲜于银等人到如今才发现燕北所使用的职业武士的优势,尽管燕北部下可能驻守各地的常备兵卒在武备上较之郡国兵都占据优势,更不必说会拉出幽东作战的精悍之士了,是个人都能看出两支截然不同的军队在气势上有何样的差别。
但是对鲜于银这样久经战阵的将领而言,他却认为不单单郡国兵弱于燕北军,同样弱于公孙瓒军并非是没有原因。武备上的差别只是一方面,真正影响士卒战意的恰恰是他们的身份。作为燕北部下军士,死后有丰富的抚恤不说,家眷亦能得到妥当安置,可若是为州府而死,并没有人去赡养他们的遗孤……单凭这一点,便使得原本战力便稍显薄弱的郡国兵更不敢与敌军死战,与公孙瓒的军队交兵时一战即溃。
这在燕北部下是近乎不可能的事情。
鲜于银与鲜于辅甚至闷头思虑过很长时间,他们看过姜晋的部下作战,据他们所知姜晋部在燕北军中是以不遵守军纪、战力涣散而著称的三流军队,而蓟县城下一场死伤三分之一的战事亦证明了这一点。
可就是这样一支军队,硬是在姜晋这个马匪的率领下于蓟县城外死战不退,那场战事他们这些州府从事都在城上眼睁睁看着的,旁人不知兵事,只晓得阎柔所部数千乌桓兵出了大力气。可鲜于银与鲜于辅可是清楚极了,姜晋的部下在城外硬扛着白马军的进攻小半个时辰,三千营兵死伤过千,仍旧奋战不退。
甚至在那种战局之下被吓破胆溃逃的都不到百人。
要是郡国兵,死伤超过三百便四散而逃了。
正是这场发生在蓟县城下的战事才坚定了鲜于银鲜于辅想要引燕北入州府的心思,试问就连三流军队都能战到这种程度,那度辽军本部的战力,甚至讨董之战中被称作天下骁锐的燕赵武士,又该有多强……公孙瓒,难道还不是挥手即破吗?
姜晋要知道这事就要笑掉大牙了,他的本部人马是三流不错的,可并不意味着驻防蓟县的全是他的本部人马啊!他麾下这三千人,可是有多半都是并了别的营的军卒,战力上虽然铁定是无法与燕赵武士比肩,但也是要强过度辽部下三营的,要不然他敢在城下与白马军打硬仗做诱饵?
姜晋蛮横,却不是傻子!
其实就算没有乌桓兵,蓟县城外的那场战斗也必然以白马军退却而告终,无非是他的部下会多死些人罢了。
“阎兄,你若想要得到护乌桓校尉部司马的官职,就需要把这些乌桓兵练出一营骁锐,员额不必多,两千人足矣,只要有两千人像你部下那六百汉儿那样,姜某便可为你求这个官职!”
立在城外与鲜于银等州府从事一道等候燕北的姜晋对身旁阎柔轻笑,随后小声说道:“将军说过,强将弱兵,百战难胜;但强兵弱将,百战难输。你若做了护乌桓司马,以你的本事,不出两年便能做上护乌桓校尉,到时候可不要忘了姜某。”
在姜晋看来,燕北军中还的确没有谁比阎柔更合适做护乌桓校尉了,论及与乌桓各部、塞外鲜卑的复杂关系,恐怕除了燕北再没有谁能强过阎柔了,何况阎柔还是个能带兵打仗的,至少他要做了护乌桓校尉,便能让燕北不必耗费心神有后顾之忧……何况,这个阎柔是个新人,整个燕北军中也没人比自己对他更加亲待了。
护乌桓校尉这个位置的人选,在姜晋看来必须要是自己人才行。
他在边境上可还有自己的买卖呢,走私战马或是自铁邬雷公手里漏出些铁器,贩到塞外可都是暴利,若阎柔做上护乌桓司马,至少能给自己的商队提供些许便利。
“阎某谢姜兄提携还来不及,如何会忘记姜兄。”
阎柔立在姜晋身侧笑着答上一句,他并不反感姜晋这样的人,相反他们都出身低微反倒更有共同语言,只是所求不同罢了。在他看来姜晋用兵才能一般,甚至会粗心大意忘记布放斥候,尽管其人有足够的血勇却绝非能征善战之辈,甚至身上还有不少诸如贪财之类的旧习难改。
第六十二章 莫提吾名()
,。
燕氏战旗扎在蓟县城头,扎在广阳郡的每一座城头,三千来自辽东的骁锐军士在校尉潘棱,司马典韦、张颌的率领下入驻蓟县大营,两千七百精锐的弓骑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