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孝天对这个消息非常重视,因为当他听到这伙人的首领姓颜的时候,就大致猜出了对方的身份。
这个时候率船队跑到台湾岛的姓颜的还能有谁,除了历史上有名的开台王颜思齐之外,再找不到其他人了。
于孝天对颜思齐这个人其实是很好奇的,以前他读到有关郑芝龙的事情的时候,文中曾经提及过此人,历史上有人称其为开台王,是最早率众开发台湾岛的中国人。
于是他便查阅了一些有关此人的信息,历史上对于颜思齐此人有些争论,有人认为此人和李旦应该是一个人,但是后来又有史料证实,此人并非和李旦是一个人,而是确有其人,只不过此人和李旦的生活轨迹很是相似。
早年据说他也是闽南人士,万历年间因为得罪了官宦之家,一怒之下杀了官?了官宦人家的奴仆,弃家而逃,跑到了日本九州岛以裁缝为生,暗中也从事海盗的买卖。
而且据说此人性情豪侠仗义,喜欢交友,在九州岛结交了不少闽南人士,形成了颇大的势力,连日本管事的当局,都将其任命为头领。
可是这个人不是个安分之人,看不惯日本幕府的所作所为,居然想要参与一下造反活动,谁知事情败露,被幕府追捕,不得已之下带着手下逃离了九州岛,这才来到了台湾岛准备以台湾岛为他的基地,开拓台湾岛,准备干一番大事业。
可惜的是这个颜思齐运气不好,虽然雄心勃勃,但是却命数不长,到了台湾岛之后,没有折腾多长时间,就染病暴亡,结果之前付出的心血全部付之东流。
颜思齐死后,他的手下便归了郑一官,后来因为他们所在的地方,距离台南较近,和荷兰人发生了冲突,最终郑一官不得不放弃了颜思齐在台南一带经营的产业,率众撤回到了泉州一带干起了他的海盗买卖。
所以于孝天这一年多来,也一直在关注着这件事,现如今颜思齐终于还是出现了,按照他的人生轨迹,继续朝着未来走去。
以前于孝天思考过,为何当初颜思齐率众去了中南部一带,而没有留在鸡笼湾,后来在他查看了台湾北部的地形之后,弄明白了颜思齐没有选择台湾北部的原因。
台湾的地形影响到了颜思齐的决定,台湾北部平原少,多丘陵山地,不太适合农业的开发,颜思齐打定的主意,是要进行拓荒耕种,就要选择比较平坦的平原地形立足,故此最后他跑到了台湾中南部一带立足。
要说颜思齐选择的地方倒是也不错,在台湾中南部一带,地势比较平坦,土地比较肥沃,确实比较适合开荒屯耕,可是对于孝天来说,他却知道,荷兰人这个时候也已经跑到了台南一带,那里距离荷兰人的热兰遮城太近了一些,用不了多久就会跟荷兰人发生正面冲突。
郑一官后来继承颜思齐的遗产,照样还是没有能守住自己的地盘,被荷兰人逼离了台湾岛,他可不想明知故犯,这才毅然决然的选择了易守难攻的鸡笼湾,作为他登陆台湾岛的第一步。
对这个消息,于孝天暗暗的记在了心中,而且他对颜思齐这个传奇人物,也很是好奇,打定主意有时间的话,就去找找他,最好能认识认识此人,跟其结交一下,看看这个人到底是不是如同传说中的那样仁义豪侠,如果是的话,他倒是很乐意跟他交个朋友。
他派人回复黑头和孙宝强他们,暂且不必去管姓颜的一伙人,任由他们去便是了,眼下鸡笼湾内部的建设是重中之重,除了要修寨之外,人手如果充足的话,也要开始在湾内修筑道路,将各个工作点连接起来,以后除了方便工作提高劳动效率之外,还要方便湾内兵力的运动,方便处置周边发生的敌情。
另外他派船队又给鸡笼湾送去了十余门各型火炮,加装到和平岛炮台和新建成的炮台之中,同时一起还又给他们送去了一大批弹药和二十支新造好的燧发枪,加强那里的守备力量。
炮作和枪作这两座于孝天最重要的兵工厂,现如今已经合二为一,加之火药作坊,归属于理事堂下的军器所。
现如今单是在军器所做工的人员数量就达到了二百多人,已经是相当大的规模了,即便是陆上一些很大的铁场规模也不见得超过海狼的军器所。
人力加之技术上的优势,使得海狼军器所的火器生产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以前的生手在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培训和学习之后,也都渐渐的成为了熟手,火炮的产量每个月都在提高。
现如今炮作不但可以生产六磅轻炮和十二磅短炮,而且又试制出了加长身管和炮壁的十二磅长炮,于孝天将这种十二磅长炮改称为十二磅加农炮,以前生产的十二磅短炮,则改称为十二磅榴弹炮。
但是十二磅加农炮的重量,却超过了一千五百斤,加上炮架之后,超出了两千斤,已经超出了海狼目前所拥有船只的承载能力,只能暂时用作在岛上的炮台充当岸防炮使用,因为这家伙本身重量大,威力十足,后坐力很大,中式船只包括那些福船在内,一旦装载这家伙的话,估摸着也就是一炮的寿命,一炮放过之后,船就会被震散架了。
所以这种炮虽然十分厉害,但是却只能让船上的那帮家伙们干流口水,却不敢将其装上他们的船。
故此这种十二磅加农炮暂时就只能放在炮台之中使用,于孝天令炮作这三个月之中,铸成了六门,四门运往了鸡笼湾,两门留在了南日岛大寨外的炮台之中,只待以后新的单桅纵帆船建成之后,再生产几门装备到单桅纵帆船的船首位置,充当主炮使用。
倒是十二磅榴弹炮,因为重量在可接受范围,海狼船队之中一些大点的福船,在经过加固之后,可以承载,近期成为了炮作主要的产品,被一口气铸成了十八门,几乎每个月都要铸成六门,被装备到了船队之中,使得海狼的船队火力水平,再次上了一个大台阶,现如今同等规模的同行船队,他们碰上之后,绝对可以只需要用火炮,就将其打得屁滚尿流,连靠帮战都不用再打,便能取得胜利。
就算是现在让福建官军的水师来找海狼的麻烦,海狼的船队也不见得就怕他们什么。
除了炮作忙的热火朝天之外,火药作坊也同样干的是如火如荼,新近他们从西班牙人那里搞回来了一船硝石,这些产自智利的硝石质量非常好,火药作坊天天都在忙于将这批硝石转化成为火药,使得海狼的火药库现如今已经储备了足足四万斤火药。
四万斤换算成后世的吨的话,大概也就是二十多吨,虽然放在后世,这点火药根本算不了什么,但是在这个时代,火器应用还处于刚刚兴起状态,火药的消耗量远低于后世的弹药消耗量,所以这四万斤火药,对海狼来说,已经足以应付一场相当规模的战争了。
火药的问题对于孝天来说,已经暂时得以解决,接下来他就开始再次折腾了起来,鼓捣起了一种新式的武器,那就是手榴弹。
手榴弹其实也不算是太新鲜的东西,而且这玩意儿结构很简单,制造也容易,只是目前为止,于孝天暂时还没法解决引信的问题,只能采用土办法,用最原始的引线来解决。
于孝天令铁匠铸造了一批弹壳,将火药灌入到弹壳之中,塞上了木塞,木塞打孔插入一根引线,用蜡封住弹体和木塞的结合部,作为防潮之用。
于是海狼的第一种手榴弹就此宣布诞生,一经试制出来,于孝天便马上带人拿去靶场进行了试验。
随着几声轰响之后,结果却令于孝天大失所望,因为他碰上了当初八路军修械所遇上的同样的问题。
那就是黑火药毕竟爆速低,威力小,装填到铁壳之中以后,爆炸的时候,无法有效的将弹壳炸开,形成大量的碎片。
手榴弹爆炸之后,有两个连弹壳都没被炸碎,仅仅是崩了个裂口,其它几个爆炸之后,最好的一个也只炸出了六七片弹片,大多数都只是一崩两半,除了声音挺响,挺吓唬人之外,基本上没有多大的杀伤力。
(第二章到,先预定一下诸位兄弟们手中下个月的月票,到时候大家别忘了给我留下吧!呵呵!)
第一百一十七章 穷兵黩武()
看着这些大块的弹片,于孝天有点哭笑不得,想当然的事情没想到却是这样一个结果,这不由得让他大失所望。
后来于孝天仔细琢磨了一下,这个问题其实并非不可以解决,因为后世八路军用的黑火药,并不比他现在所用的黑火药强到哪儿去,甚至原料上还不如他眼下使用的原料,要想使得手榴弹达到可用的程度,就必须要提高装药量,减小弹壁厚度,必要的话可以想办法在铸造的时候,直接在弹壳上预留刻槽,这样就成了预制破片。
于是他说干就干,立即招来炮作的那些铁匠,将他的想法告诉了这些家伙,让他们想办法按照他的要求再铸造一批弹壳。
当第二批弹壳被铸造出来,并且装填完毕之后,马上再次被运到了靶场进行试验。
于孝天将一颗手榴弹放在地面上,周围全部围上木板,然后点燃了手榴弹的引线,过了一阵之后,只听一声轰鸣,接着就见到靶场里面腾起了一片硝烟。
众人立即围上去观看效果,在炸点附近的那些木板上,这一次于孝天看到了密集的弹孔。
这颗预留了破片并且增加了装药量的手榴弹,爆炸之后,终于成功的将整个弹壳炸成了碎片,除了弹头部分还保持比较完整之外,其余的全部碎裂成了碎片。
经过清点,最终这颗手榴弹,一共产生了二十一片弹片,有效杀伤范围大致在一丈左右,一旦丢入人群的话,这玩意儿绝对是大杀器,起码炸死炸伤几个人是没有一点问题的。
特别是他们用来在海上跟人作战的时候,现在这个时代接舷战还是主要的作战方式,接近敌方船只之后,只需要朝着敌船上丢几个这玩意儿,估计效果比用大炮轰对方船只还要好用。
几颗这样的手榴弹,就基本上可以横扫对方的甲板一切有生力量了,接下来夺舷战就容易打的多了,比起他们以前用的燃烧瓶可厉害多了。
所以于孝天看着这样的爆炸效果,当即便乐翻了,连续试验了几个之后,确定?确定了这种设计没有什么问题,除了操作不如后世的手榴弹方便之外,威力上没有后世手榴弹大,现在这玩意儿已经是可以达到实用状态了。
于是他立即命炮作专门抽出几个人手,和一个炉子,开始开模专门生产这种手榴弹的弹壳,然后交给火药作坊进行封装,以后随时可供使用。
而枪作那边也不甘落后,这几个月间,工匠们实行了按劳取酬分工合作的办法,打造枪管的专职打造枪管,打造击发机构的专门打造击发机构,制作木质枪托的则专门制作枪托,甚至于精细到了有专人负责钻膛,有专门负责攻丝和制作螺丝。
当工匠们熟练之后,不但产量开始大幅度提升,而且质量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废品率则大幅下降。
枪作的工匠们从最初的废品率超出百分之七十,到这个时候,已经把成品率提高到了五成以上,基本上打造出的两根枪管之中,就有一根符合质量要求。
不能小看了这样的成品率,在全手工打造枪管的时代,能把成品率提高到五成,对任何一个工匠来说,都是非常难以办到的事情,枪作在改变了生产方式之后,各个工匠都专于一项工作,天天干一种活,想达不到手艺精湛都不容易,除非是这个工匠实在是个笨蛋,否则的话熟能生巧,自然而然的就提高了成品率。
而且这么做有一个很大的好处,那就是一个半个工匠如果流失出去的话,仅凭着他们一个人的手艺,也很难有效的复制出来这种南日式燧发枪,某种程度上也保证了技术的安全性。
所以到了八月的时候,枪作的燧发枪产量已经提高到了每个月一百支左右,虽然不能算很高,但是积少成多,再过段时间之后,海狼就可以普及这种燧发步枪了。
现如今起码战兵营的火枪手们,已经全部都开始普遍装备了这种燧发枪,以前那些从各处搜刮来的杂乱火枪,现如今除了少量比较精致堪用的鸟铳、火绳枪还留在训练营之中作为训练之用外,都已经彻底回炉再造。
就连部分船上的兵夫,也开始逐步装备这种燧发枪,更使得海狼部众们如虎添翼,一个个现在看上去牛叉哄哄,走路都觉得两腿挂风。
不过战兵营的燧发枪和水兵所用的燧发枪却并不是一个版本,因为战兵多在陆上行动,对空间要求不是很高,所以战兵营配发的燧发枪,属于加长版的,带上枪托之后,全枪长达到了一米六左右,立起来刚好跟兵丁的身高差不多。
而且战兵营的火枪手近距离自卫能力差,解决这个问题也十分简单,那就是干脆给这些燧发枪配上了一柄长度达到一尺有余的短刀,也就是后世常说的刺刀,平时不用上到枪口上,只是插入刀鞘之中,贴身佩戴即可,一旦需要近身格斗的时候,就拔出短刀,卡在枪管上。
这种短刀于孝天让手下们经过多次试验,打造了不少形制的短刀,最终才确定了下来,短刀带刀柄长一尺半,刀刃长一尺出头,刀脊厚重,刀身两侧开有两道血槽,刀尖尖锐,刀锋锋利,整把刀显得厚实沉重。
这样的短刀一旦上到枪口上之后,既可以让火枪手持握当成短矛突刺,刺杀敌人,也可以轮圆了当成朴刀,劈砍敌人,威力着实可观,即便是情急之下来不及上到枪口上,使用者也可以抽出来近身和敌人格斗,省的一旦空枪状态的时候,被敌人逼近身前,火枪手就成了砧板上的肉,任人宰割了。
而且于孝天直接绕过了刺刀发展的弯路,在设计刺刀的时候,直接将刺刀设计的可以在上到枪口之后,枪支还可以继续瞄准开火。
而历史上最早出现的刺刀,可不具备这样的功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刺刀非常简陋,使用的时候,要把刀柄插入到枪膛之中固定,才能使用,但是这个时候火枪却无法再进行射击了,而且很多时候上刺刀之后,磕碰一下,刺刀还有可能脱出枪口,掉在地上,结果使得火枪手又只剩下了一根烧火棍,等着挨宰了。
于孝天这么设计,这可是一个阴招,想想看假如火枪手枪膛已经装填完毕,但是却没有开火,上了刺刀之后,等着敌人冲到面前玩儿命的时候,才突然间搂火,近距离之下,敌人根本就只有一条死路。
不过这么做也有一定的弊端,一旦有火枪手太过紧张,拼刺刀的时候枪膛里面已经装填好了弹药,也打开了机头,冷不丁一搂火,搞不好可能还会打中自己人,所以这就需要在训练的时候进行规范,一般情况下不允许带刺刀装填上膛。
在这方面于孝天的做法可谓是彻彻底底的走到了历史前面,因为当南日式燧发枪定型生产的时候,这时代虽然西方人也已经研制出了燧发枪,但是西方人设计的燧发枪机构却尚未完全成熟,也没有普及装备,仅限于极少国家的少量人员装备使用。
而且西方在发展燧发枪之前,是先经过了转轮打火枪之后,才逐步改进成为了燧发枪,可是于孝天这个西贝货却可以站在历史巨人的肩膀上,绕过了这些弯路,直接拿出了一个比较成熟的燧发机构,使得南日式燧发枪很快就得以成熟,并且定型开始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