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郑王天下-第8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郑忽立于郑庄公身后,默默的看着眼前的一切。

    作为即将要把齐侯女儿拐走的罪魁祸首,郑忽实在没有一点犯错误者的觉悟。

    ……

第191章 猥琐发育() 
宣姜的婚事结束后,被耽搁的郑忽与文姜的婚事自然而然的被再次提上了日程。

    经过一系列繁琐的礼仪准备,双方最终将两人的婚事定于六月,周历仲夏之季。

    合长夏之意,所谓夏中而长,既长而旺,故云长夏。

    夏有生养之意,二人婚事合于长夏,正是希望二人婚姻能够长久,子孙孳茂。

    将二人的婚事最终敲定,包括确定亲迎的日期,用了足足五日的时间。

    而这一晃已经进入周历四月,所谓的季春之月,距离郑齐两国国君前往曲阜会见宋、卫、蔡三国国君的时间已经很近了,最多也不过十天而已。

    若是刨去赶往鲁国曲阜,在路上耽误的时间,两国君臣在临淄至多还能停留五日。

    这么算起来,时间已经很紧了。

    因为,去曲阜之前,两国君臣在明知道这必是一场鸿门宴的情况下,怎么可能不做些准备?

    尤其是郑国君臣。

    宋、卫、蔡三国加上郑齐两国,再加上东道主鲁国,当世的六个大国会于曲阜。

    其中宋蔡明显对郑国有敌意,卫国和鲁国待定,只有齐国能够力挺郑国。

    不过,问题是郑国虽然与齐国的关系能好到同穿一条裤子,但,有些事情自己能处理的,就尽量自己处理。

    不然的话,欠人情就不说了,主要是丢脸。

    郑国现在也是中原大国了,若是事事皆仰仗于齐国,绝对会惹的列国耻笑。

    就是本国的国人,对此,也会有意见。

    而且引发的影响远不止于此,若长此以往,郑国在齐国面前就抬不头了。

    两国关系也会自动从盟友变为大哥与小弟的关系。

    这可不是郑国君臣希望看到的,所以,从一开始,郑国君臣就决定用自己的实力去解决宋蔡二国甚至是宋蔡卫鲁四国的联合发难。

    对于齐国的定位,就是个助攻而已。

    况且,郑国又不是个软柿子,谁想捏两把就能捏两把。

    此时郑国的国力犹在齐国之上。

    休说是宋蔡鲁卫四国给郑国施压,就是当初宋卫鲁蔡陈,五国联军攻打郑国国都新郑,也没从郑国讨到什么便宜。

    左右不过围了新郑东门五天,然后就主动撤军了。

    郑国和中原这几个大国打仗,从来都是一挑二,正常一挑三,一挑四、五也偶有发生。

    虽说谈不上次次胜利,但还是胜多败少,即便是败,也不过是小败而已。

    而反观他国,即便是胜,却是胜的不那么轻松。

    就拿宋国来说,华督为什么能政变成功,更立新君。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华督蛊惑国人,说国君要再次和郑国开战。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大司马孔父嘉和宋殇公被愤怒的国人送去见了先君。

    宋国国人宁愿弑君也不愿与郑国开战。

    郑国积威至此,列国无有能出其右者!

    所以来说,对于几国将要联合向郑国发难,郑国群臣与其说是讨论应对方略,倒不如说是讨论如何才能打的赢几国联军。

    此时的郑国,就是这么牛掰!

    不服,打到你服为止。

    而这其中,以高渠弥最为激进,直接向郑庄公进言道:“君上,蔡侯怒我夺其地,纠其党宋、卫、鲁三国,欲与我为难,此事非刀兵不能靖平,且我有彤弓,掌膺天子大命,伐之,名正亦可建大功!”

    此言一出,郑国群臣倒是没什么感受,齐国群臣却是羡慕不已。

    实在是这种一开口就要打四个中原一流国家的感觉太TM的爽了。

    先不说能不能打得赢,但是这种自信真是齐国不曾具备的。

    要知道,此时的齐国虽然也是中原的大国强国,后世所谓的春秋三小霸之一。

    但是,却被鲁国和纪国束缚住了手脚。

    鲁国就不说了,当世的一流大国。

    纪国,其实也不是个弱茬。

    都知道襄公复九世之仇而春秋大之。

    但问题是,齐国是襄公时期才开始攻打纪国,复祖宗之仇的吗?

    明显不是。

    事实上,齐哀公死后,哀公弟齐胡公为防止纪国暗算,特意把国都从营丘迁到了薄姑。

    后来齐献公杀齐胡公,又把国都迁回并大力营建,为的也是防备纪国。

    可以这样说,临淄之所以有今天的规模和坚固,皆是历代齐君为防备纪国而接力铸成的。

    因为临淄距离纪国实在太近了,就隔了一条淄水而已。

    是以,齐国和纪国的战争,以齐国的世系算,到今天,足足和纪国纠缠了八代。

    虽说此时的纪国已经日薄西山,但也由此可以看出纪国的强大。

    更别谈,此时的鲁国竟然和纪国搞到一块去了。

    目的是什么,不言自明!

    齐侯为什么在刚结束的石门会盟上,请求郑国在必要的时候助齐攻纪?

    原因就在于齐国正面杠上鲁、纪两国有点吃力。

    郑庄公对于高渠弥的建议不置可否。

    郑忽虽然对高渠弥的话持反对意见,但是这种得罪人的事情,他可不愿第一个露头。

    而且来说,此事皆因郑忽而起,高渠弥所谓和几国开战,无论他的目的是什么,但总归是在维护郑忽。

    郑忽岂能不识好歹!

    不过,若是真无人提及,他再硬着头皮陈明利害,甚至私底下和高渠弥谈心也不迟。

    “诚如高大夫之言,我虽不畏宋鲁卫蔡,战之亦或可胜,然我之强兵锐师久陷于中原苦战,攘辟戎狄之事,谁为我制之?”原繁沉吟片刻,反驳道。

    郑忽听闻原繁之言,默默的在心中为他的这位伯父点了个赞,这正是他想说的。

    中原的几个大国,郑国虽然不惧,甚至能够打的嬴,但关键是此时灭不了啊!

    而且他们的地盘也不好占,就占蔡国那一丁点地盘,蔡侯就能出个这样的幺蛾子,要是占宋国或是卫国的地盘,指不定得搞成什么样呢?

    如果按高渠弥所说,郑国来回和这几个国家博弈去吧,打到最后,绝对是两败俱伤,谁也奈何不了谁。

    而且这也算是重走了郑国历史上的老路,和中原几个国家干过,和天子干,干到最后,郑国的霸业昙花一现。

    这岂是郑忽愿意看到的,此时猥琐发育才是正经,有能力也别浪,浪到最后绝对没有好下场。

    高渠弥虽有心反驳,但他也知道北进在郑庄公的推动下,已经成为朝野共识。

    他若出言反驳,极有可能恶了郑庄公,这就有点得不偿失了!

    故而,在原繁说完,他便将目光投向了郑庄公,等待郑庄公最终的决断。

    “此事确如原兄之言”郑庄公扫了一眼同坐在殿中的郑齐两国群臣,然后才缓缓说道:“宜以智不以力!”

    于是,此次曲阜之行的基调就这么被定了下来。

    高渠弥闻言虽然有些失落,但是也很快调整了过来,郑国国策的根本性转变,他是清楚的,当时也是持肯定意见。

    所以,也谈不上怨恨,国策如此,自然一切都要围绕国策转,这是为政的根本。

    这个道理,他岂会不明白?

    “唯!”郑忽及郑国群臣皆同声应道。

    基调既然定下来了,接下来的事情自然就是围绕着此次曲阜之行可能遇到的责难进行有针对性的反击。

    这也是今日郑齐两国智囊齐聚的原因所在!

    ……

第192章 王室其将卑乎() 
“天王,郑伯为人惨刻少恩,非忠顺之臣,先时天王欲夺其政,郑伯常深恨之,后虽请辞,天王又加赐彤弓抚其心,其势稍安。然今天王若信虢公之言,使其后不得安,郑伯愤怒,必有跋扈之举,愿天王虑之!”

    洛邑王城,后花园中,周公黑肩跟在周桓王身后,再次力劝道。

    自从上次虢公为周桓王画策之后,周桓王便遣人前往商丘与宋、卫、蔡三国接头。

    除卫国因为有公子伋在的缘故,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外,宋蔡很快跟天子使者打的火热。

    目的都差不多,经过几轮的相互试探,很快在私底下便达成共识。

    周桓王需要宋、蔡两国摇旗呐喊,宋、蔡两国需要王权的加持。

    狼狈为奸,相互利用,没有什么不妥的。

    经过私底下的协商,宋、蔡两国请求天子派遣有分量的王臣前往曲阜主持此次与郑齐两国的相会。

    名为主持,其实就是过去拉偏架的,必要的时候,挟天子之命亲自下场。

    此事,宋蔡两国不仅未告知齐国,甚至连公子伋都不曾知晓。

    目的,自然是为了打郑国一个措手不及。

    周桓王听到使者的回报之后,很高兴,当即授虢公林父以决断之权,使其前往曲阜主持。

    此时,虢公林父正在作出发前的准备。

    周公黑肩得知消息后,立刻赶来再次劝谏。

    一改之前不断提及郑国功劳的劝谏方式,直接将利害陈明,希望天子能够幡然醒悟,不要去招惹郑国。

    这一番话,周桓王确实听到心里面去了。

    背着手又向前走了几步,周桓王霍然转身,对周公道:“郑久制周政,假朕之柄而擅行征伐,威凌王室,朕不能坐受其制,周公勿复言!”

    周公黑肩不死心,再次劝道:“臣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郑伯之叛道也,已非一日,天王知之,天王虽病郑之弊,然郑之强于天下,王非敌,宋蔡亦非敌也。”

    “臣尝闻乡人曰:‘国无恒坚,必有病时’,天王不于此时修德自坚以待郑之病,而谋于宋蔡,此危国之举也,不可不查。”

    “且臣闻郑伯欲以北进而逐戎狄,此非害于王室,而实有利之,郑构难于戎狄,强兵劲旅久顿于戎狄之地,二虎相争,必有一伤,苟郑不敌,必臣于王,王不遣一车,不射一矢而臣郑,天下诸侯谁不畏之,王室之威自固矣!何必以身置险?”

    周公黑肩为了劝说周桓王也是使出了浑身解数,总之,归结起来就一句话,希望周桓王不要和郑国刚正面。

    周桓王沉吟了半晌才道:“卿虽言之有理,然苟郑胜于戎狄,王室将如何自处?朕意已决!”

    周公黑肩闻言默然,他知道天子是真下定决心要和郑国硬刚了。

    再劝说也没什么用了,反而是自取其辱。

    “王室其将卑乎?”周公黑肩在心里默默的思考着这个问题。

    作为世代在王室任职的周公一族,周公黑肩太了解郑国的尿性了。

    郑国自桓公、武公至而今的郑伯,就没有一个是真正的忠臣,都是不世出奸雄!

    桓公看王室不行了,利用自己的权柄为自家寻找后路,中途弃船。

    武公东迁以后,不断蚕食成周王畿,以至于到了平王都忍无可忍的地步。

    以收回虎牢关以东的赐地相威胁,这才让郑武公稍稍收敛。

    但不管这两位郑国先君怎么和王室对抗,对于王室的忠诚还是存了一些的。

    不然,桓公何必保幽王,武公何必尊平王。

    而到了当今的郑伯,对于王室的忠诚,大概是全被狗给吃了。

    王室只要有稍不如其意的地方,动辄以言语相威胁,威胁不奏效,立刻便有凌上之举。

    王室的威严在其眼中,就是个笑话。

    除非天子自愿当提线木偶,不然周郑之间的矛盾根本就不可调和。

    天知道,周公黑肩这些年来为了维持两方和平相处的局面付出了多少努力。

    而今,天子终于还是要和郑国撕破脸了。

    但问题是,郑国的强大不是说出来了,是实打实的打出来。

    天子这样激怒郑国君臣,王室未来堪忧啊!

    周公黑肩不无忧虑的想到。

    不过,事已至此,多想无益亦无用。

    当务之急是加强王畿守备,谨防郑伯有凌上之举。

    当然了,周公黑肩并不认为郑伯会公然攻打周王畿泄愤。

    王室的威严的还没有败坏到能被诸侯明面上任意欺凌的地步。

    但小动作应该是少不了的,像以前那样割个麦子,或者学习武公时蚕食王畿的土地。

    在周公看来,如果天子真派虢公前去曲阜,激怒了郑伯,以郑伯的为人,蚕食王畿领地的可能性更大一点。

    所以,身为王卿士,在劝谏不利的情况下,周公黑肩只好就此事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向天子提个醒,并劝天子提高警惕。

    “天王既心意已决,臣不敢再谏,然臣曾言,郑伯跋扈,苟使其后不安其生,郑伯必有逆上之举,愿天王知之,亟修守备而待之,防患于未萌!”

    “卿之言不无道理,此事便由卿亲自操持,必不可使郑寤生有可乘之隙!”

    周桓王也和周公一样,想到了郑庄公命人割温邑之麦那件事。

    事情虽不大,却着实令人恼怒。

    堂堂天子,竟然连自己碗里的食都护不住。

    “唯!”周公赶忙应道。

    事实上,周公作为王室老臣,周桓王对其还是相当信任的。

    毕竟周公一族世为王室冢宰,对王室的忠诚那是杠杠的。

    不然,周桓王也不会授其政。

    “再者,召令国人谨防郑人侵我!”

    桓王自然也是知道郑人是什么尿性的。

    发动国人防范郑人,也算是多加了一道保险。

    况且成周国人对郑人本来就心存不满。

    桓王刚即位时,不仅是桓王像撤换掉郑庄公,成周国人也是这么想的。

    虢公的上位,也有成周国人的影子在里面。

    所以,桓王此举完全在情理之中。

    群众的力量是巨大的。

    ……

第193章 鲁国君臣的反应() 
鲁都,曲阜。

    曲阜建于洙、泗、沂三水交界处。

    曾为古奄国国都,周公受封鲁国后,留周辅政,命其子伯禽制奄,并辖殷民六族。

    奄民不服,勾结淮夷、徐戎发动叛乱,伯禽亲率师伐之,用刀枪将奄化鲁。

    这才有了而今的礼仪之邦——鲁国。

    鲁国也是在列国中唯一一家有天子礼乐的国家。

    当初武王将周公封到奄地建鲁,目的其实并没有那么单纯。

    左右无非就是为了挟制太公望所受封的齐国。

    但问题是,天岂能尽如人意。

    正如伯禽初治鲁时,报政迟而太公望报政早,周公便感叹道:“鲁后世其北面事齐矣!”

    这个预言在而今隐隐有成真的趋势。

    鲁国在此时虽然依旧是中原大国,但是在与近邻齐国的对抗中,已经开始处于下风。

    无奈之下,鲁国只好把纪国拉到自己的阵营里来,共同对抗齐国。

    从隐公时起,鲁国就推动鲁纪友好,隐公更是将自己的女儿嫁给纪侯。

    桓公虽然杀隐公,但是却延续了隐公时与纪国的友好关系。

    如果说郑国在中原是个不安分的国家,那么齐国在东方也是个爱折腾的主。

    郑齐两国折腾的目的其实都差不多,就是扩张领土。

    齐国一直明着宣扬复仇怎么怎么样,其实真实目的也就只能呵呵了。

    现在的齐侯一系又不是当初齐哀公的后代,要是没有当年纪侯进谗言,哪轮的到献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