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直到现在,他都没有收到任何回信。太子爷不变态还情有可原,毕竟后者身份敏感,不能随便做出决定。可是其他那些拿朝廷俸禄的大臣,也一个个地都不吱声,这简直是忘恩负义!
解缙有些生气,当初之地刚刚下旨立朱高炽的时候,这些人恨不得求爷爷告奶奶地想跟朱高炽搭上关系。而现在自己要拉着他们一起为朱高炽出头,这一个个的都变成了缩头乌龟了!
其实这个局面也早就在解缙的意料之中,这些大臣们能够混到今天这个位置,几乎个顶个的都是人精。要他们与自己一起做这个出头鸟,几乎是不可能的!
“鼠目寸光!”解缙想着想着,嘴角流露出一丝不屑地冷笑。这些人看事情一点都不长远,他们根本就看不出自己的建议会带来多么大的收获。
朱高煦对太子无礼,以下犯上,这本来就是坏了规矩。如果自己能够在朱棣面前义正言辞地指出朱高煦的错误,不但能够使自己在朱棣心中留下一个不畏强权,直言上谏的光辉形象,更是能够让朱高炽对自己感恩戴德,使自己在未来皇帝的心目中占据更重要的地位。这几乎是一举两得的事情,虽然会被朱高煦记恨,但是只要朱高炽还是太子,就不怕!
“既然尔等如此目光短浅,那我便独自领这功劳!”解缙冷笑一声,吩咐下去准备马车,他要进宫一趟。
朱棣最近很忙,讨伐安南的远征军刚刚出发,现在还没有什么消息传来。而北方的蒙古人又有些不安分,也是该找个时间敲打敲打了。而国内最近也发生了不少事情,最近他的几个兄弟有些不安分,而一些建文余孽也蠢蠢欲动。还有不少当初忠于朱允炆的老家伙们,这些人看着都心烦!这大事小情的,都需要朱棣亲自处理。最近朱棣不说忙得焦头烂额,也是有些顾首不顾尾。
“陛下,解缙求见。”就在朱棣刚刚批阅完来自福建的奏折时,一个太监走过来说道。
说起来,这东南沿海的确是有些乱。奏折中提到了沿海倭寇作乱,杀害了不少沿岸渔民百姓。这让朱棣很是生气,据说这些倭寇基本上都是来自扶桑,朝鲜,还有一些大明的亡命徒。朱棣正在考虑要不要派出大军灭了这些家伙。
就在这个时候,解缙来了。朱棣本能的皱了皱眉头,他最近对解缙这个家伙的印象直线下降。
以前虽然也不太待见这个墙头草,但是毕竟还是需要他来证明天下的读书人不都是“硬骨头”。再者,现在修书的工作还离不开他。为了让解缙干活有动力,自己没少在众臣面前表扬解缙。什么“朕得解缙,乃是上天之恩”,“朕可一日不吃饭,不可一日无解缙”。其实就是说几句好听的,大家心里明白就好。可是解缙就是一个不识时务的人,看不清形式也就罢了,还得寸进尺,还真以为朕离不开你了吗?天下读书人有的是,你解缙,也不是不可取代的!
再者说,前一段时间出兵讨伐安南,解缙这个家伙就坚决不同意。说什么休养生息,不能妄动兵戈,说什么慈悲为怀……都是一堆废话!王明那个小子说得好,安南弹丸小国,胆大妄为,以下犯上。挑衅我大明天威,杀害我大明将士,迫害我大明臣子。此等丧心病狂之辈,就应该一棍子打到死!自己身为皇帝都被人公然打脸了,解缙这不识好歹的家伙还劝自己忍?要不是看当时很多文臣武将都在,自己绝对狠狠地收拾解缙一顿!
朱棣越想心情越差,他最近很不想见到解缙这个家伙,可是他却自己往枪口上撞,若是他再惹出什么事来,那就不要怪自己心狠手辣了!
“叫他进来!”心情不太好,朱棣语气也很差。
那太监也是心思聪明之辈,从朱棣的语气中就能够听出后者的心情不好,他也不敢迟疑,立刻出去将解缙带来进来。
解缙走到堂下,先是拍了拍袖子,然后轻轻地咳了一声,清了清嗓子,才说道:“臣解缙,参见陛下。”说完,他便要跪下,只是动作有些慢。
朱棣也没在意解缙的小动作,他头也不抬地说道:“爱卿不必多礼,今日爱卿来见朕,不知有何要事?”
解缙膝盖刚刚沾地,就立刻顺着朱棣的话站了起来,他拍了拍膝盖,不紧不慢地说道:“陛下,臣今日来,有要事禀告。”
“说!”朱棣放下毛笔,抬起头看向解缙。
“陛下,臣听闻近日汉王殿下以权谋私,欺压百姓。府中礼乐用度,无不极尽奢华,即使比之东宫,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更有甚者,汉王殿下在太子殿下面前,态度倨傲,行为随意,毫无半点恭敬。此等作为,实在不妥,还望陛下明查。”
解缙每说一句,朱棣的眉头就皱地深一分。这个老二,实在是太过不知收敛了!朱棣心中暗道:当初对老二心有愧疚,又舍不得他去云南,这才将他留在京城。对于他有些行为,自己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过去了。可是,如今连解缙都已经知道了,可见这个老二,最近有些太过嚣张了,是时候敲打敲打了!
转念一想,朱棣又有些生气,解缙你是个什么东西,你解缙不姓朱,也不是朕的什么亲戚,朕的儿子怎样,你一个外人管得着么?他朱高煦逾越,要管也是朕来管,你解缙多什么嘴?
“此事朕已经知道了,朕自会处置,若是无事,你就下去吧!”朱棣冷冷地看了解缙一眼,下了逐客令。
(本章完)
第285章 名将之殇()
解缙愣了一下,他没有想到朱棣会是这个反应。在解缙看来,朱棣听了自己对于朱高煦种种行为的反应之后,难道不是应该夸赞自己的能力出众吗?为什么他会是这个冷漠的样子?
解缙张了张嘴,似乎是想说些什么,但是看着朱棣那冰寒的脸色,他咽了咽口水,没敢开口。虽然他不知道朱棣究竟怎么了,但是他知道这个时候如果他敢开口,朱棣一定敢收拾他。后者心情不好的时候,是不会管他解缙是不是“上天之恩”的。
解缙走了,朱棣看着解缙离开的地方,忽然手腕一甩,将手中的毛笔摔在地上。
今天解缙着实是惹怒了他。按理说,朱高煦行为有所逾越,的确是后者的错,后者也的确应该收敛。但是,这却不是解缙该管的事情。朱高煦怎么做,自然有自己来管。而解缙向自己告状,岂不是在说自己不作为?简直是胆大包天,不知死活!
可怜的解缙,他太天真了,他根本就不知道朱棣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而他又应该做什么样的事。解缙根本就不明白,朱棣从根本上讲是一个政治家,而玩弄政治的人几乎都是手段高明的骗子。所以说,政治家说话是不能信的,而朱棣这个前科累累的人更是不能相信。
对于朱棣来说,他的眼里就只有有用的人和没用的人。你对他有用时或他有求于你时,他会对你百依百顺,恨不得叫你爷爷,当然不会真的叫爷爷。但事情办完后,你就会立刻恢复孙子的身份。很明显,解缙搞错了辈分。
他在朱棣面前表现得非常自如,几乎忘了什么叫做身份地位,什么叫做尊卑高低!一个臣子,不但不卑躬屈膝,反而铮铮傲骨。解缙根本就不明白,不是每一个魏征都能遇见李世民。而他解缙比之魏征还差得远,朱棣虽然有李世民那样的雄才大略,但却并没有后者那海纳百川地容人之量。
解缙以为自己投机成功了一次,就能过够在成功一次。然而他并没有想到,他是一个做学问的人,不是一个投机分子。
当初他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朱棣需要他,因为方孝孺已经死了。而现在,朱棣开始讨厌他了,他的下场可想而知。
……
广西龙州,明军大营。
帅帐之中,朱能身披毛皮毯子,半躺在软榻上,不住地咳嗽。他的额头不时地冒着虚汗,脸色十分地苍白,整个人看起来很是虚弱。毛皮毯子下,朱能的身体几乎已经瘦的皮包骨,曾经跟随朱棣南征北战的一代名将,如今却虚弱到了这个地步,实在是令人感到痛惜。
然而朱能自己也知道,他似乎时日无多了。从出兵开始,一路走走停停,一路坎坎坷坷,行军路上跨过了千山万水,然而他却倒下了。
这段时间以来,他的身体状况一日不如一日,半月之前,他还可以骑马,然而短短几天之后,他就只能像这样躺在自己的帅帐中。他不想辜负朱棣的信任,但是他的身体却不允许。
“咳咳咳……”一连串急促而尖锐的咳嗽声从朱能的嗓子中传出来。他抓过一张帕子捂住嘴,咳了好一阵才停下来。拿开手一看,手心的帕子上多了一摊殷红的鲜血,显得格外刺眼。
“来,来人!”朱能声音嘶哑。
亲兵走了进来“大帅,您有何吩咐?”
“召,召张辅,来,来见我。”朱能的声音断断续续,似乎只有一口气吊着似的。
“遵命!”亲兵知道朱能的身体情况,他不敢怠慢,赶忙去找张辅。
不多一会儿,张辅来到。他快步走到朱能榻前,单膝跪地“大帅,张辅来见。”
“文弼,我,我恐怕是时日无多了,咳咳……”朱能说着,又开始咳了起来。
张辅见状,赶忙给后者倒了杯水,喂后者喝了下去。
喝过了水,朱能感觉好了一些,继续说道:“我这一生,征战多年,就算死在这军营里,也是死得其所了。”
“大帅不要说此等不吉利的话,军医已经想办法为大帅诊治,届时还请大帅带领我们扫平安南。”张辅语气诚恳,看到朱能这个样子,他也是急在心里。
“我的病,我知道。”朱能有气无力地摆摆手“大限已到,不必强求。只是,陛下令我讨伐安南,可出师未捷身先死,我却是无法完成陛下的重托了!”朱能语气中带着无法掩饰的遗憾与悲意。
“大帅……”张辅喉咙有些哽咽,朱能对于他来说,是如父亲般的存在,眼看着后者此般境地,他心中也很是难受。
“文弼啊,你听我说。”朱能忽然不知哪里来的力气,他挪动身子凑上前,说道:“你父亲当年与我一同随陛下征战,立下战功无数。但是他英年早逝,却是没能看见陛下一统天下。你是他的儿子,他的本事,你都学到了。现在,我已经不能担当重任,这主帅的担子,就交给你了,你,有没有信心?”
“大帅!”张辅一惊,朱能这是要托孤啊!
“有没有信心!”朱能却是不管他,一双眼睛炯炯有神,明显是回光返照。
“末将,领命!”张辅看着朱能的眼神,根本就无法拒绝。
“好,好……”朱能仿佛是失去了所有的力气一般,摊到在软榻上“你走吧,让,让我,一,一个人歇会儿……”
张辅看了朱能一眼,强忍着悲痛,离开了帅帐。
结束了,都结束了!朱能的呼吸渐渐地变得急促。他似乎又回到了曾经醉卧沙场,笑谈风月的时候。
他似乎又看见了,十几年前的关外大漠,他的前面站着一个孤独却又坚毅的背影。
十几年的刀光剑影和斧声烛影,当年的朋友都远去了,张玉,谭渊,那些人的音容笑貌似乎还在眼前。
是时候该休息了,陛下,臣跟随您征战一生,追随着您建立了一个伟大的帝国,人生如此,岂不快哉?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我是一名武将,战争是我的宿命,而征途是我的终点,我已经不再留恋什么了!就这样去吧,生,我生的坦坦荡荡,死,我要死的平平淡淡。
朱能的握紧了拳头的手慢慢地没了力气,弥留之际,他恍惚又看到了那个北风卷袭,黄沙漫天的夜晚。那一晚,他与一个不甘心的青年相对而坐,痛饮美酒,诉说着人生的理想。后来,他陪着那个变成了中年人的青年,夺了这大明天下!
那酒,真是甜那!
朱能的手垂落在身边,再没了动作。
公元1406年,永乐四年十月。成国公朱能卒于广西龙州军营内,享年三十七岁。
一代名将的一生戎马,就此落下了帷幕。
(本章完)
第286章 张辅挂帅()
朱能去世了,他走的非常平静。甚至没有人知道他具体是什么时候去世的,只是医生在去为他诊治的时候,发现了后者已然冰冷的尸体。尸体旁边的桌案上,留着一封遗书。朱能将三军统帅的重担,留给了张辅。
三十万大军的命运,朱能将他们交到了张辅的手上。或许是对于张玉的感情,也或许是因为张辅真的有能力。但是无论怎样,现在张辅是这三十万大军的统帅。
张辅独自坐在帅帐之中,几天前,这里还是朱能发号施令的地方。然而天有不测风云,朱能病逝,而这帅帐的主人,也变成了自己。
张辅内心很是迷茫,他自小跟随父亲学习兵法,研习战阵之道,但是真的统帅大军即将与人生死相搏,这还是第一次。说不紧张,那是开玩笑的。
他张辅自问父亲的本事学了不少,就算是带兵打仗应该也不在话下。但是,现在他的一言一行,影响的是三十万将士的性命,这个统帅,不好当啊!
很多时候,对于武将来说,并不是手底下的士兵越多,就越能够打胜仗。因为在很多时候,武将并不一定能够有能力统帅那么多的人。
要知道,中国历代王朝作战,可不是像其他国家那样小家子气。那可是动不动就是几十万人甚至上百万人的混战!一场仗打下来,说是人山人海也不为过。有时候,一场仗打个几天几夜都不稀奇,因为人数实在是太多,砍都砍不完。那数十万人对砍的场面,只是想想,便觉得头皮发麻。
但是,人太多对于统帅来说,也不见得是件好事。如果遇到李景隆那样的统帅,那么很不幸,再多的将士也是炮灰。
因为这大军之中,事物繁杂,哪些人该干什么哪些人该在哪里,这都要主帅操心。想一想,百万大军的行动都在一个人的指挥下,他如果犯一点错误,后果可能就是万劫不复。这重担光是听一听,就能将人压的喘不过气来。
由此可见,不是每个人都能够领兵的,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够统领几十万上百万大军的。所以说,中国历朝历代的军事家们,都是天才中的天才。
张辅攥着拳头,紧了又松,松了又紧。说实话,对于朱能交给他的担子,他有信心,也自认为有能力。但是,心中却有一种莫名的恐惧。
三十万大军,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自己的一言一行,影响着三十万将士的生命。历代的军事家们都以能够统帅大军摧城拔寨为荣,但是纵观整个世界,真正能做到带兵“多多益善”的,也就只有一个淮阴侯韩信。
张辅自问不是李景隆那样的只会纸上谈兵的纸老虎,但是大战当前,心中也必然有一丝的恐惧。倒不是怕战败,胜败乃兵家常事,而是怕,怕自己不能完成朱棣的重托,辜负了朱能临死的遗愿。
张辅不禁想到了自己的父亲,当初,陛下出兵靖难的时候,自己的父亲是否也想自己如今一样,不安,彷徨?
他仿佛又看到了那个时候自己父亲的背影,那天晚上,父亲站在庭院里,看着天上皎皎明月,一动不动地站了一夜。天明十分,他回到房里,拿起宝剑,披挂上阵。那一夜,自己的父亲,究竟在想什么呢?
可是他不知道,他只记得,自己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