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古武少年-第36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到这的时候,李玉有心要试探一下剩下那近乎于四万之众的第五军团将士们。

    “现在虽然没有任何的证据证明你们的清白,但有一样,那就是你们对大帅的绝对服从,还是表明了你们的心迹,当下形势危急,在外围还有六万的魑魅军,情况十分的复杂,现在本殿下做出一决定,你们可以自由选择,都听清楚了。”

    李玉说完之后,底下第五军团的将士开始窃窃私语,不知道这年轻的太子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刚才我与大帅相问得知,你们军资短缺,不同于其它兵团,原因乃是那刘慧明做了手脚,其实你们都成了替罪羔羊,别的不说,军资有大帅如数交与了你们的原都尉刘慧明,然后由他按人头都分至各大校尉和统领,如此看来,是刘慧明转移了物资,中饱私囊,才造成你们如今局面,而你们肯定以为,是大帅一碗水没有端平,厚此薄彼,岂不知这都是那刘慧明捣的鬼!”

    李玉话音刚罢,顿时哗然一片,虽然说话的可信度不知道有几成,可说到了这的时候,多多少少在将士中引起了一阵轩辕大波。

    不少人都是你一言,我一语的,那个乱哄哄的场景,让李玉也开始有点作难,不过还是有人不太相信李玉所言,站出来说道:“殿下,现在那刘慧明已然逃离,就算是你说的事实,也无从论证,别的不说,就说这冲锋陷阵之事,就不公平,这是明摆着的。”

    “哦,有什么不公平的,你来说说看?”李玉对着那个说话最为尖锐的人说道。

    这个时候,那刘思源说道:“殿下,我们说的这点,你是无法否认的,虽然刘都尉叛逃,这是他的气节问题,可平日里那刘都尉明里暗里宣扬过,说我们的军团是先锋团,这是好听的,不好听的就是炮灰团,就是在打仗期间,每次冲锋陷阵的都是我们,遇到危险的也是我们,无一不是,这要是公平的话,殿下作何解释?”

第九章 第五军团帐内议事(2)() 
“作解释?本殿下做什么解释?这个需要你问问你们的诸大帅和参军是如何安排的。你这问我,我又没有参与你们日常的军事作战,对于其间的分寸岂能知晓甚深,既然不知道,那又怎么给你们解释,你要是要解释的话,这不是有现成的人找吗?”

    说完话的李玉,转过头来,对着诸红缨有点玩味的说道:“来来来,诸参军,你来给他解释一下,说说这为什么每次冲锋都让那第五军团来作为头阵,以至于人家把这本来是英雄之位,说成了是你们好像有什么猫腻一般,没有任何的公平可言,这是怎么回事,你能给个解释吗?”

    这不是李玉故意为难诸红缨,因为在自己不甚清楚的情况下,有些事还是不要乱说的好,若是一旦有哪句话说的不对,那将会涉及很多面,不仅仅是自己的方面,还有就是整个大燊朝皇家对他们的态度,这要关乎到日后这些的前程和命运,这不是不关注,更是因为高度的关注,所以才让李玉在回答任何问题上,可是极为的小心,因他代表的不仅仅是自己。

    “解释?这有什么好解释的!他们第五军团原本就是一各方战俘、奴隶和一些下人组成的杂牌儿军团,能有吃有喝,有命在,而且还给了他们极度宽泛的自由,这可是奴隶们天堂般的自由,若是换做别人,巴不得这样做呢!”

    “殿下,你是不知道情况,这些人是无事生非,什么公平不公平,这世上哪有什么公平,再说了,每次冲锋都是在营帐议事的时候,那刘慧明一马当先,自告奋勇的说是要打好第一个开头,本来每次还不是很在意,可到了之后,每次都是这样,久而久之,也就如同沙场点卯一般,形成了惯例,那就是遇到两军交战时,冲锋第一战,一般都是由那刘慧明的第五军团来完成的。”

    “如此就成了第一个冲锋陷阵的军团,对于炮灰团之说,乃是刘慧明对自己军团的一个戏称,殿下不必介意,若是军团的人不想参军的,也不是不可以,按照大燊朝律例,不参军的话,还可以推向奴隶市场,自由买卖,可以充当到大燊朝子民的劳务中去。我想这就是你刘思源为什么给殿下叫板说什么公平,但却没有离开军队的原因吧。”

    当诸红缨这一番话下来,可是把那刘思源和还有些不稳的第五军团给骚乱了起来。之后的话,当让是人群之中,说什么的都有,一时间也是群雄激荡,个个是义愤填膺。

    看到眼前这些人如此的激愤,李玉本想第一时间阻止的,可没有想到的是在诸红缨的讥讽之下,等于李玉的好多工作算是白做了。

    “你们都不用做作了,刘思源,我来问你,你是怎么进到我大燊朝军营的?别人不知,难道我诸红缨还不知晓吗?”面对诸红缨的质问,那刘思源一下如那泄了气的皮球一般,在也蹦达不起来了。

    原本让李玉弄的差不多的人群,已经开始按照自己的规划意图开始走,可是没有想到的,原本是想让那诸红缨帮帮自己,或是能从诸红缨那里得到另一条治军之路,毕竟她是参军,诸红缨虽然作为一介女流,可常年也是久居军中,对于营中很多事情也是知道的门清。

    在这种情况下,李玉之所以相问于诸红缨,最为主要的原因,是想转移视线,然后给自己找个替罪羊,虽然自己说的很是冠冕堂皇,可是李玉知道,这些俘兵也不是三岁两岁的小孩,别想通过自己三言两语的暖心之言,就能彻底改变了第五军团动荡不安的局面。

    一直以来,这第五军团就是动荡不安的,从开始成立到现在,没有一个人能像刘慧明那样带着兵士,不但做到了打仗作风硬,平日里互为团结,更重要的是,稳定,就是刘慧明做到了,能把一个杂牌儿的,由各种人群混迹在一起的情况,还能将他们都揉合在一起,还能按照自己的意图行事,这不得不说,刘慧明这个家伙也很是不简单。

    现在对于李玉来说,最关键的不是扯清楚公平不公平,正义不正义,现在需要要达到一个理想的目的,只有从两个方面来满足。一是从诸国卫这一方面来说,那就是要留下这第五军团,毕竟是四万之众的军事力量,那可是相对于蓝旗军其他兵团来说,毫不逊色,无论是人数上的力量对比,还是战斗力上的比拼,在所有兵团中,还是较为突出,颇有战斗力的。

    这对蓝旗军来说,第五军团可是一大块力量,在整个军事部署中,是不可或缺的。也就是说,这第五军团必须要留下,否则可是一大损失,现在可不是没有人要的时候,面对皇帝李贽和西域冥王李忠的明争暗斗,现在可是能将一切能争取的力量都争取过来,所以一切对敌人不利的那就是对自己有利,所以,这第五军团绝不能丢弃。这是其一。

    二是就是如何处理好这第五军团和蓝旗军其他军团之间的关系,从表面上看虽然蓝旗军的七大军团,都是各行其是,各自完各自的任务,可说来若是遇到较为大的战役时,那就需要成几十万人马的有机配合,还有就是各大军团之间的联系和默契程度,这都是关乎到每次战斗胜利的关键。

    所以另一个就是棘手的问题就是,不但要安置好第五军团这四万之众,更为重要的是如何要安置好,不但让他们未能说诸国卫厚此薄彼之意,又能去掉在他们心中一直作为炮灰之嫌,这可是有点难度,虽然李玉心中有十几个处理结果和方案,可没有一个是完全同时符合满足这两个条件的方案。

    在诸红缨尤其是诸国卫在她说完话之后,并未出面否决,或是制止,这说明什么,你想,平日里若是诸红缨跟李玉这个太子说话,有一句不对,或是有犯上之嫌,那就是立刻出面制止,和言语斥责,可这次诸国卫一句话也没有说,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有点过度的纵容一般。

    从诸红缨的话中,从诸国卫的态度中,李玉看到了很多微妙的东西,虽然这些还是有些模糊,但已经是越来越清晰了,也就是基于此,李玉心中开始不断尝试着改变自己各种方案。

    改编到其他卫队,这显然是不大可能,虽然这一部分人看上去很不起眼,可在打仗上是一把好手,这不仅仅是刘慧明有一定的驭人之术,关键是这家伙一下便抓住了这些人心里真正的需要,其实物质不是唯一的,金钱也不是唯一的,唯一的就是要时刻了解他们的心理动态。

    通过不断表现出来的各种动作,就可以判断如何去处理,这可也是刘慧明多年来,在第五军团里,不断摸索,不断摩擦,不断冲突,在不断不断的改变中,终于还是找到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契合点,这个契合点一旦掌握了,那对付这些由奴隶和下等人组成的军团,也就游刃有余了。

    现在李玉虽然还是不断在尝试,是否能找到这个契合点,可对于刚刚接触,甚至可以说仅仅是听到几人的一面之词,就想彻底解决,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不过在人员分配上,李玉还是想到了一个比较适中的办法,那就是在记得在抗日战争的时候,由于**、伪军、土匪等各色人有之,在一个战役结束之后,俘虏了大量的兵员,要是把这些全部杀掉,或是放走,那可都是一大损失,但又考虑到刚整合过来的人员,很多不会忠于做事,不但不给补充力量,说不得到了关键时刻,还要起反作用。

    于是就想出了一个办法,那就是零散分配,人人监督,队队监督,做到了你身边的每个人都你的眼线,身边的每个人,都是你设下局。

    这个有一个好处,把人员零散到各地军团中去,给他们造成的一种被肢解,然后力量也就如同一根很粗的绳子,被拆成了一根根儿的细绳子,在然后细绳子被拆分成了线,然后一根线也就没有任何的拉力了。

    每个第五军团的人员,心中的想法就如同李玉想到的那跟绳子一样,只要是把他们一根根的拆分开,让他们支离瓦解,没有任何的你靠我,我靠你等依附感,没有了一根绳子凝成的力量感,面对拆分到各个军团之后,小队与小队之间的监督,人员与人员之间的监视,这会很快让这批第五军团的军事力量,分散到蓝旗军其他各军团之内。

    如此而为,不但为诸国卫去掉了一块大的心病,关键是还没有消弱他所辖治的蓝旗军的力量,因分散后的第五军团之众,一下就失去了扭成一团的感觉,个个都是在彼此之间的监督和监管之下,一旦没有那种狂妄之心,稳定了,战斗力也就上去了,况且,这对战斗力来说,是丝毫没有影响的,说不定是,在换了一个环境和土壤之后,说不得这些俗称炮灰团的家伙们,还真就具备了一往直前,身先士卒,整个就一不怕死的甘当炮灰的精神。

第十章 第五军团帐内议事(3)() 
从刚才诸红缨对那刘思源的话,李玉也看出,貌似这些人有什么把柄在其手中,看到诸红缨说了不知什么意思的话,那刘思源分明是听到之后,有所收敛。

    根据刚才自己的分析,李玉对那刘思源说道:“要不,这样吧,不管以前是什么原因,也不管你们是不是所谓的炮灰团,我现在要重新调整一下,但不知你刘思源有什么不同意见?”

    刘思源听到李玉此言,原本由于诸红缨的出面,他已经是不能再说话了,似乎有什么小辫子抓在了那诸红缨的手中,好像还很是受制于人,这让李玉感到很是好奇,对于刘思源这样的一个统领,那诸红缨难道手里还有他什么把柄不成?

    “只要殿下能将我们第五军团的人和其他军团一视同仁,没有高低贵贱和上等下等人之区分,那我们也是会欣然接受的,况且还是殿下您亲自定的规矩,这个我刘思源个人是没有异议的,不仅是我,就算是其他兄弟们也不会有什么反对之言。”

    “那好,既然你都说了,可能也是代表了众位将士们的意见,我就不多说了,先就安排一下怎么安置,我们现场的除了各军团的都尉、校尉和统领,全部到位,现在安排可是一个好的时机。”没有征询诸国卫的意思,李玉直接作主开始安顿这剩下的四万余众的第五军团的将士。

    “首先我要说的是,以后没有什么炮灰团,这点请诸位将士们放心!”

    李玉说完,底下众人也是闹哄成了一片,都在以为那太子李玉定是为了安抚人心,要提高第五军团兵士们的待遇和饷银,这可是好事,反乱不但没有罪责追究,却还给予封赏,这可是天大的好事。

    诸国卫一帮人,没有一个上前去打断李玉的说话,虽然知道对那第五军团再若加大福利待遇,增加饷银,可能是一时之策,可这样一来,还是承认了自己的错误,也就是对待他们不公,假若李玉真是那么做了,可就是皇家脸面和威严何存,日后如何面对蓝旗军其他兵团的将士,这样而为不但没有好的气色,反而会造成更多的麻烦。

    还是年纪小啊,觉得随意开口许愿,岂不知后面会有多么大的麻烦,诸国卫在看到李玉开口要安置,看来一定是想在饷银上动脑筋,其实即便是一年下来,军队里的一般普通兵士,也没有多少饷银可发,这要是这边许过愿之后,然后发下去,那蓝旗军可就一下成了一锅粥了,那乱的可就不是一丁半点了。

    再一个就是大涨这些人的嚣张气焰,说到底连皇家的人都做出巨大的让步和牺牲了,这还是从未有过的事情,纵观历年历代以来,什么时候下人永远都是下人,你见过什么时候主子向下人屈服,即便是屈服了,那么小人离磨难的日子也就不远了。

    “殿下所言,乃是说要取消蓝旗军内的不公平、不统一、不一样的待遇,无论在战术上,还是在生活上,都是一样的,也不会让我们每次都担当冲锋陷阵的任务,为的就是讲究一个公平。”

    那刘思源说完之后,诸国卫觉得在李玉的引导下,这第五军团可是要出事,现在看着,虽然不想忤逆太子李玉的决断,可要是如此,他拍拍屁股走了,但却是要给自己遗留下一堆难以解决的问题。

    面对刘思源的话,李玉欣然答道:“那是当然,按照我所说的肯定是公平的很,没有任何的不统一,不公平,你们将和其他兵团一样享受该享受的待遇。”

    李玉说完,那第五军团的很多将士们,也是欣喜异常,虽然他们此次认为是经历的一场劫难,说不得会将自己这些人如何的处置,好多也都做好了被羁押、挨饿、皮鞭、杖刑等责罚,可是没有想到的是,就这么简单,仅凭太子李玉的一句话,这问题就一下得到了解决。

    可是他们想的为时过早了,这次诸国卫也看走眼了,虽然对李玉一向有很大的信心,可毕竟这家伙也是刚刚及弱冠之年,一个小小的毛头小孩子,能对军队有什么建树,能有什么几辈人想解决,都解决不了的问题。

    对于这个第五军团,要是没有一点偏私,那是不可能的,这第五军团本来在整个蓝旗军中的位置就是极为的特殊,很多都是奴隶或是战俘,还有的是为了逃命投奔于此,其中有一部分人剑术高超,功夫超强,生存意识也极为的强悍。

    要不,在这声名赫赫的炮灰团之中,还能一直生存到现在,靠的绝不是幸运的时机,有时是靠更多的经验积累,很多也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有着丰富的避难和预警经验,这是其他兵团将士所不具备的,要不怎么让他们去当炮灰,当炮灰当了这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