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姬丹犹豫不决,说道:此计甚妙,只是齐国这边怎么办?还有王后这边
大王不必担心!百足之虫,死而不僵。齐、楚两国皆为大国,战火相交,没有那么容易见分晓。等他们打得实力大损,两败俱伤,赵国那边也应该事了了。到那时,大王再回师伐齐,以大王之神武,伐积弱之齐国,可一举荡平!嗯
至于王后这边,嗯
既然是燕国的王后,自然要一心为燕国着想
姬丹思索片刻,问道:这么说,伐赵之利大于伐齐?
大王圣明,舍齐伐赵,大功必成!
密室内静得出奇,又过了片刻,姬丹声音低沉地说道:既然要伐赵,就来个大的,孤要一举将赵国吞并!
郦食其听了一怔,随后又大笑,道:大王好胃口!不管是赵国四王子赢也好,还是赵国太子胜也罢,留着赵国总归是个祸患,不如趁此机会将其彻底铲除!
每一次重大决策都是一场豪赌。本来燕国与楚国伐齐,然后平分土地,从此与楚国结为兄弟,以图长治久安。听起来这样是最稳妥的,但不一定是最不费兵力的。
齐国一旦受到进攻,必定会奋起反抗。现在齐国的百姓恨死了燕王,燕国入侵,必定会对燕军攻击更加猛烈,这样伤亡必不可免。
同时,楚国乃是南方大国,一旦攻下齐国,野心将会更加膨胀。说不定会再次向邻国开刀。到时候燕国与楚国做了邻居,说不定楚国会拿燕国第一个开刀。稳妥中潜藏着危险!
而进攻赵国则不同,虽然从目前看来赵国的兵力比齐国强,但是现在赵国明显分成了两股对立的力量,一股是赵王和四子赵艾,一股是赵嘉。按照赵嘉所说,李牧支持赵嘉,这样赵国的军力便分成了互相对恃的力量,总体实力大大削弱,姬丹趁势伐赵正是时候。
赵、燕虽然现在是联姻,并由联姻带来了松散的联盟,不过姬丹对这种联盟关系并不怀念。姬丹的目标是统一天下,两国又是邻国,冲突总有一天会发生。与其等到日后赵国有准备的时候交战,不如现在就将其咬下一块,壮大自己,削弱对手。
253。突袭()
第二天,姬丹召见赵嘉,当时将渠和郦食其也在,而赵妍儿则并没有参与。赵妍儿毕竟只是王后,军国大事还是不参与为好。
太子,孤思虑再三,决定出兵相助。
太好了!赵嘉昨晚一夜没睡好,脸上显得有些苍白,想了想,说道:就是不知是否是大王亲自出征?
不。太子有李牧将军辅佐,孤就不必去了。孤准备派大燕第一猛将姬存孝领三万精兵。
哦,赵嘉听到并不是姬丹亲自前往,微微松了一口气,然后又说道:三万精兵,恐怕少了点。
嗯,若是战事不利,孤再亲往!
好!赵嘉大喜,说道:如此,大事必成!大王如此仗义,等臣做了国主,便把桑丘、曲逆、阳城三座城池还给燕国。
如此最好!
两天之后,齐国那边传来消息,齐、楚两国边境发生了冲突,然后楚军大举进攻齐国。对于齐国来说,这件事情并不突然。齐王迅速做出了反应,命相国后胜为统帅,领兵迎敌。
齐兵大举向南,只留下一部分兵马守住大河一带。开始楚军猛烈进攻,迅速攻下了薛城、倪城、藤城等地,兵锋直指阳关。到了阳关,齐兵已经在这里大规模集结。楚军并没有贸然出击,而是出人意料地停了下来,没有再朝北推进。
此时姬存孝的三万铁骑已经越过了居庸关,进入代地。而姬丹本人也已经到了上谷郡,亲自坐镇。
赵嘉一回到代地,便宣布自立为代王,领兵伐赵。燕军大将姬存孝进入代地后随赵国兵马统一行动,名义上归李牧管。李牧在代地凑了五万精兵,加上姬存孝的三万铁骑,共八万兵马,号称十万,迅速朝邯郸方向进军。而代地只留下三万兵马,由将渠统领,以防匈奴袭击。
消息一经传出,邯郸城一片惊慌。赵王立刻下了一道诏书,废除李牧父子的一切职务,贬为庶民,同时调动兵力抗拒叛兵。
本来廉颇一直驻守在桑丘,国内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连李牧都反叛了,赵王急忙下令将廉颇调到邯郸,以廉颇为主将,赵葱为副将,统领大军,与代军作战。
一路上,李牧以太子声讨四王子的名义,迅速占领了夏屋、中人、顾城等城池,一直到肥城外,两军陷入对恃之中。
赵国内乱事出突然,也就只有燕国事先得到了消息,而其他与之接壤的魏国和秦国都还来不及反应。
武阳太守雷振早已接到姬丹的密令,在武阳城厉兵秣马,随时准备出击。这天,听到了廉颇带兵离开桑丘的消息,雷振大喜,急忙差人去蓟城请示命令,不过此时姬丹已经到了上谷。
派去的人还没回来,雷振正在焦急地等待着,突然,太守府外侍卫来报,说太监说张公公已经到了府门口。
雷振正想出去迎接,张公公已经进了府门。
大王旨意到!
张公公一见到雷振便说道。雷振一听,知道一定有任务到达,心头一震,急忙跪倒:臣雷振接旨!
孤闻赵国国中大变,命武阳太守雷振速领兵两万,伺机攻取桑丘、阳城、曲逆等城池。易城太守姬男领兵接应!
臣遵旨!
雷振霍地站起来,对张公公说道:张公公,请你回去告诉大王,臣不需要姬男将军相助,一定夺取桑丘等城池,不让大王失望。不知大王还有什么吩咐?
嗯,没有了。只是臣来之前,大王曾经吩咐,必须等姬将军领兵到了这里,雷将军才可出兵。
雷振想了想,说道:张公公不必担心,雷某自有分寸。
没等到姬男兵马前来,当晚雷振便迫不及待地行动了。桑丘、阳城、曲逆这三座城池,桑丘离得最近,阳城离得最远。廉颇走的时候也防着了这一招,在每个城池留下了五千兵马,并吩咐守将,如果赵国真的前来攻打,就尽量防守,不用出击。只要守住城池三日,廉颇便会亲自人前来救援。
桑丘离燕国最近,守将见廉颇领着大军离去,心中难免惧怕,日夜督促士卒好好守城。但是阳城的守将就没有这么好的警惕心了,廉颇平时治军甚严,廉颇一走,阳城守军彻底放松下来。太守鲁飞长得俊俏无比,虽然身为大将,却是个花中高手,平日里寻花问柳,自从廉颇来了之后,便一日不得放松,现在廉颇一走,顿时放纵起来。
被鲁飞传染,无论将领们在太守府内日日笙歌,夜夜宴饮,而士卒们也都一有空就到各个客栈喝酒取乐。
这天晚上,正好是个阴天,除了丝丝星光,基本上伸手看不清自己到底有多少根手指。
此时,却有一支两万人的兵马埋伏在阳城四门外,每个门外埋伏了五千人。这支兵马正是从武阳城过来的雷振的兵马。
此时姬男的兵马并没有到,武阳城总共不过两万兵马,雷振是个大赌徒,被他全部给拉了过来。现在武阳城内守城的不过五千百姓组成的民兵,如果真的有什么赵国的兵马攻打,武阳城几乎没有任何防御力。
上!
雷振向城头观察了半天,没见到任何动静,对身边低大喝一声,身边上百名士卒立刻拿着僵绳蹑手蹑脚,冲了上去。到了城墙下,士卒们纷纷将僵绳往城头甩去,绳子头上装了铁钩,一下就勾钩住了城墙。
士卒从僵绳上爬了上去,登城之后,城头传来几声低沉的惊呼,不久,城门被放了下来,雷振这才下令大部队进城。
此时城墙上的赵兵才醒悟过来,发现雷振,已经来不及了。这里的赵兵都是一些老弱,根本没有多少斗志,纷纷投降了。
此时太守鲁飞正在与自己新娶的小妾寻欢作乐,突然军士来报,说燕军已经进城了。鲁飞大惊,一骨碌从床上起来,穿上一件铠甲便朝门外跑。
鲁飞正想抬腿往外跑,后面传来哭叫声:将军,千万不要丢下妾身不管啊!说着,鲁飞那如花似玉的小妾心慌了,跑上来从后面保住鲁飞。
去你妈的!
鲁飞将那小妾一推,随便抬腿揣了一脚,正好将小妾踹飞出去,摔在地上一时起不来。鲁飞也不回头会,直接便走出门去。
到了府门外,只见一大队人马从左边朝这边走来,人人手中举着火把。鲁飞一见,急忙朝右边跑去。
鲁飞刚刚转身,背后风声一紧,一柄佩刀飞到,穿透背部铠甲,直插了进去。鲁飞啊地一声大叫,扑倒在地。
鲁飞一死,这里跟在后面的士卒也都跪下投降。雷振下令割了鲁飞首级,派人去昭示城内尚在反抗的赵兵。半个时辰之后,整个阳城便落入了雷振手中。
雷振攻打阳城总共前后只用了一个时辰,现在离天亮还有两个时辰。此时阳城主簿崔述上来献计。
太守,既然阳城到了我们手中,可用太守的印信去将曲逆和桑丘的赵兵调出来,然后袭取两地!
好!雷振想了想,然后又摇摇头,说道:好,不过不是曲逆和桑丘,而是武遂城!
啊!崔述吃了一惊,问道:那曲逆和桑丘怎么办?
雷振哈哈一笑,说道:曲逆和桑丘现在已经是两只秋后的蚱蜢,只要我将手轻轻一握,便被碾成粉末。反倒是武遂城,城池坚固,又连着大清河,乃是赵国的第一个桥头堡,必须尽快清除。
可是大王没有命你去攻打武遂啊?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授!大王虽然没有说要攻打武遂,但是现在机会彩虹难逢,等赵国反应过来,增派兵驻守,我们便没有这个机会了。雷振没有再与崔述争辩,说道:崔主簿,你领一万兵马在这里驻守,我领一万兵马去攻打武遂城!
是!
接着,雷振马不停蹄,急忙整顿兵马,连夜袭取武遂城。武遂城隔着大清河对岸便是阿城附近,驻守有两万兵马。当假扮的阳城守军拿着太守的信件前去报告,说燕军袭击阳城的时候,武遂太守谷扬不敢怠慢,急忙领兵前去支援。
谷扬出城时天时已经蒙蒙亮,走出不多远,背后数支赵国逃兵赶来,说武遂城已经被燕军攻占了。谷扬闻听消息,才知道自己上当了,气得呱呱乱叫,急忙领兵杀回。
回到武遂城,只见城门紧逼,城头插着燕国大旗,一员大将站在城头。见到谷扬前来,那员大将爆发出一阵大笑,声如雷鸣:赵国四王子作乱,武遂乃是大城,我主燕王怕尔等无名之辈不能守,特命某前来把守。某刚刚入驻,军务繁忙,不能与公等相聚畅饮,公等请自便!
谷扬气得大叫连连,喝一声杀!亲自领兵朝城墙下冲去。成头上雷振转身退后,上来一排弓箭手,朝着谷扬的大军便射,谷扬大军吃亏不小,只好后退。
退出弓箭射程范围之外,谷扬一面差人去观津请求增援,一面下令大军准备攻城器械。
过了半个时辰,谷扬正准备攻城,突然斥候来报,说有燕军从大清河三角洲而来,现在已经离武遂城不远。谷扬大吃一惊,急忙下令撤军,朝观津方向奔去。
城头上雷振正自奇怪,不久,一支大军出现在城下,一员大将来喊话:末将乃是阿城旌卫霍光,领郡守霍峻之命,前来增援,请打开城门。
雷振命人出城,验过印信,果然是阿城过来的,便打开城门,将兵马放了进来。一问之下,才知道是主簿崔述怕这边兵马不足,向渤海郡守霍峻请求增援。
霍峻接到增援信,不敢怠慢,急忙命弟弟霍光带领一万精兵渡河来相助。霍光到了这里,正好赶上谷扬攻城,解了武遂城之围。
254。 代邑()
见到霍光看上去是一员虎将,雷振大喜。想起曲逆和桑丘还在赵国人手中,便命霍光与自己的五千兵马守城,然后自己带了另外五千兵马往回急行军。
一路上见到几拨平民打扮的人,雷振心中好奇,便俘获了一批,才知道是曲逆和桑丘的守军逃亡至此。这些守军听说阳城已经落入雷振手中,哪里还敢留下来,纷纷换上了平民的衣服,逃出城来。
雷振也不去管这些人,任由让他们逃走,自己领兵到了曲逆城下,发现城门大开,而城头上守军全无,只有老百姓在路边探头探脑。雷振再无顾虑,吩咐进城,发现果然是一座空城。
倒是城内百姓听说燕兵来了,都出来欢迎。雷振大喜,刚想整顿军马,去收复桑丘,忽听士卒来报,有一支燕军到来,雷振出去一看,原来是姬男领了两万大军,前来支援。
雷振将姬男迎进城内,一问知道姬男已经收复了桑丘。两人一面派人去报告姬丹,一面商量着如何防守,以防赵**队反扑。
现在离阳城最近的苦陉,已经到了李牧的手中,而李牧与廉颇的大军正在肥城外对恃,万一廉颇腾出手来进攻武遂,燕军兵少,也不见得守得住。
不过现在姬男来了,情况便大不一样,两人一商量,先合兵一处,屯驻武遂再说。现在赵国分成两股势力,赵王这边兵多,太子赵嘉那边兵少,但是战斗力却不差。
对于廉颇来说只有两种选择,要么对雷振等人的动作不理不睬,先集中兵力灭了李牧这支兵马再说,要么先与李牧僵持,分兵将武遂等城池夺回。按照姬男的意思,先考虑应付第二种情况,过几天如果廉颇不派兵来攻打,那就说明廉颇想要先除掉国贼再说,到时候再决定如何决断。
等了两天,赵国的兵马没有等到,倒是等到了姬丹的诏令。姬丹在诏书中先是对雷振勇于上阵的精神大加赞赏,然后下令姬男为统帅,连同雷振的兵马抽出三万精兵,准备配合李牧的大军,与赵王的军队进行决战。
这一点,雷振和姬男都想不通。照理,如今趁着赵国两支大军对恃,正好浑水摸鱼,多夺取一些赵国的城池。一旦城池到了燕国手中,再派兵防守,以后赵国就很难要回来了。
现在与赵王的大军决战,不说到底能不能取胜,即使取胜,那也要死多少人?姬丹也算是少有的明君,怎么连这点算计也没有?
不过,姬丹还有一道密令给姬男。等姬男看了之后,便恍然大悟,连呼"大王圣明"。
姬丹的诏令中并没有说明到底怎么配合李牧的军队,不过第二天,李牧派李宽前来协商,并带来了李牧的决定,与赵王的决战定在三日之后。
李牧自己从代地带来的兵马只有五万,加上一路攻城掠地招募散勇,得到三万,共八万兵马。而姬存孝带去的三万精骑,和姬男的三万精兵,总共十四万兵马。相比之下,廉颇的兵马却有二十万之多。
李牧兵少而想要取胜,必须用计。根据李牧的行兵布阵,三日后李牧的大军从正面向廉颇的大军发起攻击,姬男领兵三万,从侧翼进攻,二姬存孝则领麾下骑兵长途奔袭邯郸。
姬丹的攻城之法早已传到了李牧耳中,知道燕军善于攻城。不过这次派姬存孝偷袭邯郸倒并不指望能一举攻下邯郸,真正的目的只是为了让廉颇回师,打乱廉颇的部署,以便有机可趁。
三天时间很快就过去了,这一天,肥城外兵马云集,三两支大军数十万兵马在战场上厮杀。从早到晚,战斗都很激烈。虽然这里大部分都是赵国人,但是上了战场,不是你死就是我亡,便是亲兄弟相见,为了讨得一条生路,也只有拼死一战。
战场上士卒之间生死搏杀,没有一刻停止过。到了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