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奥匈帝国有这个想法最好,而不是像俄罗斯的疯子一样满脑子想着开战,一言不合就开打。”
现在的欧洲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英法两国的战争开始之后,原本欧洲处于动态上的平衡,也彻底打破了。如果近东问题再一次成为导火索的话,那么欧洲将真正的永无宁日。
“现在巴尔干半岛局势尚不明朗,如果不开战是最好了,但是这个概率不大。但是英国应该尽量争取到他们坐下来和谈。”
法国现在支持俄国的方案,即由国际看管的方式,暂时收复东鲁美利亚,修改该地境内的法律。而这份法案英国却明确的反对,提出由奥斯曼帝国苏丹任命保加利亚大公为东鲁美利亚行政长官,并使保加利亚保持事实上的统一。
而格莱斯顿首相担心塞尔维亚在奥匈的支持下,借口维持巴尔干的均势,向保加利亚索取补偿。一旦谈判不成功,将会变成一场战争,这是谁都不想看到的局面。他们在巴尔干半岛将近半个世纪苦心孤诣的谋划都会化成泡影。
“现在你去给驻奥匈帝国的大使发一份电报,请求与约瑟夫国王那个老狐狸见一面。并且尽量的阻止两个国家爆发战争。如果实在阻止不了的话,那么就向奥匈帝国表明英国的立场。”
格莱斯顿首相握紧了拳头,近几百年来,所有人都把限制俄罗斯的扩张看作是野蛮的斯拉夫对文明社会的冲击,所以大不列颠也不可能让俄国人将扩张的脚步伸到自己的利益范围之中。
“表明什么立场?”
普利姆罗斯的内心深处涌现起一种不祥的预感,看着格莱斯顿首相一脸苍白的脸,似乎意识到有某些不好的事情即将会发生。
“告诉他们,我们不会支持俄罗斯。”
第三百一十七章 导火索不是萨拉热窝()
第三更
保加利亚大公亚历山大一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一方面是塞尔维亚对于保加利亚的咄咄逼人,奥匈帝国把保加利亚当做是他与俄罗斯帝国博弈的棋盘,大不列颠尽力的阻止巴尔干半岛引发战争冲突,而俄罗斯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保加利亚的庇护者,斯拉夫民族的铁幕。
夹在这几大势力的中间,保加利亚的日子不会好过。何况奥斯曼土耳其也在虎视眈眈着,只不过碍于自己的主人没有点头而不敢发作。
亚历山大一世必须在冲突爆发之前找到自己最可靠的靠山,在他看来,目前为止奥斯曼帝国是最可靠的,俄罗斯表面上是支持自己,实际上却有其他的打算,更让亚历山大一世感到恼火的是塞尔维亚仗着奥匈帝国的支持,居然打起了保加利亚的主意。
这一点他不能容忍了,保加利亚自古以来都没有被人欺负过,今天被他们踩在头上,而且还是奥匈帝国支持的塞尔维亚,这就像是一巴掌狠狠的扇在的亚历山大一世的脸上,肿的让人脸颊生疼。
更可气的是奥匈不能坐视其势力范围受到侵犯,更担心米兰失败可能导致塞国内部亲俄势力趁机上台。于是奥匈驻贝尔格莱德公使亲自到保军司令部进行威胁:如果保加利亚敢对塞尔维亚王国进行任何军事行动的话,奥国军队将进入塞国对保作战,还声称俄国也将占领保加利亚。
大主教克里门特,还有大资本家斯塔布罗夫,每一个野心家都不是省油的灯。保加利亚公爵感觉自己就是政治棋盘上一颗任人操纵的棋子。
但是他绝对不会选择妥协,保加利亚就算死,也要把巴尔干半岛的政治局势搅浑。
所以亚历山大一世面对奥匈帝国驻贝尔格莱德公使咄咄逼人的态度时,直截了当的选择拒绝。
“俄国现在想要扶持一个亲俄的政府,来为保加利亚危机买单。而奥匈帝国也希望利用保加利亚危机狠狠的反将一军。现在双方都没有撕破脸皮,如果我向俄罗斯表明态度,并且出兵攻打塞尔维亚的话,局势就完全的变了。”
“到时候俄罗斯为了保住保加利亚,必然会派考尔巴斯来干涉国内政局,而奥匈帝国新上任的首相卡诺基也不会坐视塞尔维亚不理会,到时候两个国家之间必然会爆发一场战争,而这场战争就是我们的机会。”
“把奥匈帝国和俄罗斯同时拉入战火。”
“至于会不会对现在的英法战争造成影响,那就不关我的事了。”
然而保加利亚大公亚历山大一世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现在法国,英国和德国依旧纠缠不清,如果把巴尔干半岛的问题也牵扯进来,不论德皇腓特烈三世同不同意,约瑟夫一世都会先发制人了。
在原本的历史上,英国的策略是催促奥匈充当巴尔干的反俄先锋,以使对奥匈承担同盟义务的德国没有借口。而俾斯麦则利用布朗热事件大做文章,大肆渲染德法边境的紧张局势,制造德法战争迫在眉睫的舆论,一方面恫吓法国政府,另一方面向奥英和俄国表明德国须全力应付德法危机,无暇顾及保加利亚问题。奥俄在巴尔干地区展开角逐,在此过程中,奥匈处于有利地位,但是奥匈在巴尔干的优势并没有维持多久。
19世纪80年代末,塞尔维亚和保加利亚建立的新政府执行亲俄政策,奥匈在塞保两国的影响迅速减退,这使得奥匈对俄国的担心与日俱增,但由于得不到德国和英国的支持,奥匈不得不采取与俄国和解的策略,两国同意将近东问题暂时冻结起来。
巴尔干半岛的问题采取刻意冷淡化才是延缓奥匈和俄罗斯冲突的正确解决方式,俄罗斯帝国和自诩要比肩彼得一世的亚历山大三世沙皇,在杜伊勒里宫的怂恿之下,希望能够通过战争一劳永逸的解决所有问题。
所以现在一切都变了,没有任何的枷锁制约,巴尔干半岛的紧张局势一触即发。奥匈帝国与俄罗斯之间必定有一个国家会死掉。
至于鹿死谁手,结局还很难说。
此时法国整个外交部门一片混乱,因为局势的冲突导致的其他国家与法国之间的关系变得非常微妙。比如奥匈帝国对于法兰西就属于模棱两可的态度。由保加利亚引发的冲突和危机更是让巴尔干半岛成为了俄罗斯和奥匈帝国的导火索,如果不是德意志绝大部分的兵力被压在了法国边境线,很有可能就是一场德国和奥匈帝国与俄罗斯战争交锋。
多亏了拿破仑的从中作梗,三皇同盟早就变成了一纸空文,现在各国都在为自己的利益做打算。
德卡兹外交部长刚刚忙完手头上的事务,就接到了一封驻保加利亚大使馆发过来的电报,而电报的内容在他看完了第一眼之后,就再也无法平静下来。
所有人都看着外交部长德卡兹突然夺门而去,其他人还莫名其妙的面面相觑,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德卡兹外交部长快步的走向拿破仑,此时他抑制不住心中的激动。急匆匆的冲进了杜伊勒里宫的办公室,险些把拿破仑吓了一跳。
“怎么回事?急急忙忙的。我之前不是告诉过你所有一切都要等待最终的结果吗?”
这几天拿破仑也一直心烦意乱,英法两国之间的战争还在持续,德意志的部队正在跃跃欲试的收割两家的人头,更让他烦躁的是俄罗斯迟迟没有动静,他已经为沙皇制造了这么大的优势,圣彼得堡的胆小鬼到底在想些什么?
“不是的,拿破仑陛下。”
德卡兹外交部长兴奋的说道,“一切都如同总统阁下设想的一样,保加利亚想塞尔维亚正式宣战了!”
“这就意味着按照总统阁下的设想,我们彻底把俄罗斯也带入了局势。”
第三百一十八章 俄罗斯从未害怕过()
亚历山大一世执意打算在这个时候挑起争端,也就不会在乎什么颜面了。塞尔维亚要挟保加利亚,那么亚历山大一世就直接选择向塞尔维亚宣战。
奥匈帝国驻保加利亚的外交大使的警告?不存在的。
在这个风口浪尖的关键时刻,保加利亚这么做等于是豁出去了,他已经不在乎塞尔维亚,不在乎奥匈帝国,甚至是不在乎俄罗斯的想法,亚历山大一世只有一个念头,既然对方要逼到自己无路可退,他就彻底的引爆巴尔干半岛的紧张局势。
气的塞尔维亚国王米兰一世直接撕毁了宣战的战书,并且破口大骂。
“该死的亚历山大一世,居然不按套路出牌。你想引发战争,那可是引发整个巴尔干半岛的战争啊!真的要做到这一步吗?”
“敌人已经压上来了,塞尔维亚不能退缩。全国人民的目光都在注视着我们。”
此时的米兰一世后悔做出趁火打劫的举动,现在反倒自食其果,被煽动起来的大塞尔维亚主义成为塞尔维亚王国积极扩张的精神支柱,然而在某些该退缩就退缩的时候,这种大塞尔维亚主义反而成为了危险的绊脚线,给整个国家带入可怕的深渊之中。
塞尔维亚王国从摆脱控制扩充领土,到真正独立继续扩充领土,受到“统一南部斯拉夫”思潮的影响,塞尔维亚越来越多的民众认为应该把南部斯拉夫联合起来,组成一个强大的国家,以求永远摆脱各大国的控制。但事实上想永远比做简单,巴尔干地区民族问题由来已久,虽说南部斯拉夫民族的文化属于同根,但是经过多年得发展演化,早已不同。
实际上塞尔维亚人不过是因为接连的胜利而野心膨胀罢了,“统一南部斯拉夫”不过是个借口,扩张领土和势力范围、获取利益才是每个国家要做的事。
而他们的野心膨胀,最终导致的结果是非但没有获取足够的政治利益,反而将自己的国家拖入了危险的境地。
然而保加利亚已经向塞尔维亚宣战,军队也朝着这个国家出发,迫不得已的米兰一世也宣布发兵迎接敌人,阻止保加利亚军队的深入。
第一场战争打响了,塞尔维亚人为他们的错误判断付出了代价。
而两个巴尔干国家交战的消息传到奥匈和俄罗斯时,亚历山大三世立刻嗅到了机会。他觉得是时候应该把自己伪装成保加利亚保护人的身份。面对塞尔维亚王国咄咄逼人的态势给予坚决的反击。
亚历山大三世的老师,康斯坦丁政治顾问开始极力的怂恿沙皇做出一些异于常人的举动。并且要给奥匈帝国元首和他的走狗卡尔诺基一个坚决的打击。
“俄罗斯不惧怕战争,我们也已经做好了战争的准备。现在的德国被困在了法国战线上,他们现在无暇顾及巴尔干半岛的情况,如果只是要一个奥匈帝国的话,那么我可以向沙皇陛下,保证我们的实力跟他们之间差距不大。而且别忘了法国之前跟我们做出的承诺,沙俄如果能够牵制住德国的话,那么之前法国许诺给德国的殖民地将会转赠给沙俄。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俄罗斯及扩张的领土又得到了殖民地,何乐而不为呢?就算爆发了冲突,当德意志占领了法兰西的废墟后,他们已经没有力气来阻止我们前进了。”
实际上亚历山大三世在会见法国外交大使的时候就已经决定了加入这场战争,只不过是碍于国内政坛的声音没有统一,才一直拖到现在。到这个时候就完全可以以斯拉夫人饱受日耳曼人的折腾为借口,向奥匈帝国宣战。
“但是如果他们跟奥匈帝国联合的话,我们将会很被动。”
亚历山大三世表面上这么说,但他其实还是想试探一下自己老师的态度。康斯坦丁的想法代表主流,而且更重要的一点是他的老师总会将所有的情况都考虑清楚,然后交给沙皇定夺。
亚历山大三世不喜欢做选择题,他只喜欢做判断题。
“这个问题完全不需要担心,别忘了德意志就算战胜了法兰西!他还要面对一个大不列颠,这场战争不会重创英国,因为海军才是他们的根基。所以英国陆军和德国军队之间还有一场较量。俄罗斯只需要看戏就行了。”
“陛下啊,我知道你心中有所顾虑,但是这一次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从未见过法兰西,德意志和英国互相勾心斗角的战争,当年我们也只是为了阻止拿破仑扩张的野心才走到一起。而现在,欧洲却为了各自的利益大打出手,真是讽刺啊!现在我们能够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战国,到时候别说和法国人合作,就算把德意志第二帝国重新打回神圣罗马帝国的原型,也是轻而易举。”
康斯坦丁的分析让亚历山大三世安下了心,他觉得老师分析的非常有道理,法国,英国和德国会打的你死我活,他只需要坐收渔翁之利,等到欧洲所有大国都元气大伤时,就是,俄罗斯帝国的崛起之日!
“好。”
“动员兵力吧,总参谋部那边已经制定好了作战计划,我需要外交部这边跟亚历山大一世打个招呼,告诉他,一旦爆发与塞尔维亚的战争,俄罗斯会全力的站在他这边,不留余力的支持对方发动战争!”
“如果奥匈帝国敢阻止保加利亚发动战争,那么他的对手就不是保加利亚,而是圣彼得堡!”
这位野心勃勃想着比肩彼得一世沙皇,终于流露出了他的扩张野心,虽然离自己的父亲去世没过多久,但是他已经迫不及待的要跟欧洲大陆上的各位枭雄交手了。
“还有。”
亚历山大三世挺直了胸膛,他对身后的康斯坦丁说道,“约瑟夫一世敢动手,我就让他死无葬身之地。”
“俄罗斯帝国还没有怕过谁!”
第三百一十九章 德皇的震怒()
感谢于俄国落后的军事动员,奥匈帝国才能够迅速的做好准备。虽然在拿破仑的眼中双方一直都是打酱油的存在,只不过在原本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俄罗斯成功的拖住了同盟国将近百分之六十的兵力,让他希望能够拖出德意志一时片刻,最起码也要为他赢得先机。
然而机会往往是给有准备的人,尤其是那些蓄谋已久的人。
就像拿破仑这种。
当俄罗斯向奥匈帝国宣战之后,德皇第一个坐不住了。腓特烈三世将所有赌注都压在了法国上面,他坚信法国和大不列颠会打的两败俱伤,让他们有机可乘。谁知道现在俄罗斯率先要在挑战奥匈帝国在巴尔干的地位。摆出了一副“我亚历山大三世今天要打爆你奥匈帝国狗头的嚣张气焰”。
德皇忍无可忍了,一旦俄罗斯向奥匈帝国,他就不得不践行同盟的协议。联合出兵攻打俄罗斯,但是这样做的话,他就不得不抽出将近一半的兵力去对付地域辽阔的俄罗斯帝国。总参谋部之前给出的方案都是先击溃法国,然后再与俄罗斯交战。这样一来,他们可以避免两线作战的危险。然而现在却变成了不得不两线作战。
在那暴风雪的国度,连拿破仑都没有征服的俄罗斯,德意志的军方高层心里也没有底,自然环境过于恶劣的俄罗斯,不适合德意志长久的战争,这是毛奇总参谋部长得出的结论。所以他们只能够将俄罗斯驱逐出去,而不是一直反攻到圣彼得堡。
“毛奇,现在我们还有没有什么其他的办法,比如拖住俄罗斯帝国的进攻?”
德皇非常焦急,他准备了很长一段时间,可不想现在出什么差错。约瑟夫一世已经派遣奥匈帝国驻柏林的大使前来跟他商讨过了,一旦俄罗斯跟奥匈帝国爆发战争,他们希望德意志不会见死不救。
“不能了,现在我们不能轻举妄动了。”
此时的总参谋部长也非常头疼,因为在西线,一旦开战他们要面对两个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