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有人对击败法国信心满满,认为不过是把1870年的战争重现一遍。
德意志的军队,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方面,都远远的超越了自己的邻居。他们只能搭建可笑的机枪碉堡和火炮群时,德国人已经能够利用铁路把百万大军随意带到前线了。
而瓦德西更是判断,俄罗斯落后的军事动员体制使得俄国至少需要6到8周才能完成对德国的军事集结。而在这段时间内,依靠修建的密集铁路网与高明的智慧,德国完全有能力迅速完成军事集结调动并打败法国,然后再转过头对付东线。
所有一切分析都是基于普法战争中的经验教训,德国强大的兵力打通了北线之后就能够迅速的推平法兰西。如果他们借道中立的比利时,那么这场战役将有可能结束的更快。
这也是为什么毛奇将兵力部署在东线的原因之一,真要撕破脸皮进行战争,德皇管你一个小小比利时的死活,击溃法国的下一步估计就是将比利时和荷兰收纳到自己的版图之中。
德意志的扩张是建立在流血和牺牲上的。
然而瓦德西的想法并没有得到毛奇全部的支持,他已经做好了和法国全面战争的准备,但是并没有做好跟俄罗斯爆发一场全面战争!
法兰西第一帝国已经用血泪教训让德意志明白,他们暂时没有办法击破对方天然的屏障。
然而摩羯的看法却是集中兵力对付法兰西,如果俄罗斯向他们进攻的话,只需要将敌人,阻拦在边境线的附近,并不需要向他们发起进攻。一直拖延,直到德意志的军团抽调回防,或者奥匈帝国的援军前往帮助他们。
“现在我们不击溃俄罗斯,万一他们转身朝着德国背后狠狠的咬一口怎么办?”
瓦德西对于毛奇的退让感到非常的不满,在他眼中,这是一个龟缩的计划。俄罗斯都欺负到自己头上来了,还要只把战争局限在边境线的附近?
他指着地图说道,“我们现在已经将所有的兵力都集中在了法国边境地区,万一俄罗斯趁虚而入难道我们就只能将他们击退到边境线附近吗?”
毛奇生气的看了他一眼,语重心长的说道,“我说过了,德国现在还没有做好跟俄罗斯交战的准备。”
“俄罗斯算什么!他们广阔的领土、落后的铁路网和老化的战争动员机制使得俄国的战争反应速度大打了折扣。”
瓦德西对于沙皇亚历山大三世表示德式不屑,一个落后工业国居然也想在欧洲列强的位置上凑一份子,简直可笑之极。
他将俄罗斯看作是德意志征服世界的最后一步,让法国人投降并不是一件难事,但是让俄罗斯人战败,却是不小的困难。东欧寒冷的冻土注定会让这个国家难以崛起成为真正的帝国,但是也会让这个国家苟延残喘相当长一段时间。
辉煌是短暂的,衰落却是漫长的。
毛奇看着地图,说道,“但同样,落后的道路也大大不利于德军在俄罗斯广袤领土上的征伐,同时宽广的东西长度提供的战略纵深与漫长的补给线、恶劣的冬季环境、数量巨大的‘蒸汽压路机’都将使俄国战场成为持久战。别忘了拿破仑当年是怎么输的。正是因为那场战争的失败,导致法国失去大好的局面!征服俄罗斯是征服欧洲的最后一步,也是最艰难的一步。”
瓦德西任然不死心,继续说道,“维也纳方面应该也会协助,毕竟我们是盟友。”
“维也纳只对巴尔干半岛的问题感兴趣,至于远征东欧这个问题,约瑟夫一世一点也不想掺合。所以最后还是靠德意志,而不是靠奥匈帝国。”
毛奇让对方将注意力全部集中到法国的战线上来,他对瓦德西说道,“德皇正在逐渐的失去耐心,他想要介入到法国的争端之中,想要让德意志军队主动出击,在没有得到法国允许的情况下,跨越过边境线进行作战。”
瓦德西不明所以,“这不是很好吗?这样一来的话,我们就可以趁势的控制法国北部的大片领土。并且以光明正大的理由在法兰西的国土上驻兵。”
毛奇对于瓦德西的作战思路并不看好,虽然主动进攻法国是参谋作战部的主旨。但这是在法国和德国交战的理想情况下所做的参考,一旦加上第三个国家的介入,情势就变了。
法国的本土成为三个国家作战的战场,这显然跟原来的作战计划有相当大的出入;
“你以为法国人就没有这个想法吗?他们部署在北线的莱茵军团可是久经战火的精锐,法国人不是傻子,他的部署不单单针对英国人,还针对我们!”
“瓦德西阁下,我希望你能明白一件事了。既然我坐在总参谋部长的位置上,我就要对德意志军人的安全负责,我不能让他们白白的送死!”
他作为毛奇的助手,还是第一次被这样严厉的语气谴责。虽然瓦德西不服气但是出于容克军官对阶级的尊重,他无条件的服从毛主席总参谋部长的命令。
只是想起失去了击败俄罗斯的机会,他心中感到惋惜。
毛奇看穿了对方的想法,于是指着瓦德西,直截了当的发布任务,“我现在需要另外一套方案,当我们同时遭遇法国和英国的进攻时,德国如何才能出奇制胜。我有一种不好的预感,这次的作战计划没有想象中简单。巴黎肯定还有更大的阴谋在后面等着我们一脚踩下去。”
“为了应对不知名的陷阱,总参谋部必须获得足够多的情报并且随时做好准备!”
第三百一十五章 不可思议的计划()
第一更,接下来还有更新
德意志并没有意识到即便他们设想了如何对法战争,但是却忽略了最关键的问题,现在的法国已经不是当年的法国了。德军认为碾压法国没有问题,却没有考虑过法国在普法战争之后进行了极大的军事变革,现在的他们已经不是当年被摁在地上碾压的法兰西第二帝国。
尽管毛奇被称为伟大的沉默者,与后来的继任者,包括施里芬对于法国的战争政策存在着偏失,导致了他们对战争局势的误判。
现在的毛奇还在用普法战争时期的观念来看待问题,直到了1890年才预言下一次战争可能要打7年,甚或30年更久,因为现代国家的资源与统治强度太巨大,仅一次会战失败并不能迫使它失去战争能力。
而他的继任者小毛奇在1906年说得更彻底:“那是一种民族战争,不是一次决定性会战所能完成的,必须经过长期苦战把全部国力都耗尽,否则一个国家不会屈服,而在这样的战争中,即令获得胜利也还是得不偿失。”冠冕的说法是这种战争中只有失败者没有胜利者。
当然,如果他们能够预见未来的发展,那么就会知道这场战争是德意志帝国,扩张国土的最后一次可胜利性的战役。因为从此之后他们发动战争将会付出巨大而惨痛的代价,一场没有耗尽了国力却没有赢家的战争。
整个欧洲只有拿破仑看穿了这一点,所以他很清楚这是统一欧洲最后的机会,从此之后无论付出怎样的代价最终获得惨胜都不会让法兰西笑到最后了。
英国军队在潘波勒的登陆显然没有躲过法国人的眼睛,刚靠岸就遭到了强烈的炮火轰击,法国人绝对不允许被英国陆军开辟出第二战场,威胁到他们的后方安全。
“腓特烈三世已经不止一次的请求德国介入到这场战争了。现在柏林比我们巴黎还要着急,怕不是腓特烈三世担心会错失良机吧?”
德卡兹外交部长向拿破仑抱怨说道,“跟英国人比起来,德国更像是侵略者。他们就是想借助这次的战争,向德国境内部署兵力,想控制法国的北部。外交部正在尽力的斡旋,阻止他们的阴谋得逞。”
拿破仑轻笑着说道,“放心吧,现在德国已经没有机会了。我们跟英国人拉锯战的时间越久,腓特烈三世自然会越心急,然而法国的国土一天没有被攻陷,德国人就一天没有机会入侵我们。”
说到这里,得卡兹外交部长也有些疑惑不解,他反问说道,“为什么菲特烈三世不直接选择袖手旁观呢,这样一来,德国获取的利益将会更大,英国和法国的斗争会让两国元气大伤,而德国完全能够不费任何力气,成为帝国的实力至上主义者。”
“因为腓特烈三世的野心跟杜伊勒里宫一样大。”
只有对手才最了解对手心里在想什么,拿破仑也同样是。他冷静的说道,“腓特烈三世希望能够像法兰西第一帝国一样,将自己的版图和势力范围扩张到大半个欧洲,即便是没有,打败俄罗斯,也可以借助这次的战争,彻底的颠覆局势,毕竟引发战争的是法国,他们只不过是一群窃取胜利果实的小人。”
“所以腓特烈三世心有不甘,他不希望双方都是两败俱伤,而是希望彻底的摧毁法兰西的一切,并且让大不列颠今后再也没有野心去涉足欧洲的事务。说不定现在总参谋部已经制定好了一份全面入侵法国计划,就等到法国战事不利或者直接被大不列颠平推,他们才有机会站出来作为改变世界的重要力量。”
不过拿破仑非常清楚,估计现在毛奇本人也有力不从心之感,德国总参谋部知道自己的伟大计划并非一种必胜的公式,那实在是一种极端冒险的赌博。
他们幻想着英国能够打败法国,但是依照目前的情势看来,英国想打败法国的可能性很小,最好的结局是双方两败俱伤。然而他们趁着法国无暇自顾时发动入侵战争。
然而拿破仑做好了双重准备,一是花费了十几年的时间在法德边境线修筑的防线,让他有充足的底蕴去阻拦德意志军队的南下,并且将莱茵军团的精锐全部部署在北线,严防德国踏破了防线之后迅速的切入到法国的中部。
最后一道保险是法国和俄罗斯结成的联盟,拿破仑已经嘱咐,法国大使向沙皇亚历山大三世挑明了情况。
“一旦法兰西被入侵,就意味着,德国人将超过80%的主力部队部署在法德边境线,而他们与俄罗斯接壤的地区是防务空虚的。完全能够趁虚而入,占领他们。这是沙皇扩张领土和获得巴尔干半岛主导权的唯一一次机会。”
拿破仑调动了每一个参战国家的贪婪和野心,亚历山大三世与腓特烈三世本质上并无区别,他们都希望能够成为欧陆唯一的帝国。
但是正如同总参谋部预料的一样,想要在短时间内战胜法国,然后掉头攻打俄罗斯,对于这样的伟业我们是太弱了。现在并未能把德国陆军扩大到实现其计划时所需要的数量。他曾想至少应拼凑编成8个临时军,这个理想也未能达到。因为对于德意志来讲,现在的兵力已经是他们的极限,先攻打法国,在歼灭英国攻入法国本土的陆军,然后还要掉转头面对可能进攻的俄罗斯,这种操作难度令人咋舌。
所以完成两线作战的计划,就只有在法国人没有任何防备的时候攻下他。并且还要将德军的损失降到最小。
现在法国提防自己的盟友跟防家贼一样,让德国总参谋部感到十分为难,他们无从下手,更不知道这项入侵的计划最终会不会成功。
所以德国依旧在等待着,等待英国人能打破战局,并且将情况往他们有利的方向倾斜。
第三百一十六章 不给予通过()
第二更,昨天晚上和今天都帮某个虎牙的直播朋友搞直播管理,所以更新推迟了,抱歉。【。m】
大不列颠的登陆作战开始了。查尔斯·约克格莱斯顿首相发出了一份电报。电报的内容是关于法国作战的一些情况分析,他们认为想要击垮法国人,,必须要将他们逼到进退两难的局面。而最好的方法就是让英国人和德国人同时向法国的领土进攻,这样一来法国的精锐军团定会被困在北方地区动弹不得,同时也极大的缓解他们在登陆作战时遇到的压力。
所以查尔斯·约克希望伦敦方面能够出面向柏林提出缓解的协议,最起码他们不会将英国看作敌人。双方同时在北线进行施压,并且最终完成战略任务。
查尔斯·约克觉得自己提出的建议是目前为止最符合英国利益的计策,他在信中强调了德国缓和关系的重要性,并且指明所有的始作俑者都是法兰西!一旦他们攻陷了法国,一切都将尘埃落定,失去了法兰西支持的德意志到时候自然也会收手。
然而格莱斯顿首相却拒绝了查尔斯·约克将军的请求,对于他的计划只是做出了一份简短的回复。
“计划不给予通过。”
格莱斯顿首相有自己的顾虑,他们不但要考虑到现实情况,同时还要兼顾政治上的因素。尽管查尔斯约克想到了三个国家之间的利害关系,但是他却忘记了英国国会那一关。
在法国掠夺了德意志大片的领土,并且还朝大不列颠针锋相对之后,一切都无法挽回了。首相知道这样做很有可能挽救他们跟德国之间的关系,但是国会不会答应这个请求,而大不列颠的人民更不会答应这个请求,长期的宣传将德国和法国塑造成侵占英国利益的卑鄙小人。格莱斯顿已经处于风口浪尖的位置,他不希望这个时候还有政敌来搅局。
与德国和解事小,输了这场战争才事大。
格莱斯顿首相站在自己的办公室里,他神情焦虑不安,来回踱步。查尔斯·约克的书信还摆放在自己的桌面上。
局面逐渐的陷入了胶着状态,他也不知道会往哪个方向发展。复杂而纷乱的局面几乎让欧洲所有的列强都拉入了这场游戏之中。
“首先是法国,然后是德意志,接下来俄罗斯帝国也会入局吗?这已经是三个国家之间的战事了,简直就是一场欧洲大战呐。”
格莱斯顿首相也知道了保加利亚危机的情况,此时的保加利亚成为了俄罗斯与奥匈帝国之间的博弈局,并且俄罗斯还叫嚣着要发动战争,击溃奥匈帝国。完成主宰巴尔干半岛的命运。
俄罗斯肯定是算准了机会,趁着欧洲的几大国家在内斗时疯狂的扩张自己的地盘。现在德国肯定没有时间去理会巴尔干半岛的问题,因此也成为了俄罗斯干涉近东的绝佳机会。1878年的仇圣彼得堡到现在依旧记着。 一流小站首发
原本英国是想联络奥斯曼土耳其跟奥匈帝国合作,遏制俄罗斯的扩张野心。奥斯曼土耳其是他为了遏制俄罗斯扩张放置的最后一道防线,如果连奥斯曼土耳其也失去了,他们重新光复了君士坦丁堡的荣耀,那么大不列颠的政策就彻底完蛋了。
俄罗斯的内部问题他们管不着,但是欧洲的压力机一旦失去了枷锁,将会彻底的爆发出可怕的力量!
英国外交大臣普利姆罗斯对忧心忡忡的格莱斯顿首相说道,“格莱斯顿首相,要不俄罗斯这边就由大不列颠亲自出面,支持奥斯曼土耳其与奥匈帝国联合对抗俄罗斯?”
格莱斯顿摆了摆手,示意普利姆罗斯先别轻举妄动。他叹了一口气,说道,“我现在都还不清楚奥匈帝国在想什么?约瑟夫一世想要撕破脸皮的话早就开打了,双方到现在居然还能够相安无事,这说明约瑟夫一世没有德意志的支持,也不敢贸然开战!或者他希望通过更多的试探来挑明俄罗斯的态度,以及是否决定用一场战争结束双方历来的巴尔干半岛领土争端。”
“奥匈帝国有这个想法最好,而不是像俄罗斯的疯子一样满脑子想着开战,一言不合就开打。”
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