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廉颇,辰凌是期待已久,这可是一把利剑,如果用好了,统一天下,将会顺利许多,至少对付强秦,用廉颇对白起,把秦堵住在函谷关以内,等辰凌收拾完其余几个诸侯,最后再对付秦国,那么大局就基本定格了。
除了这个廉颇,辰凌还真想不到什么人,可以能稳拖住白起,比如秦开、乐毅、剧辛、荆燕等人,在历史上,似乎都带过兵,懂一些兵法,打过胜仗,但是他们的对手都不强,面对杀神白起会如何,辰凌心里没底。
或许在这个时代,没有人像辰凌这样,预知白起和廉颇的厉害!
他们是战国名将,是在五千年华夏文明史中,屈指可数的几位兵家大人物,即便是在二十四五岁的年纪,少年名将,同样不可欺辱和轻视!
“拜见燕王!”廉颇和郑安平进入御书房后,同时向燕王跪拜行礼。
辰凌微笑道:“廉颇将军,郑大夫,咱们终于见面了,快快起身,不必多礼了。”
“来人,赐座!”
两名侍女抬着座位过来,给廉颇和郑安平,然后退出了御书殿。
廉颇和郑安平都有些受宠若惊,且不说他们是降臣身份,就是在赵国,他们后宫御书正殿内,也没有被赐座的荣誉,都是站着交流,严防君臣之礼。
辰凌目光看着二人,郑安平在魏国时候,就和他是故友了,但是现在身份不同,所以没有相认,装出第一次相见的样子,而且在廉颇面前,只字不提郑安平做内线的事。
“廉颇将军年纪轻轻,却能挂主帅印,统兵四十万,与强秦对决,让寡人甚是佩服,早就仰慕已久,恨不得早日请廉将军来我大燕,施展才华,想不到今日,终于得见,甚至欣慰啊!”
“燕王抬举外臣了,廉颇只不过一介武夫,略懂兵法,长平之战,一败涂地,谈何殊荣?”廉颇自愧道。
辰凌叹道:“廉将军不必自责,战争的胜负,除了统帅的才能,士兵的精锐外,还是倾国之力,粮草、盔甲、武器、战马,除了这些因素,朝廷的信任和支持,也非常重要,长平之败,与廉将军无关,相反,寡人对廉将军与白起的对阵,很是欣赏。”
廉颇听到这里,颇有英雄惺惺相惜的感觉,怀才不遇者,一遇到赏识的伯乐,顿时打心底的高兴,热泪盈眶,心中暗想,如果赵王有燕王这样一半的才能,也不至于落得如此下场了。
难怪燕国能渔翁得利,迅速灭掉赵、齐,现在才发现,燕王竟然是罕见的明君啊!
“燕王,君上,能有您这句话,叫廉颇心生佩服,古来名将,不得善终,并非死在沙场,多是被主猜忌,遭臣陷害,听了君上一席话,廉颇为那些名将喊冤,恨不逢君上这样的明主啊!”廉颇说得很激动,眼眶都湿润了。
辰凌凝重道:“廉颇将军,你可愿意加入我燕国,成为我燕国栋梁之才,军方支柱?”
廉颇虎躯一震,站起身,半跪下去,抱拳道:“臣鞠躬尽瘁,马革裹尸,定不负君上!”
辰凌很是畅快,大笑道:“哈哈,好极了,廉颇将军,我燕国经过变法,八年积累,已经地广人足,物资丰富,民风上进,科教发展,早已经不是当初的贫燕了,带甲兵士足有五十万精锐,奈何良将缺少,有了廉将军加入,统一六国的步法,就能加快了。”
廉颇激动道:“君上真要统一天下,取周而代之?”
辰凌郑重其事地点头道:“不错,东周气数已尽,春秋战国,数百年征战不休,相互讨伐,各国边境战争不断,大国吞小国,兵戈不止,寡人要替天行事,统一这纷乱的局面,把诸侯消灭,归于一国,使书同文,车同轨,统一语言、货币、计衡量,使各地百姓都能享受燕国本土人一样的待遇,增加养老保险,使天下百姓,老有所养,少有所学,番邦外夷不敢来犯,华夏炎黄子孙过上真正的太平日子。”
廉颇和郑安平亲口听到燕王的宏愿和抱负,都被感染了,激动不语,满腔热血沸腾起来,有这样的君王,这样的大志向,让臣子们,何其敬佩!
“臣将,愿为君上的利剑,披荆斩棘,完成燕国宏愿!”
辰凌看着廉颇的起誓,知道他已经完全把心放在燕国上了,点头一笑道:“其实,等燕国占据了半壁江山之后,就会更改燕国的国名,避免齐、赵、魏的遗民抵触情绪,更名华夏国,以后不论燕人,赵人,齐人,魏人,都是华夏国的成员,只有拥护华夏国的朝廷政府,律法规章,国家义务等,都会一视同仁,不分彼此。”
这样一说,廉颇和郑安平更加震惊了,改燕国为华夏,国名大气磅礴,容乃百川,诸侯国的遗民都能接受,不再排斥,至少能过了心里那道关,不是投降燕国的亡国之奴的身份,而是新一国家的子民,这样都平衡了,有利于各诸侯的归顺。
辰凌目光转向郑安平,没有太多的话,只是暗暗点头,目光赞许,以郑安平的智商,自然知道这是君王对他的认可,暂时碍于廉颇的面,不好明说,心中也暗自欣喜。
“郑先生当初是魏国的名士,后来在赵国大放光彩,听范睢丞相不止一次提及他与郑先生交情,和对先生才能的认可,今日先生能来燕,归于朝廷,寡人非常欢迎,以后也和廉将军一样,作为燕国的栋梁之臣吧!”
郑安平高兴万分,心中对范睢当初指点的这一条路,非常感激,要不是他在赵国为暗线,施反间计,为燕国立下如此大功劳,如何能得到燕王如此器重?
“臣也鞠躬尽瘁,为国为民,不辜负君上的知遇之恩!”
辰凌站起身,走过去拍了拍二人的肩膀,微笑着激励道:“以后都是寡人的肱骨之臣了,相互信任,施展才能,为国家立下更多功劳,做出更大贡献!”
第909章 连横新策()
辰凌并没有直接让廉颇挂帅封将,而是赐予了一进豪宅,让他暂时在燕京休息几日,然后去燕京军事学校进修一段时间,了解现在燕军的编制、运作、调度还有火器应用的。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廉颇固然有名将的思维和能力,但是如果与燕军目前战力脱节,使用不当,也会受到诸多限制,所以让他提前熟悉一下,燕国的文化和军事实力。
魏国和楚国使节团到了燕京,被外交部临时安置起来,暂时拖住这两个出使团,以此麻痹魏国和楚国,让两国朝廷,都以为使者要与燕国谈判,所以在军事准备上,就会有所欠缺。
辰凌下令枢密院,继续向赵国境内派兵十万,增加前线的兵力,然后密令秦开,可以伺机攻打魏国边界了。
有了纵横无敌的铁骑,百里奔袭,有了精锐的陌刀甲士,锋利的兵器,优良的战甲,神奇的火器,二十多万燕军,很快横扫了黄河以北的魏国几座城邑,斩杀魏军数万人,把魏国的军力全部赶过黄河。
燕军同时重兵把守了太行山的几个重要关塞,如北部的井陉关,南部的轵关,白陉、太行陉、羊肠坡道等,把太行山西面的韩国上党高地,秦国占据的晋阳盆地隔开,让秦、韩两军无法东进。
同时齐国地界,魏、楚两国占据的一些地方,也被燕军攻下来,以济水长城为界,连接中游黄河古道,把魏、楚、韩都挡在了黄河以南。
燕国的这种做法,顿时引发了四大诸侯的愤然,各大朝廷都坐不住了。
秦国,咸阳城。
宣太后、秦王嬴稷、老丞相樗里疾、魏冉、杜挚、公孙爽、王稽、高陵君、任鄙、乌获等文武大臣们,齐聚大殿中,商议对策。
白起、蒙骜、孟贲三员大将跪在大殿中央,向太后、秦王请罪。
“白将军,你坑杀了四十万赵军,几乎灭掉了战国,却让燕国拣了便宜,等你们兵力消耗,削弱赵军之后,被燕军偷袭,围歼了二十万秦军,这些都是真的?”
“回太后,千真万确!”
宣太后一脸惊愕,难以置信,那贫弱的燕国,自己一住就是近十年,燕国又多落后,她还不知道吗,燕军的兵甲老旧生锈,可以说,装备是七雄之中最差的,国库空虚,兵力不足,战力有限,如何能正面击败骁勇善战的秦军铁骑?
“哀家还是不相信,燕军会如此厉害?”
白起叹道:“禀太后,燕军秘密操练数年,经过三次变法,的确大出我们的意料,加上燕军常年与东胡作战,他们的马匹多来自苦寒之地的草原,马匹耐力比我秦军铁骑还有好,他们的骑士兵甲规整,长刀锋利,训练有素,一时间,竟全歼了我秦军五万铁骑。”
“什么?”满朝文武百官都震惊不已,秦军铁骑,可以说七雄之中最强的,竟被燕军骑兵给全歼,这反差太大了。
老丞相樗里疾叹道:“如此说来,这燕昭王野心不小,处心积虑,变法内政,却从不向外面展示,一直隐忍不发,借刀杀人,终于等到齐、赵被灭之后,才展露锋芒,坐收渔翁之利,这种心计,让人胆寒啊!”
所以老秦官员,听到丞相之语后,都感到背脊有了寒气,再也不敢小觑燕国了。
宣太后皱眉道:“难道燕国也有图谋要统一六国,完成大业?”
魏冉站出来,昂首道:“太后,这已经很明显了,燕国储备七八年,秘密练兵,锻造兵甲,储备粮草,广招贤才,早就要灭六大诸侯了,现在齐、赵两国已经被灭,只剩下秦、魏、韩、楚,若不联合起来,会被燕国各个击破!”
樗里疾也说道:“不错,唇亡齿寒,大争之世不可逆转,燕国已经展现了灭六国的雄心与意图,现在比我们秦国还有声势迅猛,如果单独与燕抗战,不符合咱们的利益,拉上韩、魏、楚三国,进行‘连横’,向黄河北岸发起进攻,四国盟军组合在一起,至少能凑齐六十万大军,让燕国难以应对,打破他的优势!”
宣太后咯咯轻笑道:“也对,利用四国盟军,击败燕军主力,重创燕国元气,到时候,我秦国就能一头独大了,趁机灭掉四国。”
大臣们纷纷赞同这一项决议,派使节联合韩、魏、楚,要组成盟军,讨伐燕国。
楚国,寿春城。
楚怀王得知燕国趁机窃取了灭赵、灭齐的果实后,在大殿上,勃然大怒,痛骂燕国不自量力,不知好歹,狼子野心,发誓要兴兵北上,讨伐燕国。
屈原上前劝道:“君上,万万不可,这燕军能击败了秦军,肯定有过人之处,我楚国距离燕国太遥远,一旦兴兵,粮草消耗翻两倍,早在伐齐中,我楚国就已经损失了十万多精锐甲士,粮草更是损失不少,短期内,最多能出动十五万大军远途作战,可是这些兵力,对燕军造成不了威胁!”
楚怀王已经气糊涂了,破口大骂道:“那要如何办哩?寡人咽不下这口气,不行哩,伐燕,必须要伐燕哇,它一个最弱的偏僻诸侯噻,国土不足我楚国一半噻,凭什么他能抢占灭赵吞齐的利益,还胆敢击杀驻守齐地的楚军,胆子太大了噻!”
这楚王满口的‘哇哩噻’楚越口头语,非常痛恨燕国的做法,因为他的记忆中,燕国一直是那个病怏怏的诸侯,远远不如楚国,今日能占这么大的便宜,让他心里感到极度不平衡。
上柱国景痤站出来道:“君上,不如与秦、魏、韩连横结盟吧,共同北上讨伐燕国,把黄河以北的土地都吐出来,让四国诸侯分摊噻!把燕国赶回易水以北的老地方,要不然,就把燕国给灭掉。”
楚怀王一听,顿时脸色缓和,一脸兴奋道:“这计妙噻,联合盟军,共同伐燕,对咱们损失不大,却能分摊利益噻,好哇,就这么办,屈大夫,这件连横之事就交给你去办哩!”
第910章 准备大撤离()
燕军二十五万甲士,十万铁骑,在黄河以北,东到渤海,西到太行山,纵横驰骋,横扫一切反抗的势力,拿下魏、赵、齐的城池,有新的县丞、县尉,大小新官上任,地方政治、军事、刑法、经济分开,可以防止独断专行,办事效率很快,半个月后,赵地和魏地都平稳下来。
大多数百姓农夫关心只是生活问题,如果新的朝廷,比以前的英明,给百姓的待遇高,农田多,生活物资丰裕之后,他们乐于太平日子,才不会起义反抗呢。
只有大城邑里面居住的国士,有一定的节操,一些老儒生和士子,绝食反抗燕军的占领,一些贵族子弟暗中挑拨离间,不过在强大燕军震慑下,在各种手段瓦解下,斩杀一批,拉拢一批,孤立一批之后,形势趋于稳定。
秦开坐镇黄河北部,征调十万民夫,沿着黄河沿岸,一些容易登陆河滩的地方,修筑防御工事,把二十五万大军,分成三大军营,黄河上游一营,阻防秦韩,黄河中游一营,阻防魏国,黄河下游一营,阻防楚国,同时散开上前斥候,在黄河两岸布下明哨暗岗,百里游哨,时刻关注黄河对岸的动向。
如此一来,燕军已经彻底掌控了魏、赵、齐大部分的领土。
这时候,最担惊受怕的是魏国,因为已经丢掉了黄河北岸的疆土,使得魏国的国土损失了三分之一,黄河南岸,一马平川,方圆六七百里,如果燕军再渡河攻击,魏国首当其冲会被灭亡。
大梁惊慌,甘茂作为半个纵横家,开始接头秦韩楚,四国一拍即合,觉得组成四国盟军,讨伐燕国。
四国定在下个月出征,秦军答应出动十二万精锐,魏国十五万武卒,楚国十五万,韩国八万,合计五十万,加上各国派出的运粮草、筑防御的民夫壮力,号称八十万大军,要对燕国讨伐,酝酿这样的声势,就是让燕国未战先胆怯。
一时间,战国诸侯百姓,奔走相告,四国诸侯八十万大军要攻讨燕国了。
整个天下大乱纷争的趋势,让百姓人心惶惶。
魏国,大梁城。
白若溪、程素儿、靳若若、姚氏姐妹五女聚集在密室内,脸色都有些紧张之色,因为接下来,她们就要准备撤离魏国,北上燕国了。
白若溪沉着道:“我已经得到了夫君的密信,让我们撤离魏国,立即赶往燕国,能带走的物资、黄金、白银、铜钱,全部带走,工坊和器具不能带走,立即销毁或者掩埋起来。”
程素儿道:“白姐姐,现在四国诸侯即将与燕国作战了,我们现在逃走,会否被当成叛逃,遭到王室派军追杀。”
白若溪咬着下唇,点头道:“不错,大有可能,所以我们的撤离,要不动声色,就好像去燕投资一样,幸好这些年,我们不断向燕投资,在那边开始作坊,修筑宅院,已经储备了一半以上的家产,魏国这边,也就是一些田产、地产、房屋、城堡带不走,不过没关系,这些可以暂时放在这,等魏国没燕灭掉,将来天下一统,我们还可以回来置办,收购这些财产。”
靳若若道:“白姐姐,咱们这么撤法,还留下一部分人手吗?”
白若溪沉思说道:“夫君的意思是,第一批先把女眷和孩子送出去,第二批是重要物资,第三批是绝大多数亲戚长老、家属、仆人等,你们也列一个计划,看把谁放在第一批,只有撤到黄河岸边,那里有燕军船艘接应。”
“燕军接应?夫君有这么大的能耐,可以请动燕军来配合,不可思议啊!”诸女对辰凌现在做什么,都不清楚,但是似乎在燕国很吃得开,他们的在燕的工程、商会都很顺利,没有被人阻难。
白若溪轻叹道:“反正夫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