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组团游三国-第8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放心吧,我都想着呢。”耿浩在女人身上上下摩挲着,摸到女人的肚子,手停了下来。

    耿浩把胳膊从女人头下抽出,坐了起来,掀开被子,又揭开女人的肚兜。

    “干嘛?”

    “别动,我看看,”耿浩小心翼翼地触碰着女人的肚皮,“老婆,你不会是也有了吧?”耿浩有些惊喜地看着女人。

    “啪!”女人一巴掌拍在耿浩手上,拉下肚兜,遮住肚子,没好气地道:“臭美吧,那是胖了长得肉。”

    耿浩失望地躺了回去:“长肉也不错啊,起码是没白吃饭啊”

第157章 王队 九里山上() 
从芒砀山往小沛,必然要经过九里山,而九里山,王队一定是要去看一看的。

    王队是军人出身,一个军官若是不知道九里山,就如同一个书法家不知道泰山,不知道泰山精彩的摩崖石刻。

    天下名山,多以峻秀幽奇而闻名,九里山在这些方面,并没特点,山体不大,海拔也只有一百四十几米。

    九里山的知名只在于两个字“战场”。

    大多数人都知道,徐州是中原东路南北分界之处,乃兵家必争之地。而“兵家”所争的,便是这九里山。

    要说着九里山前打过多少仗,那可说不清,不过有史料记载的较大规模战役,就有四百余次。

    要问有什么著名人物在这里打过仗,抛除名字容易被和谐的,挑些唐宋以后的,就有李世民、韩世忠、张士诚、朱棣、李自成、史可法等等。

    如果要说最有代表性的战争典故,那当然要说“四面楚歌”“十面埋伏”了。各位也许会质疑:“十面埋伏”是在垓下发生的。

    其实,所谓韩信“十面埋伏”之计,不过是个传说,流传更广的,是十面埋伏古曲。

    急促的战鼓、华丽的轮指刹弦,多变的节奏,演绎出这首经典古曲,故事取材于传说的垓下之战,古曲的源头却是九里山的古老山谣,其中一个重要段落的名字就叫“九里山大战”。

    走在九里山下,古老的九里山谣便远远传了过来:

    “九里山前古战场

    牧童拾得旧刀枪

    顺风吹动乌江水

    恰似虞姬别霸王”(这歌,据说后来别人写进一本书里,书的内容挺庸俗,是三个女人和一百零五个男人的故事)

    古战场的烟火,早已散尽,但王队仿佛依旧能感受到号炮齐鸣、伏兵四起、铁骑奔驰、刀光剑影

    伫立在九里山上,遥望着恢弘的战场,倾听着决战的号角,献上对胜利者的仰慕,留下对失败者的哀悼。不,没有失败者,在王队心里,能有幸参与这种决战的,全都是顶天立地的英雄豪杰。

    流连在九里山上,竟然忘记了时间,待要下山时,王队才发现天已经暗了。

    这里离小沛已经不远了,但无论如何无法在城门关闭前赶到了。

    干脆就在山上住一晚吧。

    山上有被人遗弃的草屋,拢些干草,倒也可舒舒服服睡上一觉。

    王队醒来时,天已经大亮,冬天的太阳离得虽远,但依然温暖,早起的鸟儿已经鸣唱着四处寻觅早餐。啊,好久没这么露宿了,清新的空气,宁静的山巅,这份祥和,在喧闹的城镇是体会不到的。

    王队翻了个身,享受着寂静中的幸福,竟不知不觉又进入梦想。

    一阵嘈杂,将王队惊醒。

    初时,以为自己是在做梦,仔细辨别一下,好似许多人在同时呼喊,而那喊声,就是从山脚下传来,越来越清晰。

    啊?!王队一惊,这古战场九里山不会有陷入战火了吧?

    爬起来,小心地摸出草屋,只见一只全副武装的队伍已经冲到山顶。

    一个小校正大声指挥着队伍,命令那一队封锁那边上山路口,这一队把守这边路口,再命令其余士兵寻找石块堆到防御的路口前。

    王队暗暗叫苦:怎么又赶上打仗啊。不敢再偷看了,小心地退回到草屋。

    蹲在草屋里,王队不知所措。看了方才部署,怕是找不到别的路径下山了,山上队伍准备了那么多石块,一定是准备用来防御的,看这架势,这场仗怕是难以速战速决啊。

    唉!该怎么办?王队实在想不出脱身的办法,再耗下去,这抢占山头的战斗怕是就要开始了,若是稀里糊涂地卷进战斗,丢了性命,可实在是不值啊。

    “什么人在里面?出来!”

    高声的喝问吓得王队一抖,无奈,只好硬着头皮举着手从草屋中移了出来。

    草屋外,几个军士端着刀戈,张着满了弦的弓警惕地盯着王队。

    “军爷,莫要误会,我是上山采药的百姓啊。”王队胡乱编了个瞎话。

    领兵小校没有搭话,示意两个军士进草屋搜查,回报没有别人,小校才开口道:“你是采药的?”

    王队也知道谎撒得实在过份,自己怎么看也不像个采药人啊,只得硬着头皮答道:“军爷,在下方才撒了谎,我只是路过这里。”

    “路过?下面有大路不走,爬着山绕着道路过?”小校一阵冷笑。

    “队长,都尉上山了。”有军士禀报。

    “把他给我捆了,押去见都尉。”小校吩咐完,跟着报信军士小跑着去了。

    几个军士把王队捆了,押到山上阵地附近,找个角落,将王队推搡过去。

    阵地上挺安静,除了偶尔有几个人讨论着阵地部署问题,其余的军士全部各就各位,不发出一点声息。

    王队很是纳闷,这不像是要打仗啊,到底是在干什么?

    想要出言询问一下,见看守军士恶狠狠的眼神,只能把话咽了回去。

    就这样等着,王队不知道会有什么结果等待着自己。

    “唉!”王队长叹一口,缓缓闭上眼睛。

    “就是他?”有人发问。

    “报告都尉,就是这个人,鬼鬼祟祟地藏在山上草屋里。”

    “抬起头来,你是何人,从哪里来?躲在上山嘎哈?”

    王队抬起。

    那都尉盯着王队。

    王队也盯着都尉。

    “蔡鹏?”

    “王队?”

    “蔡鹏!”

    “王队!”

    果真是蔡鹏。

    蔡鹏扑过来,紧紧抱住王队:“王哥,你真的来了!”

    “你、你知道我要来?”

    “五木写信告诉我了,真没想到,你也来了,你来了太好了,你打哪来?哎呀,像做梦一样”蔡鹏语无伦次,激动的泪水直流。

    王队的目的就是找蔡鹏,自然不会像蔡鹏那样激动,可以意外相遇的兴奋之情也难以表达,看着蔡鹏满脸泪水,王队也禁不住自己的眼泪。

    “统、统、都尉”边上的小校楞了半天,才缓过神来,“您认、认识此人?”

    “这是我哥哥!”

    “哦、哦,”小校不知所措,“那、那我先给咱哥哥送了绑吧?”小校还是蛮机灵,赶紧喊“咱哥哥”拉着近乎。

    “哦,对对。”蔡鹏和小校手忙脚乱,越着急越解不开。

    小校“噌”地抽出腰刀。

    “你要干嘛!”蔡鹏大惊。

    “我、我、我割了绳子”

    “啊,快、快、快”

    “菜鸟,啊,不,蔡都尉,”王队觉得当着这么多属下的面称呼蔡鹏外号不大合适。

    蔡鹏倒不在意:“王哥,你就喊菜鸟吧,我听着亲切。再说,我的名字,早已经被张三哥糟蹋无数次了,唉,破罐子破摔吧。”

    “哈哈,哪个张三哥?”

    “还能是哪个,张飞呗。”

    “厉害啊菜鸟,都和张飞称兄道弟了?”

    蔡鹏得意地笑了:“我到这里,认识的第一个人就是张三哥。”蔡鹏说完,把小校招呼过来,吩咐收兵。

    “你们这是干嘛?”王队指着山上布置的防御公事。

    “这一段,我们徐州比较太平,我就把部队拉出来演习一下,今天按计划演习抢占制高点,这帮家伙,一天不练,就敢睡到太阳晒屁股。走吧,王哥,咱们下山回城,边走边聊。”

    两人刚走到山脚下,便看见一个斥候飞驰而来。

    到了近前,飞身下马:“禀都尉,主公命都尉火速带兵返回,有重要军情商议。”

    “知道了。”蔡鹏一招手,“收兵!”

第158章 蔡鹏 彭城变故() 
蔡鹏和王队急匆匆赶回小沛。

    蔡鹏想领王队去见刘备,王队考虑这里有重要军情,便推脱先不见了,等蔡鹏忙完正事再说。

    蔡鹏安顿好王队,又嘱咐几个亲随好好照顾,急冲冲赶去官衙。

    刘备和关羽、糜竺已在官衙,蔡鹏和在周边查点户籍的简雍孙乾张飞等脚前脚后赶到官衙。见众人都回来了,刘备向众人讲了所谓重要军情。

    原来,糜竺从彭城带来消息,彭城方面,这一段出了状况,首先是下邳笮融借修建寺院大肆敛财,陶谦大怒,欲捉拿笮融问罪,笮融见事不妙,弃了下邳,引兵逃往扬州方向,陶谦盛怒之下,病情更加严重。其次,把持彭城军权的曹豹等人,假借笮融之事,将彭城、下邳许多人安上笮融同党罪名,捉拿问罪,其中大多是与曹豹等人意见不合者。有官员、士绅,还有许多前几年来徐州躲避战乱的文人名士。其中包括以学识著称,有江南管仲之称的张昭张子布。

    “张昭在陶谦手下做事?”张昭的名字,蔡鹏还是知道的,貌似是个挺老的老汉。(这叫啥形容啊!)

    蔡鹏看了一眼孙乾:嗯,张昭好像比推车的孙乾难耐要大一些。蔡鹏的这种人才衡量办法,若是被孙乾看穿,非和他拼了命不可。

    “非也,张子布长在江南,只因江南战乱,才回老家徐州。恭祖大人(陶谦)几次登门拜访,请其出来做官,都被他婉拒了,此番,曹豹等人就是借这个话题,将其捉拿。”

    蔡鹏心里嘀咕:我知道这个张昭,肯定和江东孙家有一腿,以后早晚也是要辅佐孙权的,若是现在被曹豹杀了,俺们以后也少了点麻烦。

    心里想着,嘴上却不能说,便随口问道:“此事与我们何干?”

    刘备听蔡鹏问得话太不上道,摆摆手,让蔡鹏坐下:“公佑先生,你怎么看此事?”刘备现在比较重视孙乾的意见了。

    孙乾始终认真地听着,听刘备问话,摇摇头:“笮融此举以及曹豹所为,必有蹊跷。”

    靠!这孙公佑啥时候变成李元芳了?!蔡鹏暗道。

    孙乾继续道:“综合这两件事看,曹豹在彭城有恃无恐,陶恭祖怕是命不久矣。”

    刘备点点头:“那我们该如何应对?”

    孙乾道:“主公必须立刻控制住局面,笮融出走之事影响重大,周边各郡县长官必心生狐疑,曹豹原本便对主公接任徐州心怀不满,陶恭祖一旦撒手而去,那曹豹必不肯轻易将彭城拱手献于主公。”

    “曹豹老儿他敢!”张飞蔡鹏异口同声道。

    刘备摆手示意二人不要插话。

    孙乾继续道:“西北兖州近来与我徐州关系融洽,曹操又忙于对付吕布,难以插手徐州之事,但主公莫要忘记,徐州之南还有那权欲熏心的袁术啊。”

    刘备皱着眉点点头:“你的意思是,袁术有可能出兵干涉徐州之事?”

    糜竺道:“那笮融便是引兵去投袁术,这正给了袁术出兵之借口。”

    孙乾道:“不错,还有曹豹在彭城做内应,况且,他袁家四世三公,在朝廷内人脉极广,若是徐州一乱,袁术使些银钱,弄出或真或假的陛下旨意,到那时,主公若再想进驻彭城,那便是师出无名了。”

    “公佑的意思是,我们该先下手为强?”

    孙乾起身,对刘备深深一揖:“主公素以仁义著称,但此时事态紧急,万不可再怀妇人之仁,必须赶在陶恭祖归天之前控制住彭城。”

    刘备听罢,点了点头,寻思片刻道“我现在就去彭城,探望陶恭祖如何?”

    “不可!”关羽立刻出言阻止,“大哥,彭城情况不明,曹豹心有怨恨,大哥万不可涉险啊!”

    孙乾也道:“是啊,若多带兵马,曹豹必不许主公进城,带的人少,万一曹豹挟持主公以为人质,便更加难办了。”

    刘备闻言,也犹豫了。

    糜竺起身道:“某有一策,某假借家慈寿诞,排开宴席,玄德公乃我糜家夫婿,进城贺寿,理所当然,曹豹当不会起疑。”

    “那万一有什么变故可咋办?”张飞不放心。

    “三将军不要担心,彭城之内,还有很多与咱一心之人,陈登陈元龙、家弟糜芳均握有部分彭城兵权,可保玄德公安全。”

    听糜竺此言,刘备终于下了决心:“如此,便按子仲兄之计而行。”刘备娶了糜竺妹子,与糜竺兄弟相称。

    蔡鹏依旧担心:“那我随主公进彭城!”

    孙乾道:“主公还是要多做安排,以为万全。”

    刘备点点头:“宪和伯飞率一百亲兵,随我进彭城贺寿;二弟,你率一千骑兵,潜行至彭城与灵璧之间,监视寿春方向袁公路的动向;三弟,你带一千步兵,于彭城以南,泗水岸边埋伏,作为接应。至于小沛,就烦劳公佑先生费心了。子仲兄,我们就等你的贺寿请帖了。”

    众人听令,分头下去准备了。蔡鹏向刘备禀报,今日率部去九里山演习,巧遇了自己的兄弟。刘备一听,立刻便要张罗请客。刘备以前在平原没钱时,都曾大肆宴请华歆,此时升级为土豪了,自然不会慢待蔡鹏的兄弟。

    蔡鹏感谢刘备给自己面子,但还是以“工作”为重,推脱待彭城之事完结之后再说。

    刘备眼下也的确无心顾及此事,便喊来简雍,让简雍替自己做东,晚上设宴款待一下。

    兄弟聚会,没必要弄得铺张奢华,简雍吩咐官衙内的厨子做了上好的鸡鱼牛肉,三人就在蔡鹏的屋内边喝边聊。

    王队阅历比蔡鹏丰富得多,王队简雍两人初次见面,却能聊到一块,反倒是蔡鹏这个中间人插不上话了。

    简雍佩服王队的见识,越唠越投缘,给王队讲了许多蔡鹏的趣事,自然少不了蔡鹏“没文化”的代表作“法兵氏蔡”了。

    蔡鹏听简雍揭自己的短,气得鼓鼓的,却又说不过简雍,只能不住端起碗,张罗着喝酒。

    “老简你嘎哈呀,我今天不灌罪了你,我就不是蔡鹏蔡伯飞!”

    王队简雍哈哈笑着端起酒碗,却听院门外有人高喊:“嘎哈呀!喝酒为啥不喊我!”

    随着话音,张飞“腾腾”闯了进来,一进屋就指着蔡鹏骂道:“你还当我是你三哥不?来了朋友也不喊我,你不愧是蔡少芬儿!”

    王队没见过张飞,但看模样也知道是谁了,听张飞喊蔡鹏“蔡少芬儿”,王队禁不住笑了起来。

    张飞这才想起还有客人,赶紧过来,对王队施礼:“啊,这位就是蔡少芬儿的哥哥吧,俺是张飞。”

    “哎呀三哥,您给我行礼,可不敢当。”王队赶紧还礼。

    张飞倒不乐意了:“你嘎哈呀,你是蔡少芬儿的哥哥,就俺张飞的哥哥,你说对不对,芬儿?”张飞扭脸问蔡鹏。

    “我叫蔡伯飞,你才是张少芬儿!”蔡鹏没好气地答道。

    “你嘎哈呀,想挨揍四不四?”张飞继续学着蔡鹏的东北话胡闹着。

    王队着实喜欢张飞的性格:“三哥”

    “可莫要叫我三哥,你比我大么,叫我三弟就成,蔡少芬儿比我小,才要叫我三哥。”

    “好好好,三弟就三弟,”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