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组团游三国-第8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典韦双戟一错,挺身护在王队面前。

    “文员将军可记得长安道长之卦语‘蒙草头之庇护,封虎贲之列侯’?”

    张辽冷笑一声:“哼哼,你等当初谣言蛊惑,害张辽好苦!”说罢纵马便要前冲。

    “文远,草头便是指曹公啊!”(参见0072章)

    张辽一愣,拉住马缰。

    “文远将军,曹公才是您的真名之主啊!”王队不知该如何向张辽解释。

    “哈哈”张辽大笑,随即脸色一变,“张辽只侍奉先将军为主,若不闪开,莫怪张辽无情”

    “莫伤吾主!”一声喊声突然传来。

    众人扭头看,只见一小股骑兵疾驰而来,当先一匹马上竟看不到骑乘者身形。

    “哈哈哈”远处的曹操大笑,“子廉兄弟,我在这里。”

    来的人自然是“武大郎”曹洪。

    曹洪飞驰过来,见曹操无恙,提刀便向张辽冲去。

    张辽屏气凝神准备招架。

    这边,曹操一声大喊:“子廉莫要伤他!”

    曹洪大刀本已要劈落,听得曹操的命令,不敢不从,硬生生扭转手臂,将大刀砍向侧方。

    张辽瞪着曹洪,见对方兵马已多,典韦曹洪又都是万夫之勇,自己已无取胜可能,恨恨地哼了一声,拨马退去。

    曹洪及众曹军见曹操不下命令,也不追赶。

    只有王队望着张辽的背影,喊了一声“文远”

    曹操纵马来到王队身边,跳下马来,叹了一句:“张文远如此敬侍吕奉先,真义士也!”

    “明公”远处又传来呼喊之声。

    明公是曹营将士对曹操的尊称,一定是来搜寻的援兵。

    果然,是李典荀攸郭嘉等人引兵寻来。

    曹军众将士见曹操身形狼狈不堪,纷纷伏地称罪。

    曹操哈哈大笑,一一搀扶起众人。

    众人站起来,典韦却“噗通”跪倒在地,口称:“明公在上,某典韦愿追随左右。”

    曹操大喜:“哈哈,操今日虽败,却得勇猛典韦,操之幸也!”曹操搀扶起典韦,爱惜地上下打量,当场拜典韦为校尉,随侍左右,以为宿卫。

    曹操转过身拜谢王队。王队相貌没什么变化,郭嘉荀攸一眼就认了出来,不禁大惊。

    曹操也十分惊奇:“哦?你们认识?”

    “这便是王司徒侄儿,当年义助王司徒铲除董贼的王先生。”

    曹操大喜,拉着王队想好好唠唠。

    众文武提醒,这里不是聊天的场所,还是先回大营吧。

    “好好好,咱们边走边聊。”战败的曹操竟丝毫没有颓丧之气,王队更加佩服曹操。

第146章 王队 善败者不亡() 
队伍向大营走着,不断有被打散的队伍加入进来。

    众文武见到曹操的第一句话,无不是为半夜攻击濮阳失利而请罪,幕僚自责未能识破吕布的诡计,武将自责未能死战,而使明公受到惊吓。

    曹操听完每个人的自我批评,无一例外哈哈大笑。

    “诸位为何自责?汝等未识破吕布奸计,我老曹也未识得啊;汝等自责愚蠢,岂不是暗骂俺老曹愚蠢吗?哈哈哈。”

    曹操的乐观,令充斥着沮丧的队伍又焕发了活力。

    曹操安慰那些攻击未能得手的将领道:“不要一天到晚叫嚷着‘誓死’、‘尽忠’什么的,不就是打个败仗吗?打个败仗就不该活下来了吗?要是那样,俺曹操不是要死上几十回了?此番进攻濮阳失利,谁都不怨,只怪俺老曹过于轻敌。”

    郭嘉劝慰道:“明公不可过于自责,我军粮草不足,冒险进攻也是速战速决之法,不得已而为之。”

    王队在旁听着,大致明白了濮阳之战的经过。

    曹操引大军抵达濮阳,接到濮阳里某大户的密信,称愿为内应,约定时间在濮阳城内放火为号,打开城门,迎曹军进城。

    曹操大喜,按约定,半夜,曹操亲率主力摸进濮阳城。

    进了城才发觉中计,濮阳城内火光四起,吕布伏兵杀出,曹军被冲杀得四散奔逃,死伤惨重。

    曹操在卫队拼死护卫下,得以逃出濮阳城。

    后来被张辽追击,遇到王队和典韦。

    在路上,曹操询问了王队当年在洛阳帮助王允铲除董卓的情况。王队简单地向曹操做了介绍。

    王队的介绍中,包含了自己对时局的一些看法,其中不乏对大汉王朝已经没落的看法。

    曹操很难听到这种直言不讳的评论,既惊讶,又佩服。惊讶的是王队竟有如此大逆不道的想法,佩服的是王队的远大见识。怎么能不佩服?王队所说并非个人意见,而是历史发展的规律。曹操身处世事当中,内心是一颗志在天下的雄心,因此,虽身为汉室重臣,对王队“叛逆”之言并未追究,反而在心中暗自思量。

    曹操很欣赏王队,有意拢络王队追随自己。王队虽敬重曹操,但却不敢直接答应。

    “明公如此器重,王某本当奉命,只是,在下有几个失散的兄弟,尚不知生死,王某一定要先寻到他们的音讯。”

    曹操挑起大指:“王兄弟真义士也!如此,操便不敢强求了。”曹操夸赞王队,内心却不免遗憾,“待寻到兄弟们,还望能来曹某处,操真希望与你们兄弟通宵痛饮,彻夜畅谈啊!”

    “一定!”王队施礼应允。

    曹操在众文武面前表现得虽镇定洒脱,但怎能不因此次失利而焦虑。

    曹操将郭嘉唤了过来,捻着被火燎得卷曲的胡子,说道:“唉,此番攻击濮阳不利,本当休整几日,再做打算,只是,粮草供给是个大问题啊。奉孝,你有何想法?”

    “明公,我军粮草难以与吕布持久作战,若是从长远计,该当退回东郡。只是,昨夜之战,我军伤亡不小,士气已挫,即便退兵,也当再觅战机,战而胜之,才好重振士气,以利日后再战啊。”

    曹操点头:“再觅战机,不错”

    曹操收拢残兵,刚退回大营,夏侯渊带着几个士兵,搀扶着夏侯惇来报:“明公在上,属下该死,攻击濮阳西寨未果,元让(夏侯惇)不幸中了流矢,伤及左目。”

    曹操盯着夏侯渊,脸色一变,大怒道:“一个小小西寨都攻不下来,如此废物留着何用?来人!给我拖了下去,重重责打!”

    众文武无不大惊,心道:明公怎么了?吾等战败,明公均好言宽慰,为何对亲如兄弟的夏侯惇、夏侯渊如此严苛?曹操与夏侯兄弟自幼相熟,两家又互有联姻,说起来,一定不比亲兄弟差啊,今天这是怎么了?

    执法军士上来拖拽夏侯兄弟,郭嘉赶紧上前求情。

    曹操大骂一通,挥手命人将夏侯兄弟赶了出去,郭嘉赶紧随了出去。

    曹操仍是满脸怒色,部署了营盘防卫,命令众人,准备退兵。

    白天,曹营上下忙着收拾,准备第二天退兵。

    深夜,军营里突然大乱。

    王队急急从营帐里出来,听见营里有人喊叫,夏侯兄弟不满曹操叱责,已率本部兵马走了,言称要南下另投明主。

    这可是反叛啊!

    曹操得报,气得暴跳如雷。

    郭嘉赶紧上前提醒:“我军初败,又遭反叛,当速退回东郡,以防再生变故。”

    曹操仍是暴怒大骂,郭嘉赶紧命令众人一定要封锁住夏侯兄弟的出走的消息,再三劝慰,曹操才大骂着下令立刻拔营退兵。

    曹军上下,垂头丧气往东郡退走。

    士气低落,行进也十分缓慢。

    第二天傍晚,刚要扎营休息,有斥候来报,濮阳吕布亲率精锐骑兵追赶而来。

    曹操慌忙下令曹洪、乐进等率队抵挡,大军继续后撤。

    曹洪、乐进等拼了全力,仍无法抵挡住濮阳骑兵,曹军一路败退至一狭窄隘口。

    曹操突然勒住战马,手中令旗一挥,溃逃的曹军立刻在隘口处摆开阵势,准备迎敌。

    前面,马蹄声如暴雨倾泻般越来越急促,吕布亲自率领的追兵已逼到阵前。

    曹操微微一笑,下令:“鼓号!”

    曹军中,号角震天响起。

    突然,隘口两侧,燃起无数火把,两只伏兵冲杀而出。

    两员统兵大将高声呐喊“夏侯惇在此!”“夏侯渊在此!”

    “莫让吕布逃了”曹军呐喊着,扑向濮阳吕布的骑兵。

    濮阳追兵遭到伏击,阵脚大乱,原本想“痛打落水狗”,不料反成“瓮中之鳖”

    吕布却抖擞精神,带头纵马向前,夏侯惇、夏侯渊自忖单打独斗不是吕布对手,吆喝一声,一起催马上前双战吕布。那边,吕布手下大将侯成魏续欲要上前相助,却被曹红、乐进缠住。

    七员大将在阵中如走马灯般,你来我往,曹吕两军搅杀成一团。

    典韦见夏侯兄弟双战吕布仍似不敌,猛冲过去,抡起双戟,直扑吕布。

    吕布不敢大意,挺方天画戟格挡典韦双戟,只一个照面,吕布便感觉典韦膂力惊人,此番自己遇到了真正的对手,单战典韦,一时半刻都难以占得先机,何况还有勇猛的夏侯兄弟。

    吕布不敢恋战,找个机会,虚刺两戟,一拨马头,败了下去。

    曹操令旗高举,鼓号连天响起,曹军全体掩杀过来。

    多亏吕布勇猛、属下将领也拼了性命,才杀出一条血路,所带的骑兵却损失殆尽,只剩的几十人骑败逃下去。

    曹军一路追击,已堪堪追到濮阳城,濮阳城内冲出援兵,曹操才下令收兵。

    曹操大大夸奖郭嘉和夏侯兄弟一番,众人才弄明白,原来是几个人合演了一出戏。

    报了前日濮阳大败之仇,曹操安排好退兵次序,曹军一路收拾着战利品,缓缓向东郡退去。

第147章 教授 卡文怎么破() 
教授遇到个大问题——卡文了。

    诸葛亮和朋友们离开襄阳以后,教授又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写作当中。

    教授最初写东西,是出于爱好,也是为了消磨时间,把自己读书心得和从邸报上获取的信息归纳整理。

    写着写着,教授便把写书当作自己的一项主要工作。写作内容也逐渐从随笔、心得等,转向更加严谨的社会状况研究。

    写作方向的转变必然带来写作方式的转变,教授对所写的内容愈发精益求精,教授本就是做研究搞技术出身,现在做起学问来,钻研精神完全被激发出来。

    就是在这种时候,教授发现自己卡文了,写不下去了。

    因为文中涉及的社会政治、经济、人文等方方面面,教授虽生活在这个时代,但去的地方很少,以前和诸葛叔侄在乌林矶隐居,然后就来到荆州襄阳,这些年,除了去过一趟长沙,基本都呆在荆州。

    即便是在荆州,教授也很少出门,大多数时间,是安静地呆在家中读书。

    卡文了,令教授十分苦恼,但同时教授也意识到一个问题,一个严重的问题:自己的积淀不够了。

    这些年,教授读了大量书籍,知识的积累足以支撑写作任务,但是,过于简单的经历和社会实践,令教授很难将头脑里的东西写出来。即便是冥思苦想,强行下笔,落到纸面上的文字也是生涩干瘪,少了贴近生活才能具有的鲜活气息。

    解决办法只有一个:投身到生活中去。

    教授决定出去游历一番,到那些未曾去过的地方转转,开阔视野,增长见识。

    教授把这一想法告诉了诸葛玄,诸葛玄有些为难:自己现在忙着辅佐刘表,工作很多,实在脱不开身陪教授出去。

    教授说,只是想自己一个人出去转转。

    诸葛玄还是担心,许久未出远门,独自远行,不妥吧?诸葛玄又想让诸葛亮等人陪同教授,教授也拒绝了,人多了,自己反而觉得拘束。

    “那谷梁先生准备去往哪里呢?”

    “我想先去扬州一带看看。”

    诸葛玄有了办法:让教授随运送货物的大船,沿江而下,既能游览沿岸风情,住宿饮食又有人照顾,货船在各个码头装卸货物、补充给养时,教授还可以上岸看看。

    这个办法的确不错,教授立刻着手准备。

    教授托人给诸葛亮带了封信,告诉他自己要离开襄阳几个月。

    长江作为便捷的水路,往来船舶很多,诸葛玄找了知根知底的船家,再三嘱咐,一定要照顾好教授,一切开支,诸葛玄都付了,教授登船,告别诸葛玄,也暂时告别了住了几年的襄阳。

    教授上次坐船远行,还是四年半前(190年2月),那是从乌林矶搬家来襄阳。(参见0039章)

    那时,正值荆州政权更迭,刘表还未掌控荆州,教授和诸葛叔侄沿襄江逆流而上,教授记得沿途人烟稀少,很是荒凉。

    刘表入主荆州后,首先解决了荆州宗族势力这一内部顽疾,巩固了在荆州的统治。随后,又在襄阳城外与孙坚进行了决战,孙坚阵亡。这样,对刘表的荆州的威胁便只剩下一个人——袁术,袁术盘踞在南阳,觊觎荆州已久。

    袁术兵马充足,实力强劲,刘表不敢对袁术用兵,但又不能忍受袁术这种虎狼之人卧于自己榻侧,刘表的策略是:切断袁术的粮草供给。

    袁术原来的老巢是南阳,主要依靠荆州方面的宗族势力和一些郡县提供粮草,待刘表收拾了宗族势力、切断了粮道,袁术在南阳就呆不下去了,所以才会向东发展,最后抢了扬州刺史刘繇的治所——寿春。

    逼走了袁术,荆州四周,再无人有能力威胁到刘表,刘表便将重点从荆州北部逐渐向南部转移,重中之重便是加强了对南郡的建设。

    南郡,既江陵,位于长江与襄江之间最狭窄处,是荆州腹地,又是“一城扼两江”的战略重地。刘表有意将荆州治所从襄阳迁移至南郡,以便更容易控制荆州南部武陵、长沙、零陵、桂阳诸地。

    刘表欲开发荆州南部,自然带动了长江、襄江沿岸的发展。

    教授一路所见,已不再是四年前的冷清、荒凉,而是日渐繁华的景象:江面上,船只穿梭往来;江岸上,绿树成林,庄稼成片,炊烟袅袅,牧童悠悠,俨如一幅美丽的画卷。

    教授不禁感叹:以前终日闭门读书看报,原以为天下乱作一团,如今走出房门,才能见到乱世之中,竟也有如此和谐安详的生活。

    大船走走停停,在沿岸不断卸下货物,再装上新货,教授有很多时间,可以登岸一睹长江两岸的风光。

    看景是休闲,教授的主要目的还是体验社会生活。

    货船在沔阳(现湖北仙桃附近,沔:音免)要停留几日,教授可以下船好好放松一下。

    教授通过看书知道,沔阳,地处春秋时期“云梦泽”腹地,“云梦泽”是对江汉平原星罗棋布的湖泊总称,也就是自南郡以东,襄江和长江夹着的三角洲地带。

    荆州一带,属古之楚国;云梦泽,历来是楚王的狩猎场。教授记起书中有“楚平王游云梦处”这样的记载,便一路打听着寻访。

    到了所谓“古迹”,教授不仅哑然而笑,这哪里能称得上“名胜古迹”,不过是湖泊沼泽中的一块高地,被夯实平整了而已,上面搭的草棚,更不可能是七百多年前楚平王时代的遗迹,想来是当地人为了歇脚而搭的。

    不过,站到高地上,倒可以更好地领略下云梦泽的景色,水光潋滟、烟雾缭绕(烟雾自然是水气所致,而绝不是雾霾了)。当真如身处云端,置于梦境之中。

    望着水天一色,教授心生感慨,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