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组团游三国-第6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史子义兄,何故如贼寇般夜行啊?!”记人名本是蔡鹏弱项,但太史慈太史子义这些字,即使拆成一堆笔画,蔡鹏也会识得。

    “你识得某?你是何人?”太史慈大惊,自己认识的人里,没有如此凶悍的一号人物啊。

    “你忘记了在下,在下可是不敢忘记你。”

    太史慈听对方言词,明显是与自己有过节。努力回想,不记得曾得罪过他啊,看相貌,恍惚有些印象,当太史慈看到蔡鹏手中的三节棍时,突然打了个冷颤,莫说这个稀奇古怪的兵器,就是用棍子的,太史慈也只遇到过一位。

    “啊?难道是你?”

    “嘿嘿,就是我!”

    “你、你”太史慈实在不敢相信,面前的人竟是当年自己不屑一顾的、不知交了什么狗屎运而击退吕布的那个家伙。

    “不错,某就是当年的蔡鹏,哦,蔡鹏蔡伯飞。”蔡鹏觉得,还是把自己响亮的“字”说出来显得郑重一些。

    “啊,某记起了,伯飞兄可是玄德公属下?”

    “蔡某正是平原国相玄德公属下。”

    “失敬失敬。”太史慈将大枪往地上一插,郑重施了一礼。

    蔡鹏看着太史慈,心中暗道:上次你多狂傲、多牛b啊,今天才输了一招,怎么就熊了?不会又要施什么花招逃跑吧?

    太史慈见蔡鹏警惕的样子,赶紧又施一礼:“某此番便是来寻玄德公。”

    “啊?!”蔡鹏有些吃惊,“你是想”蔡鹏想问太史慈是不是来投靠刘备的,突然想起了那些几乎快被自己遗忘了的三国知识(唉,还得替蔡鹏纠正,他所知道的算不上三国知识,顶多算“三国演义”知识),太史慈以后是江东孙策的人啊,不应该来投奔刘备啊。

    “某是受人之托,专程来拜见玄德公,事情紧急,烦请伯飞兄帮忙引荐。”

    蔡鹏听出太史慈并无投靠刘备的意思,心里有些失望,暗道:你不是来平原找工作的,我和你扯啥啊。但见太史慈言词恳切,态度谦恭,也不好回绝。

    “子义兄来找我主公所为何事?”

    “伯飞兄面前,某不敢隐瞒,某是受孔北海委托。北海受黄贼围攻,黄贼势大,北海危急,某特来求玄德公派兵解围。”

    蔡鹏听得糊涂,什么乱七八糟的,又是北海又是孔北海的。有心开口问问,又怕被太史慈笑话自己无知。

    蔡鹏只听明白一点:让平原帮忙打架。心道:俺们平原可懒得帮你,俺们这点兵招得不容易,去帮你们,死了伤了犯不上。

    蔡鹏跟随刘备几年了,会开得多了,政治觉悟自然越来越高。帮忙打架这事,就属于政治问题,自己做不了主。一挥手,招呼起埋伏的士兵,带着太史慈,折返平原。

    路上,蔡鹏东一句西一句地和太史慈闲聊,终于弄明白了,所谓北海是个诸侯国——北海国,孔北海就是北海国相孔融。

    蔡鹏暗道:就是那个只会让梨的家伙啊。蔡鹏自幼习武,认为只有上阵拼杀的,才称得上真英雄。至于那些文臣谋士,除了诸葛亮司马懿那样的大腕,其余的只会耍耍嘴皮子而已。

    兼程回到平原,见到刘备,太史慈说明来意。

    刘备第一反应是睁大了眼睛,张大了嘴。随后,说出一句很是经典的话:“孔北海知世间有刘备耶?”

    蔡鹏在旁边听着,觉得主公有点丢人,不至于这么激动吧!唉,主公真该学学人家闹心,人家的书涨了一个收藏,都没像你这样兴奋。

    然而,对于刘备而言,这绝对不是涨一个“收藏”那样简单,这可是自己跨出平原,走出冀州,走向全国的重要一步啊。从平原迈向北海,只是刘备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中国历史的一大步!(应该没侵权,登月英雄阿姆斯特朗说的是英格丽诗,这里写的是采妮诗)

    刘备兴奋得只搓手。

    太史慈在一旁莫名其妙:这玄德公怎么回事,同不同意您给个痛快话啊,瞎转悠什么呢?

    蔡鹏在一旁也着急:主公啊,你可别答应啊,咱禁不起折腾啊。即使答应,也得讲讲条件啊,总得让他们给点粮食布匹啥的,最起码也得谈谈死伤弟兄的医保、丧葬费啊

    蔡鹏不停地给刘备使眼色。

    刘备依旧搓着手,再有个一炷香功夫,应该就练成铁砂掌了。

    终于,刘备下了决心:“点兵!”

    太史慈松了一口气,躬身道:“玄德公高义,某还有一事相求。”

    “请讲!”

    “某恳请伯飞将军同往。”

    蔡鹏一愣,想不到太史慈竟然说出这话,这是什么意思?佩服我了?什么情况?这难道就是传说中成神的节奏吗?!

第119章 王队 神秘组织() 
不敢再贸然独自行动了,王队一边等待后面的商队,一边反思自己的过失。

    王队暗暗自责:身为一个有经验的旅者,怎么犯孤身涉险这种错误?!探险者的原则中,有一条是尽量不打扰野生动物,不到万不得已,不干涉野生动物的生活或生存方式,而自己不仅打扰干涉了大熊猫母子,还造成熊猫妈妈的死。

    王队懊悔不已。

    自己犯的错误会不会和“他”一样呢?一个人在王队脑海中一闪,却立刻消失了。自己的潜意识抵触,不愿意联想到这个人。可是王队有一种预感,这个说不清楚的、模糊的预感和“他”有关。王队潜意识里十分肯定这点,就如同他确信可以回到二十一世纪一样肯定。

    后面的商队赶了上来,王队随着队伍,继续沿着崎岖山路缓慢行进。

    “前面到垫江了,休息一会,整理下东西,准备涉水过江了。”商队领头人吩咐着。

    脚夫们卸下货物,重新捆扎,以免涉水时浸湿。

    众人拿出干粮、肉食、酒水狼吞虎咽起来

    “准备走喽”领头人一声喊,众人赶紧起身收拾。

    一个年轻脚夫将剩下的少许肉食和酒收进行囊。

    “你个瓜娃子找死喽!”领头人冲着年轻脚夫大叫,冲过去,劈手夺过行囊,将肉食和酒狠狠地摔到地上。

    “可、可惜喽”年轻脚夫十分心疼。

    “这娃儿是初次来喽,晓不得规矩。”一个年长脚夫陪着笑帮年轻脚夫说话。

    “他晓不得,你就讲给他嘛,莫害大伙喽!”领头人气哼哼道,“走喽!”引着队伍,小心地向江边走去。

    初春,江水不大,只要注意别踩到圆滑的石块就可以涉水过江了。

    王队特意蹭到年长脚夫身边,一边帮他把扶货物,一边听他教训那年轻脚夫。

    原来,过了垫江,就到了巴西郡,巴西因离汉中郡更近,受汉中的影响也更大。汉中太守张鲁,是“五斗米教”第三代“天师”。汉中,虽是蜀地,归益州牧刘焉辖制,但由于远离成都,加上汉中百姓多信奉五斗米教,因此汉中更像是独立于益州之外的一个郡。(其实那时应称“汉宁”,书中尽量采取大家比较熟悉的名称)。

    五斗米教,规定在春夏两季,禁止杀生、禁止酗酒,此时正是春天,若是被汉中官府或是五斗米教众发现食肉饮酒,一定要被处罚的。

    “轻则罚你瓜娃子去修百步路喽。”年长脚夫训斥着。

    “不知者不怪嘛,他年轻,下次就知道了。”王队替年轻脚夫解释。

    “您是外乡人吧,也得小心些哈,这边规矩多得狠,莫要犯了法。”年长脚夫好心提醒王队。

    “一定小心,谢谢您喽。”王队学着蜀人语气,笑着谢道。

    巴西郡。(阆中)

    王队到过长安、洛阳,这两座城市可谓历史悠久,但巴西和他们比起来,显得更加古朴,与成都的风貌也有很大不同。

    连成片的房屋,一色的灰瓦,夹杂着暗绿的青苔色,让人不禁感叹岁月的沧桑。

    商队要在巴西过夜。

    安顿好马匹货物,商人们在客舍内吃饭,脚夫们互相招呼着上街吃饭。王队没什么事,便跟着脚夫们上街看看热闹。

    那个年长脚夫引着大伙转街过巷,路边许多既干净又有特色的食摊,脚夫们却不停留,熟门熟路地来到一所大屋,屋外的木牌上写着两个大字“义舍”。王队看到名字,明白了,这里一定是免费供餐的食堂。

    义舍里摆着饭菜盆子,年长脚夫招呼大伙盛了饭菜,席地而坐,吃了起来。

    王队看着有趣,饭菜虽说不上精致,倒也看着干净,王队是军人出身,对这种吃“食堂”本是习惯的,可是要在这“义舍”里吃饭,王队心里有种怪怪的感觉——像是乞讨。

    一个矮小干瘦的白发婆婆走进义舍,颤巍巍将手中一小盆饭倒进义舍大盆里。婆婆见王队楞戳着不吃饭,张开没剩几颗牙齿的嘴笑笑,比划着对王队说了几句,老婆婆方言很重,意思是叫王队随便吃。

    年轻脚夫饭量大,吃得也快,吃完一碗,起身还要盛饭,却被年老脚夫制止:“瓜娃子莫贪嘴,吃得多喽小心肚肚疼。”其余的脚夫也说,这义舍虽不限量,但“天师”曾说过,不能多吃,否则会生病。

    吃罢饭,老婆婆和脚夫们说了些什么,众人跟着老婆婆向不远处一所大殿样的屋子走去。

    “要去干嘛?”王队问年长脚夫。

    “去听治头大祭酒讲道。”见王队不懂,年长脚夫给王队解释道:五斗米教教众是分等级的,初学道者,称为“鬼卒”,受道并已信道者称为“祭酒”,而“治头大祭酒”是得道的高级教众,管理着众多教众。

    大屋子里已经坐了很多“鬼卒”,王队一进屋,便引起周围好多“鬼卒”的注意。王队心想:可能是因自己的穿着和相貌,一眼便可认出是外乡人的缘故吧。

    “治头大祭酒”站到前面的台上,带领着“鬼卒”们唱经诵道。唱诵完毕,“治头大祭酒”高声宣告:今晚有“治君”讲道并为“鬼卒”们斋醮祛病。台下众鬼卒交头接耳、兴奋异常。

    王队低声询问年长脚夫,后者告诉王队:张天君(张鲁,也称天师)治理汉中,将教化之地分为二十四治,每一治或几治设“治君”,既是道门首脑,又是行政长官。今天来的“治君”名杨柏,道行高深。

    “治君”杨柏登上台子,向“鬼卒”们讲经布道,内容无非“道”、“精”之类,什么“道者散型为气、聚气为太上老君”,“道精分之与万物,万物精共一本”云云。

    王队虽没宗教信仰,但因常年旅游,寺院道观去得多,偶尔还寄宿于此类地方,对道教的名词多少也熟悉一些,这“治君”杨柏所讲的内容,也不外乎道教基本教义,并没什么玄妙之处。

    但是这个杨柏的口才让王队吃惊不小,竟能把简单的教义,解读得既高深又通俗,可谓上天入地、远近深浅,加之抑扬顿挫的演说节奏,很是具有鼓动性。

    王队暗暗佩服:难怪张鲁的五斗米教能在此地广泛流传,并实现****,这些教中骨干着实有些能耐。

    布道完毕,便是“鬼卒”们最为期待的斋醮仪式,“鬼卒”们排起长长的队伍,等等待着“治君”为自己“毛面”。

    王队虽不信道,但却对这古朴的宗教仪式感到好奇。而且,既然来了,现在转身出去好似也显得对人家不大尊重。于是,便跟着队伍,边缓慢地往前挪动,边参观着斋醮仪式。

    今天的斋醮是涂炭斋,仪式简化了许多,不是那种长达三十六天的大斋醮,也没有根据不同法象开门的三层坛场,只有“治君”和从官们,为“鬼卒”毛面的仪式。

    王队对“毛面”并不陌生。这里的“毛面”是用脂肪、油脂等和泥,涂抹于面部,再粘上些羽毛装饰,和王队他们当年在西南前线时涂抹的迷彩油妆基本类似。(参见第0038章)

    这种“涂炭斋”并非完全是宗教仪式,确是有些作用的。在多雨阴湿的西南地区,在裸露皮肤上涂抹粘土,可以抵御有毒的蚊虫叮咬。

    然而,对五斗米教的信众而言,由“治君”亲自为自己“毛面”斋醮,既感神圣又感兴奋。

    终于轮到王队了,“治君”杨柏一边嘟囔着道经法决,一边为王队涂抹上黏稠的泥浆。倒也没什么不适的感觉。

    弄好了“毛面”,王队出了大屋,四处张望,寻找同来的脚夫们,却被多个“鬼卒”团团围住。

    “鬼卒”们叽里呱啦地讲着难懂的土话,口水横飞,言语不清,王队一脸茫然。

    终于有个会讲官话的“鬼卒”挤了过来,问清王队并非教众后,冲围着王队的“鬼卒”哇哩哇啦叫了一通,那些“鬼卒”们遗憾地散开了。

    王队感谢替自己解围的“鬼卒”,不敢再留在这里了。那鬼卒领着王队,离开大屋。

    路上,那鬼卒不停地向王队宣讲着加入五斗米教的好处,听了一会,王队恍然大悟,方才的那些鬼卒便是要拉自己入教,而这个会讲官话的鬼卒,也是这番心思。

    王队心里暗笑,问道:“这入教只需交五斗米嘛?”

    “是喽,跟你说哈,这五斗米哈,吃了长不了几两肉哈,而交了入道,就可得天师护佑,驱邪避鬼、医治百病哈。老兄你会讲官话,就能多化人入道,化得人多,就可以做‘祭酒’;再多了,就是‘治头大祭酒’,我看老兄你的面相哈,说不准能做‘治君’喽”

    王队彻底明白了,笑道:“兄弟你快做‘祭酒’了吧?”

    “还差一个哈,你若入道,我就可以做祭酒啥,而且以后我化的人,都可以记在你名下,你看可好哇?”

    王队突然问道:“那你拉一个人入道,能分得多少米啊?”

    “我嘛,还不是祭酒,分得少”那鬼卒也够机灵,“其实,咱入道,是为了成仙成神,可不敢说是为了啥子米嘛。”

    “我懂了,只是我急着去长安,等下次回来,再找你。”王队说完,赶紧抽身就走。

    那鬼卒又拉又拽,终是抵不过王队的坚决。

    王队走了,留下那个站在原地唉声遗憾的“祭洒”。(这里不是笔误啊,人家不是还差一个人嘛,所以现在暂时只能用“洒”字,而不能用“酒”字)

    躺在客舍房内,王队摇摇头:唉,怎么每种宗教,总会有一部分人,将好好的布道传教弄成“传…销”。唉,说来说去,还是利益驱使,这帮人把宗教当作买卖来做了

第120章 耿浩 何处望神州() 
原本弄得脏乱的房子,被新媳妇收拾得利利索索。

    “耿老爷子”闲暇多了。

    不过,耿浩闲了,和不用打理家务没关系,他清闲,是因为“耿记艺陶”销路不畅,耿浩快失业了。

    刚开始做陶器,百姓们看着上面的图案新鲜,价格又便宜,买的人就多。

    陶碗陶盆,不是什么高档东西,再漂亮,还是陶碗陶盆,生不了金、产不了银,用来吃饭也不比平常的盆碗更香。新鲜劲一过,买的人就少多了。

    好在耿浩有些积蓄,家里也不等钱买米买菜,耿浩本身还是个“饿了才想起去种菜”的主,挣钱对耿浩来说,是最无聊的事,不到万不得已、揭不开锅,他才懒得去做。

    不过耿浩也绝不是好吃懒做的人,他自己给出的解释是:不干活因为没兴趣。

    耿浩做什么事,都要靠兴趣支撑,基本属于“兴奋劲依赖症”。(千万别看成“兴奋剂”)

    说来也怪,耿浩的兴趣点来得快、去得也快,不过每次兴奋劲过了,他很快又能找到下一个兴奋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