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组团游三国-第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落水的威猛青年在水里冒了两下头,双手不停地在水面上划拉,显然是不会水。

    “快救人啊!”有人高喊。

    “哦”小六子哦了一声,楞了一下,随即一个猛子扎进水里。

    众人呆呆地盯着水面,水中的小六子也不停挣扎,突然有人高喊一声:“小六子不会水!”

    五木三下两下甩掉鞋子和外衣,“噗通”一声跳进河里。

    五木家在青岛,从小就是在海里浪里滚着玩的,对五木来说,在这小河里游泳和在家里浴缸里泡澡差不多。

    五木几下便游到两人身边,避开两人乱抓乱挠的手,伸手从后面卡住两人的脖颈,仰着身子,用脚踩水游到岸边,有人递过来木杆,把三人拉上岸来。

    小六子和那威猛青年无甚大碍,只是喝了几口浑水,呕了几下,便赶紧爬起来给五木磕头,感谢救命之恩,五木反被弄得不好意思了。

    第五爷数落着威猛青年:“木板那般窄小,怎能容你二人抱着大石行走啊?唉,鲁莽啊”

    那威猛青年不住行礼道歉,喃喃道:“俺着急把桥修好,好牵马过桥啊,再说,是他让我‘快、快、快’的啊”

    小六子喃喃道:“我是叫你快回去,不是叫你快上来”

    五木乐道:“你走桥,让马涉水过河便是了。”

    “啊?我不会游水嘛,便忘记了马能游水一事,我这就过去把马渡过来”

    “算了,算了,”五木道,“你不会游水,还是别下水了,我去帮你把马渡过来吧。”五木心想,反正自己全身都湿,干脆好人做到底吧。

    五木把威猛青年的马引过河,那威猛青年千恩万谢,又掏出不少钱来答谢五木,五木现在身上是蹦子儿没有啊,真想伸手接过那些钱,但终于是碍着脸面拒绝了。

    那威猛青年也不多客套了,急三火四地拧干衣裤,匆匆向众人施个礼道:“在下张郃,急着赶路,救命之恩,日后必报!”翻身上马,匆匆而去。

    “张郃?!”五木半天才反应过来,再想喊时,张郃已经跑远了。

    没能和张郃聊上几句,五木感觉比较遗憾。

    突然,他发现自己办了一件非常傻的事情。方才既然涉水把张郃的马渡过来时,为何不顺路把自己的马渡过去?愚蠢,他暗骂自己,只好再下水一次了。

    五木牵过马待要下河,却被小六子一把拉住,小六子慢条斯理地道:“您是我的救命恩人,您可不能走”

    第五爷也在一般劝道:“是啊,你这后生可不能走,你救了小六子,俺们还没好好感谢你呢。哎,你这个小六子也没个头脑,你说你除了胆子大,还会些什么?你不会游水你跳河里去干嘛”

    小六子喃喃地道:“我着急救人”

    第五爷不耐烦地挥挥竹杖:“算了算了,赶紧干活,明早娃儿们还要过河呢,干完活,都去我屋里喝酒。”

    众人继续忙碌起来。

    第五爷热情地拉着五木坐下监工,五木一边晾晒自己的衣服,一边小心翼翼地问道:“老大爷,明早娃儿们过河要去干嘛?”

    第五爷很是骄傲地说道:“过河去听先生授课啊!小娃儿,不学习怎么能行啊。”

    “哦,孩子们要上学啊,”五木自言自语道,“原来这桥还是个希望工程啊。”

第62章 五木 痛并快乐着() 
还真不是吹牛,在第五爷的监工下,木桥真的在傍晚前完工了。

    铺好桥板,第五爷把众人轰到一边,自己亲自在桥上来回走了几趟,嚷嚷着这里要修理、那里要加固,直到他满意了,才赶着大家回村。

    后生们在第五爷院子里码好石块木板,摆上“酒席”。

    虽然只有几样菜蔬和大块的肉,但在这小村里,应该也算是很奢华了。

    五木是外人,又是小六子的救命恩人,被第五爷拉着坐在上宾位置。

    后生们规规矩矩地坐着,眼巴巴盯着眼前的酒菜,谁都不敢先动手。

    直到第五爷端起酒碗,说了句:“喝酒”

    后生们立刻风卷残云起来

    “这、这、这帮狼崽子”老丈骂着,嘴角却泛着慈爱的笑容。

    “这后生,我敬你,还没请教你的姓名。”

    “老大爷,您不用客气,我姓邓,邓森林,您喊我五木就行了。”

    “姓邓,五木,我就唤你小五子吧,咱这村里都喊排行。”第五爷冲着给众人倒酒的半大孩子叫着,“小十三,你慢着点,打了我的酒坛子,看我不抽你。来,小五子,咱们喝酒。”

    “多谢大爷。”五木越来越喜欢这老丈,随他怎么称呼自己吧。

    “大爷,咱这还有学校?”

    “学校是啥?”第五爷没弄明白。

    “你方才说孩子们要学习”

    “哦,你说的是‘塾’啊,哎,咱这村穷,没人来办学。”第五爷满脸遗憾,“不过,这真定城外,有老师办学咧,咱今儿个赶着修桥,就是为了不耽误明儿个凌晨娃儿们去听讲。”

    “哦,第五爷您可真有远见啊!”五木由衷赞道,“让孩子们学习的确是大事。”

    听五木这么说,第五爷十分高兴:“那是,不学习,怎么能晓天文知地理,怎么能懂人情明是非,来,咱爷俩喝酒。”

    “孩子们上学是免费的吗?”

    “是啊,要花钱咱这里的娃儿就上不起了,在真定办学的郑玄,原来是个大官,学问大、人也好,免费给娃儿们授业啊。”

    “哦,免费讲学,那一定是好人。”五木对郑玄这个名字感觉很陌生,只能敷衍着回应。

    第五爷年岁大了,又在河边指挥了一天,喝了几碗酒,便倚靠着树干打起了瞌睡。

    后生们依旧喝得热闹。

    小六子凑到五木身边,端着酒碗道:“邓大哥,我小六子不会讲话,谢谢您救我,我敬您一碗。”

    “不要客气啊,举手之劳啊。”五木喝了酒,指指老丈问道:“哎,六子,老大爷说他姓什么‘diwu’,我怎么没听过这姓。”

    小六子扑哧一声乐了,低声说:“五爷他又吹牛了,他也姓赵。”

    “哦,那他怎么不让我喊他‘五爷’?”

    “五爷在咱村里辈份最高,是个好人,他尊敬有学问的人,自己没条件学习,就整天监督各家的孩子们学习,也不知啥时候,他突然说他是‘第五元’先生的后人,就让人都喊他‘第五’爷。”

    “第五元?”五木更迷糊了,这会是个人名?“第五?这是哪两个字?”

    小六子挠挠头道:“就是第一二三四五的‘第’,第一二三四五的‘五’吧”

    “还有姓这个的?”五木怀疑这是不是从日本传出来的姓氏。

    “有啊,据说在真定办学的郑玄郑先生就是那‘第五元’先生的弟子呢。”

    “哦、哦”五木心道,等回家,一定上网查查这个姓,又问道:“六子你好大力气啊,身手也敏捷,你叫啥,在家排行第六?”

    “不是,我是家里独子,老辈人说独子不好养活,爹妈就给我起了这个小名,我姓赵,大名叫云。”

    “哦,赵,赵云,啊?!”五木大吃一惊,“那、那你的字叫什么?”

    “子龙。”

    “赵、赵云?赵、赵子龙?”五木看着眼前憨厚得有些傻傻的小伙子,实在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和眼睛,这就是传说中的叱咤风云、威风八面、常胜将军赵云?

    赵云拽了拽目光呆滞的五木的胳膊,慢条斯理道:“邓大哥,我有一事相求。”

    “你说”五木依然迷瞪着。

    “你救了我命,我想和你拜个兄弟。”

    “哦、哦,什么?啊?!好、好、好啊!”五木喜出望外,哈哈,赵云竟然上赶子(方言:主动)和我拜把子!

    赵云见五木答应得痛快,也是十分高兴,立刻找来香烛,两人便在院里磕头拜了兄弟。

    五木二十四,赵云二十三,赵云又给五木磕头喊了“哥哥”。

    五木心里美,哈哈,我和赵云拜了把子,我还是大哥!

    两人行过礼,一旁始终肃穆地观礼的后生们开始起哄、叫好。

    赵云又喃喃地道:“大哥,小弟还有个请求。”

    “你说你说。”

    “大哥能不能教我们游水啊?咱村的后生都不会游水,大家都羡慕你水性好。”

    “啊,好说好说。”

    听五木爽快地答应了,众后生一片欢呼。

    突然,五木意识到一个问题:这赵云不会游泳?三国演义里赵云可是擅长水战的啊,那些三国游戏里,赵云也是水陆空全能的将才啊,啊?!这赵云不会是个同名同姓的“赝品”吧?

    五木一把拽过赵云,急切地问道:“老弟,你、你会武术不?”

    “武术?”赵云一脸茫然。

    “啊?!那你会打架不?”

    “没、没打过”

    啊?!完了。五木有一种上当受骗的感觉,这三国太特么坑人了

    “大哥,咱们喝酒啊。”众后生纷纷上来向五木敬酒。

    五木醉了。

    五木睁开眼,天已经亮了,五木发现自己躺在一个干净的榻上,阳光射在脸上,刺得五木眼晕,头一阵阵疼,宿醉后的难受。

    五木挣扎起来,想找口水喝。

    院子里传来一阵低沉的呼喝之声。

    五木晃悠到门口,只见赵云手拿着一根木棍,在院里比划着。与其说是在练武,倒不如说是在健身。

    赵云动作缓慢,比划着一些稀奇古怪的姿势。

    突然,他双手持棍向立在墙边的一块厚厚的木板刺去,“噗”木棍竟然穿透木板,拔出棍子,木板上留下一个圆圆的小洞。

    “啊?!”五木惊叹。

    “大哥您起来了。”赵云回过头问候道。

    “啊、啊”五木含糊地回应着,走到木板前,手摸着小洞,这才发现木板上有好多这样的小洞。

    五木问道:“你昨晚说你不会打架啊?”

    “是啊,我没打过架,第五爷不许我们随便打架。”

    五木使劲揉着太阳穴,突然想明白了,他一把攥住赵云的胳膊:“你会打架,但你没打过,是不?”

    赵云愣愣地道:“是吧这、这算是打架吗?”

    五木兴奋起来,在地上抓起一个棍子,喊道:“来、来,咱们打一架。”也不待赵云同意,抡起棍子便向赵云砸去

    “大哥”

    “噌”

    “唉呦”

    五木没弄明白自己的棍子怎么就脱手飞了,赵云的棍子却戳在自己的肩头。

    “大哥,你没事吧?”赵云扔了棍子,上前询问。

    “唉呦”五木呲牙咧嘴,扭头看自己肩头,好在没有被戳出小洞。

    “你这不是会打架嘛,唉呦没事、没事,你会打架,我就放心了,唉呦”五木捂着肩膀,踉跄地回到屋里,把自己扔到榻上。

    赵云楞在原地,喃喃道:“大哥好生奇怪,这就叫打架?咱村后生都会啊”

    “唉呦”五木呻吟着,痛并快乐着

    还记得莽撞少年天真又无邪

    站在十字路口等明天

    理想与现实碰面轻狂的誓言

    总会等到幸福的请柬

    现在我慢慢长大了

    也会痛并快乐着

第63章 教授 竞争上岗() 
蒯越回来了!

    刘表招呼襄阳名流、大小官员全体去城外迎接。

    蒯越没有吹牛,单人匹马深入虎穴,与山贼张虎、陈生谈判,竟然真的说服两人率众山贼来降。

    襄阳城里大排筵宴,一片歌舞升平。

    宗族势力解决了,山贼问题解决了,整合了几股势力,再广招兵马,荆州地广人稠,粮食供给不成问题,荆州已成为一方重镇。

    内患解决,下面便是外忧了。

    刘表召集众人研讨荆州下一步的发展规划。

    蒯良分析道:

    荆州西接益州。益州牧刘焉刚刚平定本郡,当了有实无名的土皇帝,刘焉没啥大志向,西边不必多虑。

    荆州西北是古雍州(此时,还未设立后来的雍州,我们为方便,依旧称‘雍州’),也就是董卓控制的关中及西北。荆州与雍州间有秦岭阻断,且董卓忙于应付关外诸侯,无暇顾及荆州,也不需防备。

    倒是东部和东南对荆州构成直接威胁,这两处都归虎贲中郎将袁术节制,东南更是江东猛虎孙坚的地盘,孙坚始终觊觎荆州,前番连杀王睿、张咨已暴露霸占荆州的企图。

    而那袁术,对孙坚假借他的名义杀死张咨之事却充耳不闻,又曾百般阻挠朝廷钦命的“刘高官”赴任,狼子野心也可见一斑。

    蒯越十分赞同兄长的分析,补充道:

    要站稳荆州,必须解决东、南隐患,当下,袁术、袁绍的袁家势大,不宜与之撕破脸皮。那袁术与孙坚貌合神离,孙坚参加盟军讨伐董卓之战中,出尽风头,补充了大量士兵军马,粮饷也赚得钵满盆满,大有取袁术而代之之势,我们荆州当充分利用孙袁之间的矛盾。

    刘表总结:非常有理。

    信使纷纷来报:“车骑将军祁乡侯领渤海太守袁绍文书到!”“虎贲中郎将南阳太守袁术文书到!”“朝廷公文到!”

    袁绍密信刘表:孙坚私匿玉玺,有不臣之心,希望刘表自荆州出兵,劫杀孙坚,夺回玉玺。

    袁术文书:盛赞刘表安定荆州,于国、于民有功,此番不计前嫌,袁术上表朝廷,因原豫章太守病逝,特保举刘表手下诸葛玄为豫章太守。

    朝廷公文:豫章太守病逝,已委任朱皓为新任豫章太守。

    刘表大喜,二袁果然有讨好自己之意,这样,就有了声讨孙坚的把柄,师出有名了,只是这豫章太守难办,豫章(今南昌)路途遥远,难以快速调运兵马抢占。

    东汉王朝,走到此时,已经空虚得只剩下一个名号,再无王朝的威严,皇帝、朝廷的权力已被架空,地方官职一旦出现空缺,各方各地均一拥而上,朝廷自然会委任,上一级的官员也会委任,甚至下一级的官员干脆自己先去占了,然后再要求上面委任,大有“名额有限、先到先得”的意思,“抢官”讲究腿快,但能不能坐稳,就要看你有没有实力了。

    诸葛玄一拍胸脯:“我即刻出发。”充满“向刘高官学习”、孤身单骑占豫章的气魄。

    刘表道:“好,鼎谊(诸葛玄字)速去,我立刻令南郡分军马助你。”

    教授道:“我陪诸葛先生同往。”

    明儿暂留襄阳,由庞德公、司马徽等照料,诸葛玄和教授乘一艘快船,直奔豫章。

    在船上,教授听诸葛玄分析道:“豫章地处鄱阳湖与长江交汇之处,北可控九江、柴桑,东西可分断孙坚的长沙与其老家富春(浙江一带)的联络,地理位置重要。”

    教授提醒道:“正因为重要,各方势力必然会拼力争夺,此去必然有诸多困难,还是要多加小心。”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看看我们是否应天命吧。”

    这一路都是顺流而下,十分便捷,诸葛玄果然第一个“撞线”到了豫章,印绶兵马都在等待着先到的主人。

    简单部署下豫章的工作,给几百人的军队进行下思想教育、洗洗脑。

    有人来报:“朝廷委派的朱皓也来上任了。”

    诸葛玄并不在意:他来就来呗,告诉他,他来晚了,吃饭喝酒可以,我请!上任?不行,没位置了。

    “但朱皓是带着兵来的,他从扬州太守刘繇那借了三千兵来上任了”

    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