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组团游三国-第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哈哈哈”太史慈朗声大笑,“邓兄好风趣啊,唤我‘子义’就是了。”

    “哦,子义哥。”五木尴尬地笑着,暗骂自己无知,竟连太史慈的字都弄不明白。

    “邓兄因何昏于路上啊?”

    五木简单向太史慈讲了自己的经历,自然抹去那些与公孙度有关的事情,只说自己在辽东为人所害,不得已才连夜逃出,人困马乏,昏倒在路上。

    “哦?哈哈,看来,我与邓兄确是有缘啊,只不过,你是避祸逃离辽东,我是避祸逃去辽东。”

    “哦?子义兄还要避祸?”

    “哈哈,我怎么不要避祸?我得罪的是官家。不说了,咱们都是落难之人,喝酒吧。”

    太史慈去马上取来酒葫芦,那农人捧来些干瘪的花生,拿来两个陶碗,五木和太史慈畅快地喝起酒来。(注:太史慈原是郡城小吏,因郡官与州官有纠纷,太史慈奉郡官之命办差,却得罪了州官,是以避祸辽东。)

    五木搞不清楚太史慈啥时候会投靠孙策(其实是被抓了归降),便试探着问道:“子义兄以后作何打算啊?”

    “我也没什么打算,先避避风头,过段还得回家,家里还有老娘呢。”

    “哦,子义兄不愧是咱乡亲,咱乡亲人最撇不下的便是咱老娘。”

    “就是嘛,来,喝酒!”

    山东人最讲亲情,也最豪爽,两个人喝得痛快。

    鸡炖好了,太史慈又拿了钱让那农人小哥去附近再打些酒来。

    五木一天多没怎么吃东西,几碗酒下肚,已经有些微微醉了。

    “子义兄,你怎么不去投奔孙策啊?”

    “孙策?哪个孙策?”

    “就是江东小霸王孙策啊?”

    “小霸王?哦,你说的是乌程侯孙坚的儿子吧?我为何要去投他?小霸王?嘿嘿,好霸气的名头啊,以后倒要去会会他。”

    “你不投靠他,也该去投靠刘皇叔啊?”

    “刘皇叔?邓兄你是不是醉了?”太史慈被五木弄得有点懵。

    “刘备刘玄德啊,他以后可是大英雄!”

    “刘玄德?”太史慈不齿地“哧”了一声,“他算哪门子皇亲国戚?还敢妄称皇叔?”

    “刘玄德现在不行,以后可厉害着呢!”

    “我看未必,我见过刘玄德手下那个‘神棍将军’,就是打败吕布那个家伙,哼,只会些花架子,也不知那吕奉先怎么会着了他的道。”

    “哪个‘神棍将军’?”五木怎么也想不起来三国里还有这么一号人物。

    “我也不知他叫什么,只听人们喊他‘神棍将军’,徒有其名。”

    屋外一阵吵闹之声。

    太史慈抓起手边的长弓和箭囊窜出房去,五木也赶紧爬起来,跟了出去。

    柴院门口,六七个辽东骑兵正指着院内五木和太史慈的马叫嚷,那农人小哥扯着一个头领的马缰苦苦哀求。

    “嗨!”太史慈大喊了一声。

    那头领正要拨开农人小哥的撕扯,听太史慈喊叫,吃了一惊,一拽马缰,那马前蹄暴起,正踢在农人小哥的头上,那小哥头颅崩开,扑倒在地,挣扎一下,便一动不动了。

    “尔竟杀无辜!”太史慈虎目圆睁,太阳穴上青筋暴跳。

    那头领显然也未料到竟闹出人命,刚待分辨几句,却见五木从房里跑出,指着五木大叫:“果然在此!”一挥手中大刀,高叫,“辽东侯手下办差,不得阻挡!”

    几名士兵跳下马提戈便向院里扑来。

    太史慈弯弓搭箭高叫:“且慢!上前一步者,死!”

    几名士兵吓楞在原地。

    太史慈大喊:“尔等办差,缘何乱杀无辜?”

    那头领盯着太史慈道:“汝何人?安敢阻拦?”

    “某东莱太史慈是也!”说话间,太史慈忙侧头,一只箭擦脸而过。

    太史慈抬手射出一箭。

    “啊?!”躲在那头领身后,拿着弓箭偷袭的一名士兵中箭落马。

    “啊?!杀!”头领大惊。

    进院的几名士兵一拥而上。

    太史慈侧身让过一支矛,用弓磕开一把戈,反手掏出一支箭,刺进冲到面前士兵的眼窝,拔出箭,搭上弓,再中一名刚刚冲进院的士兵。侧向一跃到了马的旁边,摘下两只短戟,双手一错,“唰”地一转,身旁两名士兵已然毙命。

    那头领眼见不好,拨马就跑,太史慈不慌不忙,挂好短戟,掏出箭,轻舒猿臂,一箭正中那头领后心。

    五木早已吓得双腿发软,扶着门框,堪堪站稳。

    见太史慈顷刻间便连杀几人,更是惊得目瞪口呆。

    太史慈蹲到那农人小哥身旁,见人已气绝,便喊五木过来帮忙。

    连喊了几声,五木才有反应,哆哆嗦嗦蹭了过来。

    “唉,这小哥人不错的,你帮忙埋了吧。”太史慈扔给五木一个木耜(木制铁锹),自己把那些士兵尸首一一拖进茅草房里。

    五木依旧站在那里哆嗦,太史慈走过来拾起木耜,讥讽道:“邓兄不愧是读书人啊!”

    五木喃喃道:“这些人是来抓我的”

    “我管他何人,乱杀无辜就是该杀,你不见,那一箭便是想要了我的性命。”说着,已在院内松软的田土里掘出一个浅浅的小坑,将农人小哥尸首拖了进去。

    “他毕竟也是你的救命恩人,给他填些土吧。”

    五木接过木耜,含泪将农人小哥掩埋。

    太史慈牵出两人的坐骑,点了一把火扔进茅屋。

    火熊熊燃起。

    五木从惊恐中挣脱出来,噗通跪倒在太史慈脚下:“多谢子义兄救命之恩。”

    “快起来,不必这般客套。”太史慈拉起五木。

    “我连累了子义兄,你原本要去辽东避祸,这下”

    “欸,我去辽东,也不是投靠那公孙度,不碍的。邓公子你有何打算啊?”

    “我我也不知,先逃离辽东再说吧”

第57章 王队 长安之约() 
辞别了荀攸荀彧和郭嘉,王队赶往长安。

    听了郭嘉的一番分析,王队心里更加有把握,只是如何具体实施,如何筹划“阴谋诡计”,王队觉得自己还要费些思量。

    经过这段日子,长安城外已经不似先前那般混乱了。

    朝廷开始派人安置洛阳来的民众,如果不闻不问,单单把百万民众扔在城外,那董卓无疑是给自己掘坟。

    把人驱赶来长安,便是要分派给贵族、大地主们,以增加长安地区的劳动力,提高gdp。

    给百万人安排工作,不是件容易事。

    长安城外虽有了秩序,但仍然是人山人海。

    长安城各处城门,均有大队士兵把守,出来容易,进去难。这些难民若涌进长安城内,不知会是什么后果。

    王队掏出几块叠得整整齐齐的白绢,有耿浩版地图、有画“正”字记录穿越以来的时间表、还有的记载着其它重要事项。

    王队不是个聪明人,但却是一个认真的人、一个执着的人,军旅生涯和探险生涯,让他养成良好的习惯,每件事都做得有条有理。

    王队看着白绢上记载的事项,上面有与江波儿约定见面时间,今天刚好是约定的日子。

    江波儿到底是个什么人?当时,事出紧急,王队没有更好的选择,只能委托江波儿去洛阳帮忙张贴那召集队友的告示,不知他完成了没有,也不知这江波儿是否可靠。

    王队心念一动,把头上的斗笠拉得低些,向约定的北面的“厨城门”走去。

    到了城门附近,王队并不急着去找江波儿,而是找个不显眼的地方,坐了下来,仔细地观瞧。

    城门附近,人来人往,想在人群中搜寻一个人实在是太难了。

    好在王队有足够的耐心,还有一双好眼神。

    终于,看到了圪蹴在一个小土堆上的江波儿,江波儿拿着一小块干粮往嘴里塞着,眼睛不停地四下里踅摸。

    王队就这样静静地看着江波儿。

    天快黑了,江波儿焦急地站起、蹲下、再站起,四下张望

    天黑了,江波儿失望地离开小土堆,王队远远跟着江波儿,江波儿找了一避风处和衣躺下。

    王队暗暗点点头,他对江波儿不了解,若要他以后跟着自己做事,还是先谨慎地考察考察才好,毕竟,自己的对手是董卓。

    这样连续观察了三天,江波儿每天都早早来到那土堆上等候,虽然显得很焦急,但却始终守在那里。

    嗯,是一个守信的人。

    王队向江波儿走去。

    终于等来了王队,江波儿很兴奋,赶紧爬起来要给王队行礼,王队低声制止了他,王队一副难民打扮,在这人来人往之处,他不想引人注意。

    “以后不要多礼,以免引人注意。”

    “嗯,明白了。我已经按恩人的吩咐,办完了洛阳的事情。”

    王队听江波儿介绍了洛阳的情况,点点头道:“辛苦你了。我要去长安城里办事,三天后,我们还在这里见面。这些钱给你,你在城外转转,看能不能给咱们找个住处。”

    “这么多钱啊?用不了吧。”

    “你先拿着,用不了便先存好。”王队故意给了江波儿很多钱,他还想看看江波儿是否能抵制住金钱的诱惑。

    和江波儿分手,王队找到无人处,换上一身整洁的衣服,要进长安,难民打扮可是进不去城门的。

    王允现在已是位列三公的“司徒”,府邸很容易打听到。

    王队买了些点心,对看门人讲是管家的亲戚,来看望老管家。

    老管家见是王队,微微一愣,便热情地招呼王队进去。

    王允见到王队,十分欢喜。

    王队简要地向王允讲了王黑儿的近况,王允忍不住流下泪。

    “太公抽时间去看看黑儿吧。”

    王允沉思了一会,摇摇头:“暂且不去了,免得引起怀疑。”

    “也好,太公尽可放心,何时方便,晚辈再引太公前去。”

    “好,贤侄现在还没有落脚之处吧?来家里住吧。”

    “不了,太公,府上难免有董卓耳目,我怕引起怀疑。”

    “嗯,也是啊,唉!”王允叹口气,“那贤侄下一步做何打算?”

    “下一步,我要对付那董卓!”

    望着王队坚毅的目光,王允问道:“董卓势大,不知贤侄怎样打算?”

    “他势力再大,终究是违背天理、不得人心,我已然有所考虑。”

    王允还是担心:“董卓经历洛阳一败,已然更加小心,不知贤侄待要如何,你不会是要”

    王队微微一笑,明白王允担心什么,说道:“太公放心,贤侄不会鲁莽行事,更不会去行刺那董卓。董卓集团祸国殃民,单单刺杀一个董卓,解决不了问题,只能引起天下大乱。”

    “哦,贤侄能如此思量,以国家为重,老夫甚是欣慰。”

    “晚辈认为,只有从董卓集团内部下手,逐步离间、瓦解他们,才能彻底消灭他们,匡扶汉室江山。我已有所考虑,只是还需细细筹划。”

    “如此最好,对付董卓,万不可操之过急,需要老夫做什么,贤侄尽管开口,老夫当鼎力相助。”

    王队深施一礼:“有太公此言,晚辈便放心了,还真有几件事情需要太公帮忙。”

    “直说无妨。”

    “晚辈无有户籍,在长安城内有诸多不便,请太公帮忙。”

    “此事容易,老夫忝任司徒,管理民部,现今,民部正在办理洛阳西迁百姓纳籍入册之事,我吩咐属下曹官即可。”

    “太公,晚辈还想在东市弄一处小门面,做些生意,便于了解城内动态,也方便和太公联络。”

    “哦,这也不难,东市巨贾万氏与咱王氏世代通好,其祖上获罪,是老夫出面搭救,我派人去打个招呼,让万氏帮忙安排便是。”

    “太好了。最后还有一事,晚辈想深入了解董卓主要党羽的背景,知彼知己方能百战不殆。”

    “嗯,贤侄如此细致,大事可成也!我会将所有讯息笔录下来,过几日,你来取吧。”

    当晚,王队留宿司徒府内。

    第二天,王队随着老管家找到富商万家。

    万氏见是王司徒亲眷,甚是热情,询问王队要做什么生意,王队如实说自己还没有成熟的考虑。

    万氏思忖片刻道:“万某在东市有一贩卖屐履的铺面,生意尚好,掌柜之人已年迈,正愁无合适之人打理,不知王兄肯否屈就?”

    “王某愚笨,求之不得。”

    万氏引王队看了铺面。

    长安城四面共设九门,城内主要街路三横三纵。

    东市向东是宣平门,向北是洛成门。

    铺面处于两个城门延伸进来的尚冠后街与杜门大道的交口处,是东市东口,位置极好。

    前面是店铺,后面是居所,正合王队心意。

    三国时代,贩卖屐履大多是“小摊贩”(比如刘备),像万氏鞋铺这样的店铺很少,基本算是“精品屋”吧,铺内各式舄、屦、屐、履齐全。(舄:音“系”,祭祀用鞋;屦:音“句”,便服配鞋;屐:外出穿着;履:上朝穿着)

    店铺只有一个老迈的掌柜和一个名叫“万福儿”的小伙计。

    万氏嘱咐老掌柜向王队交待清楚铺内帐目货物。

    王队希望留下万福儿帮助自己打理铺子,万氏欣然同意,又给王队留下一大笔银钱用于店铺日常花销费用。

    王队千番感谢,送走了万氏。

    看看铺面,看看往来的人群,王队微微笑了笑:呵呵,我在三国的买卖这就开张了啊。

    嘱咐万福儿照料铺面,王队在周围随便逛逛,繁华的尚冠后街,路人摩肩接踵,各色生意买卖热闹,若不是见过百万洛阳难民逃难的景象,王队恐怕会把这里当作一个太平盛世。

    闹市角落处,一个老匠人在扎糊灯笼,王队走近了静静欣赏。

    看了一会,王队心念一动:我何不做个灯笼挂在店铺门口。

    蹲下来,和老匠人攀谈起来,说了自己的需求,付了钱,约定了取货日期,王队站起身,看着身边往来的人群,王队想起史记中的一段话: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更多的,便记不起了,王队心道:也许该找本史记好好读一读了。

第58章 耿浩 西行漫记() 
埃德加…斯诺和斯文…赫定是耿浩比较佩服的两个人。

    前者因采访抗战时的延安,写下了西行漫记(又名“红星照耀中国”)而出名;赫定比斯诺大四十岁,在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赫定多次赴亚洲探险,还曾深入考察了中国西部,写下了著名的亚洲腹地旅行记。

    斯诺因深入了解了“红色中国”,支持抗战、同情共产党,而被新中国视为朋友,在西方则被“麦卡锡主义”所迫害。

    而赫定恰恰相反,属于早期的旅行探险家,在东方一度被视为西方“殖民掠夺”的探路人,在西方,赫定却是受人尊重的英雄。

    耿浩没有政治信仰,敬佩的两个人属于完全不同的类型。

    耿浩敬佩他们,和任何意识形态都没有关系,耿浩甚至没认真读过两个人的作品,他只是敬佩他们的冒险精神、羡慕他们的经历。

    耿浩从洛阳,一路向西赶赴长安,他觉得自己非常像斯诺,也像赫定。

    自从到了三国,耿浩大多数时间都呆在孙坚的军营中,这次才是真正意义的“游”三国。

    耿浩一直感觉自己就是一条被困在高楼公寓中的宠物狗,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