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年东汉光武帝刘秀自南阳起兵,而策源地便在新野。
当年王莽废掉西汉最后一位皇帝,自己登上皇位,建立“新朝”。天下群雄并起,讨伐王莽。最终获得胜利的,是建立了东汉王朝的光武帝刘秀。
而助刘秀夺取政权,功劳最大的有二十八人,这便是被后人称颂的“云台二十八”将。其中,在评书、演义中,为大家所熟知的有岑彭、马武、铫期、杜茂。其中新野人岑彭名列云台二十八将第六位,远远高于其余三个伙伴。(铫期十二位、马武十五位、杜茂二十位)
而云台二十八将之首,也是新野人,那便是邓禹。邓禹被刘秀任命为东汉第一任宰相,是朝廷中唯一一位上朝时可以不跪拜皇帝的大臣。邓禹本人清正廉洁,教子有方,是少有的得到善终的开国元勋。
新野不仅出名将,还盛产皇后。
邓禹的孙女和曾孙女先后被立为皇后。而新野皇后之中最有名的,甚至是古代史上最有名的皇后,就是光武帝刘秀的皇后——阴丽华,阴皇后集美貌贤德于一身,因此刘秀当年才会发出“娶妻当得阴丽华”这样的誓言。
新野有良田沃土,出皇后、产名将,新野还有一个特色文化——新野猴戏。
而猴戏的创始人,据闹心考证,便是五木五先生,哦,不,是邓先生。(囧)
其实,咱们的五木先生也不愿意充当这个角色,唉,生活所迫啊
五木在新野郊外山谷中引火取暖,却不料引发了一场大火,将几乎将整条山谷烧尽。
五木吓得不轻,生怕被逮了去治罪。当五木缓过神来,才发现当时只顾逃命,随身的包裹却忘记拿了。包裹里除了衣服还有他和小猴子充当口粮的丹丸,定然是在熊熊大火中化为灰烬了。
没了口粮,五木只剩下穿在身上的衣服,而这身衣服在着火逃命的过程中,也被刮得一条一条,呃,就像拉丁天后夏奇拉在南非世界杯上献唱时穿的草裙差不多
五木着实上火了。饿肚子还好说,起码小猴子可以摘点野果充饥,可穿着这身破烂衣服,实在是不好意思去见诸葛亮啊。
五木现在绝对是灰头土脸,头上满是草杆枯叶,脸是大火洗礼过的熏黑。
打怪升级的大棒子也丢了,五木垂头丧气地往前走着,肩上趴着同样垂头丧气的小猴子。一抬头,已经到了新野城下。
城门外玩耍的孩子们见到五木,仿佛看见了那个“来自星星的你”,拍着手,跳着脚围在五木周围。
五木心情不好,咧嘴呲牙,冲着孩子们做凶狠状,挥拳踢腿,轰跑尾随的孩子。孩子们嬉笑着跑开,旋即又围拢过来。
五木加快脚步,想进新野城,却被守卫在城门口的荆州军士拦了下来。军士显然不愿意搭理五木这个乞丐,只是喝令五木不准进城。五木还想辩解,说明自己不是讨饭的,但军士如何能听、如何肯信,面露凶相,挥舞起兵刃,五木只好悻悻逃离城门。
衣不遮体、食不果腹,进不了城,这一路上设计好的计划都成了泡影,五木真想大哭一场。也许是眼泪在山上流尽了,五木使劲抽动鼻子,可就是挤不出一滴眼泪。
颓废地跌坐在墙根下,孩子们立刻围拢过来。
“他肩膀上的孩子怎那么小?”有小孩子问。
“那才不是孩子,明明是猫!”有学问大的孩子解释道。
“不是猫,我见过猫,不是这样的,这个叫、叫猫人”又有见识更广的孩子教训着其他孩子。
“咦,这不是猿猴吗?”终于有个孩子说得比较靠谱了。
想来这里没有猴子山魈之类的动物,这群孩子竟然没人认识小猴子这个“山鬼”。
轰又轰不走,吓跑了还会回来,五木只得不搭理这群孩子,任由他们围观。但是,五木却不喜欢他们品评小猴子。
五木把小猴抱在怀里,避免它受到惊吓。
小猴子头一次见到这么多人,开始时有些紧张不安,渐渐地,小猴子发现这些比自己大不了多少的“小人儿”并不可怕,相反倒很好玩,甚至比五木还好玩。(五木要是知道了小猴子的心里活动,一准伤心难过)
五木怀里的小猴子逐渐不安分起来,围观的孩子们也愈发对小猴子感兴趣。
小猴子紧盯着一个孩子手中的饼子,那孩子好像看出了小猴子的心事,犹豫一下,掰下一小块饼子,递了过去。小猴子飞快地抢了过来,那孩子吓了一跳,噗通坐到地上。边上的孩子哈哈大笑起来。
小猴子得到了饼子,并不肯吃独食,而是抬头望着五木。
“你自己吃吧,我不饿。”五木无精打采地说道,又嘱咐小猴子,“人家对你好,你还没谢谢人家。”
在山上,五木教过小猴子这套把戏,小猴子像模像样地对那个孩子作了个揖。
“啊”
“它会作揖”
“它听得懂啊”
围观的孩子们惊呼声一片。
有几个胆大的孩子凑近些,做出各种鬼脸,挑逗着小猴子,小猴子觉得这个游戏好玩,不停地学着孩子们的样子
“快来,快来!就在这。”有的孩子跑回家去,牵来了家中的大人,大人们想必也没出过远门,即使听说过猿猴,也未必见过。
越来越多的人围拢过来,啧啧称奇。
小猴子就像个天生的演员,迈出了最初羞涩的一步,就啥都不在乎了,兴奋得上蹿下跳、吱吱怪叫,简直成了“人来疯”。
围观的人不断把各种食物扔进来,小猴子挑拣着喜欢的东西,全都收下,而不感兴趣的,都不客气地丢了回去。
“它还挑肥拣瘦呢!”人们更加好奇,“不知道它要钱不?”
有人扔进一枚钱。
五铢钱在地上叮咚作响,显然吸引了小猴子的注意,小猴子窜跳过去,捡起来,皱着眉头将钱放到嘴里研究,终于研究明白了——这东西没法吃。
“这是钱,傻瓜”五木教育着小猴子。
小猴子急忙跳到五木身旁,把钱递了过去,看五木怎么吃。
“这东西不能吃,但能买吃的”五木嘟囔着。
看热闹的人不明就里,有人嚷道:“它还认识钱!”
“叮咚、叮咚”
又有人把钱扔了进来
五木眼前一亮,向小猴子使了个眼色,小猴子麻利地窜过去,把钱一一捡拾起来,又统统交给五木。
“哇,不可思议啊!”人群中阵阵惊呼。
五木眼珠一转,一把抱起小猴子,向围观的人行了一礼,恬不知耻地喊道:“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今天俺们这是预演,改天再来给大家表演更精彩的节目”
“啊?怎么走了啊”
“咦,可惜啊”
“哎,啥时候还来啊?”
五木又施了一圈礼,喊道:“后天午时,还在这里,不见不散。”说罢,抱着小猴子挤出人群,
小猴子耍得正兴高采烈,却被五木抱走了,心有不甘,吱哇乱叫着,向着它的粉丝们挥舞着爪子。
五木不管这些,匆匆跑了,身后留下一片惋惜之声
第251章 五木 他们仨都在()
不要小瞧五木。
五木是什么人?大买卖人家的公子,浑身上下,浑身上下都是做生意的细胞。
五木为啥要匆匆离开?这才是五木的高明之处,此所谓欲擒故纵之法。
方才,虽然有人扔了几个钱,但那点钱只够换顿饭吃,五木需要更多的钱,够他换身衣服,够他吃上几顿饭的钱。
然后,小猴子毕竟没有经过训练,耍了几下,人民看着新鲜,才扔了几个钱,要是再表演下去,小猴子会的那一点把戏耍光了,观众就不会有兴趣了。
因此,在围观的人兴趣正浓时,五木赶紧收场,既能吊起观众胃口,也能趁这个时候,好好训练一下小猴子。
五木跑得远远的,再没有孩子们追随,才找个避风的土坡停下来。
“我得和你商量商量。”五木开始做小猴子的思想工作,毕竟众人看的是小猴子,而不是他五木。
小猴子显然还对五木强行拆散自己和自己的粉丝而不快,撅起原本就很突出的嘴巴,不爱搭理五木。
“你看你,怎么还生气了?这样可不好,时间长了,会得抑郁症,你知道不?”
小猴子依旧扭着头,怀念着刚刚过去的美好记忆。
“来来来,我陪你玩好不好?”五木双手抱头,在地上打了个滚。
小猴子不屑地瞥了五木一眼,没有动。
五木态度极好,并不着急,不停地给小猴子演示着,并故意露出破绽,滚得笨拙难看。
猴子毕竟是猴子,终于耐不住寂寞了,学着五木的样子,轻巧地在地上打了个滚,眼神里显露出:这样才对。
五木对小猴子挑起大拇指。
“哦,对了!”五木一拍脑门,掏出一块观众扔过来的食物,丢给小猴子。
受到表扬的小猴子立刻有了精神。
“瞧你那德行,这样你会吗?”五木曲着腿,挺着身子,在地上走了一圈。
小猴子早在山上就这样练习过,当然不甘示弱,学着五木的样子,走了一圈。又得到一块食物奖励
第三天午时,五木再次回到新野城下。
一群孩子,还有几个大人已经早早等候在那里。
“哈哈,广告效果不错嘛。”五木偷偷笑了。
“开演喽”五木拉着长腔,人们逐渐围拢过来。
今天的小猴子更加兴奋了,因为今天它有了行头:头上戴着树枝编成的头冠,身上披上从五木“草裙装”上扯下来的布条。小猴子兴奋异常,鼻子更加红了,蹦跳也更卖力了。
围观的人群里,称奇声、叫好声、嬉笑声不断。
“啊?!它还会要钱呢!”
小猴子手里捧着一个枝条编织的小筐,围着场子转着,不停地向人们鞠躬作揖
一枚枚五铢钱丢进了小猴子的筐里
五木蹲在避风的土坡下面,开心地数着钱。
小猴子也很开心,因为它觉得五木很傻,那么多好吃的,五木竟然全给了它,而只留下那些只能发出叮咚声音,但咬起来咯牙的奇怪东西。
“哈哈,够了、够了!”五木兴奋地叫道,“买件衣服还有富余啊。”
五木抓起小猴子,使劲亲了一下。小猴子为了保护手里的食物,只得半推半就,忍受了五木的强吻
找个店铺,赶制一件合体的衣服,趁着店家缝制衣服的时间,五木在店铺里简单清洗了身体。
换上新衣新鞋,弄块头巾往头上一扎,五木上下打量自己,虽说不上风流倜傥、英俊潇洒,起码也是整洁利索,一表人才了。
万事俱备了,只是带着小猴子去拜访诸葛亮实在不合适。
五木和店家商量,希望把小猴子寄养在这里。店家也看过小猴子的表演,当然满口答应,只是看着小猴子对自己并不友好,店家还是有些犹豫。
五木道:“没事,它很乖的,我和他商量商量就行了。”
小猴子还是脏兮兮的,满脸委屈,显然是因自己没有新衣服而不满。
五木蹲下来,开始开导小猴子:“我呢,要去拜会诸葛亮,诸葛亮你知道不?那可是绝对的高人,我带着你去,会被人家误认为是耍猴的,实在不合适,你就乖乖地在这里等我,好不好。”
小猴子一撇嘴:不好,我也要去。
五木怒了:“老实呆着!不许去!”
小猴子一呲牙,也露出一脸凶相:我就去!
五木拿小猴子没办法,还是店家有主意,给小猴子洗得干净利索,又用各色鲜艳的布条给小猴子缝制了花哨的新衣,小猴子终于高兴了。只顾穿着新衣臭美,再没功夫搭理五木。
“我走了啊,你在这乖乖地啊。”五木和小猴子打招呼告别。
小猴子抽空瞥了五木一眼:你爱干嘛干嘛去吧,我没空。
隆中就在新野西面的襄阳,五木一路打听着。找隆中容易,找诸葛亮就难了。
五木找了很多农家、路人打听,也没有人知道诸葛亮、诸葛孔明或者卧龙先生是谁。
五木没想到找个人还怎么费劲,正站着发愁,却见旁边一条路上走来一个老者。
老者径直走到五木面前,很热情地向五木打着招呼。
“哦,老丈请了。”五木心想年纪大的,也许知道的能多些,“晚辈想打听一下诸葛亮诸葛孔明,卧龙先生住在哪里?”五木不知道诸葛亮会用哪个称呼,故而每次找人打听,都把自己知道的诸葛亮的几个名号都报出来。
“哦,知道知道。”老者忙不迭地应着。
五木大喜。
老者指着一片树林道:“过了这里,向西,见了小桥再向南,就在那里住。”
五木大喜,连忙道谢,小跑着向树林方向而去。
“后生,慢些嘛,莫摔跤。”老者显然操心较多。
“知道了,谢谢老丈。”五木头也不回往前跑,却听到老丈在后面又喊了一句:“他们仨应该都在家,快些去吧”
五木正兴匆匆跑着,听到老者突然来了这么一句,差点一个跟头摔进路边沟里。
“三、三、三人?诸葛亮诸葛孔明和卧龙先生竟然是三、三、三个人?”五木呆呆地望着老者的背影,实在不知道是否该如何判断,这老汉不会是老糊涂了吧?抑或是根本就不知道诸葛亮是谁吧?
有心不去找,却又没有其它目标。
唉,算了,还是先去瞧瞧再说吧
第252章 五木 一顾茅庐()
五木将信将疑,按着老者指示的方向去找“诸葛亮诸葛孔明和卧龙先生”“他们仨”。
左转右拐,前面丛林掩映间,还现出一所小庄。
走近些,见小庄不大,竹木搭建,院子里东一堆柴草,西一堆稻壳,墙角还有耒耜犁锄,倒像是个标准的农家。
五木有些犹豫了,正踌躇着,听到后面有人喊“借过”。
五木赶紧闪到一旁,一个青年农夫,背着大捆的柴禾,从后面走了过来。农夫的衣裤刮了不少口子,沾了许多污泥,身体并不很健壮,背着柴禾显得很是吃力。
五木赶紧从后面搭把手,将柴禾捆用力向上托了一托。
这一托不打紧,年轻农夫再也控制不住重心。
“哎、哎、哎哟”农夫摔倒在泥泞当中,背上的柴禾散落,将农夫埋在下面
五木赶紧上前,废了好大劲,才把农夫弄了出来。
农夫胸前脸上全是稀泥,后背衣服被柴禾刮出大大小小的口子,还有丝丝血迹渗出。
“哎呀,实在抱歉啊”五木好心办错事,不住地道歉。
“汝欲何为?!”农夫抱怨着,气恼异常,又好似痛苦不堪。
“快看看伤到哪了?”五木讨好地在农夫身上摸索着,被农夫一把拨开。农夫看来并没有大伤,拾起柴刀,一瘸一拐,哼哼唧唧地进了前面的小庄子。
五木赶紧收拾起地上散落的柴禾,一次搬不了许多,五木只好一趟一趟往庄子里倒腾。
柴禾搬运完了,五木顾不得喘口气,挑起竹帘,进了屋子。
正堂内没人,五木喊道:“你伤得重不?”
“啊”里屋有人叫了一声。
五木挑开门帘进去。
“啊”里面的人大叫了一声。原来那农夫脱得赤条条,正在擦拭身子。
“抱歉抱歉”五木赶紧退了出来。
屋里人没好气的嘟囔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