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刘备复汉-第19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旁这些老家伙刚刚见王朗摸着那小手,一个个都醋意大发,朗的目光就像那饿狼盯着猎物一般,听到他这样问才将态度缓和下来。

    “爱卿有何话,就请问吧!”伏太后说道。

    王朗说道:“先帝与娘娘成婚日久,不见娘娘早接珠胎;偏偏陛下驾崩之后,娘娘却传喜讯。臣等不知当今天子可否当真是先帝之子?”

    乍闻此事,伏皇后脸色大变,霍然站起,手指王朗,怒声大骂:“大胆逆臣,汝竟敢污蔑当今圣上?来人,来人……”

    喊着,喊着,她竟然摔倒在凤榻之上……

    好半天,外面的卫士才跑进了,将王朗等人擒下。

    曹操的心腹手下程昱才缓缓走入,向太后伏氏请安:“臣等救驾来迟,让娘娘受惊了!臣这便将这些人押入牢中,交给光禄勋审问!”

    “好!这些逆臣竟敢污蔑当今圣上,决不可轻饶!”伏氏咬牙切齿的说道。

    “诺!”程昱答应一声,转身让侍卫押着众人离去。

    望着远去的众人,伏太后挥挥手让服侍自己的宫女和太监退下,独自躺在了榻上。

    此时的她内心中上下起伏,心神不宁。

    她暗自庆幸自己当时的果断。

    不然,程昱带走的可就不是这些大臣了!

    而是自己母子。

    她比谁都清楚,自己这个儿子的来历。

    她似乎有些期待每个月的那几天,这个黑黑的个子小小的老男人的到来。

    她从孝献皇帝身上从来没有感觉到那种快乐,却被这个老男人带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那种欢愉是发自内心的!真的,她从第一次便开始期待了!尤其是孝献皇帝在一旁时候,她竟然没有时间去想这是不应该发生的,而是情不自禁的开始欢愉的叫喊声……

    只是,这个老男人的心中太多的疑虑,甚至对他的亲生儿子也一样。

    自己一介女流,却不得不防着他随时的试探!

    不久,程昱带着王朗等人直接进了相府,而不是天牢。

    曹操早在府中等待多时。

    “如何?”

    “回禀丞相,一切无虞!”王朗回答道。接着,他便将以往经过讲述了一遍。

    曹操点点头,说道:“如此甚好!你等即日启程,前往汉中去见张鲁,便说孤不日将到!”

    程昱王朗等人赶紧应道:“诺!”

    “此番一切以仲德为主,汝等务必相佐,不得有误!”曹操又吩咐到。

    “诺!”

    然而,战争的天平严重的朝着刘备一方倾斜。

    曹操还在为收紧防御圈做着最后的打算。

    噩耗却又接踵而来!

    刘备大军再次突破了函谷关,直逼潼关。

    曹仁兵马从十万余众锐减到了五万之内,潼关的防御更加艰难!

    且说潼关城中,刚死里逃生的曹仁像一堆烂泥一样瘫坐在太师椅上,双眼无神的望着前方,脸上的神色难掩心中的慌乱。

    曾经的常胜将军,他如何也想不通,怎么一面对刘备军就如此不堪一击?夏侯元让的武力值那么高的人,怎么一碰到那个张飞就脆弱的难以撑过百合?更有哪个已经老的满头白发的老黄忠怎么还没有死?就算是不死,可人活七十古来稀,这老家伙竟然在六十多岁的时候还能够拉开那柄百担的强弓,射杀一百五十码外的活人?!

    这都邪了门了!

    还有那个庞统庞士元,哪里来的那么多的诡怪奇谋?半夜里的强攻,一水的火箭袭杀,接着便是重甲强攻!

    自己麾下这些士兵除非是可以不吃不喝的天兵天将,不然哪有不被累死的呢?

    哎!

    孟德呀孟德!

    咱们这样做真的对吗?

    他心中开始慌乱了起来!

    元让呢?

    妙才,妙才……

    这个时候,他忽然想起自己的两位战友,两位难兄难弟!

    同样也是曹操的族亲!

    夏侯惇与张飞一战,被张飞一矛刺伤。一路逃奔,夏侯惇都强忍着疼痛,直到进了潼关……一头栽倒了马下!幸亏有郎中在侧,及时将他救走。

    夏侯渊则在与黄忠一战中,险些被黄忠斩杀,幸亏被他的几个儿子联手就走。可是,黄忠还是在后面射了他一箭,虽然没有要了他的命,却也夺走了他半条命!

    一进入潼关,这两人都躺进了后院,在专门的郎中休息。

    这两位可不是一般的战友呀!

    曹仁不冷了一下脑袋,叹了口气,连甲胄都没有解,便起身朝着外面走去。

    他要去侯渊和夏侯惇两人。

    这个潼关能否守住?他心中一点把握都没有!不,切确的说是他心中充满了担忧!

    是故,他决定先将二人送走!

    他先来到了夏侯渊的房间。

    “妙才,郎中如何交代?”在床上的夏侯渊,曹仁问道。

    “郎中能说什么?”夏侯渊不经意的说着,忽然脸色一变,仁,“子孝,汝莫非以为某已受伤,在前线已经成为累赘,想将我送走不成?”

    “哎!妙才,刘玄德兵马时刻紧逼。刚刚信报传来,他们的先头部队距离潼关不过三十余里!这几日的交战你也,我们能有几分胜算?为兄不得不先将你们送到长安,还请贤弟见谅!”曹仁一副诚恳的样子说道。

    望着曹仁,夏侯渊自己也清楚现在这个形势,本以为曹仁辩解几句,自己再和他争一争便会留下了。哪知道,曹仁和自己一样,对对方的了解颇深,直言因由,使得自己再难争辩。想罢,他说道:“想必兄台尚未到元让房中,便由我去和他讲吧!你安排十几名骑兵送我二人吧!这几个子侄便交给你了!”

    闻听此言,曹仁脸色一变。

    他本意想让夏侯渊的几个儿子随同夏侯渊一同返回长安。然而,夏侯渊见自己势必要退回长安,便先行答应下来,顺势留下几个儿子跟随曹仁镇守潼关。

    如此一来,曹仁却又不好不答应。

    曹操麾下的两员智勇之将各自胜了一局,相互一笑。

    曹仁握住夏侯渊的手说道:“知我者,妙才也!”

    “懂我者,子孝也!”两人双手紧握,真情流露。

    在儿子们的服侍下,夏侯渊陪同曹仁一起去见夏侯惇。

    夏侯惇伤势比夏侯渊要重一些,伤在了左肋,失血过多,还没有醒来!

    上药的郎中还在一旁收拾家伙事,见曹仁和夏侯渊进来,赶忙上前见礼。

    “元让伤势如何?”

    “回禀都督,元让将军因失血过多,暂时昏迷!别无大碍!”

    “可否经受颠簸之苦?”

    “最好不要!至此战时,需多垫被褥,减轻颠簸!”

    “如此甚好!”

    让郎中离去,曹仁让夏侯惇的四个儿子迅速备好马车,护送着夏侯渊和夏侯惇两人返回长安。

    毕竟夏侯惇在昏迷中,曹仁又是大都督,使得夏侯惇的四个儿子不得不听。

    <;dd id=";foottips";>;<;/dd>;<;dd css=";tags";>;<;b>;tags:<;/b>;<;/dd>;

第328章 七子感伤守潼关,三小合力助张苞() 
第328章七子感伤守潼关,三小合力助张苞

    上回书中我们讲到了曹仁退回潼关,便寻了夏侯渊,商议着将受伤的夏侯渊和夏侯惇二人送回长安。

    夏侯渊深知曹仁的为人,先是答应了退到长安养伤,又让自己的几个儿子留在了曹仁身侧。

    当日,夏侯惇的四个儿子夏侯充(夏侯子兰)、夏侯楙(夏侯子林)、夏侯羽(夏侯子臧)、夏侯清(夏侯子江)带着一百名士兵,护送着两辆马车,缓缓离开了潼关,朝着长安而去。

    曹仁身边站着的是夏侯渊的几个儿子:长子夏侯衡(夏侯伯权)、三子夏侯称(夏侯叔权)、四子夏侯威(夏侯季权)、五子夏侯荣(夏侯幼权)。

    其实,夏侯渊麾下有七子。前文书中讲过,次子夏侯霸如今落到了刘备的麾下,常年住在张飞的府中,守护着妹妹夏侯氏。

    六子夏侯惠、七子夏侯和尚未成年,却少有才名,环宇远播!

    便是跟在曹仁身后的这四个儿子也不是一般人能够相比的!要不然,他们四人也不可能从黄忠的刀下救下夏侯渊!

    只是作为长子的夏侯衡,相对三位弟弟的记载却有些差池。

    三国通俗演义中有这样的记载:

    魏名将夏侯渊长子。娶了曹操之弟海阳哀侯的女儿,特别受恩赏宠信。后继承父亲夏侯渊的爵位,之后又转封为安宁亭侯。他死后,儿子夏侯绩继承,为虎贲中郎将,孙子夏侯褒也依序继承。

    而夏侯称,夏侯叔权呢?!

    三国通俗演义中的记载是这样的:

    夏侯渊第三子。儿时便好纠集伙伴,自任统帅,常以军旅战阵之事做游戏,违者以鞭笞之,众童莫敢违抗。夏侯渊使读《项羽传》及兵书,称不肯,认为”能则自为耳,安能学人?”年十六在田中见虎,骑马追赶,一箭射杀一虎。曹操为之欣慰。称与曹丕私交甚好,每临筵会则语惊四座。

    此子武艺非凡,常常与夏侯惇较武,凭一己之力可独战夏侯惇四子。

    此番救下父亲夏侯渊,他独自抵挡黄忠十余合。其武勇之力可见一斑!

    四子夏侯威,夏侯季权,武能提兵上马冲锋陷阵,文能撰笔安邦定国!

    这是曹操给这个年轻人的评价。

    三国通俗演义中的记载如下:

    夏侯渊第四子。夏侯威性格任侠,历荆、兖二州刺史,并与曹丕、曹植等相友善。其时泰山人羊祜,博学能属文,善谈论;夏侯威深异其才,乃以其兄夏侯霸之子嫁为羊祜妻,后羊祜果成一代名将。沛国朱建平善于相术,一次于曹丕宴会上谓夏侯威道:”你四十九岁时将位至州牧,然而亦当有危厄,此厄若得过,则你可年至七十,致位公辅。”

    后来夏侯威任兖州刺史,并在四十九岁时,于其年十二月上旬得疾;夏侯威念建平之言,自以为必死,于是预作遗令及送丧之备物,尽使完办。谁料其疾至同月下旬时忽尔转差,然后又渐平复。十二月三十日黄昏,夏侯威请郡中纪纲大吏延客设酒,并指建平之戒言也并非必准。然而夏侯威罢客之后,闭上双目疾病复动,于当晚夜半逝世。

    夏侯荣,三国志中有如此记载:

    荣,字幼权。幼聪慧,七岁能属文,诵书日千言,经目辄识之。文帝闻而请焉。宾客百馀人,人一奏刺,悉书其乡邑名氏,世所谓爵里刺也,客示之,一寓目,使之遍谈,不谬一人。帝深奇之。汉中之败,荣年十三,左右提之走,不肯,曰:‘君亲在难,焉所逃死!’乃奋剑而战,遂没阵。

    如今,夏侯荣已经年过十三了,算年纪也有十四五岁了!跟随父亲身边也有两三年了,他长得很早熟,身体已经长到了六尺余,枪法娴熟,兵书战策无一不精!

    日前救援父亲之时,他和三哥夏侯称一起冲锋在前,甚是勇敢。

    在他们身旁,则是曹仁的三个儿子:曹泰、曹楷、曹范。

    曹仁目送夏侯惇、夏侯渊两人的车队远去,回头对七人说道:“刘玄德大军不日将到,此关将是长安城的最后一道屏障了!”

    “我等誓与此关共存亡!”七人齐声,慷锵有力的应答道。

    “放肆!你等可知主公的期待?如此轻易的便想要丢掉性命不成?你等记好,若是敌军强攻,城破之时,便是你等撤退之机!本都督为你们殿后!”曹仁训斥着几个子侄,眼中却流露出一种难言的神色。

    “父亲!”“伯父!”

    几个年轻人从这位老将军的眼中看出了一种决绝的悲伤。

    曹仁摆摆手,叮嘱道:“你等记好了!主公的大业还需要你等去完成!”说完,一甩衣袖,朝着关下走去。

    这个时候,刘备的先锋兵马已经来到了城外。

    为首的正是骠骑大将军、武昌侯张飞张翼德的长子,刚刚晋升为骁骑将军的张苞张兴国。刘备西征以来,此子可谓是大显神通,屡立战功。若不是张飞一直在刘备面前进言,他的这个皇伯父章武大帝刘备怕是早就加封他成为杂号将军了!

    随同他一起的还是马良马季常。

    唯一不同之前的是,这一次随同他前来的还有张辽之子张虎、张郃之子张雄、高览之子高欢。

    这三人怎么跟来了?

    原来他们见张苞这先锋官屡次建功,心中羡慕,便一直央求自己的父亲向天子请求。奈何三位老将摄于张飞的虎威,只是约束自己的儿子。

    倒是张虎心中有主意,自己跑到张飞的营帐中,向张飞诉说心中之事。

    张飞本就性情直爽,见他愿意担任副先锋跟随张苞一同追赶曹仁,当即答应下来,带着他去见刘备。

    张雄和高欢则一直等在半路上,见张虎陪同着张飞朝着刘备的大帐走去,心中事情有戏,也都跟了上去。

    张飞见到两人,哈哈大笑,说道:“你二人也想同去?”

    “见过大将军,小子确实有此意!”张雄、高欢点头答应道。

    张飞拍拍二人的肩膀上,说道:“你等父亲可曾知晓?”

    “家父知晓。”

    “好吧!某先带你等去见陛下,可否顺了你等的意思,还要看陛下的安排!”

    “诺!”

    就这样,他们三人随同张飞去见了刘备。

    却见张辽三人已经侯在了刘备驾前,张飞哈哈一笑,先向刘备见过礼。

    张辽三人也给武昌侯张飞行礼完毕。

    三小才拜见刘备。

    刘备让三人平生,然后说道:“都把骠骑将军请来做说客,看来你三人真是闲跟着我们这些老家伙没有仗打呀!”

    “陛下!”三小见刘备如此打趣,吓得赶紧跪倒在地。

    “哟!看把你们吓得,起来吧!刚刚你们的父亲已经向朕禀明,朕尚需思考一番。不过,三弟你既然带他们前来,必是心中有了想法,不如说出来听听。”刘备话锋一转,问向张飞。

    “回陛下,臣弟以为曹仁已成强弩之末,苞儿和季常先锋兵马却难以一口吃掉。此三人虽然年纪轻轻,却各有专长!文远兄之子张虎善御nugong,乃是攻城拔寨不可或缺之人;隽乂兄之子张雄熟知地形,精于破坏,亦是攻城之良选;元才兄之子高欢善于攻城盾兵兵阵指挥,若是前去足以弥补苞儿攻城时的软肋。”张飞对三人的特长几乎了如指掌,使得三人的父亲和天子刘备皆眼睛一亮。

    听他讲完,刘备大喜,回头对张辽三人说道:“三位爱卿之意呢?”

    “请陛下恩准犬子出征!”三人异口同声说道。

    见三人同意,刘备点点头,吩咐道:“既然如此,朕准了!你三人同为副先锋,明日与苞儿一同出征!在调拨三千常备兵马和五千屯田兵到先锋营。”

    “诺!”

    ……

    就这样,张苞的先锋营扩充到了一万五千人,统军的将军也增加到了九位。若是加上马良,就十位了。

    早有信报来报:夏侯渊和夏侯惇已经被送往长安。潼关中只剩下曹仁了。

    张苞召集诸将商议攻城的事情。

    张苞问向马良:“我军只有一万五千人,强攻可有胜算?”

    “敌军初败,士气低迷,若是此时强攻,难免引起敌军拼死抵抗,反而对我军产生不良影响!”马良回答道。

    张虎刚刚与张雄去查看了潼关的地形,心中多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