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刘备复汉-第1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摩死了!

    王摩被敌人带入了口袋之中,死在了敌人的诡计之下!

    “果然如汝所料,他真的被敌军伏兵所害!”高干对身后的骁将郭援说道。

    郭援却对他讲道:“此山坳定有古怪。不然梁岐兵马怎么会只进不出?”

    乍闻此言,高干也是一愣,遂问向那些残兵。

    残兵当时哪里顾得这些,竟无人知晓!

    见问不出一二,郭援向高干建议道:“主公,他们面对敌军万箭相袭,能够逃得性命已是侥幸,哪里会顾及那梁岐?!依属下所见,当速速打开此隘口,进去查个究竟。”

    高干点点头,无不悲切的说道:“也好!王将军尸身尚在谷中,打开隘口,正好安葬王将军等人!”

    吩咐士兵上前清理巨石,高干留下都尉王倓在现场指挥,便带着兵马返回营寨。

    一个时辰后,王倓终于将堵在隘口的巨石清理完,带着士兵们冲进了山坳。一进山坳,他便被眼前的情景震惊了。

    虽然有所心理准备,他却是无论如何也没有想象到会有如此惨烈。

    三千余士兵横七竖的躺在地上,就像是刺猬一样被羽箭乱七糟的插在他们身上。王摩的死相更加惨烈,面朝下栽到在地上,后背上密密麻麻的插着不下于三十支羽箭,头盔滚落在一旁,一枚羽箭从他的后脖颈直穿咽喉而过,看样子是这支箭要了他的性命。一滩血迹在他身下蔓延,不过早已干涸了……

    指挥着手下人将这些阵亡了的士兵埋葬,他逐一的拔下了王摩身上的羽箭,数了数,竟然有三十五支之多。

    安顿下王摩,他纵马将整个山坳查探一遍……

    回到营寨,他向高干禀报这一切的情况,又说道:“山坳的另一侧是条通往信都方向的小路。离开那个隘口,大概还有四五里便到信都东城门!想必梁岐是从那里回城的。”

    高干点点头,说道:“此路与他们也,与我们也好。只要用得好,便是条好路!请诸将前来议事!”

    王倓领命下去,传召众将。

    不多时,郭援、夏召、牵招、邓升、陶升、高翔、彭安等骁将虎将纷纷赶到。

    高干将山坳的情况向众人讲了一遍,问道:“汝等可有妙计助我?”

    听他说完,郭援出列献计言道:“大公子兵马不日将到,主公可施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计。”

    “此话怎讲?”高干问道。

    郭援解释道:“若是主公引大军假装攻打平原的话,袁尚定然会分兵救援!届时城中空虚,主公可以书信通知大公子,告知大公子引兵马攻打信都。大公子攻信都必然集中于南门,主公留一军藏于山坳,届时袭击信都东门,定可见奇功!”

    “好!”高干闻言大喜,立刻吩咐人取来文房四宝,写了书信给袁谭。

    袁谭尚在路上,见到高干的书信,便与辛评商议。

    辛评言道:“此计倒是不错。主公尽管答允他的要求,先使他攻平原,引三公子救援兵马出城,届时攻城也罢,截击也好,全凭主公意愿!”

    袁谭给高干回复,使其依计行事。

    得到袁谭的许可,高干先使郭援引三千兵马藏身于山坳中,遂后尽起大军,拔寨而行,朝着平原县方向攻去。

    他大张旗鼓的行动,引起了袁尚的注意。

    “什么?高元才竟然拔营而去?!他往哪里去了?”袁尚大惊,急切得问道。

    “好像是平原县的方向!”

    “大事不好!他们要攻打平原县城!”一旁的孟岱大惊失色的叫道。

    信都与平原两城相邻,若失了平原县城,信都便等于失去了屏障一样。正所谓唇亡齿寒,也就是这么一个道理。

    而留在平原县城驻守的军马也不过是三千左右,只有一名骑都尉统领。

    这名骑都尉是孟岱的部下,所以听到这个消息,孟岱才会如此。

    “老师,这可如何是好?”没有了对策,袁尚开始向老师审配求教。

    审配答曰:“高干兵马不过三四万人,平原城中尚有精兵三千,若是发动城中百姓,足以抵挡数日。主公当速速派大将引兵马四万前往救援,届时里外夹击,定然可破高干,一举而定也!”

    “老师以为何人能当此重任?”袁尚果然器重,而且十分依赖自己这位老师。

    审配答曰:“以鲍信为主将,以鲍鸿、尹楷、沮鷎、冯礼为副将,引兵马三万,足矣!”

    袁尚从其言,立刻派兵点将:“鲍信、鲍鸿、尹楷、沮鷎、冯礼可在?”

    “末将在!”五人应声出列。

    却听袁尚朗声言道:“鲍信,某加封汝为扬威将军,引此番兵马救援平原。汝以为何?”

    “多谢主公!”鲍信谢过袁尚,接过令箭站在一旁。

    “鲍鸿、尹楷、沮鷎、冯礼,某加封汝等为偏将军,作为鲍信将军的副将,与鲍信将军一同救援平原县城。”

    “多谢主公!”

    五人接令,遂下去点兵马出征。

    在鲍信五人带着五万兵马离开信都不久,又有信报来报。

    “启禀主公,发现大公子的兵马。”

    “什么?他的兵马?他到底还是来了!”袁尚刚刚分兵出去,乍闻此事颇为震惊,又向审配问计,“老师,这当如何?”

    审配心中也发慌了,毕竟已经分出四五万兵马,遂问道:“他有多少兵马?”

    “大概四五万。”

    审配想了想,这才说到:“正所谓水来土屯、兵来将挡。切莫担心,我城中兵马尚有三四万人,又有城池可守,何惧他四五万人?”

    见老师如此讲,袁尚方才安心。

    次日,袁谭兵马直逼信都南门,派人在城门下讨阵。

    袁尚登上城门楼,高声喝问袁谭:“袁显思,父亲病故,汝不思披麻戴孝,为他老人家送终,竟然举兵反叛!汝可知罪否?”

    “哼!无耻之辈!父亲虽然中箭受伤,本已治愈。如何忽然病故?汝倒是给某一个解释!汝母惘然指使从人挟持父亲返回信都,又是为何?某与父亲在魏郡抗击车骑将军之时,汝兄弟二人因何弃城而逃?”袁谭已经憋了近月余的怨气,伴随着连声质问,倾泻而出。

    袁尚果然有比袁谭这个大自己十余岁的哥哥无法比拟的领导者才能,面对袁谭的质问,冷笑了两声,遂后反问道:“呵呵,汝不好好照顾父亲,难道还不许我母接回父亲?!若不是汝保护不利,父亲岂会受伤耶?到头来,汝倒想推我一身否?”

    “你……”袁谭本就在口舌上无法与袁尚可比,一番交阵,又被袁尚逼迫,不得已败下阵来……

    。。。

    。。。

第218章 破信都高干复仇,取冀州袁谭思叛() 
plsl;

    ;;

    第章破信都高干复仇,取冀州袁谭思叛

    不到十岁丧母的袁谭,生性莽撞,好冲动,尚武好斗。而袁尚天资聪颖,又有母亲在身边教诲,岂是袁谭所能比拟的?

    袁尚的母亲刘氏本是平原侯刘义之女。刘义只有此一女,虽是妾室所生,却也娇宠惯了。然而正因为她是庶出,与袁绍同命相连,所以看惯了庶出子的悲凉。也正是因此,她将一生的心血全部投入到了小儿子袁尚的身上。

    她发现自己所生的两个儿子中,大儿子袁熙远不如这小儿子袁尚。此子一出生便有异人之处,双目晶莹透亮,额头放光,一看便是有大富贵之人。

    所以她在对两个儿子的教育中,倾入了的力量教导袁尚如何成为一名上位者,而对袁熙的教育则是如何帮扶弟弟。

    就这样,袁尚在母亲不断地灌输上位思想的教育中成长起来。他精通了权术运用,懂得利用利益收买辅臣,懂得如何栽赃长公子袁谭。

    相比之下,袁谭更像一个傻子,被人栽赃还要顶着那口黑锅!被人陷害,又无能为力!

    在两人城上城下的一番对峙下,袁绍的夫人刘氏听说袁谭带兵攻来,颇为气愤,竟然在丫鬟的陪同下来到城上。

    “显思,可还记得为娘否?”刘氏夫人盯着袁谭问道。她还以为袁谭会看在她的面子上退兵呢?还以为袁谭会摄于她的雌威,而屈服呢?!

    见刘氏夫人出来,袁谭在马上施礼,言道:“谭见过姨娘。敢问姨娘,父亲大人如何身故?”

    “汝父身受箭伤,本已病入膏肓,神医难疗呀!”刘氏夫人说着,低头假装抹泪。

    袁谭冷笑一声怒斥道:“好一个狠心的婆娘,我父身着箭伤乃是某请神医华佗所治,本欲痊愈!汝竟以此相欺,定然是汝等为了谋夺我父大权,害死他老人家!今日我袁谭便与你母子算一算新仇旧账!”

    见刘氏夫人假意推脱,他勃然大怒,吩咐士兵架起投石车,排出梯队,开始攻城。

    袁谭得刘备相助三十余架投石车。那可是攻城拔寨的利器,投抛巨石超过百丈距离,一旦投石便有万炮齐开的威力。

    半柱香的时间过后,三十架投石车到位。

    袁谭一声令下,三十块巨石呼啸而出,直奔信都城上砸去。

    刘氏夫人早被袁尚送回府中。

    城上留下的守将乃是张燕、张头兄弟。

    忽然看到巨石袭来,张氏兄弟吓得抱头鼠窜,狼狈奔逃。城上士兵也都丢下了兵器,躲进了掩体。

    袁谭士兵已经奔袭到了城下,架起云梯,朝着城上爬去。

    趁着巨石砸袭的空档,第一波士兵已经爬上了城。

    看到士兵入城,袁谭令投石车停止投石。

    城上开始了白刃战。

    听说袁谭士兵登上城墙,袁尚大为光火,立刻命令其他城门守军前去增援。

    躲在东门外的郭援发现了城上士兵的调动,知道袭击东门的计划就要开始,遂吩咐士兵们做好准备。

    郭援派人假扮樵夫从城下经过,探听城上动静。

    一刻钟的时间过去了,探子回来禀报:“将军,城上士兵不多了。依稀听见,他们都到南门增援去了!”

    “好!准备好绳索,做好攀爬城墙的准备!”郭援吩咐道。

    一出山坳,不过数里,他们便来到了信都城外。

    信都东门护城河十分清晰,依稀可见河底。从上面观察,河水中并没有什么陷阱、机关。

    护城河岸边是一片不算茂密的树林,倒是成为了郭援他们藏身的好地方。

    城门因为战争已经牢牢关闭,吊桥高高悬起!

    城墙上稀稀疏疏的几名守卫,来回徘徊在岗哨上。

    望着城上的守卫,郭援有些怀疑自己的这个计策的成功性。

    守卫不停的巡防,一个不注意便会发现自己兵马的行踪;一旦被发现,势必前功尽弃,难以完功!

    苦恼中的他不停的看着远离战场的东北方向。

    忽然,他发现城上守卫多在东南方向巡视,而很少到东北角的位置上。这一个发现,让他确认了进攻方向。

    他找来几名身形瘦小,动作灵敏的士兵,低声吩咐道:“你们看到那东北方向没有?从那棵树后面绕过去,潜水过河。然后绕过去,想法放下吊桥,打开城门!”

    “明白!”士兵中一名伍长应声领命。

    那伍长带着几名士兵离开队伍,朝着东北方向而去。

    几个人就像猿猴一般,穿插在树林之中,几个折身便没有了踪影。

    半个时辰之后,他们成功出现在了信都城东的城墙下。

    望见他们平安无事,郭援这才深深出了一口气。

    可是接下来的一幕,再一次将他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中。

    只见几名士兵双手拿着匕首,竟然在城墙上攀援而上,像一只壁虎一样贴在城墙上,缓缓地朝着城上攀爬上去。

    三千多人一个个瞪着眼睛,提心吊胆的看着。

    似乎担心是多余的!

    几人爬到了顶端,就差一点没有露头。为首的伍长似乎把耳朵贴在了城墙,在倾听什么?!

    听了片刻,他猛然发力,竟然像一只老鹰一般飞上了城头。

    城上巡视的守卫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会有人向鸟一样飞上城来,目瞪口呆的吃惊中,却被对手一刀砍成了两段。

    旁边几名守卫清醒过来,大呼小叫朝着这里杀来。

    而又有几个人从下面飞了上来……

    就这样,他们夺下了东门,放下了吊桥,打开城门放了郭援进来。

    郭援一入城中,便令士兵沿街放火,打造声势。

    “什么?东门被破,敌人攻入城中?”袁尚闻言大惊。

    审配赶紧献计:“速速派苏由引兵马前去抵挡!”

    “速速告知苏由!”袁尚吩咐道。

    不多时,苏由派人回来禀报:“主公,城中兵马皆在城南与大公子交战,平原方向的高干兵马已经进入信都地界,与大公子兵马回合,两军焦灼在一起,胜负难料!现在苏将军已经引本部兵马前去阻拦入城敌军,奈何敌军攻势太猛烈了,恐难以守住城池!”

    听到这个消息,袁尚一下子瘫坐在椅子上。

    审配怎么也没有想到会有这样的结果,赶紧劝慰袁尚说道:“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速速护送家眷投二公子去吧!”

    袁尚擎剑在手,对审配说道:“家眷便有劳老师了!某要去与袁谭厮杀一阵!”

    从来没有看到袁尚如此不理智,审配赶紧拉住他,狠狠地斥责道:“汝乃三军之主,岂可轻易上阵杀敌?!今局势与我不利,又岂能死死相抗?常言道:识时务者为俊杰。汝身为袁本初最杰出的的儿子,继承了袁阀大业,岂能如此莽撞!”

    正所谓一语惊醒梦中人。

    被审配斥责一番,袁尚稍稍清醒过来,便吩咐人赶紧收拾细软,让审配先一步护送家眷离开。

    家眷刚刚离开不久,孟岱、苏由、张燕等人各引本部退了下来。

    “主公,敌军攻势太猛,南门已失!”张燕沮丧的说道。

    苏由说道:“攻入东门的是高干部将郭援,他们沿街放火,烧了不少民宅,百姓们都乱了!”

    孟岱急促的说道:“撤吧!主公,东门、南门已失,再不走恐怕来不及了!”

    “撤!”无奈之下,袁尚只好撤兵。

    袁谭、高干挥军杀入城中,直逼郡守府。

    进入府中,却见一片狼藉,早已人去楼空。

    袁谭叹了口气,对高干说道:“他们兄弟竟然将此劫掠一空,真是……”

    “真是可恨,某本以为可以杀妻之仇,竟被他们逃掉了!”高干看着空无一人的府衙,气愤的说道。

    “元才,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是仇恨早晚得报。何况我们复仇的日子已经不远了?”袁谭劝慰着说道,忽然看到东面火光越来越大。

    他问道:“哪个从东门进攻的?”

    高干言道:“弟部将郭援!”

    “速速告知郭援,敌军已退,速速组织人员救火!信都已经是我们的了,万万不得破坏!”袁谭急忙说道。

    高干急忙吩咐牵招前去通知郭援。

    夺了信都,袁谭在形式上算是取了冀州,成为了冀州的新主。

    因为袁尚战败和高干撤兵,鲍信引兵回援袁尚,使平原城中守卫依旧淡薄。

    袁谭接受了辛评的计谋,派出大将纪灵、臧洪、陈焕、朱汉、蒋延、管统、薛洪等人,连夜攻下了平原、南皮、巨野、赵国、常山、博陵、渤海等地。

    如此一来,袁谭坐拥冀州半数城池,自信心倍增,野心膨胀。

    他派战将周昕前往清河郡,替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