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能够在以后做出弑兄杀弟的人,其内心定然也是十分强大,现在的李二公子就是一个自我成长的过程,毕竟他的年龄真的有些小,心性也不是非常坚韧。
一直注意着李二公子还有李建成的反应的李渊,在见到李二公子似乎是想通了,似乎对于他的决定真的没有意见了之后,非常的高兴,整个宴会慢慢地也进入了高,潮。
台上的歌舞宫女开始还能够舞蹈,但是当宴会到达了鼎盛的时候,她们就不能很好的舞蹈了。
因为有一些武将,已经有一些喝多了,直接上台开始表演起自己的武艺,把拳脚功夫展现至极,舞的是虎虎生威。
歌姬也被这些个武将下的哆嗦,在李渊的示意之下立即离开了这个危险的舞台。
这些武将看似喝多了,其实并没有,一个一个都是猴精一样的人,怎么可能会在这个时候喝多出丑,闹出丑闻出来。
他们之所以装作喝多了上台舞卖弄拳脚,也是想要表现自己,就相当于是在李渊面前混个连输,在其他人面前装个样子。
也是活跃整个宴会的气氛,不让这一场国会显得太过于严肃和冷淡了。
其实对于这种事情,以后有一个人会做的更好,那就是号称混世魔王的程咬金。
撒泼打滚这种事情,他最在行,也使用的炉火清纯,天生的演员一样。
有了几个老将的带头,其他一些武将也上台表演了一番,逐渐形成了一个比武擂台赛了。
赢了的武将站在上面,输了的武将直接潇洒下台,这也不怎么丢面子,因为有一些人也不是靠着天生的蛮力上战场。
这场擂台比武,打着打着就变成了李建成手下的武将和李二公子手下的武将的比试了。
虽然李建成和李二公子都没有授意,但是作为一个下属,为自己的主子争一些面子,这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李建成那边的薛万彻等武将,武艺也是十分高强,一双拳头有着很猛烈的势头,打败了好几个武将。
而李二公子这边的侯君集还有王君廓等武将,虽然也很凶猛,在战场上也是一员武将,可是要和薛万彻这样的武将相比,还是差了不少。
李二公子还没有收集属于自己的真正武将,秦琼、罗士信还有程咬金现在还在瓦岗寨,所以李二公子这边能够拿的出手的人也就一个。
这个人就是段志玄,此人算是最早跟随李二公子的人,也是现在的李二公子手中的一员大将。
薛万彻的表现获得了李渊还有其他一些大臣的称赞,获得了不少人的喝彩。
这让李建成高兴开心以及沾沾自喜的同时,也落了李二公子的面子。
毕竟李二公子自太原起兵一来,也是打出了自己的玄策军的名声,获得了不少的军功。
可是现在自己的武将却打不过别人,这让那些人怎么去相信李二公子的玄策军是一支强大的军队,怎么相信李二公子的军师才能很高。
就在李建成要站起来,为薛万彻喝彩的时候,段志玄站出来了,对着薛万彻拱了拱手,施了一礼,就重拳出击。
柴绍在下面看的是津津有味,古代的战斗技巧可能和后世有差距,但是却也都是杀人技巧。
双方开打的时候,讲究技巧的时候,也看双方谁不怕痛,谁能忍得住,谁能够下撑不下去。
看得出来,薛万彻因为最开始打过好几场,现在体力已经不支,而段志玄一直在休息,算是鼎盛时期,两个人不到一会儿时间就分出胜负了。
段志玄对着薛万彻施礼说道:“你开始打过几场,体力消耗很大,我算是占了便宜,以后有机会再比划。”
薛万彻也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虽说开始打了几场,是耗费了体力,但是其技巧还有一些经验,还是没有段志玄高强。
两个人对着李渊拱手施礼,然后都下了场,这一场持续了一段时间的比武擂台赛也就宣告结束了。
“不错,你们都是战场之上的杀神,能够让敌人闻风丧胆,也能够镇守一方的将领。
我大隋能够有你们这样的武将,何愁这个天下不能平定。
来,盛饮!”
柴绍虽然也算是一位武将,不过他不属于李建成也不属于李二公子,他现在算是李三娘的下属,却又独自带领一支军队。
所以对于这种比武擂台赛没有兴趣,也不会去掺和。
又是几杯酒下肚,武将们已经开始有一些如痴如醉了。
而文官们已经开始想要表现一番了,作为文官自然是要作诗一首,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来表达自己的志向,来表达自己的文采。
柴绍喝不习惯这个时候的浊酒,感觉没有后世的好喝,连一般的二锅头都比不上。
可是这个时候要是不喝酒,那岂不是真的出丑?
结果几杯下肚,就有一些晕了。
“听闻柴绍柴大人曾说,诗歌乃是小道尔,还做出侠客行这样的豪气冲云天的诗句。
也做出了人面桃花相映红这样的经典诗句,今晚可否再一次展露一下,让我等也有幸见识一下柴大人的文采?”
有些晕乎的柴绍,记不清楚这说话的人是谁,不过全场都看向了自己,又怎能怯场。
“既然如此,绍就在此献丑了。”
本章完
第82章 醉酒当歌()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柴绍摇头摆脑,中间还喝了一口酒,缓慢而又悲壮地念出来。
“好,好诗啊!”
“不错,的确是一首不可多得的好诗,太玄之名当真是名副其实,今儿是开了眼界了。”
“别人的诗,我没怎么听懂,但是这柴将军写的诗,我却听懂了,古来征战几人回,唉,能有几人回来呢?”
还没等大家做出一个更好的评价,还没有等李渊叫好,给出一个评论。
柴绍再一次开口了,“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嗯额,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柴绍差一点儿就漏了,还好脑袋虽然有一些晕乎,但是还是有着应变的能力,及时改正了。
想也不想,就舍去了两个人的名字,直接接着说。
本来第一首就已经赢得了满堂彩,现在这一首下来,众人已经不知道说些什么好了。
好像诗歌对于柴绍来说,真的就是一个小道,随随便便就能够写出这么好的诗句。
前一首你说他是以前已经写好的,现在拿出来直接读,可能有人会相信,但是后面一首,你要说提前已经写好了的,谁信啊!
将进酒,杯莫停。这么应景的句子,是以前能够写出来的吗?
吸冷气的文人很多,毕竟以前对于柴绍的传说,有一些传神了,他们不相信。
但是现在柴绍真的当场做出了这么经典的诗句,他们也真实感受到了,要是在质疑,那肯定是不行了。
李渊细细品味了一番,又是一首飘逸豁达,能够成为经典的诗歌,这两首诗歌,风格不一样,表达的感情也不一样。
但是都是经典,都是有文采的人也写不出来的,在座的那些文官,还有儒家,还有世家子弟,也都写不出来。
柴绍这两首,算是成为这场宴会的头魁了,同时也结束了这一次文官的文秀。
李渊看着已经熟睡的柴绍,对身边的人吩咐道:“你们带着柴将军下去休息一会儿,等到宴会结束,随着车送回去。”
然后又对着那些已经失去信心的文官说道:“嗣昌能写出如此好诗,我们应当为之喝彩,来共饮!”
喝完了酒之后,兴头上来了,大叫一声:“拿纸笔来!”
等到宦官拿来了纸笔,李渊直接执笔在纸上写了起来,不一会儿的时间,一首绝句诗就写出来了。
这正是柴绍刚刚念出来的第一首诗,然后继续纸笔,写下来第二首诗。
李渊的字体该是有着大家的风范的,就算是没有大家的风范,也要被看作是大家的风范。
拍手叫好的人大有人在,就算是那些对字颇有研究的人也是拍着手叫好,因为李渊写的是真的非常不错。
字好诗也好,一气呵成写下来的诗,颇有一些气势。
“王爷的字又有一些精进了,看起来已经和大家没有什么区别,当真是好字,好字啊!”
“笔锋强劲,飘逸俊然,这样的字也只有大家才能够写的出来,字好,诗也好,可成一段佳话呀!”
“佳话,的确是一段佳话,试问这世间除了柴大将军能够做出那样的诗,谁还能做出?
王爷写出来,更是让这两首诗成为了经典之中的经典,后世当传颂耶!”
花花轿子众人抬,李渊听到这些个马屁,心情还是非常不错的,所以直接把这两首诗送人了。
第一个厚着脸皮上来抢的人就是裴寂,他知道自己的能耐,就只是抢了第一首诗。
“王爷,在下斗胆,想要请求王爷能够把第一首诗送给在下,对于这首诗,在下真的喜爱的紧。”
李渊对自己老友还是非常不错的,直接很大度地让裴寂拿走了第一首诗。
然后直接对李二公子说道:“这第二首诗,和那侠客行之诗一样豪气冲云天,今日这首诗就赠予你了!”
至于第二首诗,李渊直接赏赐给了李二公子,算是自己内心的补偿,也是对李二公子的器重。
李二公子接过之后,高兴地对李渊施礼说道:“写父王赏赐,孩儿定当肝脑涂地,在所不辞!”
柴绍醒过来的时候,发现自己已经不在宴会上面了,而是回到了自己的家中,起身准备穿衣,就有丫鬟冬儿进来服侍。
“你去倒杯水,我有些渴了,夫人回来了吗?”
冬儿一边倒着水,一边回答道:“回来了,现在在书房看书,小少爷睡着在。”
柴绍回应了一声,等到喝完了水,穿好了衣服,洗漱了一下,才到了书房里面。
有了铁炉子,整个冬天还好过,大部分的房间都是暖和的,不会寒冷刺骨,让人几乎待不下去。
不过,铁炉子多了也有不好的地方,比如整个长安城之内都会乌烟瘴气,弥漫着烟尘。
因为铁炉子的烟尘直接通过管子从屋檐下排出去,而这个时候的屋檐不是太高,所以烟尘也飘的不是很高,没有风吹,就一直飘在长安城上空。
这也算是铁炉子多了之后的一个坏处,但是相对于寒冷的冬季,那点儿烟尘对于这些百姓还有贵族来说都不是事儿。
“夫君今儿可是又出名了呀,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天生我才必有用。这些诗句写的真好,妾身还听说,父王写下来你这两首诗,一首赠予裴寂裴大人,一首赠予了二弟。”
柴绍坐下来,扶额说道:“喝酒误事啊,这一时高兴,就直接做出来了,我其实不太想作诗,卖弄自己的文采,成为那种以诗论人的人。”
李三娘为柴绍到了一杯茶,然后说道:“昨夜,是有人站出来,提出让夫君你做一首,此人是谁,夫君可还记得?”
本章完
第83章 人生几何()
柴绍也不知道自己那一刻就为什么想着念那两首诗出来,可能也是自己本可以做旁观者,现在却成为了参与者。
这个心性的转变也来自于自己成家了,有了老婆和孩子。
在那种情况下,柴绍不得不拔出屠刀,把一切危害妻子和孩子的敌人都挡在了外面或者是死在屠刀之下。
柴绍已经忘记了第一次杀人的感觉,忘记当初是害怕担心和恐惧惊吓了。
因为他现在就已经把自己当做是柴绍,把自己当作是历史上那位柴绍,把李三娘当作是自己的妻子,把自己当作是这个古代的人。
至于后世的那些知识还有自己的一些想法,都是来自于自己本身的见解和想法。
“人红是非多,我这是表现太好以前说的话太满了,有人不乐意了,虽然当时晕乎的看不太清楚。
不过从他的位子可以看出来,这位是世家贵族的哪位小公子吧?”
李三娘直接从袖子里面抽出一张纸,递给了柴绍。
“此人是王家的人,自诩才高八斗文采斐然之士,他在宴会之时,写出了一首很好的诗叫做:宴百官之行。
文采的确很高,也是众多文官里面不可多得一位能够写的出好诗之人。
如果此人参加科考,那应该也是状元,对了,父王已经准备恢复科考制度。
想要借此选拔一些人才,来填补到现在所空缺的位子,让他们能够人尽其才。”
柴绍接过了纸条,看完了之后,听到李三娘的解释才知道,自己昨晚是要被这个王家的人给当作垫脚石了。
结果却是造成了一位喝着醉酒,说出了古来征战几人回,还有天生我材必有用的大诗人柴绍出来。
也难怪昨夜那么的激情了,原来是看不惯别人拿自己当作是垫脚石啊!
想清楚了之后,柴绍也就释然了,“这个叫做王方语的什么士子,我是认都不认识,也没有打过交道,更没有得罪与他吧。
上一次崔明清来登门拜访道歉,我也接受了。
这些世家子弟的公子们是不是就因此觉得我柴绍是好欺负的,非要牵扯到我。
难道不知道我柴绍随随便便拿出来的诗,都是经典?
唉,真是不懂,不懂啊!”
李三娘噗嗤一声笑了,打趣道:“好了,妾身知道夫君你的文采很高,这天下文采有十斗,你独占八斗,可以了吧。
不过啊,这种人就应该压一压,想要找垫脚石也要找一个合适的,找夫君你这样的,简直就是自取其辱啊!”
柴绍则是分析道:“也不尽是自取其辱,我当时已经喝多了,这位肯定是知道我喝多了,可能做不出来,提前也没有准备。
对于上一次,我能够做出那样的经典的诗有一些怀疑,所以就想要试一试。
一旦我做不出来认输了,那么他的名声岂不是更高了。”
李三娘继续补充道:“他虽是王家的旁支,并不是嫡系子弟,但是因为才才能出众,所以就被王家花费资源培养。
如果他能够借你而更上一步,就算是得罪了人,却也赢了名声,对于这两点,取舍到是很坚决啊。”
这么一说,两个人就瞬间不好了,柴绍就觉得自己好像有些不够强势啊,这样的世家子弟都想要踩着他上位。
这么一来,以后还会有更多人想要踩着他上位了。
而李三娘是柴绍妻子,现在就相当于是一个整体了,这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别人看不起柴绍,欺负柴绍也就是欺负她啊。
“这就是那些所谓的世家贵族子弟的思想,总想着出名,想着权力,想着自身和家族的利益。
对于他们来说自身和家族的利益永远都是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