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颐胤矫胤ǖ亩穹ǎ呵榉芷鹨铣朔ǎ阌惺裁窗旆苋锰煜氯硕祭斫饴稹!�
王诜心想,原来赵顼是因为这个才逼自己来上朝的,专利法与他确实息息相关,若是因此夭折了,他也会很难办。想了想后回答道:“陛下,此事起因皆因大众舆论掌控于士林之手,最初新法受士林之人支持,所以百姓也大多支持,而如今那些士大夫大多转了风向反对新法,如此才会使得诸多新法的推行举步维艰。臣以为,这舆情掌控至关重要,陛下务必要掌握在自己手中。”
王诜的提议正是赵顼所想,可是王安石却是持反对态度。
“陛下,这舆情乃是士人心声,这天下悠悠众口如何堵的住,一旦如此,怕是陛下名声也会受损啊。”
刚起了些兴致的赵顼立马蔫了,他可是很看中名声的,绝对不愿意听到别人喊他独夫,而大宋文官又是出了名的不给官家面子的,真要是强行去控制舆论,像司马光之流肯定会到他面前对自己破口大骂,他还不好随便反驳,这实在是太纠结了。
“陛下,谁说控制舆情就一定要堵他人口舌了?”王诜发言说道。
赵顼眉头一挑,立马起了兴致,说:“王诜,你有何法,快说!”
王诜说:“陛下,这士大夫之所以能掌控士林舆情,主要是因为他们都是德高望重的读书人,而百姓大多愚昧,不明事理,很容易就被他们带动,若是天下百姓都能读书,也就轮不到那些士大夫来指点江山,独掌舆情了。”
“天下百姓都读书?”赵顼忍不住惊叫起来,这可是个天大的工程,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代帝王做到过这一点,如今大宋财政捉襟见肘,就是抽空了国库也不可能做到这一点,他原本升起来的一点希望一下子就落了空,失望地说,“王诜,你这想法不错,可是这是无论如何也做不到的啊。”
王诜说:“谁说做不到,臣的意思当然不是要陛下广办学堂来供百姓读书,此事出成果的周期太长,解决不了当前燃眉之急。臣的意思是,通过出版报纸来控制舆情。”
“报纸?”赵顼和王安石异口同声地问道。
“对,陛下,朝廷不是会按期出印邸报广发天下吗,那邸报内容只有相关政令,单薄的很,如果朝廷能够把邸报升级一下,在上面添加一些内容,比如宣扬新法好处啊,详细介绍新法内容啊什么的,这就是报纸。”
“如今活字印刷术得到改良,印刷业效率大涨,这报纸完全可以一天一印,巨量发行,当百姓将读报当成一种习惯之后,以此为朝廷口舌,那些士林中人凭什么再来与朝廷争夺舆情呢?百姓也不是傻子,只要报纸上内容能客观评判这新法利弊,他们自然对此自有评价,再也轮不到那些士大夫掌控风向了。”
这个法子着实新鲜,赵顼和王安石越是往下听,便越感眼前一亮。如今百姓了解朝政的途径很少,这才让那些士大夫钻了空子,若是官方能直面百姓,直接向百姓宣传,效果定会比以往好的多。
“此法甚妙,陛下,这报纸绝对可以成为新法宣发的巨大助力,而且不仅可以在上面刊载新法内容,相关朝政新闻都可以刊印上去,也给百姓一个能够了解朝政的路子,以免口口相传之中被人添油加醋。通过报纸,朝廷就可以名正言顺地控制舆情了!”王安石的执拗只在他认定之事上,报纸这一类新鲜事物与他的新法有异曲同工之妙,看出其中的价值之后,他立刻不遗余力地推荐起来。
赵顼也是心动不已,有了这报纸,他也就多了一个可以抗衡士大夫口舌的利器,只不过他忍不住有些担忧起来,说:“这报纸是好,但百姓真能读懂吗,这识字之人恐怕不是太多吧,报纸真能巨量发行吗?”
王诜说:“没问题的陛下,这报纸上的文字可以尽量通俗易懂一些,事关朝政,只要价格合理,这报纸销量绝对不成问题,识字之人虽然不算多,但也不在少数,还可以雇佣一些人专门在晨间公共场所为不识字的百姓读报。再者,这报纸也能帮助那些百姓识字啊,久而久之,就算是目不识丁之人应该也是能认上些字的,可谓是一举多得。”
这下赵顼再没了顾虑,说:“好,明日开始就出版报纸,朕也要亲自攥稿一篇,这印刷的任务嘛,王诜,你同仁馆可否胜任?”
王诜连忙摆手,说:“陛下,臣这同仁馆规模太小,定是无法胜任,礼云馆规模庞大,应该是没问题,陛下何不与高东延商议,这报纸每日发行个几万份,也是个天大的生意了,他肯定不会拒绝的。”
同仁馆自己的漫画都印不过来呢,哪可能再接手这官方报纸的印刷任务,王诜直接就推给高栋梁了。
“如此也行,哈哈,王诜,你果然没让朕失望,看来以后有什么事情都可以找你商议一番了。”解决了一桩心事,赵顼心情大好。
王诜却是满头黑线,只祈祷起来,这原稿任务这么重,赵顼以后可千万别来烦自己了。
第109章 《京华日报》()
清晨,天刚蒙蒙亮,早有百姓起床开始了一天的忙碌。
牛三拉着粪车,正要赶往城外,却是一眼瞥见了书摊小贩正在摆摊,数了数时日,一下子激动了起来,兴冲冲地跑到书摊前,粗着声音喊道:“老板,今天礼云馆的《风云》出来了吧,你这里每次都是最快有货的,快给俺捎一本!”
摊贩被粪车熏的一阵作呕,连忙捂住鼻子,摆手说:“没呢,礼云馆这几日忙着印报纸,哪有功夫印漫画,喏,这里只有今日的《京华日报》,要就买,拿了赶紧走,我快被你熏死了!”
牛三不由得满脸失望,说:”啥?俺大字不识一个,看那报纸作甚,一会回来去茶馆听人家读报就是了。老板,这礼云馆不会以后都不出版漫画了吧,那俺可不得憋死了,那《风云》才出了两话呀,好不容易有了部好看的漫画,怎么能就这样断了呢!你应该认识礼云馆掌柜吧,帮俺问问呗!“
“有啥好问的呀,这朝廷突然就下了任务要大量出版这报纸,礼云馆头一天连轴转才印了两万份,后来更是为此加铸了上百套铜活字,今天这《京华日报》都印了快二十万份了,别看这报纸才四页纸,但天天要印这么多,礼云馆怕是要忙疯了,哪还有余力印漫画,我看你短时间还是别指望了,我说你赶紧走行不行!”摊贩躲远了一些说着。
牛三着急了,说:“没漫画看俺还怎的消遣,同仁馆都多久没出新作了压根指望不上,老板你想想办法啊,你们这么多书商贩子不都靠漫画发了一笔吗,这报纸听闻是王相公为推新法才发行之物,有个甚意思,天天印这么多,哪里能有漫画好卖?联合起来去给礼云馆施压啊!”
摊贩嗤之以鼻,说:“你个粗人什么都不懂就别在这里胡扯了,报纸还不好卖?《京华日报》出来不过一周时间,印量每天都几乎是翻倍增长,但回回都是一上午时间就脱销了,虽然一份报纸获利不过半钱,但架不住量大,还不收过税,咱们书贩这几天可是赚大发了,没漫画看固然可惜,但谁会和钱过不去?还去施压,脑子有坑呢,不买报纸赶紧滚,我这客人都被你熏跑了!”
“报纸有这么好卖?”牛三瞪大了眼睛,不可思议地问道。
见这运粪的赖着不肯走,摊贩怒了,抄起棍子终于是把那憨货赶跑了。
牛三落荒而逃,走在初辰的开封街头,突然之间却是发现街头巷尾貌似到处都有人在看报纸,他只感觉纳闷不已,这报纸貌似是突然冒出来的,感觉昨天还没有呢,怎么一下子就如此流行了。
事实上,《京华日报》一问世,立马就在开封掀起一场浪潮,这种面向大众百姓的日刊读物可真是前所未闻,而且内容还是百姓们都非常关心的实时朝政,是以大受百姓欢迎,头两天因为报纸出版量有限,甚至还出现了赶早排队和买报的情况。
原本朝政对于百姓来说是遥不可及又带有一丝高贵的神秘色彩的事物,他们对于重大政事的了解往往是通过道听途说,这《京华日报》就是对百姓打开了的一扇窗口,让他们能及时了解朝中最新新闻信息,所以百姓群众对于读报热情高昂。许多不识字的人也喜欢围在茶馆一类的地方听人读报。对大多百姓来说,能够了解这些新闻大大地充实了他们的生活。短短一周时间,报纸就融入了大部分开封百姓的日常之中。
其中,被士大夫口诛笔伐的新法则是《京华日报》中的重头内容,由于事关己身,所以百姓们都非常关心,在了解了推行的几项新法的本质之后,百姓们才发现,原本他们畏之如虎的新法貌似也不是自己所想的那样可怕,有好些内容确实是有利于自己的,新法在民间的名声逐渐有所改观。
不少人在了解了其中专利法的本质之后,权衡之下都跑去专利司,主动献出自家秘法秘方以获取专利,或和朝廷合作生产,或自己招商引资生产,从此之后他们再也不用担心自家独门秘法秘方被人窥视偷去了。
大有收获的赵顼这段时间可谓是心情愉悦,慷慨地奖赏了想出这主意的王诜和全力帮助朝廷印报的高栋梁。
失去舆论主导权的旧党士大夫们则是遭到了新旧党争爆发以来最惨重的损失,这一刀伤及到了他们的根基,大部分人都是选择偃旗息鼓,暂时蛰伏起来。唯有像司马光一类的顽固份子依旧坚决抵制新法,他们结合起来,联合其他书商也是打算仿效《京华日报》出一份报纸,只奈何实力不够,加上赵顼暗中刻意打压,每日只能印上万份左右,无论是市场上还是舆情上都占不到半点便宜。
有了官方口舌,百姓再也不会在盲目信任这些士林名流,开始学会自己思考时政,并做出评判。
礼云馆内,高栋梁和韩云两人都是顶着大大的黑眼圈,强撑着在忙活着。当初赵顼下旨之后,高栋梁就毫不犹豫地停止了所有漫画出版工作,把所有场地和资源都用在了《京华日报》上,在高栋梁如此有魄力的抉择之下,这才让报纸在短短一周时间内创造出如此巨大的影响力,可谓是《杨门虎将》之后的又一商业奇迹。
看着更进一步的收入,韩云可是乐开了怀,成为朝廷指定唯一官方报社出版商,从此以后礼云馆该是彻底发达了,稳稳坐实了这开封第一书馆的地位。只不过高栋梁则是满脸郁色,时不时叹息两声。
“东延,你这是怎么了?书坊生意如此红火,你怎么还唉声叹气的?”韩云有些不解地看着自己的外甥,问道。
高栋梁揉了揉眼睛,说:“这日报生意是好了,可是咱们的漫画生意怎么办,范阳已经来催了好几回了这《风云》下一话什么时候出版,礼云馆还高价养着好几百个雕版工呢,难道就这样把他们都遣散了,白白便宜了王诜?”
韩云摇摇头,说:“东延,这人可不能贪心过了头啊,如今这报纸生意我们都做不来呢,漫画虽然赚钱,但可没有朝廷支持,完全是两个档次的的生意,该如何抉择不用大舅来提醒吧,王诜也算是有恩于咱们,这报纸也是他的主意,还不是白白便宜了我们?范阳和那些雕版工就都送给他同仁馆吧,就当是还礼了。”
高栋梁有些心烦意乱地起来走了两圈,突然是一敲拳,说:“不行,大舅,这漫画生意咱们不能放下!”
韩云惊的下巴都掉地上了,说:“东延,你到底怎么想的呢,这《京华日报》保守估计还能增加五万出版量一日,咱们礼云馆的场地人手都不够,就算再扩大规模,短时间内也做不到,更别提再印漫画了。这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东延,你可别犯浑啊!”
高栋梁却是眼中神采奕奕,自信地说:“大舅,场地人手都不是问题,咱们礼云馆有的是本钱,即刻买地招人就是了,反正厢军还多的是,礼云馆的漫画生意好不容易有了起色,绝对不能现在就放下!”
“大舅,以前我就一直想不通,为什么王诜要刻意来帮助我们礼云馆,还送来《风云》这种顶级剧本,最近我算是明白一些了。古语云,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做生意也是这个道理,若是没有竞争对手,就会消极懈怠,最后走向灭亡。这报纸业看似红火,可是原因也不过是因为有朝廷扶持,加上这报纸新颖,所以能吸引百姓眼球。可若是我们固步自封,不思进取,等时间一长,民间又出现有其他更加优秀,内容更加丰富的报社,出版的报纸也比《京华日报》更加精彩,到时候朝廷还会专门照顾我们礼云馆吗?没了政策扶持,我们还能竞争的过那些行业后起?”
“所以礼云馆要时刻维持忧患意识,不仅是报纸,漫画也一样,漫画与报纸还有传统书籍印刷一样都不能放下,这些结合在一起才能体现出礼云馆高人一等的实力,如此才是长久之计!”
韩云听完外甥的一番话,不由得心生震撼,轻咳几声,说:“果然是年轻人,拼劲十足啊!好,东延,既然你有如此心气,那大舅定鼎力相助,我今日就去外城把那几块地皮买下,将报纸都转到那边去印。漫画雕版已经刻好,三日之内定可开工,这人手方面就交给东延你了。”
“”没问题!”
舅甥二人分配好任务,就要出门各自忙活,只是才开门,却是撞见一个自家伙计。
“做什么呢,没头没脑的!”受到冲撞的高栋梁恼怒地训斥。
那伙计匆匆忙忙,已是上气不接下气,开口半天只顾着喘气,也没说出一句完整的话。
高栋梁有要事要办,已是不耐烦了,正欲推开伙计走人,却是看到那伙计掏出一本漫画塞到自己面前,用洪亮的声音喊道:“东家,同仁馆出新作了!”
第110章 棋魂()
同仁馆的新作可是高栋梁近来最关心的事情,他直接就把招收劳力的事情交给一个心腹去办,自己则是揣着这本《同仁周刊》躲到小房间内,慢慢研究起来。
首先,这漫画一入手,高栋梁就感觉到有些不对,这部漫画比寻常厚了太多,质感十足。
再看封面,上面只有同仁周刊这四字标题,底下则是好几个漫画人物将整个版面都充满了,这些漫画人物画风各异,显然不是同一部作品内的,旁边还配上小字介绍,这么一看竟是本合集。
高栋梁早就接到风声,这一次同仁馆不会只出一本漫画新作,他已经有了心理准备,可是没想到,王诜居然是出了一本合集,而且还是好几部作品在一起的合集。这种漫画出版方式是他前所未见的,受思维定式影响,他从来没有想到过可以把几部不同的漫画出版在同一本漫画书里头。
这样一来可谓是完美解决了用可印两面的纸装订的漫画内容不足的情况,同一个作者也不需要再在一周时间内赶两倍原稿,而且这漫画周刊的内容也更加丰富充实了,读者的阅读体验一下子就上升了一个档次。
高栋梁一时间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狠狠敲了敲自己的脑袋,一阵懊悔,这同时出版多部漫画还是他礼云馆先发起的呢,他当初怎么就没想到印这样子的合集呢?
看完封面之后,高栋梁就忍不住翻开了漫画,照着目录就想翻到《三国演义》的位置,那是他派出去的人打探到的唯一的内容,当初听到那桃源三结义的故事时,高栋梁也是忍不住想要一观王诜的这部新作,可是在看到目录时,他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