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楼缓叹了口气,犹豫了下还是说道;“主父,难道你还不懂吗,肥义他为人忠厚,他之所以效忠于你是因为你是赵王,而他是赵臣。你既然不是赵王了,他效忠的对象也就发生了改变。”
“肥义此人一生为国,他效忠的永远是赵国,而非任何一人。”
可惜这番话根本没有打动赵雍的心,他望着楼缓说道;“这次你就不用跟秦人回去了,留在我身边助我吧。”
楼缓心中微微叹气,却也知道赵雍所说的“助他”是什么意思。
主父之前禅位的一番布置无疑是为了避免赵国出现王位不稳的情况,可如今他自己却又成为了王位不稳的最大因素,就算他并不是想夺回儿子的王位,那也必是要将赵何手中的王权收回己用。
但凡一国之内王权起了争夺,那必然是国乱的开始。只是希望,赵国能成为一个例外。
ps:感谢各位这么久来的陪伴,本来不想说的,可是心中还是有些纠结,纠结到我都有些想放弃了。但想到努力那么久,又舍不得放弃了,于是咬着牙又坚持了下去。
这本书写的很累,很累,可能是因为写的太冷的历史,成绩很惨淡,惨淡的到我每天都不会去看成绩了。现在开始有些后悔当初没听一些编辑和读者的忠告,去写一些比较热的历史时代,否则也不会轮到到现在这种尴尬的处境。我当初写这本书的动机是真的对“大争之世”的战国时代非常感兴趣,所以才想着动笔写一段这个时代不同的历史。如果用心点的读者,不难发现江南在这本书里面花费了很多心血,大到历史主线,小到人物典故细节的推敲,为了写这本书,我专门停过一个月大量的阅读着各种战国史,虽然不敢说了如指掌,但至少也是知之甚详。
可惜还是扑街了,成绩确实很惨淡,以致我每天的写书都成为了一种煎熬,异常的煎熬,每晚都是盯着显示器打着瞌睡,却不知道该写些什么。当初写天生韩信时,虽然收入很低,但是始终有着很多关心的人不断的鼓励和打气。呵呵,现在虽然是买断的书,却真的成了孤家寡人,连一点像样点的意见都没有了,每天只是闭关熬出章节交稿,我想编辑看见我这成绩,大概都打算放弃我了,基本对我不闻不问。
恩,这本煎熬完了,下本我会找个合适的历史时代开始故事,不会再挑选一个冷的不能再冷的历史时代了,这本书就是很惨痛的教训。不管你下多大功夫,花了多少心血,你写的东西没人感兴趣,终究是要扑街的。以前很多人给我提过意见,让我不要写战国时代,可我终究固执的没有听从,现在尝到代价了。
牢骚发完了,继续码字去了,不管怎么说,这本书还是要继续写下去的,我没有半途而废的习惯。白天上班,晚上的时间全磨在书里了,人生就是这么悲催。
第一百零五章 杀机毕露(一)()
信宫朝会既已结束,各国的国君便也纷纷拜别。最先走的是宋鲁卫的君主和周室的使节,鲁卫之君都是知情识趣之人,知道信宫朝会本就是大国之间博弈的游戏,他们这些弹丸之国无非就是来凑数儿子,说句委实不客气的话,这种效果连作为卒子的资格都已失去。唯一有些实力的宋国,却因为被赵国抛弃而耿耿于怀,所以宋王子偃并未亲自前来,而是派了太子敷衍了事。
其次拜别的楚国令尹斗阶,他虽为楚国令尹,但为人即位低调,在这次信宫朝会中大多都是一言不发,私底下也极少与各国走动,其实斗阶的态度多少也代表了如今楚国的国策。不同于中原积极参与合纵连横的各国,楚国这些年来在中原的影响力日渐衰退,多次拒绝参加诸国会盟,这次虽然破例派斗阶前来参加信宫朝会,但扮演的就本就是可有可无的角色。
楚国自春秋时期开始就是大国,别国都是尊周天子而自称公侯时,惟独楚国敢率先称王挑战周室权威。庄王时期楚国曾经称霸中原,盛极一时,后期被吴国所破,国势大衰。到了悼王时期,吴起与魏武侯决裂出走楚国,悼王如获至宝,委之为相,楚国在吴起的一系列改革下才恢复了一些活力,渐渐强盛起来。
宣王和威王时期楚国一方面坚持休兵息民,保持实力,不轻易出击;另一方面则洞察形势,抓住有利时机,也大力加入兼并战争的行列,攻城略地,开拓疆域,使楚国在战国时期出现了最强盛的局面。更是在威王七年,楚威王以景翠为楚师元帅,歼灭越师主力,杀死越王无疆,尽取越人所占吴地,令天下震惊。越人从此离散,成为楚国的附庸。曾经强盛一时的越国,从此退出了战国争霸的舞台,成为赵国时代第一个被灭的万乘之国。
可惜威王死后,即位的楚怀王为人鼠目寸光,贪婪成性,多次被秦国的张仪愚弄,本是齐国的坚定盟友,却背齐投秦,再得知受骗后竟然恼羞成怒倾全国之力与秦国战于蓝田,大败而归。怀王摇摆不定的态度最终激怒了中原各国,在张仪的倡导下,秦齐魏韩宋五国皆为同盟,大举伐楚,把楚国的国力几乎耗尽,怀王最终仍旧被芈太后所骗,囚禁在了咸阳,为天下人所笑。(ps:楚怀王此时尚被囚禁在咸阳,并未身死,当初芈太后骗他入秦相商盟约,怀王天真的信以为真,欣然前往赴约,最终被秦国抓住,逼迫他割土求和。不过怀王还是有些骨气的,保持了一个王者的风度,宁死不肯割让土地求和。)
怀王被拘秦国后,秦人将他长期关押此次要挟楚国,楚人便立了在齐国为太子熊横为王,以绝秦人念头。熊横只是个庸碌之君,秦国三番两次的攻打楚国早已经让他畏秦如虎,于是便断了和齐魏等国的盟约,从此不再合纵伐秦,只是安心守着家门,不参与中原争霸。这次之所前肯派斗阶来赵国参与信宫朝会,主要想借机观察下赵国崛起后中原各国如何重新洗牌。既然目的已经达到,斗阶自然也就没有停留的道理了,很快便向赵王拜辞,早早归国离去。
三晋之间的来往较其他各国为多,所以在达成了初步的共识后,魏王和韩王也心满意足的拜别离去。赵雍和他们共约三晋再次结为联盟,齐力对外,将三国边境处的兵力撤走大半,以示诚意。又按照结盟的惯例各自派出质子于其他二国,韩王的少子韩腾和魏王的少子魏鸹分别质于邯郸。惟独赵国这里有些为难,因为赵何年幼,自然没有子嗣,而身为主父的赵雍也是子嗣稀薄,除了大儿子赵章外,就是二子赵何,以及尚是顽童的幼子赵胜。
安阳君赵章身为赵国大将,本就是主父的左臂右膀,自然不会质于他国做个有名无实的质子,而赵胜才九岁,尚不能离开母亲,所以充当质子也并不合适。无奈之下赵雍只好从他同父异母的弟弟家中挑选出两名十余岁的少年,分别派往大梁和新郑为质子。
不过三晋联盟虽已结成,但齐魏韩的三国之盟也并未废除,齐赵魏韩四国便处于一种比较微妙的关系中。魏国和韩国出于自身的利益考虑,同时选择了结好齐国和赵国,借助二国之力来抵抗来自西方秦国的进攻。
齐国在这次信宫朝会中本就是身份最为尴尬的一个国家,所以于情于理田法章和田文都没有多逗留在信都的道理。只是因为秦国的泾阳君向田文转达了出使齐国的意思,田文这才耐着性子停留了几天,等秦国使团处理好和各国之间的事物后再共同南下临淄。
按照齐国与燕国达成的和约,齐国老将匡章率领着攻入燕国的齐军主力缓慢南移,撤回齐国,燕军则自北随之南下,收复失地。而燕国则按照之前的约定将聊、易、鼓、溧阳、螵上、乐邑、町、寿丘、居安九城献给齐国。此战齐国虽然取胜,但河北一地被燕国劫掠不少,主力大军攻秦后随之立即攻燕,几乎没有半点停顿,将士们皆是疲惫不堪,不欲为战。
而燕国此战无疑是损失惨重,不但没有得到丝毫便宜,反而割土求和,声名扫地,幸好燕王准备充足,在齐军北上时就已将大军和子民前往了北部,这才没有将十几年励精图治的得来的老底子全部挥霍光。但不管怎么说,燕国这次是搬石砸脚,自取其辱,燕王姬职也愈发感觉到齐国的强大和国力雄厚,同时也意识到燕军最为缺乏的是一名合格的统帅。于是派人遍访各国,持着自己的书信自处求贤。
当然,这次受益最丰的自然是赵国,不但借此让赵国的声势大振,巩固了赵燕同盟,也遏制住了齐国北扩的战略目标,迫使其放弃了向北扩张的打算。魏国和韩国也是因为见到赵国国力强盛,转而向其靠拢,重新塑造起了新的三晋同盟,赵国成为了三晋心的领袖。
随着诸国的离开,信都也渐渐变得冷清了起来,赵信的职责也没有之前那么繁重,而是轻松了许多。主父每天都在宫中与大臣们商议朝事,并不怎么出巡,赵信一下子也便清闲了下来。
按照赵军军的规矩,每月月末便是全军的大休之日。
正逢六月月末之日,虽是烈日当空,空气中暑气难耐,校练场上却是一片欢声如雷。高声响起的战鼓震耳欲聋,士卒们如潮般的助威声此起彼伏。
跑马场上中央处耸立着一个巨大的演武台,两名**着上身的壮汉正手按着手吃力的对峙,两人俱是脸红脖子粗,只是拼命发力,都想按到对方。
围观的士卒将演武台四周围了个水泄不通,都鼓足了力气拼命的挥拳呐喊,泾渭分明的分为两个阵营为台上的勇士加油助威。
角力是赵军中极为普及的军中项目,不论是将领还是士卒都深为喜爱,为军中所推崇,各营也常常借此机来互相切磋,以此一较高下。只是军中悍卒都是心高气傲之人,虽说名为较量,各营却都是憋着气一定要分个高下来的。如今正在台上比试的就是主父身边的羽林营和守卫王城的禁卫一营。
羽林是主父身边的亲军,长年跟随者主父南征北战,再加上羽林成员大多都是出身贵戚门户,向来高人一等,从来都是以“天下第一军”自居,不把其他赵军放在眼里。而禁卫军同样是王室亲军,只是有别于羽林从贵族中挑选子弟,禁卫军的选拔是从边军中技艺高超之人中选取精锐者,以此作为赵王的亲军。故而禁卫军多是平民出身,自然瞧不起羽林那些出身娇贵的“公子哥”。
主父在位时,两军常伴其身边,为了争夺这“天下第一军”的招牌就明争暗斗的厉害,私下常常聚众私斗。到了主父退位后,羽林仍然由主父带在身边做为亲军,而禁卫军则交给信期统领,归属赵王直接统帅。两军自此分道扬镳,平时不在见面,彼此间的火气便也消去差不多了。不过这次信宫朝会,两军士卒再次遇见,禁卫军又挑起了要比试角力,羽林这边的校尉李维自然不会示弱,当下趁大休之日找了演武台比试起来。
只是羽林虽然骁勇,但多为少年儿郎,多数自小都习有武功,以技巧见长。而从边军中挑选的禁卫军则不同,一个个都是臂膀圆粗的彪壮大汉,平均年岁也要长羽林许多,气力自然也要大上不少。之前的三场比试,禁卫那人发挥神勇,羽林皆是铩羽而归,李维的火爆脾气自然按耐不住了,也顾不上自己校尉的身份,迫不及待的挽起袖子亲自上场比试起来了。
第一百零六章 杀机毕露(二)()
赵信正好当值结束,就被张昕拉着来看这角力比试了。初时赵信还在一旁看着津津有味,待看见羽林所派出的人连连落败,他身为羽林都尉,脸上自然有些挂不住了。他虽然并不擅长角力,眼光确实十分高超,早已看出禁卫军派出的那人不但生的虎背熊腰,而且下盘极稳,显然不是寻常的士卒,想来是禁卫为了落羽林的面子,特意找来的高手挖坑等羽林跳。
那李维身为校尉,武艺自然不弱,在台上和那名禁卫力士到是相持不下。台下双方的士卒则是振臂狂呼,拼命的为己方加油。'搜索最新更新尽在; 忽然张昕面色一变,轻呼道;“不好。”
话音刚落,场上已经分出了胜负,代表禁卫出战的那名壮汉突然松开双手,一把抓住李维的双脚,猛的一发力。李维正专心跟他耗力想要压倒他,哪会想到他动作如此迅猛,猝然不及下被他一把抓起摔倒在地上,眼看已经落败了。
台下传来了一片欢呼声,还夹杂着许多叫骂声,已经不少羽林和身边的禁卫推攘叫骂起来,虽未动手,火气却是不小。
赵信心中暗叹一口气,转头吩咐张昕道;“去看着点兄弟们,别弄出事来不好收拾。”
张昕点头称是。还未待离开,远处却传来一阵喧哗声,一众的士卒推推嚷嚷的,出口大骂,双方也跟着涌了上去,眼看就要动手了。
原来禁卫营那选手取胜后,得意洋洋的朝着地上垂头丧气的李维竖起了拇指,引起了场下羽林一片哗然。这个手势在赵军中是极有侮辱性的,表达的是对对手的轻蔑,也难怪羽林的士卒会如此愤怒。李维更是挥着拳头就要上去拼命,幸而被身旁机灵些的亲兵死死抱住,这才没有惹出事来。
本想抽身退走的赵信无奈,心知若是这里的羽林和禁卫闹出事了,自己肯定躲不过主父的一顿鞭子。想到这里只好硬着头皮一跃跳上了高台,大吼一声:“全都给我住手。”
这一吼他是灌足了气力,中气十足,盖过可跑马场上数千名士卒闹哄哄的喧哗,都被他这么一吼下不禁安静了下来,齐齐回头将目光望向他。
赵信上前推开拉扯住李维的人,指着他吼道;“赢就是赢,输就是输,自己输了不找找自己的原因,还怪别人羞辱你,真是给我羽林丢脸,滚回去禁闭一天。”
李维张了张嘴,还想说什么,却迎上了赵信锐利的目光,悻悻下只好丢着头应了声,转身下台去。
赵信又目光转向那禁卫的壮汉,脸色凶恶,一言不发。那壮汉在他锐利目光的注视下隐隐有些促狭起来,犹豫了下,还是拱着手结结巴巴的行礼道;“卑……卑职参见赵都尉,卑职不知赵都尉也在观看,所以不是特意冒犯,还望都尉见谅。”
羽林和禁卫虽然私斗不断,但归根到底都是赵军序列。赵军中又向来等级森严,官大一级压死人,更何况还是堂堂的羽林都尉。
赵信见他言语间虽然结巴,但用词倒是得意,不像是寻常的士卒。心中不由起疑,便问道;“你是何人,所为何职?”
那力士不由避开了赵信直视的目光,有些心虚的说道;“卑职是禁卫一营二曲士卒。”
赵信见他眼神躲闪,顿时猜到了**,声音提高一截,严厉道;“欺瞒上官可是死罪,你信不信我以此向信将军禀告。”
那力士被赵信一唬,愣了会只好垂头丧气的说道;“卑职是一营二曲校尉孟涧,参见都尉大人。”
此言一出,台下顿时喧哗,因为虽然没有明文规定,但这角力大多都是限于普通士卒,像李维那种负气上台的自然不会苛刻要求。但孟涧则不同,他身为校尉,却故意扮作普通士卒上台,这明显是故意为之,有意想要羞辱羽林。
赵信也不发怒,只是眯起了眼睛,嘴角露出一丝冷笑,径直的看着孟涧,目光中不怒自威。
跟随主父许久,他渐渐的也开始喜欢模仿主父这种神情,总会让对方觉得你一副了如指掌的样子,压力无形中就已产生。
果然不到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