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可无法判断!”
第一百二十八章 默契()
众人这么说着,无非是想告诉秦奕,大夏如今的政局,并不像他想象的那么简单。在一切都还未明朗的条件下,谁也不清楚党争的背后,究竟蕴藏着怎么样的阴谋。
也正是因为如此,不论是文官势力,还是武将一派,亦或者是京城之中的各个世家联盟,都想拉拢秦奕这个名声在外的公众人物。
“诸位,明日在下还有朝会,就不多留各位了,各位请回吧!”
秦奕这是下了逐客令,他已经对很多人表明过自己的心思,这种心思不是别人能够劝得了的。
事实上,熟悉秦奕的人都明白,一旦秦奕决定做什么事情的话,哪怕是十头壮牛也未必能够扳的回来。
众人听见秦奕所说,只得叹息一声,他们知道这一趟算是白来了。
天色已然暗淡下来,众人纷纷离开。
“相公,你这样做,怕是不妥吧?”卫子衿转过屋角,手掌一盏明灯,照亮了十尺范围,“京城世家,毕竟是一方势力,倘若得罪了他们,恐怕”
“无妨,既来之,则安之,我想他们大概不会出什么阴招来对付我,毕竟中间派这样的势力,最为稳妥。更何况,以我的威望,他们要是敢对我动手,那也得考虑一下后果。”
秦奕打断了卫子衿的话,从她手中接过明灯,转身回到了自己的屋中。
随即,屋内明灯闪烁,灯火不息,秦奕坐了下来,摊开帛书,开始书写奏章。晚间的时刻,他已经接受到了命令,要去参与明天的朝议。
既然是朝议,那就得有事情可以议。近几年,虞世番的改革等等诸多事情,早已经是议的不能再议了,最终都是落得个待议的结局。
若是论起来,秦奕当属于一个改革派,更加倾向于武将的势力。
民国书。
这是帛书上的三个字,那也是秦奕所要写的东西。
当这三个字,映入大夏皇帝夏昶的眼睛的时候,已经是次日晨间了。
金銮殿上,秦奕作为太学生代表,站在正中央,抬头望着龙椅上的夏昶。这一刻,他仿佛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眼前的皇帝,就是他的同父异母的兄弟,可他并不敢将这个秘密说出来。
鬼都执之行,让他明白,大夏背后汹涌的暗流,可能跟这个有关。
“太学生秦奕,参见吾皇。”
“免礼。”夏昶抬手示意,他手中已经拿到了秦奕的奏折,“今日爱卿的奏章,朕看过了,着御前太监当众读诵!”
话音落下,便是有太监从夏昶手中接过秦奕的奏折。
这是朝议的惯例,但凡有奏折,便是要当众朗诵出来,以方便众臣议论。
“民国书,圣人云,无民不成国,故而,民乃国之根本。”
第一句话,平淡无奇,但听在众多臣官的耳中,却是又是另一番讽刺的意味。一些官员,似乎嗅到了什么气氛一样,不禁脸色阴沉下来,窦窦碎碎的声音,逐渐响起。
“臣本布衣,躬耕于西宁,后入科举,因而通晓环宇,国之地理人文,诸多百事尽闻之。外者,北匈、西域、东瀛、南蛮四方不宁,直至数年前西域之战;内有民变,起义,党争,如此众多,故而国力不盛。盖因弊政诸多,在于冗官,民不为本也!”
这一段话刚说完,金銮殿中便是有人站了出来,道:“启禀陛下,如此太平盛世,秦奕竟敢妄言四方不宁,环宇不净,这分明是在诽谤朝廷!请陛下下旨,革除秦奕的功名,诛杀其人,以儆效尤!”
此话一出,朝堂上便是炸开了锅。
“张大人,此言差矣,益州的民变,还未平定,怎么说太平盛世呢?”
“张大人,国库如今没有任何的存银,你知道为什么吗?那都是因为国库里的银子,都拿出去赈灾平叛了!”
“呦呵?合着国库里没银子,就不是太平盛世了吗?你看看,现在的蓟州城中,天子脚下,哪一家不是安居乐业的?”
秦奕听到这里,眉头不禁皱起来,往前踏出了一步,道:“陛下,你终日在这深宫之中,未曾出去看过老百姓一眼,也没有实事求是的去了解,蓟州城的民众到底是安居乐业,还是路有饿殍的?一切,不过是奏折之上粉饰出来的太平罢了!”
“嘶——”
众多臣官闻言,不禁倒吸了一口气,这个秦奕,竟敢将这种大实话说了出来,难道他不怕在场的众多官员找他的麻烦吗?
“民乃是国之本!”
秦奕继续说了下去,这一句话说的铿锵有力。
大殿之上的夏昶,眉头也皱了起来,不由得厉声道:“朝议,就应该有的议!御前官,继续!”
“是!”待得众人安静了下来,御前太监方才继续,“民,乃国之本。若无民,何来国?众民一国,故而上令当以民为先。”
“其一,废民税。国富民强,在于民先富,民若不富,国必不富。大夏之民,税共计三十余种,民税为最。一民一年三两纹银,多乎!”
御前太监开始读到秦奕的具体措施。
大夏从立国到现在,对民众施加的赋税多种多样,足有三十余种。这些赋税的根本说法,是为了充实国库,可实际上,这些银子,国库中收到的仅有百分之一,具体到那哪里,自然是被下面的官员贪污了。
什么是民税?就是一个人必须要交的税,不管你有没有钱,都得交。大夏之中,男女老幼,只要是个人,他就得交这种被叫做民税的税,而且必须是三两银子。
有时候,穷苦人家,一年到头,收入也不会超过三两。正因为如此,这种税收,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大夏劳动力的发展。
这种不合理的税收,自然要被废除,否则的话,民变将会愈演愈烈。
这样的措施被御前太监刚一说出口,秦奕便是听见一些人叹息了起来,这仿佛是在赞同秦奕的这条举措。亦或者说是一种不明显的默契。
第一百二十九章 民为本()
事实上,民税这一弊政税收措施,在几年前就被提出来过。那个时候,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这样的弊政,依旧沉醉于太平盛世之中。
现在,听着秦奕奏折之中的措施,众人似乎明白,民税这个东西,很可能是导致民变的原因。
当今的大夏,灾难频繁,四方不宁,前些年的战争,几乎耗尽了国。再者,原本民生本就不怎么样,在战争这种催化剂之下,早已是崩溃了。
这样的情况,民税对于民众的负担,可以用苦不堪言来描述。
“其二,平民变,裁冗官,奖励农垦,均分田亩。”
这一句话,真正的措施,要分田到户。
现在的大夏,很多田地都集中在富户的手中,普通农民,没有自己的田地,一辈子只能给富户打工。这样的情形,自古而有。
也正是这样的情形,导致了当今大夏农民普遍贫穷的状况。
“启禀陛下,微臣有异议。”朝堂诸官,一人自其中走出来,显然是为了反对秦奕的,“自古而来,历朝历代,依靠的都是诸多富商世家,这些人占据着大量的土地。正是因为如此,他们才会选择支持一个朝代。如今,却是要将这些土地分配给农民,难道你想让这些贵族起义吗要知道,这一方势力,控制着大夏至少百分之五十的财富,说他们富可敌国,也不为过。”
“这不过是上奏的对策而已,陛下还没有说什么,更没有答应要实行这样的举措,你就抢先来说出自己的观点,岂不是有点逾越礼节了”
秦奕没有丝毫的退让,他对这件事已经筹划了很久,大夏的土地,是时候应该分给农民了。讲到民为本,不如说是农民为本。
纵观大夏如今的人民之中,至少有百分之八十的是农民,如此庞大的农民人口,若是不让农民富裕起来,国家谈何富裕呢
而想要让农民富裕起来,最根本就是要农民有自己的田地可以耕种,这样子农民才会自己动手为了富裕而提高生产劳动的积极性。
那人闻听秦奕所说,脸色连变了几次,当着皇上的面说自己逾越礼节,万一日后被皇上想起来了,自己还有的活吗
“哼大夏的立国根本,你是要明白的。若是没有那些富户的支持,大夏不可能传承这么久”
“哦是吗我记得中汉时代,宣宗武皇帝,就曾经立下以民为本的方针。那么请问,究竟是诸位臣官不记得这样的祖制,还是后世可以修改了的呢”
秦奕的这一番话刚一出口,金銮殿之上,包括大夏皇帝夏昶在内,所有的人都陷入了沉默。
数百年来,不管大夏国内政局如何动荡变化,可是究竟还有谁记得,当年的宣宗武皇帝的事情呢先辈们开创的土地,后世不加以珍惜就算了;先辈们制定下的有利于人民的国策,后世摒弃不用,也难怪如今的大夏,弊政丛生,民变迭起。
“继续”
夏昶口中的两个字,预示着秦奕还有第三条对策。
御前太监,此时上前,开口高声道“其三,当今天下,法令不行,政律不通,当废旧法,定新律。若如此三条,则大夏可以革除弊政,平定民变。”
说白了,这样的一条建议,实际上是秦奕希望大夏能够走上法治的轨道。
现在的大夏,律法的存在,等同于一纸空文。谁有权力,谁就能够解释法律。有时候,贵族之人打死了人的话,却可以通过各种手段而免除刑罚,而平民百姓则不行。
这是法律上的不平等。
正是因为如此,很大一部分地区,等同于不存在法律,完全是人治。社会在不断发展的,必定是要从人治走向法治的,这是秦奕前世和现世所总结出来的规律。
御前太监宣读完这份奏折后,便是将奏折递还给夏昶。夏昶接过,在手中掂了掂道“众位臣工,太学生秦奕,给朕上了这道折子,上面写了三条建议废民税、田亩均分和制定新律法,你们议一议,看能不能给出点建议”
“陛下,前者长阳侯虞世番,也曾经对这三条做出过革新,但被否决。现在的大夏,与往常没什么两样,依照微臣之见,还是不要实行的好。”
“尤其是这第二条,分田地给普通老百姓,耕者有其田的做法,固然可以,但还请你秦奕不要忘了,这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怎么可以将田地分给那些贱民呢”
“诸位大人,民乃是天下之本,民若是没有自己的田地,又如何生产呢”秦奕解释着自己的看法,“民若有田地,则必然会安分守己;民若长久没有田地,在这大环境之下,必定会变乱百出。”
“似乎是言之有理。”
“百姓为重,那是国家首要,一切军兵源自于民,若无民,则无国,臣恳请陛下,实行这三条建议。”
一时之间,朝堂之上,反对者有,同意者也有,他们的心思,秦奕再清楚不过了。若是这些措施不符合自己的利益,一些人必然会举起反对的旗帜来。
而与此同时,大夏东南的海面上,瀛洲岛的东北方向,一艘艘战船从远方的天际航行而来。
“那是哪里来的怪船与中土的全然不同”
“上面挂着太阳旗,战船上的人们,身着铁制的盔甲,这莫非是东瀛的水师战船不不对,还有扶桑的”
瀛洲岛,地处大夏的东南海面,在其东北方向上,分散着数个海面小国,其中以东瀛和扶桑最大。数年之前,这两国曾经派兵骚扰过大夏的东南沿海,故而一些人能够认出战船的来历。
“足足上百艘战船,与往日的更加不同,他们想要干什么”
瀛洲岛驻扎的水师营寨中,一排排士兵,纷纷登上战船,可惜战船少的可怜。不到十艘的战船,刚一出海港,便是迎接了敌方战船的数十发炮弹。
“敌袭东瀛发兵攻打瀛洲岛了”
第一百三十章 瀛洲海警()
瀛洲岛上空,乌云惨淡,斗大的雨珠转瞬间落下,原本晴朗的天空不复存在,此时已然被暴风雨的天气占据。
“轰——”连续不断的战船巨炮发射的声音,响彻了整个瀛洲岛的东北海面,大夏原本参与抵抗的十艘战船,转瞬间化作了齑粉。
“瀛洲海警!”
闽州的街道上,一匹快马疾驰而来,马上的人,一边气喘吁吁,一边口中嚷嚷,不多时就到了闽州的府衙。
这一处府衙与别的府衙不同,他不属于闽州的编制,而是属于大夏国家的海外通商总关。
“启禀陆大人,瀛洲海警!本日上午,东瀛发兵攻打瀛洲岛,守岛官兵,全部战死!瀛洲岛县令,率民兵死战不退,但寡不敌众,此时恐怕也已经葬身在东瀛大军的刀下了。”
快马之上的士兵,闯进总关府衙,气喘吁吁的对着正堂上的陆成祥说着,一边说着,一边将自己背后的包裹解下。然而,他丝毫没有注意到陆成祥此时的脸色,早已阴沉了下来。
“还请陆大人,赶紧将这一份军情奏折,转呈至蓟州”
陆成祥接过那副包裹,猛地拍了一下桌子,打断了士兵的话,厉声喝道:“这是封疆大吏专用的奏折包裹,里面的内容属于绝密级别,听你这言语,恐怕是沿途嚷嚷了吧,这些倒好,原本瀛洲岛海警,就会被人听了去,一传十,十传百。原本只是失了瀛洲岛,到最后就会被传成了大夏丢失了沿海全部岛屿!”
“一个小小的祸事,被你这样嚷嚷,到最后,几乎无人不知,整个大夏的人心都乱了,人言可畏!”
最后四个字,陆成祥说的极重,士兵的脸色也迅疾变得惨白起来:“陆大人,小人不知”
“你累了,下去歇息吧!”
陆成祥不由得叹息了一声,这也难怪,若是有人对这个士兵叮嘱,恐怕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了。可,前线作战,时间紧迫,事情紧急,又有谁会想起来这样的事情呢?
士兵听着陆成祥如此说,犹豫了几下,便是退了下去。待得士兵走后,陆成祥叫来几人:“你们将这份走着,快马加鞭的送往蓟州,记住沿途要高喊瀛洲岛大捷!”
“是!”
海警的事情,自然没有在大范围之中引起波动,而与此同时的蓟州朝堂上,众多臣工对于秦奕的提案的争论,也逐渐小了下去。
“民税一项,到底取消不取消,还是有待商议,毕竟这涉及到基本国策。制定新的法律,这倒是可以的。毕竟,旧有的法律,已经实行了数百年之久,是时候变一变。至于田亩分到农民手中,这一项,绝大多数人不同意,朕看也就算了吧!”
夏昶高坐在金銮殿正中央的那把龙椅上,脸上没有丝毫的表情。他做出这样的结论,实际上是跟朝堂上众臣的吵嚷有关。作为一个皇帝,即便是大权旁落,他也要假装样子,来维持各方的平衡。
更何况,眼前的秦奕不过是一个太学生。
秦奕自问,自己的那些东西,并没有得罪朝臣众臣,可依旧是引来了诸多的争议。这其中,恐怕是因为自己没有个人的势力,或者是因为处于中间派,故而支持自己的人极少。
事实上,中间派这样的身份,有利有弊。所有的情形,都已经表现出来,中间派的弊端,那就是朝堂之上,得不到太多人的呼应。
纵使,民税那一项,得到了很多人的默契,然而这种默契,并不代表着没有人去反对。正是因为有着太多人的反对,夏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