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要有一种知足常乐的心态。人在贫穷的时候,固然要追求财富来满足自己。但是追求财富不能过于无度,否则不但会影响到自己的生活,而且自己也永远不会开心。从前有个很穷的学生,他在大学许下的愿望就是成为百万富翁。后来他很努力,很快就成为了百万富翁。这个时候,他又许愿要成为千万富翁,如果成为了千万富翁,他就去好好享受生活,不会像现在这样疲于奔命。结果他也很幸运地成为了千万富翁。这个时候他又想成为亿万富翁就这样,每到一个台阶,他都想着拼命地再上一个台阶,他忽略了生活,他忽视了家人,他对友谊更加漠视。他后来虽然很有钱,但是他找不到其中的乐趣,就像守财奴一样,只是偶尔看着自己的财产会有些开心。、
成大事者认为,人无论追求什么,一定要有度,无度的话很容易让人招惹上灾祸。其实要想控制自己的贪心最好的办法就是给自己定一个目标,达到目标后就立即转型。追求财富的人应该给自己一个追求财富的目标,这个财富应该是自己通过努力能够达到的,是一种理想,而不是一种幻想。在达到以后就停止对财富的追求,去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
第53章 舍弃精明,韬光养晦()
成大事者认为,处世要学会舍弃精明,韬光养晦。在这一大前提下,人应该学会坚持、学会忍耐、学会永不放弃,学会将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上。舍弃精明、韬光养晦就是让人们学会忍耐和永不放弃。
一个人要做一件事情,肯定有很多人拼命说这个不行,那条道路走不通。殊不知一个人没有试过,谁也不能说一定不行。其实人们应该学会坚持自己的想法,按照自己的想法和意图尝试着去做一些事情。
有一只蛾正从茧里挣扎着爬出来,一个小男孩见它如此痛苦,拿剪刀帮它将茧剪开。这只蛾终于摆脱了痛苦,却发现自己飞不起来,后来就死了。
这是什么缘故?原因很简单,因为蛾承受痛苦的过程就是一种聚集力量的过程。想想很多成功人士承受了多少痛苦才获得了成功。然而有些人却不能获得这样的苦难,对于他们来说任何一点困难都让他们觉得难受,都让他们想寻求别人的帮助。这样的人永远都不会取得成功。
一个人能否在社会上立足,适应能力和生存能力是不可缺少的。人生的成长阶段,基本上是几十年。人要学会自己成长,不仅如此,还要承担起照顾他人的重担。未来的责任要求人必须有坚持、执著和永不放弃的精神,同时还要求人们有自立自强的意识。每一个人的命运也大不相同,人们大可不必将他人以往的经验作为完全正确的真理来遵守。时代变迁,仅遵循以往的经验来处理事情,无疑是刻舟求剑。
爱因斯坦的小板凳是自己做的,他一共做了三个。当他把第三个交给老师的时候,老师有点嘲讽地说,没有比这更难看的小板凳了。听到这话,爱因斯坦立即从课桌下面拿出了两个小板凳,很严肃地对老师说,交给您的那个小板凳至少比这两个要强许多。爱因斯坦从小就自己动手做些东西,这对他后来取得成功有很大的帮助。我们从中不难看出爱因斯坦的一种坚持精神。
生活中,我们很年轻的时候意气风发,屡屡去尝试各种事情,希望能够获得成功,但是后来发现很多事情都无法想象,最后屡屡失败。经过几次失败以后,很多人就开始抱怨这个世界不公平,同时也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最后,只有一再地降低成功的标准,才能让自己活得心安理得。我们中的许多人往往因为害怕失败,就不去追求成功,而甘愿忍受失败者的生活。很多人不敢去追求成功,不是追求不到成功,而是因为他们的心里面也默认:对自己而言,成功是不可能的。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他们放弃了坚持。
坚持就在于永远相信目标在前方。既然目标在前方,就永远都没有半途而废和放弃的理由了。1932年深秋的一天,世界著名的游泳运动员弗洛伦丝查德威克尝试着横渡英吉利海峡。在海水里游了16个小时后,她嘴唇冻得发紫。而远方,迷雾重重,根本看不见岸。查德威克感到难以坚持,于是向伴随着她的小艇上的朋友请求道:“我不行了,快把我拉上来吧!”朋友鼓励她说:“只有一英里了,最后一英里,再坚持一下就到了。”她又看了看前方,根本看不到岸,于是她再三恳求朋友拉她上船。等上了船以后,查德威克才发现离岸真的只有一英里。
两个月后,查德威克再次进行了同样的尝试。浓雾依然笼罩在她的周围,海水还是那么冰凉刺骨,她还是望不见海岸。然而,这次,她反复告诉自己海岸就在前方一英里的地方,最后她获得了成功。
坚持就在于能够勤奋工作。很多人认为勤奋工作和实现自己的理想没有必然的联系,往往所做的工作被别有用心者拿去当“嫁衣裳”了,于是便放弃了勤奋工作。这样的人永远都不可能获得成功。北宋的范仲淹,特别受到后世人的称道,因为他不仅是个政治家,而且是个文学家,同时他特别勤奋。他小的时候,家境十分贫寒,虽然读书环境很恶劣,但是范仲淹十分刻苦好学,最后成为一个很有学问的人。在他为官时,曾经很多次向朝廷上书,针砭时弊,希望能够革新政治,对当时社会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进作用。由于范仲淹特别勤奋地为民请命,为朝廷做官,即使被贬降职,他依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后世万代对他都十分景仰。
成大事者认为,人只有舍弃那些所谓的精明,才能够真正做到坚持,才能够几十年如一日地做出不平凡的成绩来。
第54章 忍一时之气,免百日之忧()
成大事者认为,忍一时之气,能免百日之忧。在很多时候,人都会遇到困境,毕竟人生之事不如意者十之八九。这个时候忍耐就显得更加重要。
懂得忍耐就可以获得更多的机会,同时也能让自己安静下来思考一些问题。有一个人搬了新家,新家有个大院子,里面有很多花草,他本来想把草全部拔掉。但是后来由于工作太忙,就忘记了这件事情。过了几个月后,他突然很惊讶地发现那些当时看上去最难看的草居然开出了十分漂亮的花。他十分庆幸自己当初没有拔掉这些草。
人们不能养成急躁的脾气,急躁的人往往会失去理智。他们不会让事情变好,往往会让事情变得非常糟糕,而且没有回旋的余地。当身处逆境时,为何不能将忍耐看成是一种陶冶心性的机会呢?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这样的机会的。有一个人性情过于急躁,经常会乱发脾气,他的老师教导他说,你每回在要发脾气之前,先问自己三个问题:一是你为什么要发脾气?二是你将通过什么手段把脾气发得恰到好处?三是你发脾气对事情有什么帮助?然后要求他将这些理由全部写在纸上。这种方法看起来迂腐,实际上在回答这些问题的时候,他的气已经消了很多,即使还是忍不住要发脾气的话,他也不会过于暴躁和激烈了。
经常看到两个人为一点小事吵了起来,到最后闹得不可开交。试想一下,吵架的原因是小事,但是后来为什么到了不可开交的地步。原因就在于他们有意或者无意地在吵架中添加了很多东西,这些东西让他们越吵越热闹,已经忘记了初衷。
当然,忍耐并不是一味地退让,忍耐意味着蓄积力量,它的本质应该是坚持。战国时期,由于郑庄公的母亲生他的时候难产,于是很不喜欢他,却十分喜欢他的弟弟公叔段。公叔段十分骄横,一会向庄公要这个,一会向庄公要那个,最后还要成立国中之国,而这些都得到了母亲的支持。郑庄公当时以孝道教育天下人,所以对这些都有所忍耐。到最后他的弟弟公叔段领兵来篡位的时候,他才组织反击,最后一举成功。
东汉王朝的开国皇帝刘秀也是个十分能忍耐的人。当时他只是起义军中的一个将军。他有个哥哥也在起义军中当将军。然而起义军中的将领害怕他们兄弟力量太大,于是设计将他的哥哥给杀掉了。刘秀十分难过,但是他并没有和起义军的头领公开决裂。相反,他忍受了这种屈辱,同时还跟起义军头领讲和,起义军头领因此而对他疏忽防范。刘秀发展壮大后,报了杀兄之仇。
当明成祖还是燕王的时候也是个能忍耐的人。当时建文帝意识到他可能谋反,于是要削夺他的实力。燕王这个时候还没有准备好,于是装作发疯的样子,麻痹建文帝派来监视的使者。建文帝看到这种情况,放宽了心。燕王实力一准备充分,就立即起兵造了反。
其实古时候成大事的人,很少有不忍耐的。确实也有些人觉得士可杀不可辱,而毅然选择了自杀的道路,但是这种选择确实让人不敢恭维,因为留着自己的生命,日后不知道能做多大的事情。如果当年孙膑忍受不了庞涓的羞辱,他最后也不可能报大仇,当然也不可能有举世闻名的孙膑兵法流传于世;如果司马迁忍受不了宫刑的羞辱,那么史记又从哪里来?如果司马懿忍受不了曹爽的行为,那么也就没有后来的晋朝。还有韩信忍受的胯下之辱,范睢忍受的屈辱,等等。真正成大事的人,不一定是旷世奇才,但一定有惊人的毅力,而这种毅力往往是在忍耐中表现出来的。
关羽和张飞都是不能忍耐的人,最后他们都没有得到善终。而五代十国的冯道十分能忍耐,后来他被追封为王。
人要学会忍耐,因为很多东西是需要时间的。如果别人对自己有误会,也可以通过时间来证明。时间是最好的试金石,生活中的很多无奈完全可以交付给时间来检验。为此,自己也没有必要将这些包袱压在心头。
当然,忍耐和坚持并不意味着要一味地谦让,一味地谦让往往是懦弱的表现。要懂得去追求和拥有自己想得到的东西,得到了以后就要倍加珍惜。
成大事者认为,忍耐和坚持是人生负重前行的精神动力。
第55章 做人做事,务求低调()
成大事者处世善用智
处世必须讲究智慧。毕竟社会是有其固有的生存法则存在。人们对弱者往往有一种普遍的同情,对强者的毁灭往往有一种幸灾乐祸的态度,为此处世的时候要少表现自己,要学会示弱。同时对社会生存法则要有一定的了解,通过了解社会生存法则,促使自己更加适应社会,不失为一种处世的捷径。
成大事者认为,做人做事,务求低调,不要拥有盛名。
拥有盛名对于一个有才德的人来说,并不是一件值得夸耀的事情,相反还会有很多的危险和祸害。当前的社会,有相当一部分人有仇富心态,毕竟人心都是不患贫而患不安,不患寡而患不均。
那些有远见的富裕人群不但通过各种方式来掩饰自己的财富,而且还要处世低调,即使很想做善事,也要隐瞒姓名。对于他们来说做善事不是为了取得好的名声,而是出于一种善良的天性。如果他们为了取得好的名声,往往会让自己陷入一种危险的境地。比如捐了一百万,别人会认为对于他来说只是九牛一毛;而且,你今年捐了,明年就应该照旧。一个乞丐在路边乞讨,有一个人对他很是同情,每天都给这个乞丐一百块钱,乞丐开始十分感激。后来,每回见到这个人就知道钱来了。这样的日子持续了一个月。一个月后,这个人不来了,乞丐对此很生气。又这样过了几个月,乞丐看到了这个人,于是跑过去问他这些天跑到什么地方去了,怎么不过来给他钱?这个人说他最近结婚了,经济上有些拮据,所以没有给他钱。乞丐一听,很是生气,大声说道:“好啊!你居然拿我的钱去养老婆?”人在不知不觉中会养成这种依赖的心态,可能他们还觉得自己理直气壮,理所当然,而别人却因此而背上沉重的负担。因此,对于富有的人来说,固然可以通过做善事来表达自己的爱心,但是一定不要让别人过于依赖自己,否则自己会陷入到一个怪圈当中,倒不如当初根本就不给。富裕的人应该避免拥有盛名,一个人太富容易招祸,而不是招福。
有才华的人也要避免拥有盛名。拥有盛名的才子才女们要不断花费大量的时间到无所谓的事情上去,而且还容易才华枯竭。司马迁在写史记的时候,并没有左拥右簇,相反是冷冷清清,正是因为冷冷清清,他才能静下心来思考。拥有盛名的人周围往往热闹非凡,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很难安静下来思考自己的事情。他们只有不停地应付别人,而且不能怠慢,把自己弄得很是疲累,根本就没有认真思考的时间了。很多文学家在出名以后就很少有杰出的作品产生,虽然有他们的思维定型的原因,但他们没有时间去改变思维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人应该有一种泰然处世的心态,在这种心态下,人能够平静地对待周围的事物。不会太偏激,不会太极端,因此没有出名,他能够坐得住;出名了,他也能够静得下来。盛名是不应该背负的,拥有盛名的人往往过得并不如意,原因就在于盛名给他们带来了很多负担。人的处境往往是由自己的心态决定的。人生就像爬山,爬了上去,也还是要下来的,爬得太高,在自己的心态没有平和的情况下,一下子爬到了云层中,一旦跌落下来,会摔得很重。如果一个人不幸背上了盛名,就应该学会低调。好名声只是自己努力的副产品,如果名声太大或者太注重名声,那么人容易变得爱慕虚荣。不能刻意地把自己装点得过于完美,这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拥有盛名的人必然也有缺点,这个缺点往往因为自己的盛名而被掩盖住了。但是如果有一天,光环被打散,缺点就会暴露出来,同时会被无限夸大。人们会说:“真没想到他居然是这样一个人。”又或者说:“他肯定还有很多不为人知的秘密。”名声是把双刃剑,你用它装点自己的时候,同时也是在给自己埋下隐患。正如有人说过,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人不是那种誉满天下的人,而是那种荣誉毁誉都满天下的人。那种誉满天下的人往往会成为人造的神,而荣誉毁誉满天下的人才是真正的人。因此,所有人都说你好,你拥有个好名声,不见得你很伟大,而那种有的人对你崇敬有加,有的人对你恨之入骨,或许你才是个伟大的人。
成大事者认为,人如果有一种泰然处世的心态,就会对盛名避而远之。
第56章 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成大事者认为,在时势未到的时候,人一定要学会藏器于身,待时而动。那些很是贫穷的人家要将地都打扫得干干净净的,而那些穷人的女儿也要把头梳得整整齐齐,这样的话,虽然并没有十分奢华的陈设和美丽的装饰,但是却能透露出一股自然朴实的风雅。其实对于有才的君子来说,绝对不应该为了一时的穷困忧愁或者际遇不佳而自暴自弃。
人要明白对于自己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绝对不是奢华的陈设和美丽的装饰,而是自己的生存根本。愚道尊崇一个人牢牢掌握自己的生存之本,有了它,就不用担心自己将来没有发展。
人要自己掌握生存的权柄,要害千万不要被别人掌握。很多教育都提倡谦让,虽然心不甘、情不愿,还是有很多人告诉别人一定要谦让,这是伪善。更何况人生有很多东西是不能谦让给别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