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哎,我都半截身子入黄土的人了,要银子做什么,你拿去吧,以后你和映荷用钱的地方还多着呢。”听女儿这么说,夏爷爷也顾不上了,一股脑说了。
“爹,这是您应得的,我和映荷现在不愁吃不愁穿,银子慢慢存,哪就缺您这份了?”姑姑又把银子推过来。
“爹,妹子,你们就别争了……”夏若虚终于说话了,“爹这份银子拿得合情合理,当拿!妹子做生意在行,以后定能养活自己和映荷,有骨气!至于我这份就……”说着要把面前的银子推过去。
慕君看着爹的手,心里一阵紧张。
第18章 多宝阁()
“哥哥,这可不是给你的!是给慕君和嫂子的,要不是慕君主意多,脑子活,我们能这么快盈利吗?要不是慕君和嫂子忙前忙后,我们的吃食生意能做起来吗?”夏婉娘跟连珠炮似的,说的夏若虚哑口无言。
“哈哈”看着平日最爱教训自己的爹爹吃瘪,云峥忍不住笑了,却马上就被慕君拍了一下,示意他不要打扰。
“不光每个月的收益平分,半年以后铺子顶下来,屋契上也写三个名字,这个铺子是我们夏家共有的!”夏婉娘接着说了一句。
“当初我被休归家,爹娘和哥哥嫂子没有半句恶言,收留我和映荷;我们找出路立生计,大家都无私帮忙。我夏婉娘不是忘恩负义的人,金银永远没有亲情重要,这个铺子是我们夏家共有的!”夏婉娘重复了一遍,说到情动处,眼眶都红了。
夏于氏跟夏奶奶想起当初的情形,也是动容,跟着抹眼泪。
“行,不过姑姑的本钱要先拿出来!”慕君这下彻底为夏婉娘的胸襟折服,这样的女子何其少有,姓肖的不要,真是瞎了眼!
不过她也不愿姑姑吃亏,谁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先抽出姑姑的本钱,剩下的再平分,其他人听了也连连点头。
“好,一言为定!”姑姑看着聪慧的侄女,也不再推辞,笑着说。
一家人怀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热热闹闹的吃饭,欢声笑语飘了很远。
……
刘磊留下的兔子野鸡,养了三日就卖出去了,来买的男子还说,难得平日能买到这么鲜活的野味。
慕君问为什么不去集上买,男子说集市不是每日都开的,就算去集上那也是要碰运气,想要的时候没找到;有时看见,又不一定需要。
二丫的绣活挂在进门墙上显眼的位置,第二日就卖了。手工不比外面的差,价钱却更便宜,一个精明的老主顾问了之后全买了,说拿回去给女儿添嫁妆。
初次尝到甜头,慕君觉得自己的想法应该是可行的。
这段日子,“知竹斋”的吃食生意做得好,周围不是没人眼红的。好在夏婉娘会做人,时不时端些吃的去左右和对面的铺子,就怕别人说自家的摊子摆在门口,耽误了别人生意,可长此以往也不是办法。
现在好了,“恒隆号”的事谈妥了,“知竹斋”里的竹器可以只捡轻便的摆一点,空出半间屋子,把食案挪进来,再放上几张桌椅,就成了。
慕君想的更远,不过还要等姑姑回来再说,姑姑今日一早就去“恒隆号”了,说是去定约按手印。这会店里没什么人,慕君和映荷坐在柜台后面,聊着闲话。
“表姐,二丫的绣活能卖钱,那我的呢,你觉得怎么样?”映荷看了看慕君,有些不好意思地说。
“以你的手工,当然没问题,你和奶奶做的小玩偶一直都很好卖……姑姑也该分你一份人工呢。”慕君打趣道。
“那我可不可以也做点绣活放这里卖?”
“当然可以……”
二人话还没说完,夏婉娘就回来了,风风火火的样子和一个月前的贵妇打扮真是判若两人。她喝了一口水,笑着问慕君和映荷,小姐俩说什么悄悄话呢?
慕君问姑姑事情办得顺利吗,得到肯定答复后,拉了凳子过来,倒好茶,三人团团坐下。
“姑姑,除了把食案挪进来,添些桌子,我打算在店里再辟出一块地方,供村里人寄卖,就像磊子的野味,和二丫的绣活之类,或者其他土特产。他们自己定价,我们负责摆放和售卖,收取一定的费用。你们觉得怎么样?”慕君将自己的想法娓娓道来。
“慕君,这个主意太好了,既可以吸引人流,我们还能多赚一份钱,降低铺租的成本,简直是两全其美!”夏婉娘听慕君说完,不停口的说好。
映荷看着表姐,心里不得不承认,表姐于事心思缜密,于人剔透玲珑,远在自己之上。表姐一直以来都自己呵护有加,而自己却因为于元意的事,心里有疙瘩,现在想想,真是惭愧。
说干就干,第二日,请了几个劳力,慕君将铺子重新规划了一番。
进门左手边,打横放了食案,店里摆放的竹桌竹椅就便搬到食案后面,用竹屏风围了,辟出一块小小的用餐区。
进门右手是柜台,往里摆的是店里的竹器。有意思的是,摆放的样子就好像一个小小的家,清楚明了,看着东西就能想象出它摆在自己家的模样
靠墙放着竹案,上搁竹碗,竹砧板,竹筷,竹筷篓,竹蒸笼,竹簸箕,竹案下面摆着竹筐,竹篮,竹篓,竹枝扫帚,是灶房;
矮竹桌并四个竹椅,桌上摆着一整套的竹杯,脚边放着竹编灯座和灯罩,是厅;
再往里摆着一张高竹桌,靠背竹椅,桌上竹笔架,竹笔筒,竹笔洗,竹笔枕,竹简一应俱全,原来是书房;
一架竹床,上铺凉席,凉枕,还有几把蒲扇和几只憨态可掬的小布偶,旁边还有一张竹榻,是卧房。
原来放在铺子中间竹架上的小孩玩意,都挂到在柜台上较矮的地方,小孩子一进来就能看见,还能够着;竹风铃挂在门口,随风发出清脆的敲击声;跷跷板,滑滑梯占地太大,收了起来,不过在墙上挂了两个总角小孩玩跷跷板和滑梯的画图;藤车和木马留了两架。
铺子中间的竹架子保留几个,慕君打算用来摆放寄卖的东西,就叫“多宝阁”!
一切准备就绪,夏婉娘转了几圈就发觉这样摆的好处,暗赞夸慕君细心。回头见女儿映荷坐在后面,拿个绣棚子,专心致志,终于有些沉静的样子。
饭点未到,外面有慕君招呼,夏婉娘难得清闲。
“映荷,你在绣什么呢?”坐到女儿身边,爱怜地抚摸着女儿的一头乌黑长发。
这段日子,遭逢巨变,投靠娘家,到现在开店谋生,夏婉娘心里每日都装满了事,忙的前脚踢后脚,到家也是沾枕就睡,确实是忽略了女儿,想来女儿这段日子也不好受。
“娘,我想多赶点绣活出来,也放在店里寄卖。”
“哦,为什么呢?”
“我也想多帮娘赚钱……”
听到女儿这样说,夏婉娘心中涌起一阵暖流,女儿长大了,知道帮自己分担了,不再是以前那个养在深闺,贪吃爱俏的肖映荷了。
“好,那把映荷赚的钱存起来,以后给映荷当嫁妆好不好?”夏婉娘不想在女儿面前滴眼泪,故意跟女儿逗笑。
“娘,你不要取笑女儿……”映荷低下头,想到那个人,扯扯嘴角,勉强笑了。
“怎么了,是不是于元意欺负你了?”夏婉娘哪会看不出映荷的情绪变化,略想一想,肯定跟那个于元意有关。
“娘,你怎么……”映荷抬头,有些惊诧。
“你是我肚子里跌下的肉,你有什么事我怎会不知?怎么,是他欺负你了?”夏婉娘有些着急,轻抚上女儿的手。
“没有,他不……我,我现在不想这些事情,只想帮娘多赚点钱。”映荷说不出口,又不知如何说出口,头越压越低。
“好好,我们娘俩好好赚钱,好日子在后头呢……”看出映荷不愿多谈,夏婉娘也不逼女儿,想着有机会问问慕君。
说起来,夏婉娘觉得,映荷如今变得懂事,跟慕君的影响也离不开,这个聪慧又沉静的侄女,夏婉娘是越来越喜欢。
………
跟村里人搞寄卖的事,夏婉娘全权交给夏慕君来办。这日夏于氏替慕君去了“知竹斋”,夏慕君去了荷塘对面的村长家。
开门的正是刘大娘,一早就汗流浃背,手里的蒲扇摇个不停。没办法,大暑天,胖子应该是最难过的,稍动一动就周身汗。
刘大娘擦着汗,笑眯眯的把映荷让进屋,又叫了二丫出来,刘磊却是一早就上山了。
坐定后,喝了一口水,慕君从荷包里拿出上次卖出野味和绣活的钱,一共两贯铜钱,递给刘大娘。
“哎呀,这么多钱,慕君你给我钱做什么?”刘大娘觉得奇怪,二丫也拿圆溜溜的大眼睛看着慕君。
“大娘,您就收着吧。这是前几日刘磊托我卖东西的钱,其中磊子打得几只野味卖了一贯,二丫绣的一包帕子和香囊得了一贯。”慕君笑着说。
“哎呀,真的吗?往常磊子也捉些兔子说去集上卖,根本就没卖出去过,最后都是拿回来吃了!没想到这次,你竟然真的帮我们卖出去了,还卖了这么多钱!慕君,谢谢你啊,你真是能干!”
刘大娘笑得见牙不见眼,胖乎乎的手接过铜钱,高兴的直拍慕君肩膀。
二丫听了慕君的话,看着娘手中的铜钱,有些不相信,自己的绣活真的有人买,还卖了一贯钱这么多吗?
“刘大娘过奖了……我姑姑在镇上开了间小铺子,卖些我爷爷做的竹器。反正也是守着铺子,我就叫磊子把东西留下,我试试,还真卖出去了,也是东西好,才有人要啊!买绣活的大娘直夸二丫手艺好呢,说是跟外面绣坊里绣娘做的比也不差呢!”慕君被拍的受不住劲,暗暗吸了口气,笑着说。
“不是我吹,二丫这双手,天生的灵巧!”说起自家女儿,刘大娘很是骄傲。二丫听了,羞涩地在一旁低下了头。
“那以后,磊子捉的兔子野鸡还能拿去你家铺子卖吗?”刘大娘脑子灵活,马上就接着说。
“当然可以,我们店打算专门辟一块地方,帮乡亲们寄卖,有时去集上不方便的,有什么都可以拿过来……”
“那怎么也不好叫你们白帮忙,人工铺子也是要钱的,来,这个你先拿着。”刘大娘也是聪明人,闻音知意,掏出一把铜钱。
慕君连忙摆手,说;“大娘,是我自己要帮磊子卖东西的,哪能收你们的钱呢?”
“那好,下次吧,下次再帮我们卖东西可要收钱了,不用跟你大娘客气!那句话怎么说的,在商言商!”刘大娘爽利的笑着。
“好好,大娘怎么说就怎么办,还望大娘多帮我们跟村里其他人家说说。”
“没问题!”
第19章 虚惊一场(二更)()
慕君谈完了事情就从村长家回来了,看时间尚早,回家取了草帽,跟奶奶交代一声,打算去竹林。
这段日子,自己每日忙着铺子的吃食生意,药材苗只能拜托爷爷奶奶代为看顾,今日难得在家,自己去看看才更放心。
来到竹林,药材苗株株长势良好,慕君仔细的除净杂草,又将太过茂盛的苗株分开两束,分别种下,最后还一一施肥浇水。
忙完后,慕君又在林子里转了几圈,捡了些竹荪,倒是没看见竹黄,上次霍乘风摘的大蜂窝让爷爷养起来了,说等养家了再挪出去竹林。
待慕君回到自家小院,都近晌午了。院门大敞,一位年轻妇人牵着个总角小童,和夏奶奶正站在院内,神情慌张。一见慕君回来,夏奶奶更是垮下脸,“哇”的一声哭出来了,冲慕君喊道:“君儿啊,兰儿不见了!”
慕君放下东西,赶紧走到奶奶身边,扶她坐下,说:“奶奶,别着急,慢慢说,兰儿怎么不见了?”
原来上午的时候,村里的江娘子带着自家女儿桃儿来找小慕兰玩,就是立在一旁的妇人和小童。见两个小丫头玩的高兴,夏奶奶就向江娘子打听为什么她家的泡菜腌的那么好吃,两人来到灶房,边讲边做。
初初还听到外面小孩子的嬉笑声,过了一会就安静了。江娘子喊了几声桃儿,没人应,赶紧和夏奶奶出来查看。
两人走到后院,才找到桃儿,却不见小慕兰。据桃儿讲,两个孩子在玩捉迷藏,该慕兰躲了,可自己找了半天,怎么也找不到慕兰。
两个大人一听就慌了,在家里翻了个底朝天,也没找到人影。夏爷爷砍竹子回来,一听孙女不见了,已经跑出去找了。
慕君听了,看看一旁已经吓哭了的桃儿,心乱如麻。她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仔细思考。
慕兰人小腿短,就算走出去也不能走多远,爷爷到现在还没找到,就怕……
慕君提起裙摆,跑到门口池塘边查看。池塘里荷叶密密麻麻,她用长竹竿一一拨开,仔细转了一圈,没有,总算松了口气。
那会不会是人拐子呢?前段日子才听见说邻村丢了几个小孩……想到这,慕君的心又提了起来。
突然门口响起一阵马蹄声,接着进来一人,却是霍乘风。
霍乘风看着面色苍白的慕君,用沉稳的嗓音道:“我在村口碰见了夏爷爷,知道出事了,已经发散家丁已经帮忙去找了,我过来看看有什么帮的上的。”
慕君舒了口气,尽量冷静的把事情经过讲了一遍。
霍乘风听完后,背着手在院子里转了几个圈。他先问夏奶奶,“小孩子不见之前,你们有没有打开过院门?”
夏奶奶一边擦着眼泪,一边回忆,说:“好像没有,又好像有,记不清了。”
霍乘风点点头,抱着桃儿来到院门口,叫她试着开门。桃儿要踮起脚,才能碰到门闩,可使了好大的劲,也抽不出来。
慕君明白了,小慕兰比桃儿还要矮一些,如果院门锁了,应该是没可能自己打开院门出去的。
可屋里已经翻遍了,就这么大地方,她能躲到哪去呢?
霍乘风长眉微拧,在院内走走看看,把所有房门都打开,然后蹲在屋子中间,四处扫视。看了一会,他起身来到灶房旁边的耳房,里面有几口大缸,是家里存米面用的。
一口缸下面,堆了几捆柴火垛子。他径直走了过去,慕君也跟了过去。
揭开木盖,装了大半缸的白面上蜷躺着一个小孩,胸口起伏,发出细细的呼吸声,不是夏慕兰又是谁?
慕君一颗心终于跌回了腔子里,小心抱了慕兰出来。其他人看见了,都围过来。看着小慕兰揉着惺忪的睡眼,脸上花一道白一道的,夏奶奶破涕为笑,一旁江娘子也跟着松了口气。
江娘子带着桃儿回去了,夏奶奶连连向霍乘风道谢后,抱了慕兰去洗澡,留下霍乘风和慕君二人在院子里。
“我……”
“我……”
二人同时开口,相视一笑。霍乘风看着慕君鬓边的头发都沾上了面粉,抬手想帮她擦擦,慕君却将头一偏,躲到一边。
“霍大哥,你怎么会在村里呢?”慕君一边用湿帕子擦着头发,一边问。
“我正好送外公从镇上看病回来。”霍乘风说道,目不转睛地看着慕君。
慕君被他盯的不好意思了,停下手上的动作,咳一声,说:“霍大哥,今日的事谢谢你了,都晌午了,就不耽误你了,我也要出去找我爷爷。”
“我和你一起出去。”
两人一前一后的出了屋子,霍乘风牵了马在后面,还是那匹枣红马,跟着主人,这次倒是温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