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隋宫烟云-第5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裢跷惺榱睢E叮比唬愣衷诨乖诰┏牵却蠡楹笤俑叭巍!彼档秸饫锼晕囱员希谑质疽飧唢G不要插话,同时低下头思索还有何事想要和其分享。

    高颎却丝毫不顾杨坚的动作,直直打断他的沉思,语气坚定而又平和:“臣听闻陛下近日又令苏威兼任大理卿、京兆尹、御史大夫,他如今已是身兼五职了,臣……”

    “高颎!”杨坚听不下去,脸色霎地一黑,愤愤道:“高颎!你难道也像梁毗一样忌惮苏威权重而要弹劾他吗?”狠狠地瞪着高颎,杨坚又刻意加重语气:“朕已说过,苏威有其不能取代的作用,若没有他就无人替朕宣扬教化了,即使才辩无双的杨素也无法与之匹敌!同样,苏威若是没遇到朕,他的才能也无以施展,你们若是要指责苏威专权,那么就是要指责朕遣任职位有失!”

    高颎见杨坚发怒,却仍是不慌不忙,从容对之:“陛下息怒,臣并不是要弹劾苏威。臣深深感受到了他对陛下的重要意义,臣觉得以其才智,堪任我朝首相。所以臣希望能让职于苏威,还请陛下成全。”

    “哦?”杨坚目中闪着惊讶的神色,他缓了缓激愤的情绪,却仍是皱着眉头,半晌后才缓慢又阴冷地道了句:“既然如此,朕就准你除去仆射一职,退下!”

    。

    这日夜晚,劳累了一天的杨坚在寝宫偏殿查看公文,无心睡眠。独孤皇后久久不见杨坚回寝室休息,于是深夜中挑灯赶到小书房内一探究竟。她见夫君愁容满面,放好宫灯后轻轻走到他身边,轻声缓语道:“夜深了,陛下可要注意身体啊!”

    杨坚微微抬头,正好迎上独孤皇后饱含着关切的眼神,他心中微微一颤,满是怜惜地拉过夫人的手:“怎么还没睡?不是说过了吗,不用等我,夫人啊,你早些歇息吧。”

    “夫君满腹心事,臣妾怎能一个人安寝?”独孤皇后微笑着摇摇头,转而抽身走到杨坚背后,替他理了理满是褶皱的外衣,又轻轻揉捏着他的肩膀。

    杨坚仰首深深地吸了口气,享受了片刻舒适的按摩后,慢悠悠地抬起手拍了拍夫人的胳膊,示意她停下,转而又将她拉到自己身边坐下。眉头微锁的杨坚一言不发,将手中的公文递予独孤皇后,缓缓地说了句:“你看看……”

    独孤皇后一脸疑惑,接过文书后草草过目一眼,她嘴角轻颤,抬起头凝视着身边的杨坚,说道:“于仲文此封书信可谓斟字酌句啊,这字字含泪、句句动情,任谁看了也是要动容的!”

    杨坚稍加沉默,昏黄的灯光映在他的脸上,更显倦容满面。片刻后,他轻轻侧了侧身子,点头道:“夫人啊,我又怎会不知次武的忠心!想当初他宁死不降,妻子儿女皆被尉迟迥杀害,只得他孤身一人突破重围归来,还是我亲自将其扶入内室的呢!后来,他又不顾伤痛,请命去追击尉迟迥残军,最终将东郡收复。这些我都看在眼里的,有勇有谋之外,更是忠肝义胆啊!”说到激动处,他腾地一下站了起来,眼中隐隐带着异样光彩,负手于桌案前来回踱步,同时看着独孤皇后,坚定地说:“不仅如此,连他二叔于翼、三叔于义、五叔于智、兄长于顗个个都是平定三方叛乱的功臣,这些不用次武强调,我也心中有数。我若不是念在于氏一门忠烈,也不会封于翼为太尉了。但是——”说到这里,杨坚的话戛然而止,他轻轻叹了口气,以一种低沉的口吻道:“夫人你可知道我心中所虑呢?”

    独孤皇后直直望着杨坚良久,才默然地轻轻点头,嘴边隐隐浮现出一抹温暖的笑靥:“我当然清楚夫君的想法,新朝建立以来,真正受夫君重用的都是相府旧臣,你是想抑制前朝的勋贵武将,也只有这样才能加强皇权,才能开辟我大隋统一繁荣的新局面。不过,这不受重用的,发些牢骚,也是人之常情……”

    听到这里杨坚摆手制止了夫人的话,插话道:“有些人是不被重用而心生怨念,有些人则是心中不服而别有异志!郑译、刘昉那些谄媚小人暂且倒不为惧,但那些名门贵族可都是根基深厚,又互相攀附结党,即使没有异心,但其中的权力交织也不得不深虑。于翼身为太尉,被人举告,我也只能将其关押,审查后再做决断。”

    独孤皇后将手中文书合上,稳稳送回杨坚掌中,淡淡地说道:“可是夫君还是被于仲文的书信感动了,不是吗?既然夫君相信于氏一门的忠诚,就姑且放他们一马吧!其实,新君培养新贵,想建立自己的统治中心本就是常情,历朝历代都是这样,只是奈何这关中贵族的影响确实是深远,要瓦解他们绝非一朝一夕。臣妾觉得眼下还是尽量安抚他们为上策,尤其李穆、于翼、窦炽等三公、三师和几位上柱国。若真的有人不知好歹,再严厉处罚,以儆效尤。”

    听了这番话,杨坚顿时眉舒目展,微微一笑,伸手将独孤皇后拉起到身边,搂着她的肩膀,抒怀道:“夫人啊,我也是这么想的,不到万不得已,我不想演变成流血镇压,但愿他们都能明白我的心意。”

    独孤皇后拍了拍杨坚的胸口,满眼温柔,情意绵绵地笑着说:“夫君,现在可以舒心地睡觉去了吧!”

    杨坚转头望了眼案前的公文,但又不忍拂皇后之意,轻轻点了点头,笑着与独孤皇后执手而行。刚踏出书房大门,他突然想到了什么,转而对独孤皇后道:“唉,可是这里还有一事,我很是苦恼。”

    “嗯?”独孤皇后侧耳倾听,杨坚撇着嘴嘟囔了句:“高颎今日竟然向我请辞,说要让位于苏威,这不是添乱嘛!”

    独孤皇后听罢哈哈大笑,伸出手轻轻在杨坚胸口一戳,温声道:“那高颎是不是因为夫君对苏威太过器重,而心生妒意了啊!过几天,你好好跟他谈谈,想当初他可是说过不辞灭族也要辅佐夫君的,怎会轻易就隐退了呢!”

    杨坚默默点头不语,暗自将夫人的手攥得更紧。二人迈着稳实的步子,渐行渐远……

    。

    几日后,一个云淡风轻、暖阳和煦的下午。杨坚于宫中花园的闲庭一角,摆上美酒与精致的宫中小点,独召高颎觐见。空气中弥漫着微微的酒香与鲜美瓜果的沁甜,微风拂面,怡人醉心。高颎初到之时还带着些拘谨,与杨坚把酒而话了好一阵,他才渐渐缓和。直至酒过三巡后,二人不时相对而笑,仿若相知相扶多年的老友一样。

    喝着喝着,杨坚突然亲自为高颎斟上一杯,诚恳地看着他,说:“昭玄啊!想当初平定尉迟迥时,前方军心动摇,朕欲派监军前去安抚,其他人都是再三推脱,只有你主动请命,这才令诸将齐心,最终将乱贼剿灭。这次与陈国的抗击中,也是多亏有你在,才劝阻住将士们,没有草率南渡。昭玄,你的汗马功劳朕永远都会记得!”

    高颎眼里瞬间划过一丝暖色,眼帘忍不住连颤了几下,但他仍稳定情绪,执起小盅道:“陛下言重了,区区小事令陛下挂心,臣不敢当。”同时,仰脖将满满一杯清酒畅快地一饮而尽。

    杨坚摇摇头,含着笑又亲自为高颎斟酒,叹息道:“昭玄,你不在的这几日,朕有如少了一只臂膀,甚是不便,不如你还是回来帮朕分忧吧!”说到这里,见高颎正要开口推辞,忙做出一个制止的手势。察觉到高颎微微蹙眉,他也不以为意,继续说着:“昭玄,朕之前就有说过,苏威确实是经世之才、不可多得,但他是由你举荐的,能举荐贤才之人更是才德兼备,朕怎能让你辞官回家呢!你和他就是朕的左膀右臂,缺一不可啊!朕不会因为有了他就轻视了你啊!”

    听了这一番话,高颎竟顾不得依礼接下杨坚的酒,他激动地起身,速速整理衣装,郑重地向杨坚拱手行了一礼,认真道:“陛下多虑了,臣并不是因你宠信苏威,而意气用事、辞官不做。”微微犹豫,他带着倔强的神色说道:“其实,臣的身份家世在朝中并不算深厚,皆因有陛下器重才位居高位。但这高位太易招致旁人妒忌,臣自觉不堪重任,才想退位让贤!”

    杨坚一笑,恍然大悟道:“原来你是为了躲避权势!昭玄,这就是你的不对了,当初你可是说过不辞灭族也要助朕的!”突然,他狠狠一拍小案,抬起头怒视高颎,但佯装之意清楚地写在了脸上。

    高颎一惊,跪地不起,他的头深埋在地上,颤颤地说:“陛下,臣惶恐——臣……臣是见陛下大业已成,新朝诸事稳定,才……”

    杨坚不等高颎把话说完,直接走到他身边伸出双臂将他扶起。轻轻拍了拍高颎的肩膀,杨坚语重心长地说:“我们还有许多大事没有完成,突厥还未归附,陈国还未平定,怎能算大业已成!独孤——”

    突然听到这个称呼,高颎一愣,此时此刻,从杨坚的眼睛里他看到了一种真挚的感情,他轻轻吸了口气,只听杨坚继续加重语气道,“你因是皇后父亲的幕僚,而曾被赐姓独孤,独孤将军被迫害致死后,手下众人皆投奔他人,只有你仍对独孤家竭忠尽智。朕虽然下令,让被赐姓者都改回原姓,但对你例外,以后朕就唤你独孤。独孤,你是朕共历生死的兄弟,朕不能没有你!”

    高颎心底涌出一股暖意,他的嘴角忍不住颤抖着:“臣得陛下如此厚爱,死生无憾!之前臣只顾着明哲保身,竟辜负了陛下,从今以后臣定不会再轻言离去。”

    杨坚双目含笑,拉起高颎的手不住地轻拍着道:“好,好——以后你要和苏威齐心合力辅助朕!还有你不必担心,朕会想办法安抚那些高门贵族,如若他们仍敢对你有异议,那么就不能怪朕不留情面。即使得罪他们,朕也会保你万全!”

第三十七章 凤凰于飞(上)() 
隋开皇二年的春天,桃红柳绿,风浮气香,处处温润而祥和。明媚的春光普降大地,春种的繁忙将田野间装点得生机勃勃,一片向荣。但与此同时,长城以北的塞外草原却是一片枯黄索败的景象。突厥在过去一年中,天灾频至,雨雪皆无,田间月月歉收,饥荒之下竟又迎来一场大疫,人畜伤亡惨重。偏偏隋朝建立后,杨坚已免去对突厥的岁贡,使其处境更加艰难。而那北周派去和亲的千金公主本就对杨坚心怀家仇国恨,这种情况下,便借机怂恿沙钵略可汗侵扰隋朝。

    沙钵略可汗深思熟虑后,于四月十七日派骑兵对鸡头山和河北山发起试探性进攻,结果被隋朝大将军韩僧寿和上柱国李充分别击退。这两场小规模的战斗并没有惊动大隋朝野,此时,隋朝上下正忙着操办晋王杨广与梁国宜阳公主的婚礼。

    。

    这日,天清气朗,杨广早早起身,去看望素日与他最为亲近的长姐。到了弘圣宫中,他受到了热情的款待,一边喝着新鲜的酪浆,一边与姐姐互道安好,热络地聊着。

    “许久没见娥英了,昨日刚好得了两个由番邦送来的上等甘瓜,寻思着娥英喜甜,今日就给带来了。”说话间他轻轻一摆手,示意随从将两枚皮色灰绿的卵圆长瓜奉上。

    杨丽华微笑着点了点头,示意式微上前去接瓜果,“晋王挂心了,有这些好东西总想着娥英,那孩子见了定是又有的高兴了。”

    杨广回道:“姐姐从小就待我极好,我这个做舅父的疼外甥女也是应该的。”

    正说着,突然听到门廊处传来一阵清脆而欢快的笑声,大家齐齐转头看去,只见一身艳红绣花连衣长裙的宇文娥英,如活泼的小兔般奔进了大厅,紧跟在她身后的是神情严肃而紧张的夏蔓。

    “阿娘——”宇文娥英高声喊着杨丽华,她略带撒娇般的语气满含着甜腻,其腰间的金丝束带飘飘而舞,格外招摇。进屋后,她直奔到杨丽华面前,拎着裙子来回转圈,完全没注意到在座的杨广。夏蔓却是一言一行小心谨慎,低着头向杨丽华与杨广二人行礼。

    娥英对夏蔓的声音置若罔闻,转了几圈后,不等杨丽华发话,抢先嬉笑着说:“阿娘快看外婆让人给我做的新衣服,好看不?”

    杨丽华不住地点头:“好看。”

    杨广这时插言道:“娥英这件绣花的红裙一看就是上好的绯绫做的,这料子估计是南朝送来的贡品,皇后可是相当宠爱我们娥英呀!还别说,娥英穿着这长裙确实是光彩照人啊!”

    宇文娥英听到夸赞微微诧然,瞪着眼睛转过头,一见是杨广,脸上立马笑得跟开了花一样,转而扑到杨广怀里,甜甜地喊了一声:“二舅父。”

    杨丽华眼见这个情景,略微收了脸上的笑意,严肃地说道:“越发没有规矩了,见了舅父也不问安!这么大的姑娘了,还缠着舅父真是不像话,快过来坐好。”

    宇文娥英轻轻地嘟了嘟嘴,不以为意道:“不嘛,我就要坐在舅父身边。”她抬起头,直直地盯着杨广的脸,嘴角咧得更开。

    “姐姐不要介意,都是自家人,娥英还小,依着她也无妨。”杨广的声音温和而平缓,他微微一笑,替娥英向杨丽华求情。宇文娥英听罢,抱着杨广胳臂的两只手,箍得更紧了。

    杨丽华却是瞪了女儿一眼:“那也不能就这么钻在舅父怀里啊!”转而,她看向夏蔓,吩咐道:“替小娘子在晋王身边置一座。”

    夏蔓得令忙去拿了一个锦丝软圆垫,走到杨广的席边,不知为何,此时此刻竟再无人说话,气氛略有凝滞。夏蔓怯怯地垂着眼,又不敢将头压得太低,显得不敬。靠近到杨广身旁之时,她更是突然涌出一股莫名的紧张,整个人控制不住地轻轻颤抖。

    杨广却是一直在盯着手持软垫的夏蔓,目光从她浅埋的脸颊慢慢游离到她发间的饰物上。那是一对银亮的雕花镂空小圆球,四只小球两个一组绑在一起,手工繁复而精美,却又低调沉静。他欣赏着夏蔓发间的美丽若有所思,而脸上依然挂着一派淡然。

    一旁的杨丽华将二人细微的举止尽收眼底,夏蔓的不安显而易见,杨广眼底衔着的那一抹微妙的柔情她也看得真切。但显然她并没有多加留意,注意力很快转移到女儿宇文娥英身上,见她不情愿地坐到软垫上,才又看着杨广,唤了一声:“晋王。”

    杨广听见姐姐喊自己,便转过头看向她,见她接着说道:“晋王大婚的事宜筹备得怎么样了?”

    “梁主和宜阳公主等人已被邵国公杨纶接至长安,先前已经请过期了,定于五日后亲迎。”杨广神色一如常态,从容禀告。

    杨丽华微微沉吟,轻啜了一口白玉小杯中的酪浆,缓缓道:“听闻陛下将这位梁国公主迎到紫义宫去了。”

    杨广点头:“是,陛下将紫义宫作为宜阳公主的主家,让我大婚当日去紫义宫迎娶。”

    宇文娥英看了看杨丽华,又转头望着杨广,好奇插了一嘴:“这个公主漂亮吗?”

    杨广一怔,一丝异色悄然划过他柔和的面庞,但又瞬间转为渺然的笑意:“舅父也未曾见过呢!”

    杨丽华听罢,忙关切地道了句:“听闻宜阳公主知书达理、性情温婉,晋王一定会喜欢的。”

    温和的笑靥依然挂在杨广的脸上,他云淡风轻地道:“陛下和皇后看中的女子,定是佳妇,我自然喜欢。”语毕,他的目光不经意间经又转到夏蔓身上。

    夏蔓听得出神,并没注意杨广的形色,她在心里偷偷地想着,那位公主究竟是个怎样的女子,才配得起许给晋王为妃。不知为何,思绪竟又飘到了杨秀的身上,再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